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让怀疑的种子,首先在后宫内部发芽。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效果立竿见影。
名册上的部分官员开始惶惶不可终日,有的试图转移财产,有的暗中联络同党商议对策,活动明显频繁起来。
而后宫之中,关于淑妃行为不端、与外臣过往甚密的流言也开始悄然蔓延。
慕容良坐镇政事堂,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渔夫,冷静地观察着水面的每一丝涟漪,等待着那条真正的大鱼按捺不住,浮出水面。
这日午后,慕容良正在批阅来自剑南西川的军报,言及吐蕃虽表面请和,但边境小规模摩擦不断,需加强戒备。
一名心腹书吏悄然入内,递上一封没有署名的密信。
“相公,方才有一小童将此信塞入门房,声称受人所托,务必交到相公手中。”
慕容良拆开信,里面只有寥寥数字,笔迹陌生:
“今夜子时,曲江池畔,杏园废亭,有‘玉璧’消息相告。独往。”
曲江池,杏园废亭……“玉璧”消息?
慕容良目光一凝。
是高求谦?还是名册网络中的其他人?
这是陷阱,还是确有其事?
对方选择在宫外、夜间、僻静之处会面,显然极为谨慎。
他沉吟片刻,将信纸凑近烛火焚毁。无论真假,他都必须去。
这是对方在压力下的反应,是难得的突破口。
但他绝不会毫无准备地“独往”。
“通知李琰,如此这般……”慕容良低声对书吏吩咐了一番。
夜色深沉,曲江池畔游人早已散尽,唯有风声掠过水面,带来潮湿的凉意。
杏园因多年失修,亭台破败,在月光下显得鬼影幢幢。
子时将近,慕容良如约而至,依旧只身一人,身着深色便服,仿佛夜游的文人。
他缓步走向那座半塌的废亭,耳听六路,眼观八方。
亭中并无人影。他驻足等候,约莫过了一炷香的功夫,身后才传来极其轻微的脚步声。
他猛地转身,只见一个戴着斗笠、身形佝偻的黑影,从一株老树后转出。
“慕容相公果然胆识过人。”那黑影声音沙哑低沉,刻意改变了声线。
“阁下约本相前来,所谓‘玉璧’消息,何在?”慕容良不动声色。
黑影低笑一声:“消息自然是有,但需看相公的诚意。”
“哦?何种诚意?”
“停止对名册上所有人的追查,并……保淑妃娘娘无恙。”黑影提出了条件。
慕容良心念电转。对方直接点出名册和淑妃,显然确是网络核心人物,至少是知晓内情者。
其目的是为了保住淑妃和现有的势力,避免被连根拔起。
“淑妃娘娘乃陛下妃嫔,凤体安康,自有天佑,何须本相保证?”慕容良避重就轻,“至于名册……本相不知阁下所言何物。”
黑影似乎有些恼怒:“慕容良,明人面前不说暗话!你从望仙台取走之物,便是催命符!若不想鱼死网破,便按我说的做!否则,宫中皇子能病一次,便能病第二次!届时,我看你这宰相之位,还坐不坐得稳!”
竟是赤裸裸的威胁!而且直言不讳地承认了三皇子之事乃他们所为!
慕容良眼中寒光暴涨,但语气依旧平静:“阁下这是在威胁本相?”
“是交易。”黑影强调,“只要你应允,我不仅告诉你高求谦的下落,还可奉上‘玉璧’另一半的线索,甚至……可以告诉你,谁才是真正的‘四灵之主’!”
四灵之主!这恐怕就是那幕后最终的黑手!
就在慕容良权衡之际,异变突生!不远处草丛中传来一声极轻微的闷响,似是弓弦震动!
一道乌光如同毒蛇般射向慕容良后心!
然而,比箭更快的是潜伏在暗处的李琰!
他如同猎豹般扑出,手中短刃精准地劈飞了那支冷箭!
与此同时,数名皇城司好手从四面八方现身,瞬间将那道黑影与冷箭来处包围!
“拿下!”慕容良厉声喝道。
那黑影见事不妙,猛地向怀中掏去,似乎想取出什么。
李琰眼疾手快,一脚踢中其手腕,只听“咔嚓”一声脆响,伴随着一声痛哼,一件东西从其怀中掉落——赫然是半块温润晶莹、雕刻着四灵纹样的白玉璧!
正是那另外半块“四灵纹玉璧”!
黑影见玉璧掉落,发出一声绝望的嘶吼,竟不顾一切地扑向李琰,意图抢夺。
李琰冷哼一声,侧身避开,反手一记重掌拍在其后心。
黑影喷出一口鲜血,扑倒在地,挣扎两下,便不再动弹。
另一边,那名发射冷箭的刺客也被皇城司的人制服,卸了下巴,防止其服毒自尽。
慕容良走上前,捡起那半块玉璧,与怀中自己拥有的那半块轻轻一合——严丝合缝,纹路相连,完整无缺!
冰冷的玉璧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
他蹲下身,掀开那黑影的斗笠,露出一张陌生的、四十余岁男子的面孔,面色惨白,嘴角溢血,已然气绝。
检查其身上,除了一些散碎银两,再无任何能证明身份的物品。
“慕容兄,此人面生,并非朝中官员,也非我们监控名单上的人。”李琰检查后回报道。
慕容良站起身,握着那完整的“四灵纹玉璧”,目光冰冷。
对方派来的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死士,用半块玉璧和所谓的“消息”做诱饵,真正的杀招是那支冷箭!
若非他早有准备,今夜恐怕已凶多吉少。
这是一次失败的引蛇出洞,蛇没有引出,反而被毒牙反噬。
但也并非全无收获,至少,他得到了完整的玉璧,也印证了对手的狠辣与果决。
“清理现场,将刺客带回去,务必撬开他的嘴!”慕容良下令,“这半块玉璧,严密封存。”
“是!”
回到裴府时,已是后半夜。慕容良没有惊动任何人,独自在书房中,对着烛火端详着那合二为一的“四灵纹玉璧”。
完整的玉璧,纹路更加清晰流畅,四灵环绕,透着一股古老而神秘的气息。
它不仅仅是一个信物,更像是一个象征,一个凝聚了百年执念与野心的象征。
淑妃、高求谦、赵归真、张氏、安兴长公主……还有今夜这不知名的死士,都不过是这玉璧网络中的一环。
那个真正的“四灵之主”,依旧隐藏在重重迷雾之后。
对手比他想象的更加狡猾和凶残。
接下来的斗争,将更加残酷。
他将玉璧小心收起,吹熄了烛火。
书房陷入一片黑暗,唯有窗外清冷的月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引蛇出洞虽险,但至少让他看清了蛇的毒牙。
下一步,他需要更加耐心,布下更精密的罗网,等待那条潜藏在最深处的巨蟒,自己按捺不住,露出破绽。
帝国的长夜,依旧漫长。
但握住了完整玉璧的慕容良,仿佛也握住了一丝揭开最终谜底的钥匙。
他闭上眼,在黑暗中静静调息,积蓄着力量,准备迎接下一轮更加凶险的较量。
第234章 玉璧溯源
曲江池畔的刺杀与那完整的“四灵纹玉璧”,如同一块投入深潭的巨石,在慕容良心中激荡起层层波澜,却未能在朝堂之上掀起半分涟漪。
那名被生擒的刺客,受尽酷刑,也只吐露自己是受一名中间人重金雇佣,对雇主身份、玉璧来历一概不知,最终伤重不治。线索似乎再次中断。
慕容良并未气馁。他深知,对手越是谨慎地抹去痕迹,越是证明这玉璧及其背后网络的至关重要。
他将那合二为一的玉璧秘密收藏,严令李琰封锁那夜所有消息,对外只作无事发生。
朝政依旧按部就班。
借着王珪案引发的连锁反应,慕容良顺势调整了几个关键岗位的人选,进一步安插了可信之人。
对名册上其余官员的监控与有限度的“敲打”也在持续,既保持着压力,又不至于逼得他们铤而走险。
他要的是一种微妙的平衡,让对手在持续的焦虑中逐渐暴露。
与此同时,他将追查的重点,重新聚焦于玉璧本身。
如此形制特殊、雕工精湛、且蕴含重大意义的古玉,绝不可能凭空出现,必有源头可循。
他动用了手中所有的隐秘力量,一方面通过皇城司的渠道,暗中寻访长安、洛阳两京顶尖的玉器匠人、古玩收藏家;
另一方面,则授意李琰,设法接触那些常年往来于西域、熟知各路奇珍的胡商首领。
这日,慕容良正在审阅一份关于漕运新船下水的奏报,李琰带来了一位须发皆白、身着葛布长衫的老者。
老者年逾古稀,目光却依旧清澈锐利,举手投足间带着一种常年与金石打交道的沉稳。
“慕容兄,这位是金老,乃是两京公认的玉器鉴赏第一人,尤其精于前朝古玉。金老为人清正,口风极严,可堪信任。”李琰低声介绍。
慕容良屏退左右,对金老执以平辈之礼:“有劳金老拨冗前来。”
金老微微欠身还礼,神色淡然:“相公不必多礼,不知有何物需老朽一观?”
慕容良小心地取出那方以锦缎包裹的完整玉璧,置于铺着软绒的案几之上。
玉璧甫一现身,金老浑浊的双眼骤然爆发出惊人的光彩。
他快步上前,并未立刻用手触碰,而是俯下身,仔细端详着玉璧的质地、色泽、纹路,尤其是那完整的四灵环绕图案。
他的手指在距离玉璧寸许的空中缓缓移动,仿佛在感受其上的气韵。
良久,他直起身,长长吐出一口气,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与凝重。
“慕容相公,此物……此物非同小可!”金老声音微颤,“此玉质地,乃是于阗国顶级羊脂白玉,温润通透,世所罕见。但这雕工纹样……绝非本朝风格,甚至不是寻常前隋旧物!”
他指着那四灵纹路,语气愈发肯定:
“您看这青龙的腾跃之势,白虎的狞厉之威,朱雀的展翅之姿,玄武的沉稳之态……线条古朴雄浑,充满力量,隐隐带有……带有汉魏遗风,甚至……更古老的祭祀意味!尤其是这四灵拱卫的中央区域,虽无文字,却自有一股囊括四海、统御八方的气度!老朽若未看错,此物极可能……极可能是武周时期,由则天大圣皇后授意,仿照传说中的‘传国玉璧’形制,秘密铸造的少数信物之一!”
“传国玉璧?”慕容良心中剧震。他自然知道“传国玉玺”的传说,象征着天命所归。武则天当年以周代唐,在礼制器物上多有创新,仿造象征权力的玉璧作为核心信物,完全符合其性格和需求!
“金老可能确定?”慕容良追问。
“八九不离十。”金老笃定道,“老朽年轻时,曾有幸在一位隐世的收藏家处,见过半片与此玉质地、雕工极为相似的残片,据说是从一处武周时期的秘藏中流出。那残片上的纹路,与此璧如出一辙!只是远不如此璧完整、精美。此物,当是武周核心权贵方能持有之物,传承至今,意义非凡啊!”
金老的话,如同惊雷,彻底证实了“武周遗泽”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