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都是我的! 第208节

  定是这逆子在忽悠与他!

  不过等了片刻,安朔帝只觉得愈发的坐立难安,便是强笑一声,对着太上皇请示道:“父皇,要不儿臣先行回去,将今儿的折子给处理了再来?”

  太上皇冷哼一声:“你就在这儿待着,等夏守忠回来再说!”

  安朔帝闻言,心中无奈,也只得重新坐了回去,暗自祈祷夏守忠此番前去最好是不小心闯进了赵驹的后宅,然后被赵驹下令叫手底下的人直接将他给乱棍打死…

  可惜天不遂人愿,夏守忠终究还是回来了。

  安朔帝心中叹息,已经做好了被夏守忠揭穿的准备。

  太上皇看着去而复返的夏守忠,沉声问道:“如何?”

  出乎安朔帝的预料,夏守忠竟是面色古怪地回道:“回陛下,陛下说的,好像是真的…”

  谁家正经人会对一连亲戚都说不上的女子又是送玉佛,又是送人参的啊。

  这会甚至连家里的铺子都叫林家女帮忙打理了。

  若是说那勇毅侯对林家女没意思,打死他都不相信…

  那林家女也是,若是不是心系于勇毅侯,怎么会这般费心费力地帮人家勇毅侯打理铺子?

  夏守忠哪里能想到,这是他贪快,想着尽早回宫复命,只单单问了赵驹和林黛玉两个人的缘故?

  若是他能再细心些问了赵驹跟迎春几个之间的事,便是能得到相差无几的答案…

第296章 林黛玉的婚书

  安朔帝听着夏守忠跟太上皇两个讲赵驹和林黛玉的事,哪里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正当他以为终于蒙混过关了的时候,却只听见甄老太妃突然出声:“陛下,照夏守忠这样说,勇毅侯和林家女岂不是有了私情?”

  太上皇闻言,眉头微微皱起。

  在这个世道,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那一套,若是按照夏守忠说的来看,赵驹和林黛玉此举,显然是有些不合礼数的。

  但两人中一人无父无母,一人虽然还剩下个老父,如今却是远在扬州城,身边都没个长辈教导,他倒也还能理解。

  至于贾母?

  太上皇表示莫要闹了。

  尽管他常常呆在龙首宫,但也曾听夏守忠提及荣国府的那么些个荒唐事。

  其中就包括了贾宝玉先后两次被吓得尿了裤子的事。

  虽然不知道为何他那两位老友的遗孀发生了什么,但连自家最疼爱的孙子都被她调教成了这副德行,对林家女这个外孙女能好到哪里去?

  这般想着,太上皇便是对着甄老太妃劝道:“两个孩子孤苦零丁的,都不容易,你那事还是算了吧。

  等会儿朕再找了几家英年才俊来相看。”

  甄老太妃和太上皇此次叫安朔帝来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甄家几位姑娘相看。

  主要还是因为甄老太妃自觉自己时日无多,想着再给甄家做些事情。

  一开始她是打算叫了甄家的几个姑娘报名选秀的,可却是被太上皇给阻止了。

  毕竟,按照辈分来看,现在甄家的那几个姑娘,都是甄老太妃的孙辈,安朔帝的子侄辈。

  安朔帝本就看甄家不顺眼,若甄老太妃再安排了甄家人来选秀,定会惹恼安朔帝。

  这会儿太上皇和安朔帝的关系已经因为孝和亲王和孝义亲王两个要比以前好上许多,他可不想因为这事再跟安朔帝起了冲突,连累到他两个孙子。

  甄老太妃没得法子,只得将主意打到那么些个英年才俊身上,赵驹自然就成了她首当其冲的目标。

  尽管太上皇已经开口叫她放弃了,但甄老太妃仍是有些不甘心。

  思索片刻,她便是眼前一亮,拍着大腿道:“陛下,这不对啊!”

  太上皇闻言,顿时一愣,而后有些疑惑的问道:“什么不对?”

  坐在不远处的安朔帝嘴角一抽,看向甄老太妃的眼神变得有些阴沉。

  甄老太妃满脸兴奋之色:“陛下,夏守忠可只说了勇毅侯和林家女有了私情。

  可婚姻大事,向来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虽说勇毅侯现在无父无母,可林家女上面却还是有个林如海呢!这会还尚未来得及将两人的婚事定下来吧?”

  想到这里,甄老太妃不由得得意的看了一眼安朔帝。

  任这小子有再多的理由,只要两人还没正式订婚,那一切都还好说。

  这会儿她已经能料想到等会太上皇下旨给赵驹赐婚的场景了。

  当然,对象得是甄家人。

  太上皇闻言,不由得面露为难之色看向安朔帝。

  甄老太妃说的,他其实老早就想到了,只不过装作不知道而已,心中多少存了些想要成全两人的心思。

  因为按照夏守忠的说法来看,这会儿赵驹和林黛玉已是私定了终身,他若是再下次给赵驹赐婚,岂不是平白得罪人?

  他并不是那种因为自己是皇帝就行事霸道的人。

  毕竟,面对异族南下入侵,太上皇向来主张割地求和,性格能强硬到哪里去?

  加上赵驹骁勇善战,又是大景朝难得的能统领十数万大军的人才,他那两个孙儿往后还要多多倚靠人家相助呢。

  可见着跟自己朝夕相处了数十年的老伴如今为了自己的家族,一大把年纪了还谋划这个谋划那个,太上皇仍是有些于心不忍。

  见太上皇和甄老太妃两个皆是看着自己,显然是想要自己表态,安朔帝心中不由得暗骂了一句多事的老妖婆。

  他叹了口气,而后对着两人解释道:“父皇,老太妃,你们有所不知,勇毅侯和林家女两个其实是有了婚书的。”

  安朔帝此言一出,甄老太妃便是眯着眼:“陛下可别为了插手自家臣子的终身大事,而伪造一封婚书出来。”

  安朔帝闻言,语气淡然:“我那边有平常时林爱卿送回来的密信,父皇也曾见过林爱卿写的字。

  老太妃若是不信,等会将婚书拿过来,叫父皇仔细辨别一下就是。”

  甄老太妃闻言,下意识地看向了太上皇,见其微微颔首,这才冷哼一声:“那你就叫了戴权去把那婚书拿来,我倒要看看,林家女什么时候跟勇毅侯有了婚约!”

  她仍是觉得安朔帝是在忽悠她们两个。

  林黛玉可是荣国府贾史氏的亲外孙女,她和贾史氏有书信往来,每逢过节的时候还时常面见交谈,林黛玉若是定下了人家,她不可能不知道。

  安朔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厌恶之色,但还是高声对着外面的戴权吩咐道:“戴权,你回一趟大明殿,去我书桌上将勇毅侯和林家女的婚书拿过来!”

  念到书桌和勇毅侯三个字的时候,他还特地稍微加重了语气。

  戴权领命,便是匆匆而去,心中却是在暗暗叫苦。

  作为跟在安朔帝身边伺候的太监,平常时安朔帝收到了什么信,处理了什么折子,他戴权还能不知道?

  就算林如海那边送了他不能看的密信回来,可林如海这会儿远在扬州城,怕是连赵驹的名字都没有听过,哪里会有这么一封婚书?

  但想着方才安朔帝的提醒,显然是大明殿那边的书桌上有着破局之法,戴权便是匆匆往大明殿那边赶去了。

  等他赶到大明殿之后,便是开始在书桌上仔细搜寻起来。

  这里是平常时安朔帝处理公务的地方,桌面上大多摆的都是一些奏折之类的东西。

  戴权搜寻无果,便是将书桌上的一个暗格给打开,继续在里面搜寻起来。

  等翻开一众虎符,玉牌之类的玩意,见底下静静地躺着一封书信,戴权心头一跳,将那封信给抽了出来。

  见那书信上写有林如海的名字,戴权径直将那封书信打开,等看清里面的内容后,不由得心头大震。

  怪不得方才陛下这般有恃无恐,还特地提醒他。

  他手上拿着的赫然是一封婚书。

  显然是林如海写的,只不过并没有男方那一栏的信息。

  来不及思索林如海这般用意,戴权拿过书桌上摆着的朱笔,便是在空着的男方名字的那一栏上面,写下了“赵驹”两个字。

  虽说林如海那一手馆阁体不是一般人能写得好的,但好在戴权多少也会一些,加上赵驹的名字笔画简单,倒也看不出异常来。

  若是换了林黛玉的名字,那定然是不成的。

  仔细将婚书上面的字迹吹干之后,戴权将那婚书折好,而后重新放回了那信封之中。

  龙首宫。

  太上皇头戴老花镜,仔细地端详着手中那封婚书,旁边甄老太妃正伸长个脖子往他那边瞧。

  许久过去,见太上皇还没个动静,甄老太妃不由得焦急的问道:“怎么样?这婚书是真是假?”

  太上皇将那婚书递还给了安朔帝,然后取下那老花镜,语气轻松:“这婚书就是林如海写的,错受不了!”

  有了这婚书在,想来甄老太妃也应当会放弃将甄家女许给勇毅侯吧?

  甄老太妃闻言,猛地瞪大了一双老眼,不敢置信道:“真的假的?你可看仔细了!”

  太上皇闻言,顿时不悦起来,冲着甄老太妃扬了扬手中的老花镜,恼怒道:“怎么?你当朕老眼昏花了?

  朕看得清清楚楚,这的确是林如海的字迹,你莫要再胡搅蛮缠了!”

  他自然是见过林如海的字迹的,且印象极为深刻。

  那会儿还是太上皇退位没多长时间,安朔帝上位后举办的第一次科考。

  由于安朔帝没受过正经的储君培养,经验不足,太上皇放心不下朝堂诸事,每有什么大事都是由他亲自把关。

  安朔帝亲自点的状元、榜眼和探花写的文章,太上皇自然是看过的。

  林如海那一手馆阁体叫他印象极为深刻。

  加上旁边还有平常时林海写的折子做对比,这婚书分明就是林如海亲自书写,哪里还有假?

  甄老太妃听着太上皇的训斥声,心中极为不甘。

  看着安朔帝将那婚书交给了戴权,她心中暗自叹息。

  早知道就趁着太上皇父子俩不注意,将那婚书给毁去了。

  没了那婚书,后面的事情操作起来自然是简单许多。

  尽管可能会惹恼太上皇,但对于能得到赵驹这么个乘龙快婿来讲,倒也算不了什么了。

  大不了事后再好好跟太上皇赔罪便是。

  作为相处了数十年时间的枕边人,对这事,甄老太妃还是很有把握的。

  只不过,这会儿显然是没了这机会,甄老太妃也只得将心中的想法给放弃了。

  大明殿。

  安朔帝看着手中赵驹和林黛玉的婚书,想着当时林如海信中所托,心情极为复杂。

  如今大景朝沿用的是前朝的盐业专卖制度,盐场归朝廷所有,有专门的盐户为朝廷服役制盐。

  只不过朝廷并不直接参与盐的运输与售卖,而是给商人发放盐引,将盐的销售权承包给商人,商人再缴纳盐税给朝廷。

  自从林如海当了扬州城的巡盐御史之后,上交给朝廷的盐税是一年比一年多。

  那么相应的,两淮地区那么些个盐商,所得的利润便是越来越少。

  商人重利,那些个盐商自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林如海抢夺他们的利润。

首节 上一节 208/3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