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都是我的! 第206节

  贾政远在顺天府,怎么知道甄士隐和封氏的事情?

  莫非是甄英莲想起了小时候的事情,告诉了薛家人,薛家人请了贾政来帮忙找人?

  可据那门子所说,甄英莲这会应当是不记得小时候的事情了才对。

  贾雨村一边纳闷地思索着,一边再次暗骂那门子的不靠谱。

  得亏他早早的把那门子给处理了,不然把他留在自己身边,将来还不知道要坑自己多少回。

  待将贾政的信件看完之后,贾雨村微微的松了一口气。

  贾政的来信,除了将他骂了一顿,叫他有些纳闷之外,倒也是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那就是薛蟠的案子,不用担心再被人检举出来,影响到他的前途了。

  虽然他原本是在那门子说了那什么护官符之后,想着借此机会巴结贾、王两家,这才胡乱判了此案,将薛蟠整成了“活死人”。

  但毕竟薛蟠这案子牵扯到了人命,这般行径有很大的风险。

  这段时间他都在提心吊胆着。

  将贾政的信件仔细收好之后,贾雨村便是拿来笔墨,在一张空白的纸上书写起来。

  上面是有关于甄士隐和封氏夫妇的消息。

  早在将薛蟠的案子判了之后,他便是派了人去封家,想要将香菱的消息告诉封氏。

  只可惜得到的答复却是自香菱走丢,甄士隐被人渡去出家之后,封氏便是时常带着人去找香菱和甄士隐,一走就是十天半个月。

  封家人虽然觉得她是在做无用功,但看在封氏和她几个丫鬟平常时常常给人家做些针线活,来换取家里的用度的份上,也只得由得她去了。

  哪曾想,等贾雨村派去的人找到封家的时候,竟是被告知封氏竟已经是有好几个月的时间未曾回封家。

  当封氏的大致情况写在信件上之后,贾雨村拿了火漆将信封好,但仔细想了想,还是没有直接寄往顺天府,而是叫了幕僚、侍从,一同往封家去了。

  尽管他已经知道封氏的些许情况,但既然贾政都来了信叫他打听消息,怎么也要再去一趟。

  可惜的是,等贾雨村再次来到封家,相询之下,仍是没有封氏的消息,贾雨村无奈,只得叫了人把那封写好了的信送到贾政手上。

  -----------------

  荣国府,贾母的屋里。

  虽然这会贾母已经开始有些不待见薛家人,但老人家就喜欢热热闹闹的,平常时用饭的时候,还是叫了薛宝钗来她屋里,跟迎春几个一起陪她用饭。

  只不过,今天倒是较平常时有些许不同。

  坐在薛宝钗旁边的探春最新发现异常。

  她看着薛宝钗白皙的脖颈之下带着的那把金锁,惊奇道:“宝姐姐,你这金锁倒是新奇。”

  虽然平常时赵驹也会送了些金银首饰给她,但是这么大的金锁,还真是她头一回见到。

  探春这话一出,顿时惹的屋内众人也好奇起来,都往薛宝钗的脖子上看去。

  薛宝钗笑了笑,解释道:“这金锁是先前给我冷香丸药方的老和尚给的,叫我平时带了,有驱恶辟邪之用。

  不过前几天搬家,怕带着会磕到碰到,便是收了起来。”

  众人闻言,便是恍然。

  这年头,家里的小辈带个金啊玉啊什么的装饰品保平安,是再正常不过。

  倒是一旁的惜春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求了薛宝钗把那金锁给她看看。

  薛宝钗想到等会儿会发生的事,先是沉默了一会儿。

  就在惜春以为薛宝钗要出言拒绝她的时候,只见一把金锁被递到了她的跟前。

  惜春小心的接过那把金锁,仔细端详着,而后惊奇道:“这金锁上面还有字呢!”

  说着,便是将那四个字念了出来:“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呀!这怎么瞅着跟宝二哥那块玉上的字像是一对?”

  贾宝玉的那块通灵宝玉,惜春自然是见过,甚至还很是熟悉,上面刻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四个字。

  这会儿这把金锁和通灵宝玉上刻着的字合起来倒像是一首诗。

  也难为薛蟠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找了人打造了这么副金锁,并且还给配上了字。

  见众人皆是看着她,薛宝钗故作茫然道:“先前只听说过宝兄弟有一块通灵宝玉,却是不知道上面竟也有字?”

  惜春闻言,忙不迭的点了点头:“可不是,宝二哥那块玉上面写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四个字。”

  在场众人静静地看着薛宝钗和惜春的对话,神色各异。

  迎春反应较为迟钝,并没有领会到其中个深意,只当是巧合,正一脸惊奇的看着那把金锁。

  探春和林黛玉两个对视一眼,皆是看出了对方眼中的笑意。

  薛宝钗这话,也就骗骗什么都不懂的惜春和性格较为单纯的迎春。

  在贾母的多次吩咐下,贾宝玉那块通灵宝玉,除了洗澡、睡觉、挨打的时候,可一直都是挂在他脖子上的。

  这段时间,贾宝玉得了空就去薛宝钗屋里玩耍,她们可不相信,薛宝钗不知道贾宝玉那块通灵宝玉上面刻有那几个字。

  只不过心中却是有些纳闷。

  莫非宝姐姐是看上了宝二哥,这才想了这法子让两人看起来更般配些?

  尽管两人未曾细想,但多少还是猜了个大概。

  赵驹叫迎春几个一人帮忙管着一间铺子,由于临近中秋,她们最近忙碌得很,倒也没空听院里的婆子八卦最近在荣国府疯传的“金玉良缘“之说。

  不然便是能直接猜到薛宝钗这把金锁出现的原因了。

  正立于贾母身后服侍的王夫人则是低着头,不说话。

  这把金锁,自然就是她和薛姨妈的手笔,目的就是为了将薛宝钗和贾宝玉两个凑成一对。

  等金玉良缘之说闹得人尽皆知,贾宝玉和薛宝钗两个看对了眼,到时候贾母还能不同意他们的亲事?

  这般想着,又暗地里得意的看了一眼林黛玉。

  老太婆再疼爱这个狐媚子又有什么用?

  到底是个父母不在身边的孤女,哪里比得上家里家财万贯,又跟她亲近的宝丫头?

  坐在最上首的贾母身为荣国府的最高执掌者,几乎是瞬间就反应了过来金玉良缘后面代表的意味,苍老的眸子中不由得闪过一丝怒色。

  区区一商户之女,哪里配得上她的宝玉?

  薛宝钗落选还没几天呢,转头就把主意打到了她的宝玉身上。

  这薛家人,也太势利了些!

  这般想着,贾母从翡翠玉盘里夹起一个水晶虾饺,笑道:“我进荣国府那会儿,陪嫁的十二对金锁也刻着‘德容言功’几个字,哪像如今的新式花样,瞧着倒比我的还要精细些。”

  她这一番话有好几个深意。

  一就是拿德容言功来嘲讽金锁重利轻德。

  二则是暗指薛宝钗这金锁逾制。

  贾母当初进荣国府的时候是什么身份?

  那可是保龄侯府的嫡女,身份尊贵无比,地位比现在的薛宝钗不知道高出多少倍。

  这等人物陪嫁的金锁,现在竟是被一商户之女日常戴的饰品给比了下去,这不是逾制是什么?

  再一个就是借着这逾制的金锁告诉薛宝钗,贾家乃是一门双公的显赫门第,你这商户之家想要强行联姻配对,这不是在逾越本分?

  警告薛宝钗一番之后,贾母眼带深意地看了一眼身后的王夫人。

  也不知道这金玉良缘之说,跟她这儿媳有没有关系。

  若是有,那她真的快要被这蠢妇给气晕了过去。

  这般想着,原本还想叫迎春,林黛玉几个陪她多说说话的贾母也没了这心思,胡乱吃用了些之后便是离席了。

  贾母离席,迎春几个小辈自然也不好继续在这边待着,仔细收拾了一番之后,便是结伴跟贾母请安告辞了。

  贾母屋里,内室。

  贾母半合着双眼,正坐在榻上闭目养神。

  身旁则是鸳鸯正拿着美人锤在轻轻敲击着她的膝盖。

  许久过去,贾母睁开眼睛,微微叹息,而后对着鸳鸯问道:“这人啊,还是要相处久了,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样的。

  有些人表面上跟你笑嘻嘻的,实际上暗地里正不知道怎么算计你呢。”

  鸳鸯作为贾母跟前听用的头号大丫鬟,自然是在其心中有着不同寻常的地位。

  这会屋里就她和贾母两个,鸳鸯倒也不怕说的话被人听了去。

  她一边服侍着贾母,一边轻笑着问道:“老祖宗可是在说那金玉良缘?”

  贾母叹了一口气:“可不是,原本以为是再正常不过的亲戚,哪成想竟是来了个盯上自家哥儿的势利眼。”

  原本贾母是秉着好客的心理,加上平常时也确实无聊了些,想着多个人人跟她说说话也好,这才请了薛家人住在荣国府。

  哪曾想,这一请就是请了个大麻烦回来。

  等金玉良缘这一说法彻底在荣国府传开,她那外孙女知道了,还不知道怎么误会她的宝玉呢。

  可惜贾母不知道的是,由于一系列原因,这会儿林黛玉只把贾宝玉当做普通的兄长,并未生出什么男女之间的情愫。

  且因为贾宝玉有龙阳之好,断袖之癖的缘故,不止林黛玉,就连迎春、探春、惜春几个内心对贾宝玉多少也有些嫌弃。

  鸳鸯自然是知道贾母这会儿说的是薛家人,但她也并没有多嘴,只是笑了笑,提议道:“既然那边有金玉良缘,老祖宗这边何不整一个‘木石姻缘’出来?”

  贾母闻言,眼中顿时一亮。

  鸳鸯这话倒也不难猜,‘木’是林黛玉的话,那这‘石’自然是她的宝玉了。

  但很快,她面上又浮现一抹担忧之色:“这什么木石姻缘自然是好的,可就怕宝玉那边…”

  贾宝玉这孙子什么性格,她还不知道?

  虽然贾母很确定,这会儿贾宝玉已经是心系林黛玉,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那什么金玉良缘已经在荣国府传开了,可见那薛家人都是些不要脸的,若是再使了什么些手段来勾引她的宝玉,宝玉哪里经受得住?

  将担忧的事情讲给鸳鸯听了之后,鸳鸯便是笑了笑:“奴婢倒是觉得,老太太不必如此担心。”

  说着,便是给她解释起来:“既然姨太太整了个金玉良缘出来,那便是想着通过这个手段来促成跟宝二爷的亲事,想来不太可能会使那么些个…手段来对付宝二爷。”

  贾母闻言,虽然觉得鸳鸯说得有道理,但还是摇了摇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我倒是觉得,还是得想办法叫薛家人死了这个心才行。”

  事关她的两个玉儿,可不能出一点儿差错。

  仔细想了想,贾母便是对着鸳鸯问道:“你说,若是薛家那几个发现了有比宝玉更好的,会不会就放弃了?”

  鸳鸯闻言,顿时有些纳闷。

  薛家人看上了宝二爷,不就是因为其在荣国府的特殊地位吗?

  虽说荣国府除了贾宝玉,还有贾环,贾琮两个年纪差不多的哥儿,且这两个在隔壁侯爷的照料下,以后的前途不会差到哪里去。

  可那毕竟是以后的事,哪里有现在就已经在府中备受宠爱的宝二爷来的实在?

  这般想着,鸳鸯却是猛地瞪大了双眼,迟疑道:“老太太,您不会说的是隔壁侯爷吧?”

首节 上一节 206/3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