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雷霆将至
荆南来的所谓“故人”,并非慕容良旧识,而是李琰安排的一名精干手下,扮作商贾模样,带来了关于荆南转运环节受阻的更为确切的消息。
“侍郎,查清了。”来人压低声音,“那个王押衙,其妹乃是元相府中一名得宠妾室的贴身侍女。拖延转运之事,虽无元相直接授意的证据,但此层关系,绝非巧合。而且,我们查到,王押衙近期在荆州城内购置了一处不小的宅院,钱财来路不明。”
果然与元稹有关!
慕容良眼中寒光更盛。
元稹此举,一为给自己使绊子,二恐怕也是想借此向郭钊示好,或者施加影响,其政治投机之心,昭然若揭。
“此事我知道了。”慕容良沉声道,“你回去后,设法将王押衙贪墨、延误军机的证据,匿名递交给荆南节度使衙门的监察御史。记住,要做得干净,不要牵扯到我们。”
“明白!”来人领命而去。
处理完此事,慕容良心中对元稹的警惕又加深了一层。
这位看似温和、时常主张“羁縻”的宰相,在权力斗争中,手段却也如此下作阴狠。
然而,更让他心头沉重的,还是田务澄与刘湛那边的动向。
李琰加派人手监视后,传回的消息越发令人不安。
刘湛麾下军士囤积引火之物和破损车辆的数量在增加,而且,他们似乎在暗中绘制皇城及周边坊市的图纸,尤其关注几处重要的粮仓和武库的位置!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勾结或牟利了,这分明是在为某种大规模的破坏行动,甚至是……兵变做准备!
慕容良感到一股寒意自脚底升起,直透顶门。
他不能再等下去了!
必须尽快拿到确凿证据,抢先出手,否则一旦让这伙人发动,长安必将陷入血火之中,前线战事亦将彻底崩盘!
他立刻秘密召见了李琰和华老。
在华老的掩护下,一场更加缜密、大胆的侦查行动悄然展开。慕容良动用了之前安插在神策军中并不起眼、却绝对可靠的一个暗桩,命其设法接近刘湛的亲信,套取情报。
同时,李琰的人则开始尝试收买田务澄别业中的仆役,寻找可能存在的往来密信或其他物证。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每一步都险象环生。
就在这紧张万分的时刻,前线终于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西川节度使郭钊,在顶住吐蕃持续压力后,抓住其后勤不继、士气稍懈的时机,亲率精锐出关逆袭,于维州城外大破吐蕃前锋,焚其粮草无数,迫使吐蕃主力后撤数十里!西线压力骤减!
捷报传回,长安城一片欢腾。
紫宸殿内,穆宗皇帝多日阴沉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真切的笑容,对郭钊及西川将士大加封赏,同时对慕容良保障后勤有力也表示了赞许。
这无疑是对慕容良及其政策的有力支持,也暂时压制了朝中的暗流。
慕容良趁此机会,再次以户部名义,行文督促各地,加快粮草军械转运,并特别强调了对北面柳公济部的支持,要求河东、昭义等镇配合,加大对朱克融的压迫,力求在其与吐蕃可能的联动形成之前,取得突破。
然而,慕容良并未被这场胜利冲昏头脑。
他深知,西线暂稳,但真正的危机,依旧隐藏在长安这座帝国的核心之城。
数日后的一个深夜,派往神策军的暗桩终于冒死传回了关键情报——刘湛与其心腹军官饮酒时,曾口出狂言,言及“田公公已安排妥当,只待时机一到,便可里应外合,共举大事”,“事成之后,尔等皆是从龙功臣,富贵不可限量”!
虽然未能探知具体行动计划和时间,但这“里应外合”、“共举大事”八字,已如惊雷!
几乎在同一时间,李琰那边也取得了突破。
他们成功收买了一名负责给田务澄别业送菜的小贩,通过他,确认了别业中那些“健仆”确实多为亡命之徒,其中不乏脸上刺字的逃军!
而且,那小贩偶然听到两名“健仆”醉酒后提及“宫中贵人”、“大事若成”等语!
线索与证据,正在一点点汇聚,指向那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结论!
慕容良拿着这些拼凑起来的情报,在书房中踱步良久。
他知道,摊牌的时刻快要到了。
但对手是盘踞宫中多年的宦官和手握部分禁军的将领,背后可能还有宰相乃至宫妃的影子,仅凭目前这些间接证据和人证,仍显单薄,未必能一举将其彻底扳倒,反而可能逼得他们狗急跳墙。
他需要更确凿的物证,或者,一个能让他们自行暴露的契机!
就在这时,老管家轻叩房门,低声道:“姑爷,吴小姐求见,说是有要事。”
慕容良收敛心神:“请她进来。”
吴仪文走了进来,手中拿着一件缝制好的小儿棉袍,神色却有些不安。
“慕容大哥,”她将棉袍放在一旁,低声道,“我方才哄安儿睡下,路过庭院时,似乎……似乎看到侧院墙头有黑影一闪而过,速度极快,不似寻常窃贼。我心中害怕,便让护卫去查看了,却什么也没发现。”
慕容良目光一凝!
对方果然已经按捺不住,开始将触角伸向裴府内部了!
这是在警告?还是在寻找什么?
“我知道了。”慕容良语气平静,心中却已掀起惊涛骇浪,“近日府中会加派人手巡逻,你与安儿尽量待在主院,不要随意走动。”
吴仪文看着他凝重的神色,聪慧如她,已然明白外界形势的严峻。
她轻轻咬了咬下唇,柔顺地点头:“仪文明白。大哥……万事小心。”
看着她眼中真切的担忧,慕容良心中某处柔软的地方被触动。
他沉默片刻,低声道:“放心,我不会有事。府中……还要托付于你。”
吴仪文抬起头,深深看了他一眼,那目光中包含了太多复杂的情绪,最终化为一句:“嗯。”
送走吴仪文,慕容良独自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目光冰冷如铁。
对手已经步步紧逼,他不能再犹豫了。
他回到书案前,铺开纸张,开始起草一份极其隐秘的奏疏。
他要将目前掌握的所有关于田务澄、刘湛可能谋逆的线索与推断,以最谨慎的方式,密奏皇帝。
同时,他也要与李绛、以及可能争取到的其他可靠重臣秘密沟通,做好应对最坏情况的准备。
这将是决定命运的一搏!
笔锋落下,墨迹淋漓,仿佛带着千钧之力。
窗外,北风呼啸,卷着不知从何处带来的灰烬,打着旋儿掠过庭院。
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帝国的长夜,似乎即将迎来最黑暗的时刻,而黎明前的雷霆,已在云端积聚,蓄势待发。
第194章 宫阙雷霆
慕容良那份字字千钧的密奏,如同投入深潭的巨石,并未立刻激起朝堂上的轩然大波。
皇帝阅后,震惊异常,却并未声张,只是暗中加强了宫禁守卫,并召见了枢密使及少数绝对可信的宗室亲王密议。
紫宸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的冰,表面平静,内里却蕴藏着即将爆裂的力量。
慕容良深知,皇帝的多疑与谨慎,此刻反而成了双刃剑。
他必须做好万全准备,以防对手狗急跳墙。
他秘密联络了李绛,以及掌管部分京城卫戍权力的金吾卫大将军韦处厚(历史上韦处厚以刚正著称),将部分情报有限度地共享,取得了他们的暗中支持与警惕。
与此同时,李琰那边的监视网收得更紧。
田务澄别业外的眼线回报,别业内的“健仆”近日活动明显频繁,夜间常有不明身份的访客,且运入了更多的酒肉,似在犒劳,又似在为某种行动储备体力。
神策军刘湛所部,也以“换防演练”为名,进行了几次不寻常的夜间调动,其目标区域,隐隐指向皇城东侧的几处宫门和武库。
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日黄昏,慕容良刚离开户部衙署,准备回府。
马车行至皇城附近的长街,忽见一队神策军骑兵疾驰而过,马蹄声急促,盔甲鲜明,为首的军官眼神锐利,扫过慕容良的车驾时,似乎刻意停留了一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阴冷。
慕容良心中警兆顿生。
他不动声色地吩咐车夫加速,同时暗暗握紧了袖中藏着的短刃。
回到裴府,气氛依旧压抑。
吴仪文抱着慕容安在厅中等候,见他平安归来,明显松了口气。
孩儿似乎也感受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氛,有些恹恹地靠在吴仪文怀里,不似往日活泼。
“府外……似乎比往日更安静了。”吴仪文轻声说道,眼中带着忧虑。
慕容良点点头:
“近日京城恐有变故,府中已加派护卫,你们切勿外出。”他看着吴仪文清减的面容和怀中稚子,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保护欲,但更多的是一种决绝。若事有不谐,他必须确保她们的安全。
是夜,月黑风高。
慕容良并未安寝,而是在书房中和衣假寐,警醒地留意着外面的动静。
李琰安排的人手,以及金吾卫大将军韦处厚暗中调派的可靠小队,都已在外围布控,只待信号。
约莫三更时分,皇城方向,突然传来一阵沉闷的撞鼓声,并非平日的更鼓,而是……警鼓!
来了!
慕容良猛地站起身,推开窗户。
只见皇城东南方向,隐约有火光闪现,并传来了兵刃交击的呐喊声!
几乎在同一时间,裴府外也传来了短促的厮杀声和呼喝声!
显然,对方在发动宫变的同时,也派出了人手前来“拜访”慕容良,意图不言而喻!
“守住府门!任何人不得闯入!”慕容良对闻声赶来的护卫首领厉声下令,自己则迅速穿上软甲,手持长剑,来到庭院之中。
吴仪文也被惊醒,抱着被吓哭的慕容安从内室奔出,脸色煞白。“慕容大哥!”
“回屋里去,锁好门!无论听到什么动静,都不要出来!”慕容良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吴仪文看着他决绝的神情,知道此刻不是犹豫的时候,含泪点头,抱着哭闹的孩儿迅速退回内室,紧紧闩上了房门。
府外的厮杀声越来越激烈,显然来袭者并非寻常匪类,而是精锐的死士。
慕容良凝神细听,皇城方向的喊杀声似乎也愈发清晰,其中还夹杂着“诛杀阉宦”、“保卫陛下”的呼声!看来,皇帝和李绛、韦处厚他们,也已经动手了!
这是一场决定帝国命运的正邪较量!
就在裴府护卫与来袭死士激战正酣,府门似乎摇摇欲坠之际,街口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整齐的脚步声!
“金吾卫奉旨平叛!逆贼束手就擒!”一声洪亮的怒吼划破夜空。
是韦处厚派来的援兵到了!
来袭的死士见势不妙,试图撤退,却被内外夹击,很快便被剿灭或擒获。
慕容良打开府门,只见带队前来的是一名金吾卫郎将,浑身浴血,却神情振奋:
“慕容侍郎!皇城内的逆贼已被压制!田务澄、刘湛等首恶负隅顽抗,已被团团围住!陛下安然无恙!”
慕容良心中一块巨石落地,但并未完全放松:“元相……和宫中那边?”
那郎将压低声音:“元相府已被金吾卫控制,具体情形末将不知。宫中……听说郭贵妃宫中有些骚动,但已被陛下派去的内侍监暂时看管起来。”
大局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