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子转动的声音。
象牙白的行李箱上面贴满了密密麻麻的航空托运标签贴纸,显示出这个行李箱曾经跟着自己的主人多次冲破云层,甚至漂洋过海。
细长而好看的手指握在行李箱的把手上面,指节分明。
这样的一只手,翻起书来一定是很有氛围感的。
伴随着“叮铃”一声,这只手的主人推开咖啡厅的大门,摘下墨镜,开始在里面寻找自己的目标。
黄鑫顺着南祝仁的眼睛转移视线,在看清来人的长相之后一下子端正了坐姿。
紧张起来。
南祝仁则松弛地伸出自己的右手,示意道:“娉婷姐,这里!”
他的声音不小,引得周围的顾客不由自主地集中视线过来。他们先看了看南祝仁,随后又看了看翁娉婷,然后再回看南祝仁的脸。
等彻底看清了上面的细节之后。
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将要发生什么,但周围人议论的声音不由自主地小了一点。
翁娉婷拉着自己的行李箱咕噜咕噜地走过来,看了看桌面。
“没点我的份?”
南祝仁理直气壮:“我不知道你爱喝什么,比如去冰、半糖、不要奶什么的。”
然后一指正在紧张的黄鑫:“你要喝什么跟他说,今天他结账。”
黄鑫:“???”
这个小眼睛的研究生微微瞪大了眼睛,一个猜想从心里浮现出来。
翁娉婷摇了摇头:“我刚刚下飞机,还没怎么休息,拖着行李箱就跑来见你,我还真不知道到底你是领导还我是领导。”
南祝仁告饶:“所以我不是选了你家附近的咖啡厅嘛,还能请你喝点东西聊表心意——”
话不多说,南祝仁递过手机。
“这是我刚刚联系你的时候说的陈捷的药单。”
然后,指了指黄鑫。
“而他,就是我和你说过的黄鑫师兄,这回是他拿到了这个东西。”
……
非常巧,之前长期出差的翁娉婷,恰好在今天赶回江都。
南祝仁在知道黄鑫拿到了陈捷的用药记录之后,就一刻不停地约了翁娉婷,请她来鉴定陈捷的情况。
同时,也算是给黄鑫一个机会。
此刻,翁娉婷接过南祝仁递过来的手机,没有第一时间查看,而是上下打量着黄鑫。
她问道:“祝仁和你说过我的事吗?”
黄鑫不复之前和南祝仁交流时候的轻松姿态,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开口。
南祝仁替他回答:“他不知道,我没来得及说。”
翁娉婷点头道:“好吧,那我来说。”
“——祝仁之前跟我讲了你的情况,说你还‘有救’。所以一方面是为了争取你,一方面是给你兜底,现在我能给你提供两个选择。”
“第一,我现在在筹备自己的心理咨询工作室。如果你想要离开高校直接就业的话,我这里可以给你提供一份工作。”
第233章 黄鑫都能拿这么多,南祝仁又能拿多少?
说完这个选择之后,翁娉婷就拿起了一旁的菜单。不过想了想,她还是先滑开手机开始看里面的东西。
这种对话中的空隙间隔制造明显是故意的,南祝仁立刻接过话头,开始和黄鑫说起翁娉婷做领导的好处。
什么先进的管理心理学,丰富的员工福利体系,除了工资之外还有的诸多其他便利啊……
还有大咨询师亲自免费督导,人脉关系得来的高级案例,共同提升水平的咨询交流会啊……
实在不济还有这么一个美女上司看着养眼啊……
其实不用南祝仁过多解释。
翁娉婷本身在心理专业内部名声不小,黄鑫本人写论文的时候还看过翁娉婷的文章作为参考文献,甚至拜读过翁娉婷出版的书。
可以说,以翁娉婷的地位和行业道德,她创立的工作室绝对就是黄鑫本科毕业之时最想去的那种地方。
南祝仁自然也知道黄鑫心里的天平早就已经歪掉了。
不过他依旧在小声地“劝服”黄鑫。
因为南祝仁能够看到,在听了他的“介绍”之后,由于舟车劳顿又被喊过来帮忙的翁娉婷,嘴角翘得越来越高了。
但很快,随着看清楚了照片中的信息,翁娉婷的表情重新凝重了下来。
于是南祝仁的声音也停了下来。
“绝对的药物滥用。”几个呼吸之后,翁娉婷打破了沉默,她斩钉截铁地总结道,“上面的很多药根本就不应该出现在抑郁症的药物干预方案中,还有很多的强成瘾性的药是只能给住院治疗的患者使用的。”
她看向黄鑫:“这个是你拍的?”
黄鑫点头。
有些话当事人不好自己说出口,于是南祝仁又帮着黄鑫把他如何拿到照片、以及随后心中的矛盾斗争说了一下。
翁娉婷皱着的眉头舒缓开来。
她第一次认真地打量着黄鑫。
承受着目光的黄鑫突然觉得翁娉婷的眼神居然带着一种熟悉感,和南祝仁某些时候极像。但翁娉婷的身份地位所带来的气势,对黄鑫来说压迫感要超过南祝仁太多。
好在很快翁娉婷好似看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眼柔软下来。
“我刚刚说过你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你已经知道了,至于第二个选择——原本我还有些顾虑,想要亲眼看看你才能做出判断。”
“但现在也可以跟你说了。”
翁娉婷问道:“你以前下不了决心,一方面是担心没有办法扳倒林笠霖,另一方面是担心林笠霖倒台之后你在新的导师手下没法毕业、或者说很难毕业,对吧?”
黄鑫点了点头。
“因此我这里可以给你另外一个解决方案——一个让你可以继续学业,同时顺利毕业的方法。”
翁娉婷看着黄鑫,笑着以设问的方式说出了问题答案:“你知道联合培养吗?”
……
黄鑫会不知道吗?
以黄鑫的上进心,他太知道了。
研究生联合培养是一种由两个或多个培养单位共同参与培养研究生的教育模式,旨在通过资源整合和多方协作,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
“联合”的单位也很多形式,有国内的高校之间联合培养、国内外的高校之间联合培养、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联合培养、高校与企业之间联合培养。
每种培养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
如果翁娉婷用自己新成立的工作室和江大对黄鑫进行联合培养,那么就是最后一种情况“高校与企业之间联合培养”。这种培养模式注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能够让学生在校期间就积累起大量的项目工作经验,毕业后直接转化成企业生产即战力。
更重要的是,毕业之时的学生论文题目选定、审核,是由高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商定的。
以翁娉婷的业内地位,能够为黄鑫争取很多。至少黄鑫不用担心突然被毙,导致延期甚至无法毕业。
……
黄鑫很快用激动的语气道:“您的意思是,您成立的工作室和江大进行联合培养?然后名额给我?”
学院里面往期是有类似的联合培养项目,但那几个名额对于研究僧来说就是僧多粥少,黄鑫没那个条件和能力去争取。
而翁娉婷给出的答案却远远超乎了黄鑫的预料。
她缓缓摇头:“不,以我的个人名义成立工作室,要发展到能够和江大开展联合项目起码还要几年的时间——所以我给你的联合培养名额不是以我的名义,而是以我‘老师’的名义。”
翁娉婷的老师?
黄鑫已经说不出话来了,他的脑海中缓缓浮现出一个名字来。
翁娉婷看着黄鑫眼睛中的惊喜逸散到全身:“换句话说,是北都师范大学和江都大学的联合培养项目。这个项目以我的老师为主导,拿出其中的一个名额选定给你。”
“我能够成为白老师的学生?跟着他做项目吗?!”黄鑫几乎要喊出来。
翁娉婷及时泼了冷水:“不可能的。你的研究生生活还是照常,我的老师和你基本也不会有什么联系,唯一的变化就是要抽空在我的工作室里面实习。只有在你毕业季什么的要签字的时候,我会给他代劳,让你顺利毕业。”
“当然,如果你在这个期间能够表现出什么天才的特质,那另算。”
这就足够了。
一个行业顶尖大牛的签名,其实已经足够狐假虎威了。如果说翁娉婷的签名能够让一般的研究生导师顾虑三分,那翁娉婷老师的签名就已经完全可以让一般的导师生不出其他的任何念头了。
放在武侠或者玄幻小说的题材里面,这都算是一个宗师的“记名弟子”了。甚至黄鑫不要脸一点,毕业之后都能够直接以这个名义在二三线的城市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开始招摇撞骗了。
……
翁娉婷在说完这个条件之后,又低下头去继续看黄鑫拍回来的照片。
而黄鑫难掩激动的心情,但在看了南祝仁一眼之后,突然冷静下来。
他小声道:“祝仁,翁老师给我的照顾都这么多了……她有给你许诺什么吗?”
第二更会很晚,大概在三点钟左右。
大家可以先睡觉了。
第234章 南祝仁:我想要一个足够大的舞台
“说起来,之前听刘攀说你们公司要转型了,所以你和翁老师都要跳槽了?”
黄鑫的语气有羡慕,更多的是好奇:“翁老师对你有什么安排吗?有说让你怎么……喂,祝仁?”
面对黄鑫的话。
南祝仁不为所动,好像没有听到一样。
他更关心翁娉婷那边的动静。
隐约之间,他似乎看出了一点什么东西。
“娉婷姐,这张照片应该是那种关键式的证据吧,能用吗?”南祝仁突然出声道。
翁娉婷回过神来,思考了一下道:“能用。”
“虽然这种盗摄的照片没法作为直接证据,但是作为举报材料让官方入场是完全没有问题的。随后我再以我和我老师背后的能力推动一下,就算林笠霖想要靠关系从中斡旋都没有机会的。”
翁娉婷满脸自信:“我们的关系在他之上!”
听到这声这个定论,黄鑫不由自主地松了一口气。到了他这个地步,这算是一个绝对的好消息。
他的未来一片坦途光芒!
南祝仁则在思考:说起来,翁娉婷的老师是什么时候、又因为什么入场的?
南祝仁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