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还没到需要停下来用技法去介入的时候,南祝仁想了想,接上来访者的话:“他找你借多少?”
“五千。”来访者回答道,“不算多,我对钱看得也比较轻。如果他真的遇到事了,这钱就算是不还也没什么,我就当给他了。”
“我当时其实也想到了……可能是电诈什么的。在我们退伍之前,其实也接受过这方面的专题教育,因为退伍兵属于闲钱比较多的那一批人,很多老兵都被骗过。”
“我和他关系很好,甚至我一直觉得在部队里面的当初……我有点欠他。所以我在借钱的时候没什么犹豫,一口答应了,只是在转钱的时候借着操作的时间去和他闲聊了两句当初部队里面的生活,算是确定身份,防止他是骗子。”
还算是警惕,知道验证,而不是直接转钱。
南祝仁继续听着,如果“只是”被骗了五千,那来访者肯定不会变成眼下的模样。
事实上,在说到钱的时候,来访者的不适反应反而减缓了,不如刚开始的时候。
后面肯定还会有反转。
“我不想让他觉得我怀疑他是骗子,毕竟他是遇到事情了,肯定会很敏感,我不想再因此伤他。所以我只是像是开玩笑和叙旧那样简单地问了几个,他都回答上来了,这样我就更没有怀疑了。”
“然后,我就开始给他转钱。这个时候,问题来了……”
“我输入‘五千’的金额的时候,显示转账失败。然后我战友就跟我说因为他这几天找了太多人借钱,账户只有‘三千’的额度了。”
“他就让我先转了‘三千’,但是紧接着又说他现在必须要‘五千’周转。”
“然后他就跟我商量,能不能让我扫一个二维码,下载一个转账的APP,可以用那个APP给他转账剩下的‘两千’,其他的渠道他都被限额或者停用了,他声泪俱下,说他这几天真的是想尽了办法筹钱。”
南祝仁的眉头慢慢皱起来。
到了这里,就有些太明显了。
事实也是如此,来访者像是为自己叹了一口气:“到这里,傻子也能看出有问题了。”
……
来访者回忆道:“在我们退伍之前,有听说过用AI换脸来诈骗的,我当时就意识到我遇上这种事情了。”
只是来访者此刻没有一点识破轨迹的欣喜,反而语气愈发地开始断断续续,咬牙、喉咙吞咽的小动作也变得更多了。
“等我后来报警、警察调查了之后,我才知道是我战友那边的手机和账号出了问题,他的资料都泄露了,所以才能够被做成AI的脸来打视频电话。那些骗子也能借着聊天记录之类的资料简单地回答我们日常问题。”
南祝仁做出感叹的样子:“AI换脸……现在的骗子已经到这种程度了吗?”
这么问只是为了引导谈话而已,南祝仁知道——可以。
科技发展,获利的是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甚至某些类似都市传说的东西,都开始逐渐变成现实了。
只不过有的时候,得到发展的不是正面的东西。
听了南祝仁的话,来访者的头变得更低了:“我当时已经识破了,我看穿了的,我都想到去报警了的,我也已经去报警的路上了……”
他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直接熄灭,以至于南祝仁都忍不住出声道:“他是用了什么别的办法,骗了你更多的钱吗?”
来访者摇摇头:“方法是有,但是如果就在这里停下的话,一切就都好了的。警察说,这个骗子可能是利用我已经转了三千块的一种类似已经‘入局’的心理,让我继续扫码,继续做后面的事情。”
“而我是不在乎这三千块的,理论上我这个时候就可以悬崖勒马的。”
“但是,但是……”来访者突然抱住自己的头,狠狠捶了两下,“我太自信了……”
……
来访者的情绪开始激动起来。
但是,南祝仁还是没有介入。
眼下的东西,只是在讲述过去创伤经历时候的正常反应而已,远没有到“问题”的程度。
南祝仁继续让来访者讲述着。
“听到他要我扫描下APP的时候,我猜到可能真的就是那种比较高端的骗子了。我就起身准备去警察局求助了。”
“我当时脑子里想的是网上有很多段子视频之类的,就是遇到骗子之后反着遛对面,甚至和对面聊天聊上了称兄道弟什么的。”
“我的警惕心没起来,我太自信了……我只想着,只要我不转钱,我怎么做都可以。”
“甚至就算再转点钱过去也行,我稳住这个骗子,保持通话,到了警察局,说不定能帮着警察顺藤摸瓜揪出点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我保持通话,一边往警察局走一边扫了对面的发过来的二维码。下载了一个APP登录进去,然后……”
来访者突然浑身一抖:“就是因为这一步,让我的隐私信息全部泄露了!”
老书友知道,作者前期也遭过一次网诈。
后续和朋友说了这件事之后,发现身边也有类似的案例,只是以前不知道而已。
这个个案糅杂了作者了解取材到的好几个案例,希望在增长大家见识的同时,也能够起到一定的预警作用。
如若在生活中发现可能的网络诈骗、电信诈骗,请第一时间报警。
第473章 【接地技术】,回到安全的当下
话音落下,来访者的头猛然扭了一下。
像是在躲闪什么东西,又像是脑子里面承受了看不见的一记重拳。
南祝仁等的就是这个反应。
他立刻出声道:“我们停一下。”
该用【接地技术】了。
事实上,不用南祝仁出声,来访者此刻已经停下了叙述。
只见他此刻双手握拳,脸颊两侧的咬肌不断地收紧又放松,做着咬牙的动作。
同时他的右腿不断地发抖,脚尖贴地,脚跟不断抬起又落下。由于他的手肘撑在膝盖上,这个动作带得他整个上半身都一抽一抽的。
“南志昊?”咨询师想了想,轻声道。
来访者没有回应,鼻子用力地吸气,连带着整个咨询室内都回荡着一股竭力的风声。
“……南志昊!”咨询师猛然提高了声响。
南祝仁没有用任何额外的技巧,既没有【安抚】也没有【感染】,仅仅是用最质朴的高音量来发挥唤醒的作用。
这一声就像是一记洪钟在来访者的耳边敲响,他一下子抬头,一边用力地呼吸,一边露出迷茫的神色。
“咳咳。”来访者突然把手按在胸口,不断地清嗓子,好像那里卡着什么东西。
“我们停一下。”南祝仁转回了轻声。
依旧没有用额外的技巧,这一块内容不需要技巧的介入。南祝仁需要让来访者自身的情绪调节能力开始发挥作用。
“能描述一下你现在的感觉吗?”
听到咨询师的问题,来访者喘了两口气:“咳咳。我觉得……我现在心跳很快,开始出汗,然后……咳咳,有点犯恶心。”
他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腿,像是才反应过来一样:“我在发抖……”
南祝仁温和了自己的表情:
“你之前说过你的脑子里会时不时地闯入一些画面,刚刚它们又出现了对吗?”
“没错。”来访者答道,然后用力眨了一下眼睛,撑开自己的眼皮,像是想要透过什么东西去看南祝仁一样,“现在还有。那个二维码,还有手机里面弹出来的提示……”
“我们现在暂时不需要去回忆这些。”
南祝仁抬手阻止了来访者的叙述,也喊停了对方一部分的大脑思绪。
“你现在的状态,就是我们现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你继续讲述自己的经历之前,我们先处理你现在的【记忆闪回】。”
“就用我刚刚提到的【接地技术】。”
……
把【记忆闪回】的严重程度降低一级,叫做【侵入式回忆】。
从“侵入式”这个前缀形容,就能够看出这股记忆来势之强,之猛。
【侵入式回忆】多见于【强迫症】相关病症,具体表现为脑海中突然、不受控制地闯入意识的想法、画面或记忆片段。
当这种回忆以画面的形式出现的时候,个体会觉得眼睛前面好像出现了一个半透明的图片、或者动态gif,而且这画面还是在置顶的图层上。
而【记忆闪回】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对创伤事件的生动、感官丰富的“重新经历”。
这个过程中会伴随着强烈的【解离感】,使得个体脱离当下的环境,对现实的刺激毫无反应。多见于【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重度焦虑症】、【重度抑郁症】等等。
而对【记忆闪回】的主要干预思路,就是将来访者的注意力从内在的痛苦想法、记忆或感觉中拉回当下现实,重新与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环境建立连接,从而恢复安全感和控制感。
即把来访者从过去的创伤记忆、或者对未来的灾难化担忧之中,拉回到安全的当下。
这便是南祝仁接下来要使用的【接地技术】的核心主旨。
而这个技术的操作,可以概括为“三重着陆”。
——【身体着陆】、【精神着陆】、与【自我安抚着陆】。
……
南祝仁看了一眼来访者不断发抖的腿。
“好,志昊。”南祝仁用相对亲切的称呼叫着来访者的名字。
在这次咨询开始之前,南祝仁已经准备了一些额外的道具。
此刻他取出早就放在兜里的小沙漏,那沙漏大概有小指头的大小,甚至可以做成一个吊坠。
南祝仁把沙漏放在特地嘱咐莫凯准备的咖啡的边上,倒转方向,里面的沙子便缓缓落下。
这吸引了一部分来访者的注意力。
“现在,我需要你去尝试着控制自己的腿。”南祝仁道。
“不要想着去‘不抖动’。”因为这办不到,“不要紧绷腿部的肌肉,我需要你去活动肌肉,去做一个蹬地的动作。”
来访者点了点头,后脚跟贴上地面。
“不要一直蹬,用力一次之后,就放松。”
“感受肌肉发力的感觉。用力、放松、用力、放松。”南祝仁放低了自己的声音,让它显得沉而稳,“确保你的每一次动作,都是在自己‘控制’之中的。”
“在这个过程中,尝试着调整自己的呼吸。”
“蹬地的时候呼气,放松的时候吸气。呼,吸,呼——吸——”
“很好。”
看着来访者的跟随着自己的引导语开始调整身体,南祝仁继续道:“呼——吸——呼——吸——”
当来访者的腿已经进入规律的运动,甚至形成了一种短暂的肌肉记忆之后,南祝仁又道:
“你可以把手也抓在沙发上,感受沙发的材质——”
他开了个小玩笑:“这沙发应该挺贵的,所以触感会很好。你可以用手指去摩擦它的扶手,呼气的时候收紧手指去抓住它,吸气的时候放松。”
“我们继续。呼——吸——呼——吸——”
“呼——吸——呼——吸——”
肉眼可见的,来访者发抖的身体一点点恢复了平稳。
沙漏里面的沙子,也在这个时候尽数落到了底部。
【接地技术】的【身体着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