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不服周 第179节

  卫瓘可谓是吃死了司马昭!看准了司马昭篡位心切,压根不敢把卫家如何。

  “卫都督是说,晋王在询问,该不该杀邓艾,对么?

  如果该杀的话,是送到洛阳杀,还是我们就在成都把邓艾处理了。

  是这个道理么?”

  石守信直言不讳的问道。

  卫瓘顿时语塞,感觉石守信说话实在是太坦白了!有些事情心里清楚就行,怎么能这样堂而皇之说出来呢?

  “晋王或许只是觉得钟会与邓艾当初互相指责,搞不懂邓艾究竟是什么心思而已。

  杀或者不杀……那不是我们能决定的。”

  卫瓘讪讪笑道,依旧是在兜圈子。

  司马昭想杀邓艾,但是不好意思开口。

  卫瓘觉得杀不杀邓艾无所谓,但是也不好意思应承下来。

  两人互相暗示,就在这里尬住了,还是隔着千里距离。

  石守信看到司马昭写的信都感觉胃疼!

  所以卫瓘只好找石守信破局,毕竟当初邓艾之所以被抓,那全怪石守信雨夜奔袭啊!

  你点的火,你要负责把它灭掉!

  卫瓘就是这样的心思。

  “卫都督,石某以为啊,这道理不辨不明。

  这邓艾该不该死,那不该由您或者石某来定,或者说越俎代庖杀人。

  不如将其送到洛阳,由晋王定夺如何?”

  石守信又把皮球踢回去了。

  “这样的话,晋王会不会觉得有点难堪?”

  卫瓘疑惑问道,他准备说的话被堵在喉咙里说不出来。

  “邓艾灭蜀有大功,理应封王。

  可是晋公本身就是晋王。如此一来,邓艾与晋公居然是一样的称谓,这样确实挺难堪的。

  晋王伐蜀,便是为了改朝换代,邓艾不识时务咎由自取,当有此祸。

  此事明摆着却又不能堂而皇之说出来,晋王应该憋得很难受。”

  石守信笑眯眯的说道,居然直接把话说开了。

  卫瓘气得翻了个白眼,他当然知道司马昭很难堪啊。要不是这样,他又怎么会把石守信叫来商议处置邓艾的事情呢!

  如果把邓艾送到了洛阳,那外人不就认为司马昭是故意找邓艾的茬子,就是故意有功不赏呀!

  “这话可是你说的,那你把邓艾带回去!”

  卫瓘板着脸说道。

  “瞧您说的,既然邓艾是石某抓的,那自然由石某送到洛阳。

  就算是得罪了晋王,那也是石某的事情,肯定不会怪罪到卫都督这里的。”

  石守信轻轻摆手,漫不经心说道。

  卫瓘深深看了他一眼,面色也变得严肃起来,收起了脸上虚伪的笑容。

  “你可知道这件事有多严重?这是在打晋王的脸啊!”

  卫瓘语气森然。

  司马昭现在恨不得亲手打死邓艾!可是他不能这么做,甚至都要装出一副“邓艾不自爱,我不得不处置”的姿态。

  如果把邓艾送到洛阳,到时候会有多少人看笑话,简直不敢想!

  “卫都督,石某为官不过数年时间,却也知道何为公理大义。

  邓艾如何,要明正典刑的处置,是杀是放,皆有章法,不可私相授受。

  此事定然会得罪晋王,在下一力担着便是,没什么好说的。”

  石守信正色说道。

  看他大气凌然的样子,卫瓘也是心生敬畏。

  他叹了口气,似乎是在为石守信惋惜道:

  “此番伐蜀,你擒邓艾杀钟会功劳甚大,可为首功。回洛阳以后,封个侯也不在话下。晋王想改朝换代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到时候自然有你一席之地。

  现在做这样的事情,你心里是痛快了,可晋王必定不痛快。到时候他可能就不让你上桌吃饭了。

  而且邓艾亦是不会感激你仗义执言,只会怨恨你当初抓他。你这样做,是做给谁看的呢?”

  卫瓘一脸疑惑,他原以为石守信是意气用事,但听对方所言,这位年轻人显然是把事情的里里外外都看明白了。压根就不存在什么莽撞行事。

  或者恶意一点揣测,石守信可能就是想故意恶心恶心司马昭。

  “这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而非晋王一人之天下。

  就算晋王厌恶我,该办的事情还是要办,该说的道理还是要讲。

  这明正典刑的事情,该怎么样就是怎么样的!

  石某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我亲自押送邓艾回洛阳,有始有终。

  卫都督不必担心此事,晋王怪罪下来,我担着就是了。”

  石守信再次向卫瓘保证,可谓是信誓旦旦。

  “也好吧,上元节后,你部率先出回归。

  刘禅也会去洛阳,就跟着你的队伍一起吧。”

  卫瓘终于不再纠结此事,而是告知了返回的安排。和事先预料的一样,石守信和他的部曲最先离开蜀地。

  “对了,羊祜要来成都,担任益州刺史,总揽蜀中军务政务。

  朝廷的任命已经发下来,送到成都来了。

  羊祜的兵马或许已经在路上,很快就会抵达成都。”

  卫瓘想起这件事,提了一嘴。

  伐蜀的兵马虽然多,但为了防止他们跟本地势力勾结,司马昭决定将其全部调走,重新安排羊祜带一万人入蜀镇守成都。

  类似钟会那样的事情,再也不可能发生了。

  听到卫瓘的说辞,石守信一点都不意外,事实上他写给司马昭的信中,就是这样推荐的。

  司马昭中人之姿,肚子里也就那点货,石守信很容易就把住了他的脉搏。

  “那石某就回去准备准备了,反正也没几天了。”

  石守信一边说一边起身作揖行礼,告辞离开。

第156章 交错的命运(本卷完)

  上元节,成都城内一片愁云惨淡。家家户户都不敢张灯结彩,生怕引起石守信和他麾下部曲的注意。

  毕竟,张灯结彩就意味着日子过得好,而日子过得好说明家有余财。

  家里都有余财了,那自然是懂的都懂。不管什么时候,财不露白都是真理。

  只不过嘛,这些蜀人实在是想得太多,操些冤枉心。

  现在石守信压根就顾不上派人在成都周边刮地皮,因为……羊祜已经带兵来了成都!

  作为从“军管”到“民管”的标志性任命,羊祜的到任,意味着灭蜀之战正式完结。

  羊祜来了,他就是成都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如果不是想故意打脸的话,任何劫掠地方的行为,都需要羊祜点头。

  石守信自然是不可能打羊祜的脸,上元夜的时候,二人正在军营里面吃涮锅。如今石守信已经从成都的费宅里面搬了出来,住在城外单独的军营里面,准备开拔前往剑阁。

  名义上是与羊祜的人马换防,等到了剑阁以后,便有其他部队来跟他继续换防,再前往长安,最后抵达洛阳。

  羊祜带来了新的消息,司马昭已经回洛阳,在那边准备登基了。此外,石苞也从邺城调回洛阳,准备“开国献礼”的相关事项。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改朝换代。

  司马昭心中的火热与期盼,哪怕扔进大海也无法冷却!

  “羊琇与我说了这次伐蜀的事情,只是没想到他离开后,还有这么多事发生。”

  羊祜感慨叹息道,从锅里夹起一块肉,放入嘴里咀嚼。

  在此番伐蜀之前,虽然很多人都预料到钟会可能要作妖,但是都没料到整个伐蜀的过程,在蜀国没有剧烈反抗的情况下,还能整出那么多幺蛾子。

  真是你方唱罢我放唱,当初司马昭任命的一个持节两个假节,三个人在钟会被杀死的那个时刻,居然全部失能!

  要是石守信顺手宰了卫瓘,再推给钟会,到时候简直不敢想象那是怎样一副美丽的画面。

  “蜀地安稳不了几年的,感觉吃了亏的蜀中大户,迟早还是会闹起来。”

  石守信给羊祜倒了一杯酒,面色平静说道,好像不怎么在意的样子。

  “此话怎讲?”

  羊祜沉声问道,他被封益州刺史,都督益州诸军事,主管蜀中军政要务。对于石守信来说,蜀中大户将来无论怎么闹腾,那都是无所谓的,反正到时候他已经不在这里了。

  可是羊祜不能不当回事啊!

  那时候他极有可能还在成都主持大局!

  “叔子啊,这次搜刮蜀地大户家财,就是石某亲自办的,捞了多少钱,难道我心里不明白么?

  虽然最后钱不是落在我手里,但究竟有多少钱,我这里还是有账目的!

  今天我们在这里敲骨吸髓,待过两年蜀中大户稍稍恢复点元气,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们便会反攻倒算。

  当初诸葛亮入蜀用重典,不是没有道理的。”

  石守信慢悠悠的解释了一番,道理也是非常直白:我们今天能放开手捞钱,那就别怪苦主以后报复回来。

  羊祜微微皱眉,没有说话。

  见状石守信继续说道:“不过这蜀中的大户,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平日里也是鱼肉百姓的。要不然他们的万贯家财,田亩纵横是哪里来的,难道是每天在家里织布织出来的?”

  “敢当啊,你觉得该怎么办才能缓和一下?当初灭蜀用的都是暴政,现在大军返回洛阳,蜀地当用缓。”

  羊祜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蜀中大户这次只是损失了一些浮财,田亩还在,根基就在。

  要是想恢复元气又不壮大蜀中大户,唯有将其账下田亩一分为二,一半自留,一半分与佃农,编户齐民。

  那可不能惯着他们。

  反正我已经拿着刀让他们见识过厉害了,叔子正好派人上门去商量一下分田的事情。

  若是过几年安定下来,就不好开这个口了。”

首节 上一节 179/1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