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第86节

  可一提到那“血阵”二字,神色就沉了,语气也慢了,仿佛那不是敌,是压在他心头的什么旧印。

  这血光若真与那阵中之物牵连,那神魂之象……怕是并不纯粹。

  姜义心里起了几分不安,却也没表露半分。

  只是淡淡“嗯”了一声,语气仍平似常日,只道:

  “这道,是你自己的。只记着,心不乱,神自明。”

  晌午时分,那锅灵鸡药膳的香味儿,早已弥散了整座新宅。

  一开锅,汤色金黄,黏而不腻,药气缠着鸡油往外翻,沿着梁柱缝隙直往外头钻。

  勾得人肚里馋虫翻了个跟头,个个咽口水。

  姜义把汤盛出来,鸡腿一剁为二,鸡胸也分了好几道,光是盛汤的瓷碗,就泛着一层温润的油光。

  一家子围着桌子坐下,桌不大,热气腾腾的。

  第一口下肚,那滋味便透出来了。

  一股极柔的热意,顺着脉络往外渗,四肢百骸像是被温水泡过,疲乏的地方都轻了几分。

  姜亮喝了半碗汤,浑身一松,连坐姿都带了点倦意,背一靠,整个人仿佛卸了甲。

  席间最热闹的,自然是姜曦。

  这小丫头终于吃上心心念念的灵鸡,端着碗蹲在桌角,扒饭扒得欢,嘴里还不忘夸爹贬哥:

  “爹爹炖得这鸡,比大哥做的强十倍!”

  说着还狠狠吸了口鸡汤,满脸满足。

  姜明在一旁听着,只笑不语。

  饭后,他自觉地去了后林果园里,摘了几颗通红的熟果子来。

  自从姜亮归家,往日里一熟就没影的熟果子,不知怎么的,都稳稳地挂在枝头。

  姜曦拿了果子,吃了一口汁水四溢,竟眼眶红了,抱着姜亮胳膊央着:

  “二哥多住几天罢,你一走,这果子又要没了!”

  姜义捏着果子,没急着说话。

  只在饭后收拾碗筷时,顺手把小儿观想神魂、见了一线血光的事,跟姜明提了一句。

  话说得轻,神色也淡,仿佛只是唠家常。

  可姜明听着,那咬果子的动作却慢了下来,目光一闪,嘴角的笑意也沉了几分。

  果子核搁进碗里,他没多言,站起身时连椅脚都没拖响。

  学堂也不去了,吩咐小妹这个“副帮主”带句话,说今日自行习练。

  话音未落,人影已拐过前院石阶,往后山那头去了。

  脚步不快,却透着股子凝意。

  收拣完毕,姜义吩咐一声,唤了一家子出来,院中取了几根木棍,两两对练。

  既是炼化那锅药膳的劲力,也算趁着筋骨还热,走上一走。

  柳秀莲也来了,袖口挽到肘头,招式虽慢,却打得规矩。

  姜曦小丫头起初偷懒,几下棍下来也打起了精神,叫嚷着不让娘亲留情。

  一家人叮叮当当打得热闹,可姜义心头,总有点事压着。

  与小儿对了几招,腹中热意稍敛,他便收了势,把棍搁在一边,独自站到院角。

  山风从后头吹下来,院子里树叶微响。

  他抬眼望了一眼后山。

  那山不算高,论脚程,以姜明的身手,半个时辰登顶下山也够打个来回了。

  可天光一点点西斜,灶上的水都滚过两轮,那道熟悉的身影还是没见着。

  他没出声,只回屋拿了壶热茶,坐在门前的老藤椅里,一口一口抿着,神色不动。

  只是那茶早凉了,盏还在手里捧着。

  等到天光将暮未暮,饭菜都快凉透,姜明这才从山后折回来。

  一身灰扑扑的草屑,鞋底也粘着些泥,像是在山上操练了一番。

  他倒没说累,面上气息沉稳,只是眼下微倦。

  姜义见状,心头那口悬着的气也便悄悄松了。

  姜明一进门没绕弯子,衣裳都没拍干净,便直接在桌边坐了,抬眼望向弟弟,语声不高:

  “听爹说,你观想神魂时,现了点异象,细些说与我听听。”

  这语气不算严,也不算温,像是家里兄长常有的那种理所当然。

  姜亮听得熟,自是乖乖点头,毫无藏掖。

  将那日入定所见,一桩桩一件件复述一遍,语气平平。

  只在说到“血光极静”时,眉角微动,像是不知这静,是福是祸。

  姜明听着,指尖在桌边点了几下,不紧不慢,像在理线团,理顺了,才缓缓开口:

  “这也该是桩造化。”

  语气淡淡的,却不敷衍,反倒像是早有几分猜着了。

  “你在阵中所见景象,怕是太重太深,虽强自按下,但人心之念,最是藏不住的。”

  “这等东西,越是不看,它越躲在心底。你这一回能静定生象,便是它藏不住了。”

  “不是劫难,是你心神扎得够深。那一线血光,是你魂底印出来的影子。”

  姜亮听得紧了,眼里那点少年意气也褪了几分,忙问了句:“那……可会有什么妨害?”

  姜明却只是淡淡一笑,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才慢声道:

  “神魂之象,不问妨益,全凭人心。”

  “你心浮,它便摇;你心静,它自明。”

  “不是那血光难驯,而是你心念不定,才可能叫它反噬。”

  他语气缓缓的,像说的是门外风,却句句都打在心里。

  “这世上本无吉凶。好坏,都是起念那一刻分出来的。”

  姜亮一听,心底那口绷着的气终于松了,长舒一口气,眼里带笑,嘴里也忍不住感叹:

  “大哥真是厉害,连这等道理都晓得。”

  姜明却不接那夸,只笑了笑,语气里像有点戏谑:

  “书里都有,你要是真去读,怕是比我说得还全。”

  他话没说尽,可姜义在旁听着,眉角却轻轻一动。

  他知这大儿素来稳重,话说一分,心中多半藏着九分。

  这些理路,书中或有,可说得这般清楚透亮,哪里是几本书能教得出来的。

  可他也没点破,只低头呷了口茶,热气裹着茶香,拂去了心头那点微凉。

第100章 顺意而行,杀伐之道

  姜明茶盏未落,又随口问了一句。

  语气不重,也不显探,只像饭后闲话:

  “军中走一遭,这回也吃了些苦。如今亲眼见过了,那战阵里的真模样,可有想换条路走的念头?”

  姜亮听着,只笑了笑,神色淡淡的,没起什么波澜:

  “头几日确实苦,冷饭冷水,夜里还得轮哨,刀不离身,觉都睡不稳。”

  他话锋一转,声音却沉了几分:“可只要肯出力、拼得起命,就能挣出个模样来。”

  “换作读书……”

  他说到这儿笑了笑,眼角带了点调侃,“我可比不过你们,哪年才能娶得上媳妇?”

  语气轻松,话里却透着股倔劲儿。

  姜明听着,目光微顿,没立刻说话。

  良久,才缓缓点了点头,像是认可,又像是在权衡。

  这才续了句:

  “神魂之象,不是摆给人看的彩头。你心怎么走,它便怎么生。”

  “若逆着来,九成九都是折在半路;只有顺着走,才叫踏实。”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

  “如今你见那一线血光,未必是祸。若顺意而行,行战阵杀伐之道,反倒契合,走得稳,也走得快。”

  姜亮听得认真,点了点头,眼中神光微动。

  姜明抬了抬下巴,随手一指院中空地:

  “把我传你的那套棍法,再打一遍给我看看。”

  姜亮应了声,起身走到屋角,取了那根乌沉沉的老棍。

  手腕一翻,气息微提,脚下站定,便起了势。

  棍起风生,一式一式打将出去。

  这套棍法是姜明亲授,讲的是中正平和、气脉流通,既养筋骨,也练心气,素日里专用于打底子。

  可今儿这一趟,落在姜亮身上,却有了点变味。

  棍影依旧未乱,架势也不曾走样,偏偏步法间多了几分狠气,出手少了点收敛。

  一套打完,姜明没急着开口,眼中光微一闪,才点了点头:

  “招式不错,气也成了,看得出你是下了功夫的。”

  语气却没提太高,紧接着话锋一转,声调也缓了几分:

  “只是……”

  他轻声续道:“这一套法子,说到底,是养身护命用的,讲究调气守中,动中取静。”

  “你如今魂象已出,那条路……未必走得下这等平和气脉。”

  “若真要踏进战阵杀伐之道,光凭这套棍法,只怕还不够贴你的骨气。”

  说着,他手指一勾,从墙边拈了根素木棍,脚步轻轻一错,整个人便飘进了院中。

首节 上一节 86/1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