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难为林俊凯,在课间的这一小会也带着行动不便的李铭辰出来;而李铭辰居然也真的出来了。
徐鹏程突然有一种做贼被抓住了的心虚感,转身就要走。
“……鹏程?”
招呼声让想要离开的徐鹏程的定住身形,缓缓回头。
林俊凯的表情有些纠结,他已经很久没有在私底下和徐鹏程寒暄了,这个小小的动作似乎都很需要鼓起勇气。
但他还是道:“你也来找东西吃啊……想吃什么,我请客?”
徐鹏程愣了愣,看着林俊凯的反应,突然想起南祝仁在之前说的话。
【想必他们也会同样地希望你去理解他们,他们也会想要获得你的友谊,并且因为给你造成麻烦而愧疚。】
他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随后看到了李铭辰的表情。
在这个行动不便的同学的脸上,他看到了一种和自己相似的“明明肚子很饿但就是没有进食欲望”的纠结表情。
他低头想了想,也是鼓起勇气:“好啊……一起吃吗?”
“我刚刚从南老师那里回来,学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第三个案例结束
这次的案例是【神经性厌食症】。
然后带一点点的现实问题,作为故事背景。但因为尺度的关系,修改了几次。
原计划这只是一个用来过渡的小案例,计划一个月完成它。
结果一写咨询过程就忍不住有些自嗨,一个咨询就能写一万多字甚至快两万。
最后花了两个月才写完。
好多书友都开始养书,追读也一直掉。
话不多说,检讨。
这里预留一个吐槽楼——
【……】
吐槽完毕。
在此,感谢书友【Be the one】为我提供了这个案例改编中需要扩充的细节,以及为角色【常明】提供了灵感。
也再次感谢所有到了现在还一直支持这本小众书的书友。
你们真有品味!
以上。
——
然后按照阶段性的惯例,重申一下免责声明:
1.本书选用大部分案例均为艺术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2.本书小部分案例选用现实原型,均已经过艺术加工,相关信息均符合咨询师保密伦理要求。
3.由于国内咨询心理学起步较晚,参考资料方面,至今没有权威性质的参考书。因此作者引用相关知识的时候会结合国内外不同的教科书和论文材料,加上个人理解进行整合,尽量用人话来讲以方便读者理解。如果有看这本书的同行朋友,发现书中的内容和你手头的参考资料不一样——那你一定是对的。
4.本书仅为不学无术的作者本人虚构作品,请任何书友都不要对号入座。
5.如果发现自己有主观的心理不适,请勿网上咨询,请及时前往线下医院精神科求助。
6.请不要模仿本书主角【南祝仁】的任何操作。
7.对于本书配角的某些行为,也不要模仿。
8.学心理学要慎重。高考结束面临大学选专业的同学,如果对心理学相关专业感兴趣,建议先看看《普通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和《心理测量学》。
9.最近新想到的——本书主角南祝仁为虚构人物,无法代表任何现实中的心理咨询师乃至于所有心理学相关行业从业者,请大家谨慎辨别。
但是希望当大家需要帮助的时候,都能够遇到如南祝仁一样负责的咨询师。
最起码,也能够遇到翁娉婷,或者小赵老师。
10.之后想到再说。
以上。
甲方:熊猫的大木屋,即作者本人。
乙方:本书全体读者。
翻页阅读后文,默认同意以上协议。
第399章 事务繁多
江都,机场。
重晖提着行李箱,依依不舍地看着南祝仁。
翁娉婷抱着胳膊站在一边,眨了眨眼睛。
她看了看重晖,又看了看南祝仁,恍惚间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外人。
明明这要走的肌肉大个子是和自己朝夕相处了好几年的师弟没错。
怎么现在看起来,他和刚见面不久的小师弟关系更好了?
两个月不到的相处,超过了数年的共事呗?
“师弟,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重晖语气惆怅,“来江都没多久,现在就要走了。”
看着气质突然文艺起来的大师兄。
南祝仁露出礼貌而抱歉的笑容:“其实早就该结束了的,也怪我自己去做咨询了,没能够在工作上帮到师兄。”
重晖一噎,觉得小师弟的回答似乎和自己的依依不舍衔接得不是很好。
是心理学人独有的在咨询室之外的低情商状态吗?
……
现在的时间,距离王蕊事件结束已经过了快一个月。
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南祝仁不再做团体辅导,而是按照一周一次的频率照常给所有学生做一对一的心理咨询。
有空还会给小赵老师上课。
或者去给学生们上课——小赵老师则是在一旁当助教。
当然,给学生上课的部分,还是以“项目需要”的名义进行的。
只不过现在,对于南祝仁在学校里面的所有举动,校方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宽容。
剩下还有多余的时间的话,南祝仁便拿来复习考研的资料。
重晖则继续着自己一开始来江都的任务,任劳任怨地收集着江一中学生的情绪数据,制作【情绪监管系统】。
有些奇怪的是,每次当南祝仁想要帮助他的时候,都会被委婉地拒绝。
然后得到一句“专心复习”的叮嘱。
不过饶是任务再怎么沉重,重晖一个人花了月余的时间,也是完成得差不多了。
现在必须要收拾行李走了人。
此刻看着南祝仁,重晖的千言万语最终汇聚成了一句话:
“师弟,早点来北都!”
南祝仁看着依依不舍的重晖,点头道:“我会的。师兄一路顺风。”
翁娉婷在一旁抱着胳膊冷笑:“差不多得了,快点排队准备过安检吧。”
重晖这才恍然大悟地看向被自己冷落了不少时间的大师姐:“师姐你也……照顾好自己。”
翁娉婷腻歪地摆摆手,示意快滚。
“你回去之后记得督促老师好好工作,没事多接项目多发文章。”
翁娉婷脱口而出,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最好让他能在我们职业生涯到巅峰的时候刚好评上院士。”
“等忙完这阵的,我也会回北都看看的。”
重晖的表情一时间难以形容。
随后转身走进机场。
白色的机械巨鸟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缓缓升空,在划出一道白色的尾烟之后逐渐消失在视野之内。
翁娉婷驾驶着自己的爱车缓缓驶离机场,借着红绿灯的功夫,用后视镜看了一眼南祝仁。
作为半个老板和大师姐,翁娉婷开始关心起南祝仁的未来规划:“大晖走了,你之后怎么办,继续留在江一中做咨询?”
南祝仁没花太多时间思考。
直接点了点头。
“最起码做到高考结束,算是有始有终。”
显然他在心里早就有了腹稿:“虽然情绪监控识别系统的项目结束了,但是卫健委委托的李铭辰、徐鹏程两个人的项目还没结束,我还需要留在学校里面给他们做咨询。”
“反正有人掏钱,我就继续做下去。”
翁娉婷欲言又止。虽然卫健委掏钱让南祝仁去做咨询没错,但是他们只掏了两个人的钱。
而南祝仁现在是给体育队的十余个人一起做咨询。
当然,南祝仁也可以说对其他人进行的干预是为了改变来访者的环境,最终达到干预李铭辰、徐鹏程二人的目标。
但,很牵强。
至少翁娉婷是看不下去的。
不过想了想之后,翁娉婷还是叹了一口气,只道:“你现在一周固定十几个咨询,然后还有一个长期的案例背在肩膀上。”
“别忘了你还要考研呢,那毕竟是北都的批卷标准。而且学硕的全国统考卷,我们同校的师兄弟也没法给你辅导太多。”
“哪怕你做咨询确实厉害——但是你懂得吧,做咨询和考试是不一样的。”
这话说的是真的。
首先一点——实践实操是一回事,考试是另外一回事。
这是常识。
美国人来做中国的高考英语卷都要抓瞎。
南祝仁的部分专业素养哪怕超过了博士级别的重晖,面对直面的考试题目,该瞎还得瞎。
其次,心理学学硕要考三门课,分别是心理学专业课、英语、政治。
这三门课虽然都是全国统一卷,最后也会有全国统一的国家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