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不服周 第118节

  披甲的军队和不披甲的军队,战斗力完全是两码事。

  羊琇明摆着就是反对钟会的刺头,所以钟会也就趁机扒羊琇一层皮再说!

  反正,此人也是无法为他所用的,削弱一下此人的部曲正合适。

  钟会也不是好欺负的,算计别人起来,满肚子坏水,手段无比阴险。

  “末将谢过大都督。”

  马隆对钟会作揖行礼,心中却是在暗暗嘀咕:这钟会未免也太好说话了,和传闻中的情况不一样啊。

  正在这时,丘建竟然不顾钟会的命令,直接孤身闯进了军帐。

  他匆匆忙忙走到钟会身边,也不顾忌什么,在对方耳边嘀嘀咕咕说了半天,随即退到一旁安安静静待着。

  听到丘建的叙述,钟会竟然不顾形象霍然起身,一脸惊喜之色!整个人都激动得不能自已!

  马隆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痒痒的,却又没法去问,浑身都感觉不自在。

  很明显,是出大事啊,而且是大好事!

  “这样吧,让胡烈也分一部分盔甲给石守信,务必让这一军齐装满员!

  我现在就手书军令一份,这一军优先补给。

  待整编完善后,让石守信带兵速速来汉寿,在我身边听用!

  此事拖延不得,你今日便带兵返回白水关!越快越好!”

  钟会一脸激动说道,他一刻都不想耽误,立马就写了一份军令递给马隆。

  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

  一旁的马隆都还没回过神来,钟会的态度变化太大了。

  不过这件事对他来说不是什么坏事,马隆接了军令,就出了帅帐去找军需官了。他也想早点回白水关向石守信禀告此事。

  当然了,从别人军中调度盔甲,当事人肯定是极为不爽的。

  但是这些人都干不过钟会的军令。

  等马隆走后,钟会这才看向丘建询问道:“邓艾真的已经拿下涪城了吗?还打败了诸葛瞻?”

  他一脸不可置信,邓艾才多少兵马啊,能干成这样的事情?

  “回大都督,确实如此。邓艾的信使现在就在军帐外面等候,不如让他进来当面禀告大都督。”

  丘建面色平静说道,尽量压住内心的喜悦。

  “甚好,那就让他进来吧。

  姜维就算有三头六臂,后方失守也要退兵了!”

  钟会感慨说道,心中既高兴又失落。

第102章 身怀利刃,杀心自起

  和蜀汉皇宫里的忧愁不同,石守信带兵返回白水关后,这里的笑声就没有停过。

  没有兵戈,去领!

  没有军服,去领!

  没有盔甲,身强力壮者去领!

  来自汉中的这四家本地豪族,纷纷领到了军服和军械。他们在石守信的指挥和安排下开始整编队伍,并选出中下级军官,确定战斗序列。

  几天时间清点下来,共得兵员两千五百人,其中袭氏一千人,其余三家各五百人。杨氏还有不少佃户和老弱在白水关周边安置,分到了土地和空着的屋舍。

  这些兵马已经是真正的军队,只差训练和实战,武备已经和魏军没有本质差别。

  不同的是,魏军听司马昭的,听钟会的,这些兵马是世兵,只听石守信的。

  这些刚刚变成“正规军”的丘八,压根就不知道什么司马昭,也不理会钟会如何。他们只知道石守信就是老大,说一不二,让他们干啥他们就干啥!

  至于说钟会要谋反这样的事情,和他们无关,他们只站在石守信身前,负责冲锋陷阵,杀人越货!

  主打的一个忠诚!

  这天深夜,刚刚处理完军务的石守信,正在白水关城楼的签押房里办公,这里也是他的书房。

  汉中这四家本地豪族看到石守信如此生活简朴,事必躬亲,一个个都是心悦诚服,不敢有任何歪心思。

  “邓艾果然已经通关了,只不过他还不知道,这场游戏还有附加关卡。”

  已经写完十条基本军法的石守信,将毛笔放在笔架上,抱起双臂沉思自言自语道。

  马隆带回来了钟会的军令和一千副半身札甲,现在石守信已经担任偏将军,独领一军。名义上,接受司马昭和钟会的双重节制!

  或者也可以叫“他想听谁的就可以选择听谁的”!

  这是了不起的一步,形同挣脱了被捆着的双手。

  卫瓘之所以不能压制钟会,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因为他的直属兵马只有一千人。

  监军的身份,持节的权力,本身是和要不要单独率领军队不冲突的。司马昭不给卫瓘足够兵马,仅仅只是希望钟会好好干活,所以故意压了卫瓘一头。

  如今,石守信已经手握世兵,像之前那样派他去送信的鸟事,再也不可能发生了。

  他看着桌案上摆着的任命书,脸上浮现出一抹冷笑。

  身怀利刃,杀心自起!

  石守信已经准备好入蜀,然后好好跟各路妖魔鬼怪掰一掰手腕了。到时候兵荒马乱的,谁死都不稀奇,没有人的脖子是砍不断的!

  这是他摄取政治资本的大好时机!现在准备充分,不会出现过往那种任人摆布的无力感了。

  “锅盖已经揭开,是时候给锅里加一点调料。要不然味道太寡淡,没什么滋味呀!”

  石守信自言自语道,他将一张纸铺开在桌案上,提起笔给一个如今在蜀地志得意满的人写信。

  那个人就是邓艾!

  如果邓艾和历史上一样,被卫瓘简简单单的拘捕了,那就不好玩了。水还不够浑浊,不方便摸鱼。

  钟会这个自大狂且不提,姜维可不是好惹的。石守信已经把准了钟会的脉搏,但他却是一点都不敢小看姜维。

  一边想一边写,越写越顺。

  半个时辰之后,信写完了,石守信反复看了几遍,自觉很满意。

  这封信首先是恭喜邓艾立下不世之功,并赞叹邓艾将来绝对会名垂青史。

  其次,则是提醒邓艾已经离灭族不远了。

  石守信在信中说,司马氏两代人呕心沥血,夺取的地盘微不足道,更别提什么灭国之功。

  结果灭蜀这么大的功劳,居然被邓将军给占了。

  等大军班师回朝以后,司马昭在你面前,那都要伏低做小呀。灭蜀后你的威望如日中天,试问朝中哪里还有人肯听司马昭的话啊,只怕那时候都要以邓将军马首是瞻了。

  如今曹氏权柄已经被架空,统治名存实亡。邓将军又立下了不世之功,想来,邓氏离改朝换代应该也不远了吧。

  我是现在就提前称呼你为天子,还是以后称呼你为天子好呢?

  这件事真是让我左右为难啊。

  最后,石守信“提醒”邓艾,你要是想称帝的话,就赶紧在蜀地兵变,我绝对不会参与讨伐邓将军。

  要是邓将军没有在蜀地称帝的打算,那你还是想想该怎么跟晋公解释吧。天无二日,国无二君,这是三岁孩童都明白的道理,相信邓将军也是明白的。

  我窃以为,在得知邓将军攻灭蜀国后,坐镇长安的晋公马上就要派钟会带大军来擒杀你了。我只是不想看到邓将军身死族灭,才提醒你一下,没有什么其他的意思。

  若是邓将军不当回事,那么以后若是你全家遭遇灭顶之灾,可别怪我没提醒你呀。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

  古人早就说过这个道理了,希望邓将军明察。

  钟会麾下所有魏军,都会杀你而后快,希望你好自为之,不要心存侥幸。

  这封信阅后即焚,不要落人口实。

  石守信将信收好,然后让孟观把自己的美妾李秋叫来了。

  这位貌美的小娘子一进签押房,看到石守信以后就躬身行礼。娇媚的脸上一副羞怯和喜悦,眼神中却满是不易察觉的渴望。

  食髓知味的女人,看情郎的眼神总是那样好似一江春水。

  石守信直接让她坐在自己腿上,抱起来就亲,两人亲嘴亲了好久才分开。

  此时李秋已经气喘吁吁,脸颊上浮现出一抹殷红。

  那双明媚的眼睛里,如同要喷出火焰一般,带着不加掩饰的勾引。她瘫软在石守信怀里,像一条泥鳅一般,骨头都快没了。

  都说女人是水做的,石守信此刻深以为然。

  “这边坐吧,你的字写得如何?”

  石守信让李秋坐在自己身边,然后看着她的眼睛询问道。

  “尚可,很小就开始练了。”

  李秋小声说道,颇有底气。

  “照着誊写一份。”

  石守信面色平静,将刚刚写的那封信铺开放在桌案上。

  李秋有些疑惑的看了他一眼,不过没有多说什么。她拿起毛笔,直接将信誊抄了一份。那娟秀的字迹,一看就出自女子之手。

  待誊写完成,石守信忽然冷不丁问道:“这封信写了什么?”

  李秋一愣,随口答道:“只顾着抄了,不记得抄了什么。”

  她是真不记得,或者说是家教如此。

  自幼家里的教育,就是要求誊抄书信的时候,不要去记到底抄写了什么。

  “不用紧张,我就是随口问问。”

  石守信温言笑道,一只手揽住李秋的细腰,将其抱在怀里。

  “阿郎,这次给您做妾的还有三位,您怎么就独宠妾身呢?”

  被石守信亲吻着脸颊,李秋一边微微喘息,一边闭着眼睛呢喃道。她很清楚,石守信身边女人不会少,竞争是很激烈的。

  既然现在有机会在一起温存,那就别矫情了!

  “你都还没怀上孩子,我怎么可能碰她们呢?一切等你怀上再说。”

  石守信在李秋耳边呢喃道。

  早点生儿育女,早点把关系确立下来。李秋不生下他的孩子,那些李氏的部曲,就不会死心塌地的为他冲锋陷阵。

  石守信丝毫都不讲客气的,反正是自己的妾室,花开堪折直须折。

  美色是次要的,政治才是第一生存准则。石守信要通过对李秋的宠爱,给其他三家汉中的土豪打个样。有榜样了,就会有人效仿,秩序就建立起来了。

  这话好像世间最厉害的媚药,意乱情迷的李秋,开始毫不犹豫的主动迎合起来。

  石守信有他的生存之道,李秋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首节 上一节 118/1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