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都是我的! 第263节

  她声音渐低,“她们……会因此对我使什么绊子?”

  赵驹点了点头,目光沉静地望着波涛起伏的江面,继续道:“林妹妹不妨仔细回想一下,你和薛宝钗平常相处时,可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林黛玉闻言一怔,纤细如玉的手指不自觉地绞紧了手中的帕子。

  那帕子在她的拉扯下,渐渐皱成了一团。

  林黛玉本就是极聪慧的女子,心思细腻如发。

  只是自幼丧母,又无兄弟姐妹相伴,她对这份难得的“姐妹情谊”格外珍视,这才未曾往深处去想。

  此刻经赵驹一提点,往日种种细微之处顿时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薛宝钗总在迎春、探春面前说“林妹妹身子弱,咱们多担待些”。

  看似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可却让姐妹们好几次因为担心她身体吃不消,不敢叫她一起顽耍。

  偶尔姐妹几个全聚在一起的时候,也总是明里暗里地离间她和迎春几个。

  还有昨晚那几出特意点的戏,要说薛宝钗不是故意的,可为何二嫂子和老祖宗会是那般反应?

  想到这里,林黛玉突然打了个寒颤。

  她苍白的指尖死死攥住斗篷边缘,声音微微发颤:“原来……原来那些话本不是在玩笑……”

  江风忽然大作,如一头愤怒的野兽,呼啸着席卷而来,吹得她鬓发散乱,几缕青丝贴在脸上。

  赵驹见状,心中一疼,连忙伸手替她拢了拢斗篷,温声道:“现在明白为何表哥要你离她们远些了?”

  林黛玉怔怔地望着江面,眼中水光潋滟,似有千言万语,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我原以为……”

  话到一半却哽住了。

  驹看着林黛玉这副失神又略带迷茫的模样,眼中闪过一抹心疼之色。

  但仍是硬下心肠,继续缓缓道:“原本这些后宅里的事,表哥是不该知晓的。

  可自从薛家进了荣国府后,我却发现一件怪事——”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远处波涛起伏的江面,声音渐渐沉了下来,“林妹妹初到贾府时,下人们提起你,也不过说是‘性子安静些’‘很有规矩’,言语间皆是敬重与客气。

  可自从薛家来了之后……”

  江风忽然转了个方向,将船帆吹得哗啦作响。

  赵驹的声音却在这风声里显得格外清晰:“不知何时起,府里下人们说起林妹妹,竟都成了‘孤高难亲近’、‘言辞太锋利’,仿佛你一夜之间就变了个人似的。

  就连老太太跟前伺候的丫鬟,也曾无意间说过‘林姑娘性子越发孤怪了’这样的话。”

  林黛玉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她纤细的手指紧紧攥住帕子,指节都泛了白:“这……我竟不知……”

  “你自然不知。”

  赵驹冷笑一声,“这些话都是趁你不在时说起的。

  每次薛宝钗在场时,总要‘好心’替你解释几句,说什么‘林妹妹只是身子弱,不爱热闹’‘她说话直了些,但心是好的’。”

  “啪”的一声,林黛玉手中的帕子掉在了甲板上。

  赵驹俯身帮她捡起帕子,而后不动声色地塞进自己怀里,温声道:“不过,也不碍事。

  这些事情,我都叫你二嫂子去处理了,林妹妹莫要放在心上。

  他嘴角微扬,带着几分不屑:“薛家人那些把戏,也就能哄哄一些没脑子的。

  荣国府那些个精明些的,自然是不会信这个。”

  林黛玉闻言,眼中不由得闪过感动之色。

  但听了赵驹后面的话,又嗔怪地看了他一眼:“表哥可莫要故意说一些安慰人的话。”

  她望向远处的江面,江水浩浩荡荡,奔腾不息,仿佛在诉说着世间的沧桑。

  林黛玉的声音不由得轻了几分:“我在乎的,不过是老祖宗、二姐姐她们几个。

  只要她们相信我、疼爱我,其他人……我可没心思去理会。”

  “哎哟,林妹妹这话可就冤枉表哥了!”

  赵驹夸张地叫屈,随即又正色道,“虽然表哥我对你家老祖宗没什么好印象,但方才说的话确实是真的!”

  “何以见得?”

  林黛玉转过头来,眼中带着几分好奇。

  赵驹见她情绪好转,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别看你家那些个下人对薛家人客客气气的,表面上毕恭毕敬,实际上……”

  他故意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心底里还不知道怎么看低薛宝钗呢!”

  见黛玉眼中好奇之色愈发浓郁,赵驹嘴角噙着一抹笑意,缓缓解释道:“林妹妹不妨对比一下荣国府里那些下人对你们几个的称呼,便能知晓其中门道了——”

  “对迎春,他们恭恭敬敬地唤‘二姑娘’;

  对探春,则是‘三姑娘’;

  就连年纪尚小的惜春,也是规规矩矩地叫‘四姑娘’。

  甚至对你这位表小姐,他们也是客客气气地称‘林姑娘’。”

  赵驹一边说着,一边掰着手指一一数来,眼中带着几分玩味与调侃,“可到了薛宝钗这儿呢?”

  林黛玉微微蹙眉,若有所思后轻声说道:“他们叫……宝姑娘?”

  “正是如此!”

  赵驹猛地一拍扶手,神情中多了几分嘲讽,“你可见过哪个正经主子会被下人用闺名来称呼的?

  偏生薛家母女还满心欢喜,觉得这是下人与她们亲近,却不知……”

  他冷笑一声,语气中满是不屑,“纵使在荣国府里的下人眼里,商贾之女终究是低人一等,即便再怎么巴结,也入不了他们的眼。”

  江风忽然送来远处渔歌,悠悠荡荡飘在江面上。

  林黛玉怔怔地望着水面上不断荡漾开去的波纹,思绪飘远。

  她忽然想起那些婆子们每次叫自己时,从来都是规规矩矩、毕恭毕敬地喊“林姑娘”。

  之前从未有人跟她讲过这些细微之处的讲究。

  李嬷嬷虽然懂得这些门道,但见林黛玉平日里言行举止极为规矩,便觉得这等事情无需她特意教导。

  此刻,林黛玉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其中竟藏着如此多的弯弯绕绕。

  “所以啊,”

  赵驹的声音将林黛玉从沉思中拉回现实,“林妹妹根本不必为那些下人的闲言碎语而烦心。”

  他站起身来,迎着初升朝阳伸了个大大的懒腰,“要我说,那些下人背地里指不定怎么笑话薛家母女呢。

  上赶着去巴结,却连个正经点的称呼都挣不来。”

  林黛玉闻言,终于忍不住抿嘴一笑。

  但很快,她心中又涌起另一件事,脸上故作幽怨之色,嗔怪道:“倒是不知道,表哥对我这般客气。

  平常时只是叫‘林妹妹’,却对二姐姐和四妹妹两个叫‘表妹’,竟是厚此薄彼起来了”

  赵驹闻言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玩味。

  他故作深沉地摇了摇头,一本正经地说道:“林妹妹有所不知,我这称呼,可是有典故的。”

  林黛玉顿时来了兴致,身体微微前倾,追问道:“莫非是哪首诗词里提及了这称呼?”

  赵驹见她这副急切的模样,嘴角勾起一抹坏笑,故意卖着关子道:“林妹妹可要听听?”

  “自然是要的。”

  林黛玉连忙点头,眼神中满是期待,身子不自觉地又向前倾了倾,哪里还有方才的幽怨模样?

  赵驹清了清嗓子,装模作样地整了整衣襟,煞有介事地说道:“这典故嘛,还是表哥从一处地方看来的,是以戏曲的形式……”

  他故意顿了顿,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只是表哥唱得实在不好听,林妹妹可莫要怪罪。”

  林黛玉见他这般作态,眼中闪过一丝狐疑,但心中的好奇早已压过了这份怀疑,于是轻声道:“表哥唱来就是,我怎会怪罪?”

  此时,江风忽然变得轻柔起来,仿佛也在静静地等待着聆听。

  赵驹深吸一口气,用他那并不专业、甚至有些跑调的嗓音唱道: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林黛玉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唱词,先是一怔,随即“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但笑着笑着,她的脸颊却渐渐染上了红晕,如朝霞映雪般动人。

  “表哥!”

  她羞恼地轻跺莲步,纤纤玉指绞着帕子,“这、这都唱的什么......”

  赵驹见她这副娇羞模样,眼中笑意更深。

  他故意又清了清嗓子,继续唱道:

  “眉梢眼角藏秀气,

  声音笑貌露温柔......”

  “别唱了!”

  林黛玉急得伸手去捂他的嘴,却在触及他温热的呼吸时又像被烫到似的缩回手来。

  她羞得连耳根都红了,转身就要走。

  赵驹连忙拉住她的衣袖:“好妹妹别恼,表哥不唱了就是。”

  林黛玉背对着他,只露出一个红透的耳尖。

  江风拂过,吹动她鬓边的碎发,也吹散了她细若蚊呐的声音:“这词......是谁写的?”

  “是一个叫徐玉兰的大家所作。”

  赵驹温声道,“我初见时便觉得,这词句写的分明就是林妹妹。”

  林黛玉这才慢慢转过身来,眼中水光潋滟,似嗔似喜:“表哥惯会取笑人......”

  “哪里是取笑。“赵驹认真地看着她,“在我心里,林妹妹就是这般'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

  林黛玉被他直白的赞美说得心头一跳,慌忙低下头去。

  她盯着自己的绣鞋尖,小声道:“你,你还没说为何不叫表妹......”

  赵驹轻笑一声,忽然凑近她耳边:“因为......”

  他故意拖长了音调,“后面是‘眼前分明外来客,心底却似旧时友’啊。

  都是‘旧时友’了,怎么好叫表妹?”

  温热的气息拂过耳畔,林黛玉只觉得心跳如鼓,连呼吸都乱了节奏。

  她慌乱地后退一步,却险些绊倒。

  赵驹眼疾手快地扶住她的纤腰,两人四目相对,一时竟都怔住了。

首节 上一节 263/3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