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 第328节

  “咳咳。”来访者又清了一下嗓子,呼吸依旧急促。

  南祝仁拉扯嘴角做出微笑:“很好,我们接下来进行第二步。”

  “这一步有一个小口诀。”

  南祝仁伸出修长而指节分明的五根手指头,然后一根一根地收回来。

  “口诀是:五、四、三、二、一。”

  来访者露出疑惑的表情,重复道:“五、四、三、二……一?”

  南祝仁点头:“我需要你依次描述五种用眼睛看到的东西,四种用身体接触到的东西,三种用耳朵听到的东西,两种用鼻子闻到的东西,最后再做出一个你能够控制的动作。”

  分别对应【视觉】、【触觉】、【听觉】、【嗅觉】,以及【动作】。

  这便是【接地技术】的第二重着陆——【精神着陆】。

第474章 3 2 1

  心理学家对于人类认知的研究表明,人类的注意机制是基于有限的“认知资源”的。不同认知任务需要消耗不同比例的“认知资源”,任务的刺激加工复杂度与“资源”占用量成正比。

  认知系统可通过“资源分配”机制灵活调配注意力,优先处理重要或新异刺激;当总资源需求超出个体容量时,会出现注意力分配失衡。

  这便是【认知资源理论】。

  某些影视作品中的角色在遭遇生活大变之后,转而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以避开悲伤和崩溃,就是基于这种原理。

  【接地技术】的运用,尤其是眼下南祝仁正在指导的【5-4-3-2-1技术】,某种意义上也是运用了【认知资源理论】的原理。

  运用当下的任务,抢占人脑中的认知资源,以此让来访者无心再去想别的事情,进而从对过去经历的【记忆闪回】中脱出。

  在上一个环节中的【生理着陆】中,南祝仁布置的仅仅只有动作和触觉方面的单一任务。

  而在这一环的【精神着陆】中,【5-4-3-2-1技术】给来访者布置了涉及更多感官的任务。

  根据临床研究,完成一整套完整的【5-4-3-2-1技术】练习,平均需要占用个体工作记忆83%的容量。

  只要能够让来访者投入这个练习中,就能够保证他不会再有多余的认知资源分配到【记忆闪回】中了。

  ……

  眼下,听了南祝仁的指导语之后,来访者狠狠地晃了晃脑袋,像是想要借此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一样。

  他喃喃自语道:“五个能够看到的东西?”

  “对。”南祝仁重复着鼓励道,“五个看到的东西。大声说出来,而且描述要具体,必须描述一定的颜色、形状方面的细节。”

  来访者僵硬着脖子,眼珠子缓缓转动,像是摄像机一样扫视着周围。

  他率先看到了南祝仁刚刚掏出来的那个沙漏。

  “我看到了……棕色的沙漏,里面有……黄色的沙子。”

  “很好,这是一个东西。然后你说话的声音可以再大声一点。”南祝仁进一步鼓励着引导。

  来访者用力地眨眼,吞下一口唾沫,然后视线上移看到了南祝仁脸。

  他的声音相比较之前确实大了一点:“我还看到了……南老师你的脸!很帅,超过吴彦祖和金城武的帅,气质也很吸引人!”

  “谢谢你!虽然你把我形容为‘东西’不是很礼貌,但也勉强算一样!”南祝仁说话的音量也跟着提高了一些,“还有三样!”

  “呃,嗯……”来访者开始扭头观察周围,“还有桌子,上面因为水杯而留下了水渍;一边的绿植,上面好像有叶子被掐了……是我上次掐的;还有,还有,还有……窗户,上面有之前下雨留下来的划痕!”

  来访者声音高昂,每次指出来一个所示之物都会伴随着一只手在身前挥舞,同时还有一次用力的点头。

  好像可以用这些额外的动作来代替大脑出力一样。

  南祝仁点头:“好,那现在我们把注意力转向身体的皮肤上。描述四种你当下感受到的具体触感,比如温度,比如压力,或者是什么东西的质地……”

  随着这句话的讲述,南祝仁的音量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调整。

  到了最后,已经恢复了平时正常讲话的样子了。

  来访者的呼吸频率还是急促,但是呼吸的力度已经渐渐弱了下来。

  他依旧先是抓起眼前的沙漏摸了摸:“手上的沙漏……它的木头外壳很细腻,手感很滑。”

  然后又感受了一下身体的其他地方:“我后背靠着的……沙发靠背,很软;我穿的运动鞋鞋垫,踩着也很软;然后我脸上有点痒,可能,是因为之前出了太多汗……”

  南祝仁点头,比出一个OK的手势继续引导:“现在集中注意力,专注分辨环境中的声音,说出你听到的三种声音。”

  来访者舔了舔嘴唇,呼吸差不多彻底平稳了:“我听到了……我自己的呼吸声,房间空调吹风的声音,还有……我自己的心跳。”

  还剩下最后两个步骤了。

  南祝仁再接再厉:“现在深呼吸,寻找空气中的气味,说出两种你闻到的味道来。”

  相比较于【视觉】、【触觉】、【听觉】,要在周边的空气中寻找复数的【嗅觉】感应物要稍微难了一些。

  而如果非常较真地去寻找什么嗅觉刺激的话,场面又会不太雅观。

  这也是南祝仁为什么提前准备咖啡的理由。

  此时,来访者果然端起了桌上的那杯咖啡:“这杯咖啡一开始能闻到苦味,不过很快又会有甜味上来。”

  不过这只算是一个。

  “再然后,就是这个沙漏上面。”来访者举起南祝仁带过来的沙漏,用鼻子贴近,“有一股木香味。”

  南祝仁开始把表情调整为一种带着欣喜的微笑。

  他最后道:“现在是最后一步了,你需要缓慢完成一个的动作,在做这个动作的同时,全程关注肌肉运动感觉。”

  来访者思考了一下:“一开始的那个蹬地的动作可以吗?”

  说的是一开始【身体着陆】环节中,用于让调整呼吸、让腿不再发抖的那个动作。

  “当然。”南祝仁点头。

  来访者穿的是宽松的长裤,看不太出具体的肌肉运动。南祝仁只能看到来访者的视线稍微凝固了一会,这是注意力集中到了其他地方的表现。

  等大概两个呼吸的时间之后。

  “好了。”

  他确实好了。

  南祝仁笑着问道:“你现在觉得怎么样?”

  ……

  听到这个问题,来访者下意识地伸手摸了摸胸口。

  刚刚这一部分的【精神着陆】过程,除了让感觉任务和【记忆闪回】抢占认知资源之外,还能够让个体在同一时间开启了包括【触觉】、【视觉】、【听觉】在内的感觉通道任务。

  这些感觉任务在生理上也会彼此竞争,进而抑制情绪信号的产生。

  同时,也是因为这些任务是5→4→3→2→1的递减序列,因此能够逐步地降低认知负担。最后通过一个自主执行的动作,获得身体的控制权,完成闭环。

  此刻,来访者已然脱离出了几分钟前的那种好似要在自己的思维潮旋中溺水的样子。

第475章 隐私信息

  来访者南志昊的思绪也已经重新回到了自己的掌控之中。

  可以思考了。

  在连续眨眼和深呼吸几次,体会了身体当下的感受之后。

  “我感觉……有点后怕吧。”来访者咽了口唾沫,喃喃道,“毕竟刚刚的那种状态,很难受。”

  “避开了危险,才能后怕。”南祝仁微笑道,“而且你看,我们现在是不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脱离出那个状态了?”

  还真的是这样。

  来访者一愣,闭上眼睛细细感受自己的状态。

  【记忆闪回】的持续时间不会很长,但是伤害却会延续很久。

  除了在发作的时候给人带来实时的极端负面情绪之外,发作之后也会让个体陷入长时间的心悸。

  甚至那些闪回的画面还会时不时地以虽然弱一些、但也足够恼人的【侵入式记忆】形式出现。

  但是此刻,来访者只觉得大脑一阵通明。

  这种情绪大起大落之后的舒缓……有点像是大脑内存过载,重启之后的初始待机状态。

  也有点像是贤者时间……

  虽然很快,在脑海空白思绪的边缘地带,很快又开始被一些记忆和情绪开始蚕食、入侵。

  但这种程度的负面感受,比起这三个月来每天经受的那种折磨和负担来说,已经轻上太多了。

  总而言之,就是——好!

  ……

  不用进行第三重着陆了。

  经过【精神着陆】之后,来访者已经恢复得不错。

  这种情况下,再用【自我抚慰着陆】效果不大,反而有些画蛇添足的嫌疑。

  可以等到这次咨询之后再寻找合适的时机,让【自我抚慰着陆】在来访者身上发挥足够的功效,以此加深印象。

  当然,如果等到咨询结束都没有这个时机出现的话,南祝仁也会进行一次教导,不过目的就仅仅是让来访者体验完整的【接地技术】流程,增加其对这个技术的学习进度了。

  眼下,继续推进来访者的叙述才是正途。

  “很好,我们现在克服了第一次的【记忆闪回】,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阶段性胜利。”

  对于咨询中的每一次进步,咨询师都要给予足够的正反馈。

  南祝仁说出这句鼓励的时候,语气也略微昂扬了起来,让南志昊可以轻而易举地感受到其中的喜悦。

  让来访者也连带着被感染了欢愉的气氛,嘴角不由自主地上翘。

  “接下来,我们继续推进流程,完成你对那段经历的叙述。如果中途再出现了问题,我们就再进行【接地技术】,可以吗?”

  来访者的表情凝固了一下。

  对于刚刚通过技术获得了良好体验的人来说,再主动往负面经历里面挑,是一个比较残酷的体验。

  但这本身就是必要的过程。

  疗愈就像是手术,必须要开刀,必须要剜肉。

  来访者在这个过程中势必会退缩,也是因此才会需要咨询师的监督,让咨询师利用自身的学识和经验做出判断,并且在必要的时候给来访者以支持。

  “好。”南志昊却点头得很快。

  出乎预料,他在此刻展现出了非同寻常的决心。虽然在点头后不由自主地咽了一口唾沫,表现得很紧张。

  但语气是绝对的坚定。

  这让南祝仁心中挑了一下眉,赞叹来访者对于改变现状的心思之坚定。

  “刚刚我们说到诈骗犯假装你的战友,给你发来了二维码,说是让你去一个另外的平台帮他还钱。”

  南祝仁替来访者做了一个回忆性的【总结】:“你因此失去了你的个人隐私信息?”

首节 上一节 328/3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