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都是我的! 第142节

  她伸手从中拿过那写着“三”的匣子,笑着说:“那这个就是我的了。

  倒是要瞧瞧,表哥从辽东带回来的到底是什么稀罕玩意儿。”

  探春轻启匣子,刹那间,一声“呀”不由得脱口而出。

  匣中琳琅,皆是稀世首饰与珠宝,于屋内摇曳烛光下,流光溢彩,夺目非常。

  一支金簪,精巧绝伦,簪头花鸟栩栩如生,羽毛纹路纤毫毕现;

  一方玉佩,晶莹澄澈,触手生凉,质地温润细腻。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颗手掌大的夜明珠,熠熠生辉。

  惜春见状,双目圆睁,惊呼道:“好大一颗夜明珠!”

  言罢,按捺不住满心好奇,连忙打开自己的匣子。

  果不其然,匣内除了一颗圆润硕大的夜明珠,还有诸多精巧物件。

  有巴掌大的岫岩玉雕小摆件,质地温润,造型精美,有活灵活现的动物,也有神态各异的人物;

  还有些色彩绚丽的抚顺琥珀蜜蜡挂件,在光线下闪烁着迷人光泽。

  探春满心期许,在那匣子中细细翻找,一心盼着能见到赵驹的书信。

  然将匣子翻了个底朝天,里头除了琳琅满目的珍贵首饰珠宝,却并无半封书信的踪影。

  她不禁大失所望,轻声呢喃:“怎么没有书信呢……”

  元春将探春的神情变化瞧得真切,嘴角微微勾起,含笑道:“伯爷倒是有书信寄回府中。

  只是他在信中言明,马上便要从辽东归来,想着当面与你们叙叙家常,便觉得无需再费神写信了。”

  探春听闻,双眸瞬间瞪得如铜铃般圆,面上满是惊喜,急切问道:“大姐姐,表哥当真快要回来了?”

  待得到元春肯定的答复后,探春只觉得满心欢喜,恰似春日繁花,瞬间绽满心间。

  探春抬头见迎春和惜春都在忙着看自己的礼物,林黛玉却只是坐在贾母旁边,不由得好奇。

  她上前笑着打趣:“林姐姐怎地不看表哥送了什么回来?

  莫非是表哥送礼物回来,林姐姐高兴得自己的姓是什么样子都忘记了?”

  林黛玉闻言,脸颊微微泛起红晕,轻啐了一口,佯嗔道:“哪里就能高兴成这样!”

  话说完,却仍是坐在原地,无动于衷。

  惜春听闻这边的动静,眼睛陡然一亮,小短腿如捣蒜般哒哒哒地跑了过来。

  她一边跑一边高声叫嚷:“我晓得林姐姐的是哪个!”

  话落,她的目光直直落在林黛玉面前的匣子上,旋即发出一声惊呼:“呀!林姐姐,你的匣子怎么这么大?”

  迎春等人听到惜春的惊呼,纷纷抬起头来,朝着林黛玉那边看去,这才明白了林黛玉为何无动于衷。

  只见林黛玉跟前摆放的匣子,相较她们的,明显大了几号,且分为上下两层,看着极为与众不同。

  林黛玉看着那与众不同的匣子,原本白皙的面色微微一红。

  在探春、惜春等人的哄笑催促下,她终是伸出纤细的手指,缓缓打开了匣子。

  上层的匣子,一如众人所料,除了一颗夜明珠之外,还静静摆放着些精致的珠宝首饰。

  众人的目光在这些珠宝上匆匆掠过,旋即被下层匣子吸引过去。

  林黛玉深吸一口气,轻轻将下层匣子打开,只见里边竟是摆放着几支红参。

  这红参形态不一,每一支的纹理却都细腻而清晰,根须细长且坚韧,表皮散发着古朴而温润的光泽,无一不彰显着年份的久远。

  饶是林黛玉先前已隐隐闻到一股参香,猜着匣子里放的是人参。

  这会真正见到这几支红参,也不由得被赵驹这等大手笔吓了一跳。

  她赶忙将匣子合上,就要交还给元春:“大姐姐,这人参太过宝贵,无功不受禄,妹妹实在不能要。”

  元春见状,轻轻摆了摆手,脸上依旧挂着温柔的笑意,说道:“既然是伯爷送的,林妹妹拿着便是。

  这玩意家里还有,你不必推辞。”

  元春这话倒非虚言。

  如今勇毅伯府的库房里边,已被赵驹自辽东送回的各色物件堆得满满当当。

  各类珍稀特产、奇珍异宝琳琅满目,数不胜数。

第201章 贾宝玉的同窗

  见林黛玉还要推辞,元春赶忙再次劝说:“林妹妹,伯爷家里边什么没有?

  不过几支人参,就不要推辞了,妹妹身子不好,留着好好调养。”

  说着,元春轻轻握住林黛玉的手,将匣子重新推到她面前。

  贾母一直笑盈盈地坐在一旁瞧着,此刻也开口劝道:“人家一片心意,玉儿便收着吧。”

  迎春、探春等人亦纷纷出言相劝。

  林黛玉无奈之下,只得将匣子接下,旋即又转递给贾母,说道:“老祖宗,我那儿乱七八糟的,实在不便存放。

  倒不如存放在老祖宗这里,等哪天要用了,再来老祖宗这边取用。”

  贾母微微一怔,随即便是明白了林黛玉的意思。

  她哪里是让帮忙保管人参,分明是要将人参分与自己。

  念及此,贾母轻拍林黛玉的手,笑着说道:“老祖宗这儿别的没有,这玩意可多着呢,哪能要你的?”

  说着,贾母又将林黛玉轻轻搂入怀中,转而对着迎春、探春等人。

  她面上带着些许笑意,打趣道:“你们瞧瞧,我这一众孙女里头,唯有玉儿最是贴心孝顺。

  但凡得了什么稀罕好物,头一个念想的便是我这老祖宗。”

  话犹未尽,便传来看门丫鬟清脆的通报声:“大太太、太太和琏二奶奶到啦!”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

  王熙凤人未到,声先至,远远在外笑道:“老祖宗,您这话可偏心啦。

  莫不是眼里就只有宝玉和林妹妹,把我们都给放在一边了?”

  众人闻声望去,只见邢夫人、王夫人跨进门来,王熙凤身披锦绣华服,身姿婀娜跟在其后。

  贾母见是王熙凤,原本含笑的眼眸更是眯了起来。

  她伸出手指,佯嗔笑道:“我可曾说错了?玉儿但凡得了什么好物,都想着往我屋里送。

  哪像你个破落户似的,天天跑来我这打秋风。”

  言罢,自己却是忍不住先笑出了声。

  王熙凤一听,当即夸张地以帕子捂住胸口,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老祖宗这话可冤枉我了!

  我这不是心里头惦记着您,才巴巴地往您跟前凑嘛。

  再说了,我来一趟,哪次不是给您带来一箩筐的趣事,让您乐呵乐呵?

  要真论打秋风,那我可比不上宝玉。

  他才是整日腻在您身边,哄着您把好东西都赏给他呢!”

  王熙凤一边说着,一边俏皮地朝贾母眨眨眼,逗得众人哄堂大笑。

  贾母手指点了点王熙凤,笑骂道:“你这凤丫头,现在连宝玉的醋都吃了!”

  笑声在屋内回荡,尽显亲昵。

  王熙凤也跟着贾母笑了一阵,眼睛滴溜溜一转,瞧见堂下摆放的盒匣,不由得一愣。

  这些盒匣皆是方才赵驹赠礼所用,个个精致华贵,在屋内烛光映照下,散发着温润光泽。

  王熙凤心中好奇,对着贾母问道:“老祖宗,您这是在哪里发财了?

  摆了这么些个宝贝在这儿,可馋死我了。”

  贾母摆了摆手,笑着解释道:“哪里是我发的财,是隔壁伯爷从辽东送回来的特产,分给他几个表妹。”

  说着,贾母好奇地问:“你们几个怎地一起来了?”

  王夫人和王熙凤两个走一道她不奇怪,偏偏里边加了个邢夫人,那就叫她很是纳闷了。

  王熙凤心中吃味,但还是笑着解释说:“方才我和太太在账房对账,想着许久没来老太太屋里看看,心里头怪惦记您的。

  巧了,路上碰见了大太太,我们便一同来了,想着给您个惊喜呢!”

  邢夫人微微点头,脸上挂着笑意,说道:“正是呢,老太太。

  好些日子没见着您,心里头怪想念的,这不,正好碰上,就一道过来了。”

  话是这么说,眼神却是不由自主地往迎春身前的那个匣子瞄去。

  待瞧见匣中那颗圆润硕大、散发着幽幽冷光的夜明珠,瞬间眼红,目光直直黏在上边,挪都挪不开。

  贾母听了,脸上笑意更浓,连连点头:“来了就好,来了就好。

  你们能想着我这老太婆,我心里头欢喜。”

  贾母话刚落音,邢夫人便将目光投向迎春,开口问道:“这些物件,都是隔壁伯爷送来的?”

  待迎春点头确认后,邢夫人眼珠子滴溜一转,接着说道:“二丫头,这夜明珠看着太过贵重,保管起来可容不得半点马虎。

  我瞧着,不如暂且放在我这儿,等你日后出阁,再妥妥当当地放进你的嫁妆里,如何?”

  迎春生性怯懦,面对邢夫人这般要求,一时不知如何作答,脸上露出一丝为难之色,嗫嚅着:“这……”

  她下意识地将装着夜明珠的匣子往身后藏了藏,目光求助似的看向贾母。

  贾母将这一切瞧在眼里,微微皱眉,说道:“老大家的,这是伯爷送给丫头们的,既然到了迎春手里,便由她自己处置吧。

  她虽年纪小,却也知道轻重,保管个物件想来还是使得的。”

  邢夫人心中不甘,欲再言语,却见贾母暗戳戳瞪了她一眼,唬得她忙将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她只小声嘀咕道:“我这不是怕她那奶嬷嬷又跑到她屋里,偷偷把东西拿了去不是?”

  之前迎春奶嬷嬷偷拿她屋内首饰一事,已被王熙凤处置,贾母并不知晓。

  这会听邢夫人提起,不禁好奇心起,询问缘由。

  待邢夫人将前因后果细细讲来,贾母当即冷哼一声,沉声道:“这等吃里扒外的奴才,就该直接拖出去,打上几十板子,再撵出府去!”

  言罢,贾母又点着迎春道:“你也是,整日闷头不响,有什么事都不与我们说。

  要不是你二嫂子帮你处理了,是不是打算吃下这个暗亏?”

  迎春被贾母说得神色局促,头垂得愈发低了,嗫嚅道:“到底是奶嬷嬷,自小把我带大,我想着……倒也不好做得太过……”

  贾母闻言,更是怒从中来,提高了音量斥道:“你今儿立不起来,改日府里那些个张狂的丫鬟婆子就能把你踩在脚底下!

  你若一味怯懦,日后出了阁,又该如何过日子?”

  见气氛有些紧张,王熙凤赶忙笑着打圆场,一把将迎春拉着坐好,脸上笑意盈盈,说道:“哪有老祖宗说得这么夸张!

首节 上一节 142/3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