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从养猪开始 第30节

  “130斤,3块钱一斤,就是,就是……”张玉清在嘴里喃喃的计算着,同时看向王建安。

  “妈,390块。”王建安笑着说道。

  随后拿出之前做口罩剩下的蚊帐,又剪下一部分,盖在了两个竹篼上面。

  随后王建安和大哥挑着黄瓜往河边码头走去。

  张玉清朝着两人的背影大声喊道:“路上当心点,早去早回。”

  挤上了那艘老旧的客船,王建平将黄瓜放在了甲板上,警惕的站在旁边。

  见状王建安拍了拍大哥,笑道:“大哥,没必要这么紧张。”

  20多分钟后客船顺利在施镇码头停靠。

  王建平第一个挑着竹篼下了船,生怕别人挤着似的。

  施镇汽车站就在码头不远,去雁县的班车是辆老旧的绿色客车,车顶空空如也,等车的人不多。

  “兄弟,里头装的啥子东西?裹这么严实?”旁边一个背着半篓冬笋的老头好奇地问道。

  王建安笑了笑:“一点蔬菜,怕磕碰。”

  “哦……”老汉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也没再追问。

  上车后王建安和大哥将竹篼放在了发动机旁边。

  让大哥去找个座椅坐,王建安则是坐在了发动机箱上,扶着两个竹筐。

  “咦?”坐在第一排,一个抱着娃娃的年轻女子吸了吸鼻子,疑惑地左右张望,“啥子味道?”

  “是嘞是嘞。”另一排的一个老头也说道,“这味儿点像黄瓜。”

  “黄瓜?大冬天哪来的黄瓜味?”

  “怕不是鼻子冻出毛病了吧?”

  “不对,真是黄瓜香。”

  “这里面传出来的。”年轻女子指着王建安面前的竹篼说道,“真的是黄瓜?”

  王建平已经来到弟弟旁边。

  王建安见状也不遮掩,掀开了蚊帐。

  “真是黄瓜。”

  “新鲜的,还带着花。”

  “大冬天哪来的鲜黄瓜?”

  “瓜娃子,蓉城就有。”

  抱着娃娃的年轻媳妇指着黄瓜问道:“大哥,你这黄瓜卖不卖?”

  其他人也跟着询问起来。

  王建安略微思索后回答道:“卖啊,当然卖,三块钱一斤。”

  “三块?!”

  “比五花肉还贵。”

  “算了算了,太贵了。”

  刚才还热切的气氛,瞬间凉了大半。

  惊叹变成了咋舌和摇头,虽然眼馋那新鲜的黄瓜,但钱包不允许。

  抱着娃娃的年轻媳妇也讪讪地坐了回去。

  王建安笑了笑,没有说话,顺手用蚊帐将黄瓜又遮了起来。

  然而,总有那么几个不差钱。

  “三块就三块。”坐在车厢中部,约莫五十多岁的大婶站了起来。

  她手里还挎着个鼓囊囊的布包袱,一看就是去县城里走亲戚的。

  她拨开旁边的人,挤到王建安座位旁:“小伙子,给我称五斤,我今天去雁县看我老姐姐,正愁带点啥新鲜东西呢。”

  有人带头,立刻又跟上来两个。

  “给我也来两斤。”

  “我要三斤。”

  “要得。”王建安回答着,同时在车内找寻着那位背着冬笋的老头。

  这一趟本来没准备零售,所有他没有准备称,刚才看那人背篼里有称。

  带着一根黄瓜来到老头旁,片刻后王建安拿着称走了回来。

  “大婶,您要五斤,对吧?5斤2两,给您算5斤。”王建安拿起秤,熟练地称好黄瓜后递给大婶,“实话给您说,因为你们是我第一批客户,才卖的3块批发价。”

  大婶眉开眼笑接住黄瓜,掏出15块钱递给了王建安。

  又将剩下两人的黄瓜称好之后王建安将称还了回去。

  王建安愣愣的看着弟弟手里的30块钱,虽然早就知道了价格,但真正看到钱到手时,心里还是充满了不可思议。

  然后他坐到了弟弟旁边,双手死死的抓住竹篼。

第45章 批发价

  10点多,客车慢慢驶入了雁县汽车站。

  王建安带着大哥熟门熟路地直奔县供销社。

  即使王建安来了好几次了,但因为两人挑着两大筐东西,还是被拦在了外面。

  让大哥在外边守着黄瓜等一等,王建安独自走了进去。

  “三哥。”王建安来到尹彬的办公室,房门并没有关闭。

  尹彬闻声放下报纸,起身将王建安迎了进去。

  “建安,你来啦,你怎么……”尹彬突然像想起了什么,神情也激动起来,“黄瓜熟了?!”

  王建安嘿嘿一笑:“还是三哥聪明,今天刚收第一批。”

  “黄瓜在哪儿呢?”尹彬走到办公室门口,朝外面望了望,什么也没有。

  “在外面,不让挑进来。”

  “外面哪个守?不怕被偷啊?”尹彬急切的带着王建安往外跑去。

  “我大哥在外面,没得事。”王建安向着奔跑的尹彬解释道。

  两人出来时,王建平正一手拽着一个筐,蹲在路边。

  “建平,辛苦了,辛苦了。”尹彬上前招呼道。

  “这算啥子辛苦嘛。”王建平起身回应道。

  “走嘛,到我办公室再说。”

  办公室里,王建安揭开覆盖在竹篼上的蚊帐。

  一根根青翠欲滴鲜嫩黄瓜,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尹彬面前。

  “好瓜。”尹彬的声音都变了调,他弯下腰,小心地拿起一根,用手感受着那层细密的毛刺。

  “这品相,比夏天卖的都还好哦。”他翻来覆去地看着手里的黄瓜,“你这儿有好多斤?准备卖好多钱一斤?”

  “120斤左右,三块钱一斤哇。”

  “三块?定价这么低?”尹彬疑惑道。

  “这是批发价的嘛,肯定低一些撒。”

  “批发价?批发给哪个?”尹彬突然反应过来,“你要批发给供销社?”

  王建安笑着点了点头。

  尹彬大喜过望:“你们坐一哈儿,我去找主任来看看,这种收购需要他亲自审批,我之前给他说过这事,他也一直希望你能批发给我们。”

  几分钟后,尹彬跟着一个60来岁的老头走了进来。

  “刘主任,这是我妹夫王建安,还有他大哥王建平。”尹彬向老头介绍着王建安两人。

  随后又转头对王建安说道:“这是我们供销社的刘主任。”

  刘主任和两人分别握了握手:“你们好,你们好,听说就是你们搞了大棚黄瓜出来?我看看喃。”

  王建安两人各自侧跨了两步,露出身后的黄瓜。

  刘主任两眼放光的看着竹篼,拿起一根感受着:“还真是新鲜黄瓜。”

  随后摸了摸瓜头的小黄花,又摸了摸瓜尾的疤:“今天摘的?”

  “对,早上才摘的。”王建安回答道。

  “听说你打算卖3块钱一斤,这价格?”刘主任没有把话问完。

  “3块算低价了,我想您是知道这大棚黄瓜的珍贵性的。而且”

  顿了顿,王建安继续说道:“不瞒您说,我是打算把黄瓜全运到蓉城去卖的。

  因为答应了我三哥,这才匀一些过来。

  而且现在我们大棚的规模还不大,产量有限。

  之后给供销社的,每两天可能只有4、50斤。”

  “这么少?”刘主任皱了皱眉头,“要不这样,多给我们点,我给你3块2。”

  “刘主任,这真不行。我这也是贷款搞的大棚,得赚钱还贷款啊。

  蓉城那边的价格我想您也知道。

  明年,我多建几个大棚了,再给你们多送点,怎么样?”

  刘主任看着王建安的样子,知道压价和加量都不太现实。

  他思考了一下,忽然哈哈笑了起来:“好小子,会算账。就按你说的办,3块就3块。”

  随后他伸出一根手指,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不过明年扩了大棚,可一定得先给我们送来哈。”

  “一定一定。”王建安带着笑答道。

  刘主任对尹彬说“小尹,带他们去办手续吧。”

  说完,他又看了两眼竹篼里的黄瓜,背着手满意地走了。

  “走走走,过秤。”尹彬带着两人来到仓库,立刻招呼仓库的保管员,“老李,把秤推过来。”

  老李应了一声,把一台带轮子的大磅秤推了过来。

  王建安和王建平合力把一个竹篼抬了上去。

  “连篼带草,58斤。”老李报数。

首节 上一节 30/1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