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都是我的! 第209节

  其实,按理来讲,盐商就算是按照朝廷规定的盐税足额缴纳,不说能到富可敌国的程度,起码也可以说得上是大富大贵。

  先前由甄家人担任巡盐御史的时候,盐商们上下早就打点好,他们早就逃税、避税惯了。

  现在来了个不肯收好处费的林如海要他们将白花花的银子交还给朝廷,他们哪里肯干?

  当下便是想着法子对林如海下手,想方设法叫朝廷换一个巡盐御史。

  毕竟,你林如海不贪,下一个人总不能不贪吧?

  而在贾敏以及他那早夭的幼子先后去世之后,林如海便是将林黛玉送到了荣国府。

  一来是为了保护林黛玉的安全。

  二来则是贾敏去世,林黛玉身边少了母亲的教导,没人教导她有关于深闺内宅的事情,只得送到贾史氏的身边,叫她这个外祖母帮忙教导。

  跟着林黛玉一同进京的,就还有这封空着的婚书以及林如海写给安朔帝的密信。

  自觉自己可能随时出意外的林如海在密信上拜托了安朔帝,等林黛玉稍微大些,若荣国府并无什么不妥之处,就在那婚书上写上贾宝玉的名字,将林黛玉许配给贾宝玉。

  当然,林如海办事自然是不会早早地定下结论。

  毕竟,安朔帝对荣国府这等开国贵勋的态度,他也是知道的。

  因此,林如海倒也并没有直接在那婚书上写下贾宝玉的名字,而是补充了一句,若是发现还有什么英年才俊适合林黛玉的也可,请安朔帝帮忙把关。

  想到林如海拜托的事情,安朔帝便是重新将那婚书放好,而后对着戴权吩咐道:“去把勇毅侯叫来。”

  就这么一声不吭地将人家的婚事给定下了,他自然是要跟赵驹通个气。

  按道理来讲,现在的林黛玉是有些配不上赵驹的。

  赵驹现在是大景朝的一等勇毅侯,超品的爵位,且还是白手起家,其中个含金量自然不用多说。

  而林如海虽然只是个七品的巡盐御史,但朝堂上的人都知道,等将来林如海回京,是定然要进内阁的,甚至等他资历再老些,当个首辅也不是不可能。

  而作为林如海的爱女,按理来讲,配谁都是配得上的。

  可偏生林黛玉有个致命的缺点。

  那就是母亲早亡。

  现在这世道讲究“五不娶”:“逆家子不娶、乱家子不娶、世有刑人不娶、世有恶疾不娶、丧妇长子不娶。”

  其中,丧妇长子是指母亲早逝且由父亲抚养长大的长女,世人认为这类女子缺乏母亲教导,性格刚强,难以成为“贤妻良母”。

  而林黛玉恰好就是此等类型。

  这也是为何林如海在贾敏去世之后,便这般着急忙慌地将林黛玉送到荣国府里去的其中一个原因。

  想来有了贾史氏这个外祖母帮忙教导林黛玉,多少能避免这方面的问题。

第297章 各方反应

  没多久,赵驹便是来到了大明殿。

  等安朔帝将事情的原委讲给他听了之后,赵驹不由得微微愣神。

  安朔帝见他这副模样,还以为是他不乐意。

  毕竟,太上皇和甄老太妃不明白赵驹跟林黛玉的关系,他还能不知道?

  很明显,赵驹这会是把林黛玉当成跟迎春、探春几个一样的妹妹来看待的。

  想到这里,安朔帝叹了一声气:“罢了罢了,既然你不愿意,那朕找机会将这婚事取销就是。”

  其实,他倒是觉得若是赵驹跟林黛玉两个能凑成一对,那还是挺好的。

  等将来太上皇和甄老太妃老去,他解决了江南甄家之后,林如海必定要回京任职。

  以他林如海这几年在扬州城的功劳,加上他往年的那么些个同窗,势必会在朝堂上凝聚成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毕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能和昔日林如海这个探花郎结交的,岂是什么简单货色?

  到时候朝堂上的那么些个人,定然会想方设法跟林如海扯上关系,壮大己方派系。

  林黛玉的婚事就是很好的一个办法。

  尽管林如海是安朔帝的头号心腹,但该有的防备之心还是要有。

  别看林如海只有林黛玉这么一个嫡女,可人脉这种东西,传给自家女婿还是可以的。

  当然,前提得是林如海的女婿也属于文官序列。

  赵驹是武官,将来的子嗣自然也是得走武官的路子,他自己爵位又足够高,若是能把林黛玉给娶了,那便能给安朔帝省下很多麻烦。

  不过,若是赵驹不肯的话,他也不会强求。

  当下,安朔帝便是对着赵驹摆了摆手,示意其可以离去了。

  赵驹回过神来,对着安朔帝拱了拱手:“陛下,臣愿意。”

  林黛玉容貌极佳,虽然眼下年纪还稍小,但已是能隐隐见到几分将来的绝代风华。

  况且其才华横溢,管家又是一把好手,能娶个这样的人为正妻,赵驹自然是求之不得。

  安朔帝闻言,只当是赵驹为了不叫他难做而委屈自己,心中不由得有些感动。

  他想了想,便是对着赵驹承诺道:“既然你肯答应,那是再好不过的,朕也知道此事来得突然,多少有些委屈了你。

  等将来你和林家女正式订婚的时候,朕做主给她封个郡主,如何?”

  侯爷配郡主,倒也算得上是门当户对了,安朔帝心中这般想道。

  赵驹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当下便是点了点头:“那臣先替林妹妹谢过陛下。”

  等赵驹离去之后,安朔帝便是叫了宫女磨墨,而后在桌案上奋笔疾书起来。

  林黛玉婚事已定,自然是得去了信跟林如海打一声招呼的。

  安朔帝倒也不担心林如海会对此事有意见。

  能嫁给赵驹这等身居高位的少年英才,几乎已经可以说得上是林黛玉最好的归宿了。

  宫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加上太上皇和安朔帝两个都没有想要遮掩的意思,赵驹和林黛玉的婚事很快就在顺天府传开了。

  不少家里还有适龄女子的权贵,听闻赵驹已经和林家女有了婚约,不由得捶胸顿足,扼腕叹息。

  孝和亲王府。

  孝和亲王萧渊听着手底下人汇报的消息,不由得勃然大怒:“好个勇毅侯!三番两次坏我好事!”

  他是先太子的嫡次子。

  作为嫡长子的孝义亲王萧淳,先天就比他更占据优势,加上为了能坐上安朔帝屁股底下的那张龙椅,萧渊自然是得多多谋划诸事壮大己身。

  通过之前太上皇和安朔帝的一系列动作不难看出,他光讨好太上皇已经是没用了,现在这个朝廷大多是由他那皇叔说了算。

  此前他运转关系,叫贾政升工部侍郎一职,就是为了能将贾政这个荣国府的当家人给收入麾下。

  对于贾政的才干不足以担任工部侍郎此职,萧渊自然是知晓。

  他原本是打算先将贾政给捧上这工部侍郎的位置,而后找机会寻了他的错处,再趁机出面帮忙解决,进而将其收入麾下。

  本来都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却是没想到硬生生地叫赵驹给搅和了。

  萧渊得知此事倒也不恼,权当是给自己的磨练罢了。

  荣国府那边谋划不成,他便是转头将目标放在了安朔帝身边的心腹上面。

  林如海这个深得安朔帝信任,却又远在扬州城,不怎么被朝堂诸臣关注的巡盐御史自然就被萧渊给盯上了。

  他本来是想以现在的王妃、将来的皇后之位做筹码来拉拢林如海的。

  毕竟林家乃是世代列侯,林如海又是探花出身,且还深受安朔帝信任,当了这么多年的巡盐御史,可以说林家是要人脉有人脉,要家资有家资。

  能把林家女娶到手,将来萧渊的胜算自然是大增。

  可这会儿他还没来得及谋划一番呢,林家女就硬生生地被赵驹给截胡了。

  萧渊怎么能不恼怒?

  见桌上的那么些个摆件物件被他摔了一地,萧渊身旁的长史官赶忙出声劝慰道:“殿下息怒!

  若是殿下想要成事,是少不了勇毅侯的助力的!可万万不能跟他起了冲突!”

  不说赵驹现在还是破锋军和金吾卫的指挥使,就说人家能以军功封侯,就值得萧渊下重本拉拢了。

  虽然眼下失去了拉拢林家的机会,但木已成舟,他们能做的,也只有继续想办法拉拢朝堂诸臣了。

  萧渊听着长史官的劝说,额头上青筋隐现。

  过了许久,他才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对着长史官吩咐道:“等明儿你帮我备一份礼,送到勇毅侯府上去。”

  一想到被赵驹坏了好事,自己还得送礼去卖好,萧远心中便满是憋屈。

  但那长史官说的也没错,尘埃落定之前,他不仅不能得罪赵驹,还得想方设法将其拉到自己的阵营。

  就算拉拢不成,也不能将其推到萧淳那边去。

  ------------------

  另一边,北静郡王府,气氛凝重。

  北静郡王水溶看着手中的密信,面色阴沉。

  一旁的北静郡王妃则是坐在一旁,有些坐立难安。

  “啪!”

  “王,王爷?”

  北静郡王妃捂着通红的脸颊,眼中带着满满的惊惧之色看向水溶。

  水溶呵呵冷笑数声,低吼道:“没用的东西!先前叫你认了林家女为干亲,这么简单的事都办不成!

  现在好了,这会林家女已和勇毅侯定下了婚约!”

  四王八公一脉跟着太祖皇帝打天下的时候,除了地位特殊的宁、荣二府之外,就数东、西、南、北四大郡王的功劳最大。

  得了个世袭罔替的郡王爵位,初代北静郡王倒也还算满足,未曾起什么别的心思。

  二代北静得了不治之症,还没到不惑之年就去世了。

  由于爵位是世袭罔替的缘故,等水溶袭爵的时候,仍是郡王爵位。

  因此除了孝和亲王和孝义亲王两个,大景朝诸多亲王、郡王中,就属水溶最为年轻。

  按理来讲,年纪轻轻便已是身居旁人一辈子难以触及的高位,水溶应当是心满意足了才对。

  本来的水溶也的确是这样的。

  毕竟太上皇对他们这等皇室宗亲也还算是不错。

  可自从太上皇和安朔帝有了交易,允许孝和亲王和孝义亲王两个参与朝廷大事之后,水溶心中便是有了不满。

  孝和亲王和孝义亲王两个什么德性,他又不是不知道。

  并且由于年龄相近,地位又差不多的缘故,孝义亲王和孝和亲王两个没少找他这个“贤王”的麻烦。

  虽说现在两个亲王为了能坐上皇位,开始对他这个郡王百般拉拢,甚至已经到了讨好的地步。

首节 上一节 209/3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