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 第6节

  “你们在门口给我的没有看,但是我上网看过……”

  南祝仁点头:“那你应该知道,‘保密例外’的情况只有那么几种——简单说就是你会伤害自己、他人、社会的时候,携带危险传染病的时候,或者司法机关出具证明要我透露信息的时候。”

  “目前我们的咨询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南祝仁满意地看着小姑娘的表情一点一点发生变化,再次强调:“我是你的咨询师。”

  看着小姑娘一点一点重新放松下来,南祝仁摊手示意。

  “我们现在总共只花了大概十分钟的时间,这是个好消息。”

  “如果你愿意的话,那我们接下来或许可以讨论一下你是怎么、又为什么要让前面的咨询师对你做出抑郁症诊断的。”

  他说道:“然后再看看,怎么解决你真正的问题。”

第9章 真面目

  “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陈婷情绪稳定了一些,率先问出自己关心的问题。

  因为虽然你装得很像,但依旧不像是一个抑郁症。

  南祝仁心想。

  对于任何以“症”字结尾的东西,包括DSM-V(第五版美国精神疾病判断标准)在内的各种精神手册,诊断标准都是相当谨慎的。它们会要求来访者要符合它们罗列出来的复数的病症表现,才可确诊为“抑郁症”。

  但不管是哪一版手册,哪一种标准,基本都会有一个核心。

  那就是【抑郁心境】。

  “所谓【心境】,你可以理解为一种持续性的、弥漫性的情绪,它会感染你对身边所有东西的看法。”南祝仁道,“你将无法分享他人的喜悦,感受不到游戏中的快乐,甚至无法从事物中感受到‘美’。”

  “在我们刚刚见面的那一小会,你的情绪就迅速地波动了好几次,这是让我疑惑的第一点。”

  “所以随后我对你进行了投射测验。你对美好的事物发出了赞美,表达出了喜悦——而且是发自内心的喜悦。”

  听着南祝仁一连串的分析,陈婷微微张大了嘴。

  “我之前的咨询师从来没有像你这样过。”

  南祝仁耸了耸肩:“所以他们都把你误诊了。”

  “我看看他们对你的诊断啊……呵,你都是怎么引导他们的?”

  陈婷看着南祝仁翻一边说话一边看着她的档案,无奈道:“我之前为了能够获得抑郁症的证明,提前上网搜过一些抑郁症的表现,像是什么食欲降低、精力下降、失眠之类的。然后在咨询的时候表现出来……”

  “他们没有给你做量表测试吗?严谨一点的量表对你的情况有专门的分数反馈的。”

  “那些几百道题的表格一拿出来我就说我头疼,只做那些只有十几题的问卷,那些很容易控制结果……”

  南祝仁了然点头:“不管怎么说你也是用伪装瞒过了好几个咨询师,而且还自学了不少专业知识。你真的不考虑一下以后学习心理学?”

  陈婷抿嘴笑了笑,笑得非常不好看。

  虽然南祝仁向她表达了同一立场,但小姑娘依旧是拘束而尴尬的。

  如果用等级衡量一下的话,她对南祝仁大概是从好感度30的“戒备”上升到了好感度50的“平淡”,距离好感度60的“熟悉”还有一段距离。

  虽然她重新坐了下来,身体也放松了,但是对于南祝仁的态度又进入了另外一种对抗之中。

  “南……老师,你既然能看出来我不是抑郁症,那能看出来我为什么要假装抑郁症吗?”

  你别说,还真能。

  但南祝仁没有选择被来访者把控话题,他轻声说道:“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是希望能由你来告诉我。”

  陈婷立刻回敬:“你做不到吗?”

  按照标准的流程,这个时候咨询师应该向来访者解释,表示由来访者说出自己的问题对于咨询有多么多么重要。如果来访者继续回避问题,那就岔开话题,寻找另一个咨询方向。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很多资深的咨询师发展到后期都会形成自己的咨询风格,据南祝仁所知,有个名声在外的高级咨询师就非常擅长和来访者【对峙】,乃至于是【训斥】。

  经常把来访者骂到痛哭流涕,但来访者哭完都表示自己获得了新生。

  南祝仁看了看墙上的挂钟,估摸了一下时间。

  那就再推一推咨询的进度吧。

  在刚刚咨询的时候,南祝仁敏锐地发现了陈婷的身上有一种与“紧张”十分相似、但又有着细微差别的肢体表情。

  这是一种相当重要的信号。

  这个信号在以下的三种情境中出现过并且波动:在看到南祝仁之后、在南祝仁开口说话后、在她自己提及自己的妈妈的时候、提到学校的时候。

  初级的微表情观察能够察觉到这种信号,但是对于这种信号所蕴含的意义却无法解读。南祝仁后续用投射测验除了验证“陈婷的抑郁症是假装的”之外,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寻找这种身体信号对应的情绪。

  最终,他发现陈婷在面对两张情绪卡片的时候,出现了同样的情绪:熊、还有蜘蛛。

  而对应的情绪,是【害怕】!

  彼此串联一下,南祝仁心中有了计较。他开始梳理其中的逻辑,在一个个节点之间连线,在看到陈婷脸上依旧带着的紧张和戒备,开始组织语言。

  现在南祝仁和陈婷之间已经构筑起了一种【对峙】的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这种情况下由南祝仁自主挖掘出【对峙】的目的,就能够很轻易地把咨询进程往前推一大步。

  但是挖掘的方法要讲究一点,他不能直接说是靠着“微表情解读”得出的信息。

  这样的话,后续可能反而会让来访者更倾向于隐藏自己。

  “我曾经接待过几个假装精神疾病的来访者,他们的目的总结起来有两大类:一、博取关注;二、逃避某些事情。”

  “虽然你‘生病’之后便开始由母亲陪同进行心理咨询,但是你对于心理咨询一直秉持排斥态度,也就是说你并不享受这种‘生病’后被照顾的状态。所以我排除掉第一种可能,你并不是博取关注。”

  “那就是逃避。”

  南祝仁看着陈婷的表情一点一点变化:“你刚刚结束高考升入大学,学校等级很高,专业也很好。但是你却选择了‘抑郁症’,这是一种在如今的高校中只要出现,就会让所有的相关人员严阵以待的病症。”

  “所以你应该是在学校里面发生了什么,导致你想要离开那个环境。”

  “或许是宿舍关系,或许是恋爱关系,或许是你升学后发现这根本不是你想要的,总之你想要离开那个环境。”

  陈婷的表情继续崩解。

  南祝仁还在继续:“但你有个强势的母亲。或许是你对她失望,或许是对她太过惧怕,反正你没有和她交代你遇到的困难,你只能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来让自己免于伤害。所以你思来想去,最后选择了‘抑郁症’作为自己的盾牌。”

  在这一串的“推理”中,南祝仁用了很多的“猜测”和“经验总结”,梳理出了一个大致的脉络。

  相比较于“微表情分析”,“经验”是一个更能让人信服、并且放下防备的理由。

  而陈婷越听,眼睛瞪得越大,到后面甚至是好像忘了紧张似的,终于把身体逐渐放松了下来。

  “你很厉害。”陈婷抿了抿嘴,像是自暴自弃一样最终承认道。

  南祝仁心里一定,按照这个反应,他和陈婷的关系应该能有好感度60乃至70了。

  “那……之后呢?我们怎么办?”陈婷有气无力道。

  “之后的话,我要给你继续说我的判断,然后由你自己来决定。”

  陈婷一愣:“还有判断?还要选择?”

  南祝仁点头,回忆着刚刚在咨询中出现的异常,那些他如果没有【微表情分析·初级】,就观察不到的异常。

  “虽然你的抑郁症是假装的,但这并不是说你就完全的没有问题。”

  “比如你现在遇到的,足够你去伪装成‘抑郁症’的事情,就是我们需要解决的。还有……”

  南祝仁想到陈婷身上表现出的【害怕】的情绪,那些也不是正常的东西。

  “接下来我要会和你交流一下我的诊断判断,然后商议一下我们可能会有的后续咨询,以及该怎么和你的监护人交代……”

第10章 咨询主管

  咨询中心的感应门“嗡”地一下打开,一男一女两个身影踏了进来,一下子吸引了前台、以及和前台合并在一起的接客厅里面的所有人的目光。

  卢佳原本带着标准的职业微笑,一心二用,小心翼翼地观察着陈婷的母亲和咨询师的方向。

  此刻一见到来者,虽然这个小前台的笑容没有变化,但是明显能够感觉她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了。

  “老板。”小前台第一时间迎上去,先和其中一人打招呼,随后转向另外一人,“娉婷姐。”

  咨询中心的老板叫做霍华德,他有个老外的名字,但却确确实实是个华人。他穿着灰色条纹的西装,头发利落,鬓角略微发白,看上去四十多岁。可能是由于经常健身的缘故,他身上的西装被恰到好处地撑起。

  简而言之,是一个中年老帅哥,是个能真正散发出成熟男人魅力的。

  在看到两人之后,原本好整以暇地品茶看杂志的陈婷母亲慢慢地站了起来:“霍先生吗?我们之前通过电话,我是陈婷的母亲……”

  霍华德轻声给小前台交代了什么,然后错身向陈婷的母亲迎了上去:“感谢你对我们言诺中心的信任。”

  “我们婷婷已经咨询过了好几个咨询师,我一直希望情况能有所改善。”陈婷母亲的语调非常挑剔,“你们的咨询中心规模很小,成立时间也很短,我原本是冲着翁娉婷老师的名头才来的,没想到结果预约上的是另外一个年轻人……”

  霍华德的脸上保持着微笑:“陈婷的档案我也有看过,我们是经过综合考虑给她匹配的最合适的咨询师。”

  陈婷母亲微微点头。越好的咨询师,收费也越贵,虽然她也有着让陈婷情况改善的心思,但是经过了几个咨询师之后,她心中的预期也是已经一降再降了。

  这个“最合适的咨询师”,相比较一个名声在外的咨询师来说,价格更加实惠。

  而他们话语中正在谈论的翁娉婷老师,在出于礼貌和陈婷母亲点头招呼过之后,径直带着卢佳走向了办公区。

  “情况你在电话里跟我说过了,你做的很好。现在再仔细跟我讲讲。”

  小前台闻言点头,低声补充着细节。

  哒……

  哒哒……

  这个时间点,咨询助手和有预约的咨询师都已经到来,人不多,加起来也不过七个人。

  但是在听到熟悉的高跟鞋节奏之后,原本还聊天的众人立刻各个正襟危坐。

  “杨老师!”翁娉婷的声音传过来,虽然用着敬称,语气却凌厉。

  秃顶杨咨询师一听就知道麻烦:“主管!”

  翁娉婷很年轻,但心理咨询这个行当里面,年纪只是外行人用来判断的标准依据。

  “年龄很重要”这个说法对也不对。就咨询师来说,年龄的节点在于三十岁——三十岁之前,每一年年龄的增长都能够给咨询师带来极多的社会阅历,这是能在咨询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东西;但在三十岁之后,年纪越大的人就不一定会比年纪轻的人更有经验。

  已经开始秃头的秃顶杨已经四十多岁了。但言诺咨询中心的招牌咨询师,同时也是分管所有咨询业务的心理咨询主管——却是三十多岁的翁娉婷。

  她是在场所有人的上司。

  翁娉婷的五官精致,但绷紧的表情却让秃顶杨心中毫无欣赏的心情。他现在已经逐渐回过味来,也有些暗骂自己早上的冲动。

  【而且老板和主管今天怎么这么早就来了?还没有做好准备啊……】

  但是事已至此,怎么把自己摘出去,把锅全部甩在新人身上才是重点。

  翁娉婷语气像是在飘寒霜:“你现在应该在咨询室里面才对。我们中心所有来访者的分配都是我统一调配的,谁让你私自转交来访者的?”

  本来围观的众咨询师、众助手闻言嗖地一下散了出去,又保持了一个安全距离远远地靠拢。秃顶杨没有和他们交流今天早上发生了什么,现在他们才知道原来出了这档子事情。

  这可不是小事。

  秃顶杨轻咳一声,强自冷静:“是这样的,那个新人今天来得很早,在我准备看档案的时候,他没经过我的允许就过来偷看……”

  翁娉婷的语气更冷:“也就是说你的保密工作也有问题喽?”

  秃顶杨一噎,脸开始发涨,但他忍了忍,依旧按照自己的腹稿继续:“没错,这是我的失误。但我没想到那个新人在看到这个来访者的情况后就坚决要求接过去,可能是觉得这种只来一次的来访者很适合练手吧。”

  他扭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咨询助手,眼神难明,随后又回首道:“我当然是不同意的,但是没想到他随后就偷偷在门口候着,等来访者来的时候直接就接走了。”

首节 上一节 6/3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