红楼:都是我的! 第357节

  林黛玉这边刚收拾停当,院外已隐隐传来喧哗之声。

  一个小丫头子飞跑进来,气都喘不匀:“来了来了!宫里的天使已经到了府门口了!老祖宗打发人来请姑娘速去正厅那边呢!”

  李嬷嬷忙又最后替林黛玉理了理鬓角衣衿,紫鹃和雪雁一左一右搀扶着,一行人急匆匆往荣禧堂方向去。

  一路上,但见荣国府中门洞开,仆妇丫鬟们皆垂手侍立,屏息静气,一派肃穆景象。

  贾母、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妈、李纨几个皆已神色庄重,等候在荣禧堂内。

  见林黛玉也打扮得格外郑重地来了,贾母虽有些诧异,不知这孩子为何今日如此妆扮,但仍是慈爱地招手让她近前,将她护在自己身边站定。

  贾母目光扫过堂内,见贾环、贾琮、贾兰几个都已到了,却是不见贾宝玉并三春姐妹,不由蹙眉,侧头问身旁的鸳鸯:“二丫头、宝玉他们几个怎么还没来?派人去叫了没有?”

  鸳鸯忙上前一步回话:“回老祖宗,早先就派人去各院传话了,要不要奴婢再叫人过去催一催?”

  贾母想了想问道:“她们几个现在在哪个院子?”

  “听说几位姑娘和宝二爷都在梨香院那边呢。”鸳鸯答道。

  贾母听了,摆了摆手:“既然都在一块儿,那便不用再特地叫人去催了,三丫头有分寸,知道轻重,听到信儿自然会赶紧带着姊妹们过来。”

  话语间,对探春的持重稳妥流露出信任之意。

  她心下忖度着,这突如其来的圣旨,不知是福是祸,或许是给府里哪位爷们的恩典,也未可知。

  不过先一步来传信的小黄门说是给后院这边的,想来应当不是贾赦或者贾政了。

  正说着,外头鼓乐声渐近,赖大的声音已高高响起:“内相戴权公公到——”

  满堂之人立刻肃然,凝神屏息,准备接旨。

  林黛玉站在贾母身侧,手心里微微沁出细汗,只觉得自己的心跳声在这片寂静中格外清晰。

  没多久,就见戴权在一众小黄门的簇拥下从外边走了进来,身着蟒袍,面含威仪。

  贾赦、贾琏两个在最前边躬身引路,神色极为恭谨。

  更叫人吃惊的是,赵驹竟然也同戴权一道进来了,这会正微微侧身,面带笑意地与戴权低声说着什么,一边从容地往堂内走。

  等一行人进了堂内,林黛玉身边的紫鹃连忙悄悄扯了扯她的衣袖,压抑着激动低声道:“姑娘,是侯爷!”

  林黛玉老早就看到了赵驹。

  见他进了门之后,目光便越过众人直直地锁定在自己身上,那目光中带着安抚与鼓励,不由得让她脸颊微热,心下稍安之余却又更添疑惑。

  林黛玉忍不住带着些许疑问看向赵驹,眼波微动,仿佛是在无声询问这突如其来的阵仗到底是出了什么事。

  谁知道赵驹只是对着她几不可察地笑了笑,轻轻颔首,并未有走上前来解释的意思,转而依旧陪着戴权。

  等戴权和赵驹在堂中站定,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这才注意到,在随后进来的人群中,竟还有元春和向来鲜少造访贾家的秦可卿。

  只见元春神色端静,依礼站在一旁,而秦可卿则垂眸敛目,姿态柔顺地跟在赵驹稍后位置。

  贾母几个心中不由得更加纳闷惊疑,是什么样天大的事情,竟劳动了宫内权势赫赫的戴内相亲临,还使得隔壁勇毅侯府几乎就是阖府出动了?

  -----------------

  另一边,梨香院内却是另一番光景。

  薛宝钗正娴静地坐在一旁,看着丫鬟莺儿给贾宝玉和几位姑娘斟茶。

  因着贾宝玉前些时日养伤,薛宝钗常去探望,对他伤愈后略见丰腴的模样并未感到诧异,只如常般温言细语。

  贾宝玉见宝姐姐神色如常,心中那点因自己身形变化而生的忐忑顿时消散,暗自松了口气。

  几人刚落了座,茶香尚未品出滋味,便见贾母屋里的一个小丫鬟急匆匆地跑来,气息不匀地禀报:“宝二爷,各位姑娘,宫里来了天使传旨!老太太让速速去荣禧堂接旨呢!”

  迎春、探春、惜春闻言,立刻起身,不敢有丝毫耽搁。

  薛宝钗也忙道:“既如此,快别耽误了正事,我这儿有现成的镜奁,姐妹们若不嫌弃,就在我这儿略整理一下仪容再去。”

  三春连忙道谢,借着薛宝钗屋里的器具,迅速理了理鬓发衣襟。

  迎春性子软,惜春年纪小,皆以探春为首,等几人收拾停当,探春便催促道:“快走吧,别让宫里的天使和老祖宗久等。”

  偏生这时贾宝玉生了事端。

  他在床上拘了几个月,好不容易能下地走动,心心念念想着林妹妹,跑去林黛玉院子却没待多久,话都没说上几句,就被请到了梨香院。

  这会儿刚坐下,茶才沏好,还没喝上一口,又要他去见什么宫里来的太监,心中是一百个不情愿。

  他素来厌烦这些仕途经济、官场应酬,对戴权这等内监更是打心眼里瞧不起,视其为“须眉浊物”之极、“国贼禄鬼”之尤,哪里肯眼巴巴跑去磕头接旨?

  当然,他也知晓轻重,不敢明说心中鄙夷,只磨蹭着不肯动,借口道:“想来定是东府敬大伯的事,或是前头老爷们的事,与我们内帷何干?咱们跑去凑什么热闹?不如安生在此品茶。”

  探春在三春中素有决断,见宝玉这般不识大体,说出这等糊涂话来,当下柳眉微蹙,也懒得与他多费唇舌理论。

  她深知这会时间紧迫,容不得耽搁,直接一甩衣袖,对迎春和惜春道:“二姐姐,四妹妹,我们走!宝二哥既不愿动,便在此安生坐着吧!”

  说罢,一手拉着还有些犹豫的迎春,一手搂过惜春,毫不犹豫地转身就快步出了屋子。

  留在原地的贾宝玉一时愣住,显然是没想到向来对他恭敬的探春现在竟变得如此干脆利落。

  薛宝钗看着贾宝玉这副愣神的模样,轻轻叹了口气,柔声劝道:“宝兄弟,既然是老太太特地打发人来请,想必是极要紧的事。

  咱们若是不去,终究失了礼数,你快些收拾一下,咱们一道过去便是了,免得叫长辈们久等。”

  哪曾想贾宝玉这会却是犯了倔脾气,只觉得那股厌烦劲儿顶了上来,说什么也不肯挪动,只嘟囔着:“不去不去,横竖与我无关,去了也是对着那些浊气熏天的人,没得玷污了清净。”

  旁边的袭人眼见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急得连连跺脚,也顾不得许多,上前压低声音道:“我的好二爷!您就算自己个儿不肯去,好歹也该为宝姑娘想想才是!

  现下您是在梨香院,若等会儿老太太、太太问起来,为何独独缺了您和宝姑娘,叫宝姑娘如何自处?旁人岂不说宝姑娘拖着您不让去?

  到时候别说会牵连到宝姑娘,就是我们这几个跟着的丫鬟,怕也要落个伺候不周、纵容主子的罪名,一顿好打怕是逃不脱的!”

  贾宝玉听着袭人这番连劝带吓的话,又瞥见薛宝钗微蹙的眉头,虽仍然有些不情愿,但终究还是悻悻然地站起身,在袭人服侍下整理衣冠。

  旁边的薛宝钗见袭人三言两语、动作利落地就哄得贾宝玉改变了主意,看向袭人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意味,似是赞赏其机敏,又似有别的思量。

  只是她素来沉静,加上袭人这会正忙活着,倒也没被察觉到。

  等贾宝玉好不容易磨蹭着收拾妥当,薛宝钗也重新理了理并无不妥的衣襟,两人一同出了屋子,却见院中,探春、迎春、惜春竟都候在院子里并未先行离去,显然是在等他们。

  探春见贾宝玉虽然面色仍有些不郁,但好歹是出来了,一直紧绷的心弦这才稍稍放松,明显地松了口气。

  她方才虽气恼贾宝玉不懂事,率先带着姊妹们出来,但终究顾虑到大家原是在一处说话的,若真抛下宝玉和宝钗独自前去,于礼数上确实不妥,也容易落人口实,便硬是压着焦急等在了外面。

  见人齐了,探春也不多言,只快速道:“快走吧!”

  一行人这才急匆匆地往荣禧堂赶去。

  -----------------

  由于戴权之前也是来过荣国府几次,他目光在堂内扫视一圈,大概数了一下人数,不由得微微蹙眉。

  他面上那惯有的笑意淡了几分,声音略提高了些问道:“老封君,您这府上……接旨的人,还没齐整?”

  戴权顿了顿,语气虽还算平和,但已带上一丝不易察觉的问责意味:“要知道,陛下恩典,天大的体面,咱家可是特地派了人先行一步来知会,就是为了能让阖府上下共同沐浴皇恩。

  您这……耽搁了这许久,莫不是对陛下的旨意有何看法?”

  他这话说得不轻不重,却让贾母等人心头猛地一紧。

  贾赦在一旁也是急得额头冒汗,忍不住侧过头,对着贾母压低声音,带着几分埋怨问道:“老太太,您没派人去叫宝玉他们?这都什么时候了!”

  贾母心中本就又急又气,被好大儿这般质问,更是恼火。

  她狠狠瞪了贾赦一眼,同样压着嗓子斥道:“糊涂!这等天大的事情,我会不派人去叫?许是孩子们在一处,被什么事绊住了脚,一时没赶得及!你瞎嚷嚷什么?!”

  贾赦闻言,脸上更显焦躁不满,也顾不得许多,继续低声埋怨:“您也该好好管管宝玉了!平日里胡闹也就罢了,这等迎接圣旨的大事也是能怠慢的?这要是惹怒了天使,可是大不敬之罪!”

  很显然,由于之前贾宝玉在贾赦面前一系列离谱的操作,使得这里贾赦对贾宝玉并没有什么好印象,下意识将迎春几个迟到的原因归结在贾宝玉身上。

  当然,事实也正是如此罢了。

  贾母被贾赦怼得又气又恼,刚想再低声呵斥他几句,抬眼却见戴权的面色已然沉了下来,眼神中透出些许不耐。

  贾母心中咯噔一下,也顾不得和贾置气,忙堆起笑容,上前一步,正要开口解释、周旋,却是只听堂外传来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

  紧接着,便是探春清亮而带着歉意的声音在外边响起:

  “劳公公久候,实在是我们的不是!因在梨香院听得信儿晚了片刻,紧赶慢赶还是迟了,还请公公千万莫要见怪!”

  话音未落,只见以探春为首,后面紧跟着薛宝钗、迎春、惜春,并被丫鬟们簇拥着、脸上还带着些不满之色的贾宝玉,一行人疾步从外面走了进来。

  探春一进堂,便率先向着戴权的方向深深道了个万福,姿态放得极低。

  要说对荣国府的几位姑娘家,戴权自然是门清。

  他见这打头的姑娘虽步履匆匆,却不见慌乱,行礼问安落落大方,言语爽利又不失恭敬,心里便猜到了这定是荣国府那位三姑娘探春了。

  他面上的不豫之色顿时消散了几分,竟露出一个堪称和煦的笑容,虚扶了一下,道:“三姑娘说笑了,不过是多等片刻的事,哪里就说得上怪罪了?快请起吧。”

  探春原本已是做好了被训斥、或是被这位权势滔天的内相绵里藏针地敲打几句的准备,心中正自惴惴。

  哪曾想戴权的态度竟是这般和蔼可亲,与方才那隐含问责的语气判若两人?

  她微微一怔,但目光瞥见戴权身旁长身玉立的赵驹,见他正对自己微微颔首,眼中带着一丝笑意,顿时心中雪亮,猜到了戴权这般好脾气,多半是看了表哥的面子。

  她心下微动,面上却不露分毫,依旧保持着得体的仪态,对着戴权再次福了福身子,柔声道:“多谢公公海涵。”

  说罢,便领着迎春、惜春等人快步走向贾母身后站定。

  只是经过赵驹身前时,探春的目光还是忍不住在他身上停留了一瞬。

  但见表哥今日一身绯色朝服,腰束玉带,更衬得他身姿挺拔如松,面容俊朗,眉宇间较之数月前似乎更多了几分沉稳坚毅的气度。

  但这会人多,她忙收敛心神,规规矩矩地站到贾母身侧,只是那眼角余光,却仍是不由自主地飘向那抹令人安心的绯色身影。

  见赵驹似有所感,往她这边看来,探春只觉得心头莫名一跳,慌忙垂下眼睫,脸颊微红,心里暗自嘀咕:感觉不过几个月时间没见,表哥……竟像是比从前更要英挺俊秀了许多……

第425章 淮阳郡主

  戴权见人到得差不多了,清了清嗓子,面容一肃,展开手中明黄卷轴,高声道:“陛下旨意——荣国府接旨——”

  满堂之人,以贾母为首,立刻齐刷刷跪倒在地,屏息凝神,垂首恭听。

  林黛玉被紫鹃轻轻扶着,也在贾母身侧盈盈跪下。

  戴权尖细而清晰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响彻荣禧堂: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自古贤德之女,钟灵毓秀,秉性柔嘉,可为世范。

  兹有扬州城巡盐御史、兰台寺大夫林如海之女林氏,敏慧夙成,贞静持礼,柔嘉维则,德容兼备,朕心甚悦。

  念其年幼失慈,伶仃孤苦,皇后闻之,深为悯恤,且与朕言,其性资敏慧,品格端方,恰合心意。

  朕与皇后躬承天命,抚育兆民,恩泽所被,岂间亲疏?今特允皇后所请,收林氏黛玉于中宫膝下,认为义女。”

  旨意至此,堂内已响起一片极力压抑的抽气声!

  贾母猛地抬起头,眼中尽是难以置信的狂喜!

  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妈、李纨等听得目瞪口呆。

  跪在后面的贾宝玉更是愕然张大了嘴,几乎忘了身在何处。

  薛宝钗垂着的眼帘微微颤动,眼皮子直跳。

  探春则是满脸惊喜,迅速与赵驹、迎春、惜春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皆是为林黛玉感到高兴。

  戴权略作停顿,目光扫过众人震惊的神色,继续宣读:

首节 上一节 357/4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