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王熙凤这般大咧咧、全然不顾自身安危的样子,秦可卿眼皮子直抽。
这姐妹肚子里的孩子怎么说都是赵驹的,她怎么一点都不知道重视自己的身子?
第361章 探春
想到这里,秦可卿赶忙起身,上前将王熙凤按回位置上,嘴里还抱怨着:“你如今可是怀着身孕的人,怎么就不知道注意着些?”
王熙凤也察觉到了自己的失态,毕竟自己还怀有身孕,当下讪笑几声,乖乖地坐了回去。
秦可卿这才松了口气,重新坐回原位。
她不紧不慢地端起茶盏,轻抿了一口茶,眼波流转间,瞥向王熙凤,缓缓说道:“现在你大着肚子,行动多有不便。
且往后等你肚子里的孩子出世,你作为母亲,还得一直管着荣国府的中馈。
所以,就算你心里再怎么想将那些个丫鬟婆子处理了,也不能由你亲自出面。
否则,日后难免会落下话柄,对你和孩子都不好。”
王熙凤微微颔首,脸上悄然浮现出一抹愁苦之色。
可不就是这样?
若不是念及贾母的颜面,又考虑到自己是荣国府将来的当家主母,行事不宜过于决绝,她王熙凤何须隐忍至此?
以她的脾气,早就派人去官府,将那些个肆意妄为的婆子检举了去,哪会容她们如此张狂放肆?
秦可卿见状,嘴角轻轻上扬,露出一抹温婉的笑意。
随后,她轻声说道:“左右你如今也到了该好好调养身子的时候了,倒不如趁此机会放手,将府中的中馈事宜暂时交出去。
待荣国府里那些见不得光的肮脏事儿都解决了,你也顺利把孩子生下来,届时再重新接手,岂不是两全其美?”
王熙凤听闻此言,微微一愣,刚要开口询问,在贾敬不在的情况下,究竟有谁能有如此本事,将荣国府这乱成一团的局面妥善解决。
然而,话到嘴边,她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猛地抬起头,目光直直地看向秦可卿,惊疑不定道:“你是说……将府里的事情交给三丫头?”
秦可卿笑而不语,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
“这……”
王熙凤眉头瞬间紧锁,脸上露出一丝担忧之色,犹豫片刻后说道,“三丫头确实是个极为能干的。
可她毕竟只是庶出,那些个眼高于顶、刁钻刻薄的婆子,会不会因此而看轻了她?”
“是嘛?”
秦可卿似笑非笑地看向王熙凤,目光中带着几分意味深长,“你不妨扪心自问,在整个宁荣二府之中,又有哪个敢小瞧了探春?”
王熙凤面色一滞,随即眼神大亮,越发觉得秦可卿的这个主意实在是妙不可言。
对啊!
她怎么就没想到这一层?
她日后下半辈子都要在这荣国府中度过。
即便强硬地将那些个婆子整治了,可留下她们的儿子、孙子继续在府里当差,日后怕是连睡觉都难以安心。
可总不能真的将荣国府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下人都给换了吧?
有些事情,她自己身为未来的当家主母,行事多有顾虑,确实不好做得太过决绝。
但探春可就没有这些担忧了!
探春是府里的姑娘,迟早是要嫁出去的。
况且她还有赵驹这么个侯爵表哥在背后撑腰,若是在荣国府下起狠手来整治那些刁奴,谁又敢有半句意见?
怕是连老太太都不好出面阻拦。
而且,王熙凤也无需担心探春会一直抓着中馈不放手。
大不了她就暂时忍上几年,探春总不可能一直不嫁出去吧?
等探春出阁之后,这中馈之事自然又会回到她王熙凤的手中。
到时候,那些被整治过的奴才们,就算心怀怨恨,也只能恨那已嫁出去的三姑娘,与她王熙凤又有何干?
正当王熙凤越想越觉得这个计划可行,眉飞色舞之际,一直在一旁静静倾听的元春,看着她那兴奋的模样,轻轻叹了口气。
她缓缓说道:“只是……这事终究还得老太太点头同意才行啊。”
王熙凤听闻此言,脸上笑意并未消减,盈盈道:“老太太那边,我自有法子应对。
我只需在她跟前略作哭诉,就说我这身子骨实在不济,难以支撑,恳请她让三丫头过来帮衬着管上几日。
老太太向来疼我,又极为看重子嗣,定会应允的。”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观察与试探,王熙凤心中已然有数。
不得不说,她腹中这孩子的地位着实不低,在贾母这边所享受的待遇竟直逼贾宝玉。
贾赦就更不用说了,已经是恨不得一天到晚都守在她院子外边,生怕她出什么意外。
待王熙凤兴高采烈地离去之后,元春的目光缓缓落在秦可卿身上,欲言又止。
秦可卿见状,不禁开口问道:“元春姐姐,怎么了?可是觉得方才我所说的有什么不妥之处?”
元春轻轻摇了摇头,发出一声轻叹,缓缓说道:“三妹妹也是咱们悉心教导出来的,由她帮忙管着荣国府的事务,倒也让人放心。
只是……”
她话语一顿,目光意味深长地看向秦可卿,“可卿妹妹,你是不是把夫君交待的事情给忘记了?”
秦可卿听闻此言,微微一愣,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是啊!
先前赵驹即将出发之际,便觉得府里的下人数量有些不足。
原本,她和元春打算去外边采买一批下人回来,以充实府中人力。
然而,赵驹却将她们拦下,一脸郑重地说道,外边的人不知根知底,万一混进几个品性不佳的,那可就麻烦了。
当时,赵驹还特意将她们唤到书房,郑重其事地交给她们一个“任务”——从荣国府中挑选部分品行端正、聪明伶俐的丫鬟和婆子,将她们“挖”到勇毅侯府来。
更让人暖心的是,赵驹连具体名单都提前准备好了,上面详细罗列着合适的人选。
想到此处,秦可卿不禁懊恼地轻轻咬了咬下唇。
对于赵驹的本事,她向来是深信不疑的。
既然赵驹都直接给出了名单,那名单上的人必然都是极好的下人。
可如今……
“按照探春的能耐,荣国府怕是会进行一番大规模的清理,大批下人会被遣散出去。”
秦可卿喃喃自语,眉头越皱越紧,忧虑之情溢于言表,“到时候,咱们再想从荣国府挖人,哪还会有如今这般容易?”
元春见她这副懊悔不已的模样,忍不住轻笑出声,打趣道:“现在知道着急了?方才出主意的时候,怎么就没想到这一层?”
秦可卿轻轻跺了跺脚,满脸懊悔地说道:“早知道就等把人挖过来,再跟凤丫头说让探春帮忙管事这事了!”
她越想越觉得后悔,长叹一声道:“这下可好,等探春把荣国府整顿完毕,那些好苗子怕是早就被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咱们哪里还有机会?”
元春端起那青花缠枝茶盏,轻抿一口,慢条斯理道:“倒也不必如此着急忙慌的。
凤丫头要交出府里的中馈之权,交接事务繁琐,怎么也得花上几天时间。
这么长一段时日,足够咱们把合适的人给挖过来了。”
-----------------
另一边,王熙凤回到荣国府后,并未急着去找探春,而是径直回了自己的院子。
她坐在梳妆台前,望着镜中的自己,眼神闪烁,似在思索着什么。
随后,她轻声吩咐平儿:“平儿,给我重新梳个发髻,要略显憔悴些的。”
平儿虽满心疑惑,却也依言照做。
接着,王熙凤又在满柜的衣裳中,特意挑选了一件素净朴素的穿上。
“奶奶这是……”
平儿看着王熙凤这一番打扮,实在不解其意,忍不住开口问道。
王熙凤对着铜镜仔细端详片刻,嘴角微微上扬,轻声道:“去三丫头那儿,总得有个合适的由头,如此这般,才能顺理成章。”
一切准备妥当,王熙凤故意放慢脚步,悠悠地朝着迎春几人的院子走去。
远远地,她望见探春正坐在凉亭里,专注地看着手中的书。
王熙凤停下脚步,静静地驻足观望了一会儿,这才缓缓抬步,朝着凉亭走去。
“三妹妹好雅兴。”
王熙凤扶着腰,声音比平日里柔和了许多。
探春闻声抬头,见是王熙凤,连忙起身相迎,脸上满是热情:“凤姐姐怎么亲自过来了?若有事,叫人来传一声便是,何苦亲自跑这一趟?”
王熙凤摆摆手,在石凳上慢慢坐下,动作略显迟缓,似是有些疲惫:“整日在屋里待着,闷得慌,便出来走走,透透气。”
说着,她还抬手揉了揉太阳穴,微微皱眉道:“这几日啊,总觉得头晕眼花的,浑身不得劲。”
探春细看王熙凤的脸色,确实不太好,心中不禁关切起来:“凤姐姐,可是身子不适?要不让人去请个太医来仔细瞧瞧,可别落下什么病根。”
王熙凤苦笑一声,轻轻摇了摇头:“老毛病了,无妨的,自打有了身孕,这身子就大不如前。
可这府里大小事务又一刻都离不得人,事事都得我操心,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呐……”
她故意顿了顿,目光落在探春手中的书上,话题一转,问道:“说起来,妹妹在看什么书呢?这般入神。”
探春虽觉得王熙凤今日的言行有些奇怪,但面上并未显露分毫。
她面色微微一红,答道:“在看表哥书房里的册子,想看看他是如何管理军队的。”
王熙凤眼睛一亮,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三妹妹果然是个有心的,心思细腻又聪慧好学,若是个男儿身,岂不就是跟隔壁侯爷一样有出息了?”
两人又打趣了一会,闲聊了几句家常,气氛倒也融洽。
这时,王熙凤状似无意地问道:“三妹妹觉得,咱们府里的用度,可有什么不妥之处?嫂子我平日里忙于琐事,也没顾得上仔细琢磨。”
探春何等聪明伶俐、心思通透,闻言立即会意王熙凤此言的深意。
但她面上依旧不显山露水,只是微微思索片刻,轻声说道:“这个……我平日不太过问这些府里的事务,倒也没太留意。”
王熙凤轻轻握住她的手,眼神中带着几分恳切:“好妹妹,嫂子今日来,其实是有事相求。
你也知道,我如今身子不便,府里那些个管事嬷嬷,一个个又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实在让人不省心。
唉,我想着,你能不能偶尔帮嫂子管着府里的事?有你在,嫂子也能安心些。”
探春的眼眸中悄然掠过一抹了然之色。
然而,她面上却故意装出一副迟疑不决的模样,缓缓开口道:“这…有太太她们在,恐怕不合府里的规矩吧?”
王熙凤见状,连忙露出恳切的神情,急切地劝说道:“就当是帮嫂子分担些了,有什么不合规矩的?
再说,将来你出阁嫁人之后,这些管家理事的事情,哪一样不得你自己亲手打理?现在提前熟悉熟悉,岂不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