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晚唐:从田奴到第一权臣 第143节

  见到慕容良,她起身迎上,接过他手中的物事,柔声道:“相公今日回来得早些,可用过午膳了?”

  “在政事堂用过了。”慕容良看着眼前妻贤子孝的画面,心中的阴霾被驱散了大半。他伸手摸了摸跑到他腿边的次子的小脑袋,问道:“今日府中可好?”

  “一切都好。”吴仪文浅浅一笑,随即像是想起什么,道:“今日华老来给小的请平安脉,说孩儿身子骨愈发结实了。他还说,听闻相公近日操劳,特意留了一副安神补气的方子,妾身已让厨房按方煎上了。”

  慕容良点点头,心中微暖。

  华老是他信任的老人,其医术和为人皆可信赖。

  他携着吴仪文的手,在庭院中慢慢散步。两个孩子在前头追逐玩闹,欢声笑语洒满一路。

  “如今朝局看似平稳,但暗地里,怕是比年前更加凶险吧?”吴仪文忽然轻声问道,她虽不问具体政务,但敏锐地察觉到了丈夫眉宇间那份挥之不去的凝重。

  慕容良没有否认,只是紧了紧握着她的手,低声道:

  “树欲静而风不止。不过你放心,无论外间风雨多大,我总能护得你们周全。”

  他没有多说,但她从他坚定的话语和掌心的温度中,感受到了力量与承诺。

  她不再多问,只是依偎着他,轻声道:“妾身信相公。”

  春风拂过,带来庭院中花草的清新气息。

  慕容良望着这方寸之间的安宁,心中那份守护的信念愈发坚定。

  山东士族的反扑暂歇,但淑妃与“武周遗泽”的阴影交织,构成了新的、更致命的威胁。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他深知,真正的暴风雨,或许正在这看似平静的春光里,悄然酝酿。

  而他,必须在这风暴来临之前,积蓄足够的力量,编织更密的罗网,方能在这帝国权力场的惊涛骇浪中,屹立不倒。

  前路艰险,但他已别无选择,唯有前行。

第230章 雷霆暗蓄

  山东士族的风波暂告段落,朝堂之上迎来了一段表面上的平静。

  慕容良借着核查崔氏族学弊案的机会,顺势推动了对各地官学、私学的整顿,并加强了吏部对官员德行操守的考核权重,进一步将“文名”与“实绩”挂钩,无形中削弱了世家大族单凭门第和清议把持选官渠道的优势。

  此举虽未明言,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慕容良在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夯实自身的权力基础。

  然而,慕容良心知,真正的威胁并非来自这些台面上的对手。

  淑妃王氏与“四灵纹玉璧”网络可能存在的关联,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令他寝食难安。

  高求谦依旧杳无音信,这条线似乎彻底断了。

  这日,慕容良正在审阅一份关于吐蕃赞普遣使请求在陇右增设互市的奏疏,李琰匆匆而入,面色前所未有的难看。

  “慕容兄,出事了!”李琰甚至来不及行礼,急声道,“我们安排在淑妃宫外的眼线,其中一个……失踪了!”

  慕容良心中一沉:“何时的事?如何失踪的?”

  “昨日傍晚换岗后便未归,今早在其住处也未寻到人,如同人间蒸发!

  我们排查了所有可能,唯一的线索是,昨日午后,他曾跟踪淑妃宫中一名外出采办的小宦官,至西市附近后失去踪迹。

  那小宦官今日依旧正常当值,问起昨日行踪,只道是寻常采买。”

  灭口!

  慕容良瞬间得出判断。

  淑妃那边定然是察觉到了监视,果断出手清除了眼线。

  其手段之狠辣,反应之迅速,远超预料。

  这绝不是一个深宫妃嫔应有的能力和魄力!

  “立刻撤换所有在淑妃宫附近的人手,改用更外围、更隐蔽的方式监控。失踪之人……厚恤其家。”慕容良压下心中的惊怒,冷静下令。

  对手的反侦察能力极强,不能再做无谓的牺牲。

  “是!”李琰领命,又道,“还有一事,我们追查高求谦下落的人,在洛阳有了些眉目。有人曾在洛阳北市见过一个形貌酷似高求谦的老者,与一名胡商模样的之人接触,但旋即消失,再无线索。”

  洛阳?胡商?慕容良眉头紧锁。

  高求谦逃往东都,还与胡商接触?这背后又隐藏着什么?

  是“武周遗泽”网络在洛阳的据点?还是与之前江南倭国海部氏一般,有着海外关联?

  线索似乎越来越多,却也越来越散乱,如同散落一地的珍珠,缺少那根能将它们串联起来的线。

  正当慕容良为这些暗流焦灼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后宫的平静,也将他更深地卷入其中。

  三皇子,也就是淑妃所出的皇子,突发急症,高烧不退,呕吐不止,太医院多位太医会诊,皆束手无策,言及病症凶险,颇有“痘疡”之疑(类似天花或严重水痘,古代视为恶疾)。

  消息传出,后宫震动。

  皇帝忧心忡忡,辍朝一日,亲往探视。

  慕容良初闻此讯,只是按制表示了关切。

  然而,当夜,一名自称是淑妃宫中负责浆洗的低等宫女,竟通过华老暗中递来的关系,冒死将一封血书塞入了前往裴府送药材的华老药童手中!

  血书字数不多,字迹歪斜,显是仓促写成,内容却石破天惊:

  “三皇子疾,非天灾,乃人为!淑妃恐欲借皇子病重,构陷中宫,动摇国本,另有图谋!奴亲眼所见,可疑之物藏于**后苑望仙台基座暗格**!速查!”

  构陷中宫?动摇国本?

  慕容良看着那触目惊心的“人为”二字和“望仙台”地点,只觉一股寒气从脚底直窜头顶!

  淑妃竟然狠毒至此,以自己的亲生皇子为筹码,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若其真与那“武周遗泽”有关,那他们所图,恐怕不仅仅是报复,而是真正的……篡逆!

  此事干系太大!这血书是真是假?

  是确有其事,还是有人设下的圈套?那递送血书的宫女是忠是奸?

  慕容良在书房中踱步,心念电转。

  若血书为真,置之不理,则可能酿成巨祸;

  若为假,贸然行动,则可能落入陷阱,万劫不复。

  “李琰!”他最终下定决心,声音低沉而决绝,“你亲自带最可靠的人,秘密潜入后苑望仙台,核查基座暗格!记住,若确有所获,不可擅动,立刻回报!若无所获,或遇阻拦,即刻撤离,绝不能暴露身份!”

  “是!”李琰深知此事凶险,肃然领命,转身没入夜色。

  慕容良独自留在书房,烛火摇曳,映照着他凝重如山的面容。

  他想起淑妃与郇王的旧情,想起她试图贿赂管家的举动,想起那被灭口的眼线……这一切碎片,似乎都在指向一个极其可怕的方向。

  若三皇子之病真是淑妃所为,那这个女人,已然疯狂。

  而一个疯狂的、身处后宫高位的、可能还与庞大阴谋网络有关的女人,其破坏力将是毁灭性的。

  他走到窗前,望向皇宫方向。

  夜色深沉,宫阙的轮廓在月光下显得静谧而神秘,然而在那片静谧之下,正涌动着怎样肮脏与血腥的暗流?

  这一夜,慕容良未曾合眼。

  他不仅是在等李琰的消息,更是在思考,如何应对这即将到来的、可能席卷整个帝国核心的风暴。

  雷霆已在云端积聚,只待那一道撕裂夜空的电光。

  而他,必须在这雷霆落下之前,找到那个能掌控局面的支点。

  帝国的命运,再次系于这千钧一发之际。

第231章 暗格惊魂

  夜色如墨,皇城后苑的望仙台在凄迷的月光下,只显出一个模糊而孤寂的轮廓。

  李琰带着两名身手最为矫健、绝对可靠的皇城司暗探,如同三只融入夜色的狸猫,凭借对宫禁换防规律的熟悉以及对阴影的极致利用,悄无声息地避开了巡逻的金吾卫,潜至台下。

  望仙台乃前朝所建,台基以巨石垒砌,高大宏伟,平日里除祭祀或登高望远,少有人至,此刻更是万籁俱寂。

  按照血书所指,李琰三人迅速在藤蔓遮掩的台基西北角,找到了一处看似与旁边石壁无异、实则略有松动的石块。

  李琰屏住呼吸,示意同伴警戒四周,自己则运起内劲,手指如钩,小心翼翼地撬动那块石头。

  石块应手而开,露出一个仅容一物进出的幽深暗格。一股混合着泥土和某种陈旧异味的寒气扑面而来。

  他取出随身携带的、特制的细小铜管,吹亮火折,借着微弱的光线向里探视。

  暗格不深,里面赫然放着一个以油布包裹的扁平物件!

  李琰心头一跳,没有立刻取出,而是仔细观察周围,确认并无机关牵连后,才极快地将那油布包裹取出,迅速塞入怀中,并将石块恢复原状。

  整个过程不过几个呼吸之间。

  三人毫不迟疑,沿着原路悄然撤离,身影很快消失在重重宫阙的阴影里,仿佛从未出现过。

  政事堂旁的值房内,烛火通明。

  慕容良负手而立,面上看似平静,心中却如同沸鼎。

  当李琰的身影如同鬼魅般闪入,将那个尚带着地底寒气的油布包裹放在书案上时,他的瞳孔骤然收缩。

  “慕容兄,东西在此,未敢擅动。”李琰低声道,气息因急速奔行而略显急促。

  慕容良挥挥手,李琰会意,退至门外警戒。

  值房内只剩下慕容良一人。

  他盯着那油布包裹,深吸一口气,走上前,用匕首小心地挑开系绳,层层揭开油布。

  里面并非他预想中的毒药或是诅咒之物,而是一本纸质泛黄、边缘破损的旧册子,以及几封同样陈旧的信函。

  他首先拿起那本册子,翻开一看,饶是他心智坚毅,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册子并非账簿,而是一本名册!

  上面以蝇头小楷,密密麻麻记录着许多名字、官职、代号以及简单的联络方式!

  其中一些名字,慕容良认得,竟是朝中一些看似中立、甚至偶尔与他示好的中高级官员!

  更令他心惊的是,名册的扉页,以一种特殊的朱砂,绘制着一个清晰的图案——四灵环绕,拱卫中央!

  正是那“四灵纹”的简化变体!

  这竟极可能是“武周遗泽”网络的部分核心名册!

  他强压住心中的惊涛,又拿起那几封信函。

  信函的纸张和墨迹都显陈旧,并非近年之物。内容多是些隐晦的指令和情况汇报,落款处并无姓名,只有不同的代号。

  其中一封信中,提到了“郇王殿下之宏愿”,另一封则提及“宫中贵人(代号‘玉簪’)已安插妥当,可伺机而动”。“玉簪”?慕容良立刻联想到淑妃的名讳中带有一个“玉”字!

  血书所言,竟是真的!

  淑妃不仅与这网络有关,而且地位不低,是早已安插在宫中的一枚重要棋子!

  她利用三皇子病重,恐怕不仅仅是想构陷皇后,更是想制造混乱,为这个网络的某种大动作创造条件!

  慕容良缓缓坐倒在椅中,只觉得后背已被冷汗浸湿。

首节 上一节 143/1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