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祝仁指了指这页PPT:“好,同学们,我们现在从头再来复盘一下这个案例。”
“从头到尾,这里面其实并没有出现大家任何认知中的什么‘意义来源不明的二维码’,‘安全账户转账’、‘网贷APP’之类的。”
“没有恐吓,也没有勾起什么贪念。面对的也是一个高知识分子。”
“甚至连最后的转账环节,用的都是正规的支付饱转账程序,只是……受害人没有反应过来自己在转账。”
南祝仁拿起一根粉笔,开始在黑板上书写关键词。
“首先,是【身份替换】。诈骗犯伪装成低位的客服,而不是大家认知中的警察、医生、国安等等具有威慑力的身份,随后又用身份的替换让自己回到了强势的位置,进而完成对受害人的压迫,以实现行为操控。”
南祝仁强调:“‘客服’的身份选择其实非常巧妙,因为我猜大家都有网购客服打电话上门要好评之类的情况。相比较于医院、警察等等,以客服这种大家平日里面通过电话接触过的身份出现,也更能够安抚受害人的警惕心。”
学生们中间开始有人点头。
“其次,是【情绪拉扯】。开头让受害人陷入被冒犯的愤怒,随后是长时间验证身份的焦虑。哪怕到了最后一步转账的时候,犯罪分子还在用‘业务不纯熟’的行为来拉扯受害人的情绪。而在高位情绪下,人是很难正常思考的。”
“然后,是【目的隐藏】。犯罪分子从头到尾没有提‘给我钱’,甚至几次说‘不要给我转账’。大家以往接受的反诈宣传中,都反复强调‘不要给陌生人转账’,犯罪分子反过来利用了这种警惕性,给受害人进行了一种‘不要转账的就不太可能是骗子’的心理暗示。”
南祝仁点了点最后一页PPT:“哪怕在最后的转账环节,诈骗分子也多次用了烟雾弹,一点一点地改变要受害者输入的数字排列组合。”
“直到最后一次输入的数字,变成了正确的银行号、正确的目标银行、正确的金额,并且让受害人输入了支付密码。而哪怕这个时候,受害人都没有反应过来自己是在转账。”
学生们窃窃私语的声音大了一点。
一部分学生觉得毛骨悚然,一部分念叨着“好可怕”,另外一部分觉得“换我就不会受骗”。
不管他们的反应如何。
但至少,此刻所有人都在听南祝仁的讲座,并且把讲座的内容——听进去了。
“以及最后,犯罪分子充足的【预案准备】。”
南祝仁笑了笑:“在开始的时候,犯罪分子确定了受害人的经济状况,于是便准确地选择了后面的长时间消磨式的打法。”
“最后的时候,让受害人主动说出一个银行名称,随后他们迅速地找出了对应的银行卡,完成最后的转账收割。”
南祝仁摊了摊手:“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犯罪分子都有适合你的行骗方案。”
……
目光扫视,南祝仁把场下学生们的反应尽收眼底。
不管是感觉到害怕的、不以为然的、还是自大的——都很正常。
没有亲身处在相应的环境,人也是无法预料到自己会有什么样的真实反应的。
在学习的当下,有什么样的反应都有可能。
南祝仁清了清嗓子,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
他的讲座也到了最后的时候了。
“今天跟大家分享这个非常规的案例,并且逐字分析其中犯罪分子的话术原理。”
南祝仁看着学生们各异的反应。
“其实我能够知道,它真正能够起到的教育作用……有,但不会很大。”
窃窃私语的学生们忍不住停下了对话,纷纷莫名其妙地看着南祝仁。
法院工作人员倒是开始小声交流了。
陈法官皱起眉头:“这个南老师……他在说什么呢?”
数字不算计费字数的,所以没有作者没有用对话里面的银行卡号之类的水字数哦,只是处于真实氛围营造的需要。
第492章 就这?
翻译翻译,什么叫“有作用但是作用不大”?
这人是在否认这个讲座的意义吗?
法院的工作人员陷入沉思,台上这人的课件和稿子应该是给庭长审核过的吧?难道说这人开始自由发挥了?
不急,再仔细看看。
这时候暂时不能提出质疑,不行就今天回去再打小报告。
夏天听着前面人的私语,心微微提起来了一点。
南祝仁在台上看着下面的各种反应,露出了微笑。
“在演讲的时候,我们做案例分享,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过往受害者的经历,让大家在遇到相似问题的时候能够明白‘自己正在被骗’。”
“但是,也存在这么一种情况,那就是——新型骗术。”
“当遇到一种曾经在通报中、教育讲座中没有遇到的骗术的时候,我们很可能该怎么上当还是会怎么上当。”
说着,南祝仁回头,把PPT调到了第一页。
南祝仁看着台下的学生们:“在我一开始讲这个案例的时候,我就从台下一部分同学们的表情中看出来,有人曾经听过我的这个案例。所以,就‘案例积累’的这个角度来说,这些同学可能是没什么收获的。”
随后,南祝仁又指着身后的受害人的基本背景道:“而我们这个案例中的W先生,是一名快四十岁的大学老师。他在自己的学习生涯和教学生涯中,一定看过数不胜数的安全通知,参加了数量超过在座各位的反诈讲座的。”
南祝仁无奈地摊手:“但他还是受骗了。”
“所以在接到这个讲座的时候我就在想,我到底该怎么样让在座的同学们能够最大程度地在这次讲座中有所收获……”
到了这里,PPT已经用不上了。
南祝仁甚至都展现出一种貌似脱稿的状态,放下手里的激光笔。
说着说着就绕到了讲台前面,腿一蹬坐在了讲台上。
这是只有长腿的高个子才能够做得到的动作,看得台下的某些人眼睛又一亮。
“完整地呈现一个案例,分析话术背后的逻辑,以此来加深印象……有点用,但是我相信好多同学在听讲座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挺新鲜,但是等回头吃午饭的时候又会忘掉了。”
经过南祝仁刚刚的脱稿,教室里面的氛围重新变得轻松了起来。
不少学生因为这句话又开始发出善意的笑声。
“而且我真的不认为和你们从头到脚地科普这个话术逻辑能够让你们学到什么,毕竟知识是需要实践来巩固的。可我真心不推荐你们遇到骗子的时候还会让对面把话术讲完,去实践——”南祝仁指了指身后,“我今天说的东西。”
教室内的笑声大了一点。
“除非你们自己去当骗子,那今天的讲座对你们确实会有帮助——当然,我更不推荐这么做。”
教室内的笑声更大了一点,连学校的老师都被逗得不由莞尔。
“所以,今天这几十分钟的逐字稿分析,连带着我现在的动作——”南祝仁指了指自己,“其实目的都只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力,让大家在接下来的两分钟时间里面能够听清我在说什么。”
“一个关于我自己总结出来的,一个尚未实践过的,或许面对骗子会有效的办法。”
南祝仁笑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讲,你们现在和未来都是我的实验品,你们已经进入了一场大型的心理学实验中。”
他比了一个手势:“如果我说的方法有效的话,欢迎联系我给予反馈。”
教室里的笑声已经压制不下去了。
但是随后,南祝仁的声音突然变得低、变得沉,在话筒的作用下传播到了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学生们的情绪也突兀地变得严肃起来。
不变的是他们此刻已经集中在南祝仁身上的注意力。
“在这个案例,乃至于所有的案例中,受害者们都欠缺了一样东西。”
说着,南祝仁灵活地跳下讲台,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三个字【主动性】。
“面对权威的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没有主动性;被恐惧包围的时候,我们丧失了主动性;在我刚刚说的案例中,受害人以为自己有了主动性——但其实没有。”
“真正的主动性是什么样的?我举个例子——”
南祝仁点了点自己的PPT:“在面对伪装成桃饱客服的骗子,听到自己可能面临损失的时候,直接说‘好,我们先把这个电话挂掉,我重新打一个电话去你们官网后台验证’。”
“把一切都扼杀在开头,不需要分析话术,不需要去想自己可以怎么做——当你去这么想的时候,其实你已经输了,因为一个人的分析永远胜不过一个团队经年累月的算计。”
“说起来好像并不难,但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忘了我们有这个‘主动’的能力,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放弃这个‘主动’的能力。”
“我,真诚地建议大家,从现在开始重新把这个能力捡起来。”
南祝仁扫视了一眼学生们:“我看到大家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好像都觉得自己学到什么东西了。”
南祝仁点头:“那我们来验证一下吧。”
现在非常顺滑地切换到了和学生互动的环节了。
南祝仁信手一点台下的一个学生,语气变得愈发低沉:“同学,对,就你,麻烦站起来一下。”
一个有着清澈眼神的男生迷迷瞪瞪地起来了。
“知道我为什么点你吗?”
男生摇了摇头。
“因为我刚刚在台下和你的老师交流过,他跟我讲你上个学期的成绩登记错了,其实你挂了高数课。”
“……啊?”男生的表情一窒。
没有慌乱,没有恐惧,这些情绪都还没到出来的时候。
只有迷茫。
倒是他身边和不远处坐着的几个学生轻声笑了出来,和这个男生的反应形成了鲜明的割裂。
“麻烦把你的姓名和学号先报一下吧。”南祝仁的话衔接得很快。
“啊,我叫车勤,学号是……”
南祝仁一伸手,阻止了学生接下来的话:“好了后面的话已经不重要了,请保护好你的隐私。这种情况就是我刚刚说的你放弃了你的‘主动性’,为什么?”
学生一脸的莫名其妙:“因为您刚刚给我们上课了,您是老师啊,而且……”
南祝仁一摊手,这个学生后面的话也不重要了。
其他学生都反应过来了,笑声愈发地大起来,只有还站着的男生本人莫名其妙。
台下法院的工作人员面面相觑,陈法官撇了撇嘴。
就这啊,也没什么特别的啊。
第493章 讲座志愿者
在这个名为车勤的眼神清澈的男生坐下来之后,南祝仁又点了一个学生起来做场景模拟。
当然,南祝仁这一回预设了一个另外和校园有关的场景。
前后两次模拟,主题自然不能是重复的。
但这次学生的反应却很快:“老师,谢谢你告诉我这个消息,不过我要先和我的辅导员以及导师确认一下可以吗?方便的话等会我再联系您……”
正确答案。
南祝仁带头鼓掌。
这个学生又道:“老师,这个对话里面您也用了其他的方法对不?比如说您利用了自己本身老师的权威身份;然后还说提前问了别的老师我可能‘挂科’,增加可信度;而且您用的是成绩相关的话题,没有提钱,所以我们不会警惕。”
“但是之后您肯定还会有别的巧妙的方法引导我转账,只不过我提前止住了后面可能出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