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都是我的! 第134节

  周皇后莲步轻移,走到安朔帝身旁。

  安朔帝迫不及待地将手中密信递到她面前,眉飞色舞地笑道:“赵驹这小子果然料事如神!

  女真族一门心思南下劫掠,老巢兵力空虚。

  如今他已剿灭女真族第二个部落,当真是大快人心!”

  周皇后却未接过密信,面带盈盈笑意,轻声问道:“如此说来,辽东战事怕是很快便能了结?”

  安朔帝微微点头,手指轻轻抚着颔下胡须,陷入思索。

  少顷,他开口说道:“依当下局势来看,的确快了。

  赵驹此番出击,截断女真补给,没了粮草辎重支撑,女真难以久持。”

  周皇后嘴角噙着温婉笑意,轻声说道:“如此,臣妾便先在此恭贺陛下了。”

  言罢,她侧身,朝身后宫女微微颔首示意。

  宫女们心领神会,莲步轻移上前,动作娴熟地打开手中食盒。

  周皇后玉手轻抬,缓缓揭开汤盅盖子。

  刹那间,一股浓郁醇厚的暖香,悠悠弥漫于太和殿中。

  她抬眸凝视安朔帝,眼中满是关切,轻声细语道:“臣妾见陛下这几日为战事忧心忡忡、操劳过度,饮食都懈怠了。

  故而特意吩咐御膳房,精心熬制了这滋补汤羹,陛下趁热饮用,也好调养调养身子。”

  安朔帝望着眼前热气袅袅升腾的补汤,又看向满脸关切的周皇后,嘴角浮起一抹笑意,温声道:“皇后有心了。”

  安朔帝一边慢悠悠地喝着汤,享受着这片刻的惬意。

  周皇后微微欠身,神色间略带几分踌躇,轻声说道:“臣妾今儿来,是有事想要跟陛下说说。”

  安朔帝闻言,微微抬眸,眼中闪过一抹诧异之色。

  他手中动作一顿,开口问道:“所为何事?”

  周皇后轻轻叹了口气,神情间满是无奈,徐徐说道:“老太妃昨日召臣妾过去,想让臣妾帮忙说亲。”

  安朔帝听闻,愈发疑惑,不禁问道:“说亲?甄家如今有适龄的哥儿了?”

  周皇后又叹了口气,对着安朔帝道:“并非如此,老太妃是想为她家的姑娘说亲。”

  安朔帝顿时恍然,微微点头,说道:“莫不是为甄家的大姑娘?

  看上了哪家公子,竟要皇后来帮忙说亲?”

  甄老太妃身为太上皇最为宠爱的妃子,在后宫之中地位尊崇至极。

  若许的是寻常人家,她自可直接做主,断无劳烦周皇后帮忙的道理。

  想来,甄老太妃想要说亲的对象,定是哪家高门大户,又或是跟周皇后相关的人。

  哪曾想,周皇后竟是叹了口气,面色古怪地说:“老太妃想把她家大姑娘说给勇毅伯。”

  安朔帝正在喝汤的动作一顿,原本舒展的眉头瞬间拧起。

  他面上闪过一丝冷冽之色,毫不犹豫回绝道:“想都别想!”

  那老妖婆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竟直接盯上了他麾下前途最为光明的勇毅伯。

  周皇后对安朔帝的反应早有预料,幽幽叹了口气,说道:“臣妾也觉得此事不妥。

  只是老太妃三番五次派人来询问进展,臣妾实在是推脱不过。”

  安朔帝摆了摆手,神色依旧冷峻,说道:“下次老太妃再问这事,你便叫她来找朕便是。”

  周皇后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落寞,轻声道:“倒是麻烦陛下了。

  平日里陛下操劳朝廷事务,已然十分辛苦,如今还要为这些琐事烦心。”

  她没能给陛下诞下一儿半女,面对太上皇以及甄老太妃,心中多少有些底气不足。

  安朔帝见状,心中一软,走上前轻轻握住周皇后的手,温声道:“皇后莫要这般自责,子嗣之事,强求不得。

  你多年来陪伴朕左右,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朕心中感激。

  至于老太妃那边,你不必担忧,朕自会处理。”

  自家之事自家知,膝下无子,症结想必是在他的身上。

  毕竟,即便周皇后难以生育,后宫诸妃难道也皆有此等隐疾?

  可惜的事,他为此遍访太医、广求神医,药石罔效,至今仍未能如愿。

第194章 王夫人的想法、警幻仙姑

  另一边,荣国府,王夫人的院子里。

  春季多雨,暗沉的乌云沉甸甸地压在天际,将那原本该洒下的暖煦阳光全然遮蔽。

  整个院子仿若被一层阴霾笼罩。

  院中的树木在沉闷的风中瑟瑟发抖,枝叶相互摩挲,发出沙沙的声响,似是在低诉着不安。

  正房的门紧闭着,屋内弥漫着压抑的气息。

  王夫人坐在主位上,面色凝重,眉头紧锁,手中的帕子被她无意识地绞来绞去。

  下首的几个婆子和丫鬟,个个低垂着头,大气都不敢出。

  屋内极为安静,连一根针掉落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偶尔有几声沉闷的雷声从远处传来,更是让这紧张的氛围愈发浓烈。

  院子里的其他下人,也都脚步匆匆,神色匆匆,不敢有丝毫懈怠。

  整个院子仿若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自贾母下令将王夫人禁足之后,她就跟变了个人似的。

  性情变得愈发喜怒无常。

  院子里的下人,但凡做事稍有差池,便会遭王夫人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

  短短数日,已有不少丫鬟因着些许小事,被王夫人罚跪受责,叫苦不迭。

  终于,院外一道通报声骤然打破了仿若凝冻的死寂氛围:“大姑娘到了!”

  王夫人听闻,原本微阖的双眼猛地睁开,眼中瞬间闪过一抹复杂难辨的神色,交织着愤懑与悲戚。

  元春身姿端凝,稳步踏入屋内,屋内那令人窒息的压抑气息,似是令她脚步微微一滞。

  但她旋即镇定下来,目光平静如水,看向王夫人,径直问道:“母亲,唤女儿前来,所为何事?”

  王夫人抬眸看向眼前的女儿,嘴角勾起一抹冷冷的笑意,寒声道:“我可生不出你这般忤逆的女儿!”

  元春闻言,微微蹙起眉头,神色间依旧维持着恭顺之态,轻声问道:“母亲这话从何说起?

  女儿向来敬重母亲,岂敢有违母亲的教诲。”

  王夫人“嚯”地站起身来,手中的帕子被她用力甩在桌上。

  她怒目圆睁,大声斥骂道:“你还敢装糊涂!自从你进了那勇毅伯府,咱们荣国府可曾有过一日安宁?

  如今倒好,老太太竟然因为你,将我禁足于此!”

  元春听着王夫人这般指责,心中一阵剧痛,眼眶微微泛红。

  元春朝着王夫人身旁的丫鬟婆子微微摆手,示意她们退下。

  一众丫鬟婆子下意识望向王夫人。

  王夫人怒声喝道:“看我做什么?出去!

  没我的令,不准进来!”

  丫鬟婆子们如获大赦,赶忙低着头,慌忙走出屋子,迅速关上了房门。

  待那些个丫鬟婆子走了出去之后,王夫人冷笑着说:“人都走了,你说!

  我倒要看你如何狡辩。”

  元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泪水夺眶而出,如断了线的珠子簌簌滚落。

  她满面悲伤,对着王夫人泣道:“母亲,收手吧!莫要再跟伯爷作对了!”

  王夫人见她这般哀戚模样,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似被轻轻触动,也不禁泛起丝丝难过,眼眶悄然泛红。

  然而,待听闻元春后半句话,她方才涌起的那一丝温情,瞬间便被熊熊怒火所吞噬。

  王夫人目光紧紧盯着元春,口吻中满是愤懑,斥道:“我所做的一切,究竟是为了谁?

  还不是为了你们姐弟二人!”

  元春心中亦苦闷已久,苦笑着反问道:“母亲,您扪心自问。

  这一切到底是为了我和宝玉,还是仅仅为了宝玉一人?”

  王夫人理直气壮地回应:“宝玉可是你亲弟弟,此刻怎地分起彼此来了?”

  元春当即跪地,身子微微发颤,抬起那张满是泪痕的脸,哽咽道:“母亲,女儿自被送到勇毅伯府,每日皆是如履薄冰,绞尽脑汁只为让日子顺遂些。

  可您呢?

  三番五次与伯爷起争执,全然不顾女儿在府中的艰难处境。

  如今您深陷这般困境,女儿更是被牵连,您心中却仍只念着宝玉。

  在母亲心里,女儿当真如此无足轻重?”

  王夫人听了这话,仿若被戳中要害,脸上一阵白一阵红。

  她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茶盏都跟着晃动起来,怒声道:“你怎么能这么说?

  你是从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我岂会不疼惜你?

  只是宝玉他……你既已进了勇毅伯府,就该为自己弟弟多多筹谋,怎可反倒阻拦我?”

  元春无奈地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试图平息心中的波澜,缓缓说道:“母亲,女儿并非阻拦您为宝玉打算。

  只是行事手段务必审慎,伯爷位高权重,荣国府现今仍倚赖他扶持,万不可行差踏错。

  您若一味与他作对,只会将荣国府推向万劫不复之地。

  女儿恳请您,看在整个荣国府的份上,也为了宝玉,莫要再耍这么些个手段了。”

  王夫人冷哼一声,扭过头去,满脸尽是不服气:“他那般对待宝玉,叫我如何咽下这口气?”

  元春只觉一阵头疼,抬手揉了揉太阳穴,说道:“母亲,您且冷静想想。

  伯爷除了不让宝玉去他府上,平日里可曾刻意针对过宝玉?

  每一回出事,细细究来,哪次不是宝玉主动生事?”

  王夫人一听这话,脸上顿时露出不悦之色,提高了音量反驳道:“宝玉这么乖,能生什么事?

  他不过是个孩子,贪玩些罢了,怎地就成了主动生事?”

  元春被王夫人这话气得脑瓜子疼,只得无奈出声问道:“母亲,您此番叫我来,到底所为何事?”

首节 上一节 134/3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