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 第442节

  智刚的回答一板一眼。

  “法事做完再回京师。”

  说完,便腾云驾雾,往华阴城飞去。

  “师兄他做事就是如此直接,师侄习惯就好。”

  智恒解释了一句,又和契此回到大佛头顶,主持变相图。

  虽然智刚说剩下的交给他,但眼下河东前线形势正好,也不急着立刻前往。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好歹把今天过完。

  李存孝见状,也就踩着风火轮又回到城中,智刚已经在衙署门外站着,并不进去。

  来往百姓看见这金刚铁塔似的僧人,都好奇打量。

  衙门里的书吏虽然不认得这人,但都有眼力,知道这人不是普通角色,都不敢冒犯。

  “李师侄把华阴治理得不错。”

  智刚打量着周围,若有所思。

  “何以见得?”

  李存孝让吏员去收拾屋子,先将其人带到自己的书房落座。

  “百姓面无菜色,视官吏无敬爱,却也无怨憎,眼下世道,已经难能可贵。”

  智刚点评了一句,总结道:

  “师侄做官有法度,晋王麾下少有人及。”

  “不敢当,循吏而已。”

  李存孝见对方没有接话的意思,干脆也不客套,回到书桌前,继续处理政务。

  所谓的后勤管家,不是只伺候军队就可以。

  粮食布匹兵器药品,都是人生产的。

  之前朱全忠带兵肆虐京畿,不少县令知府,逃的逃死的死,留下一地烂摊子。

  无论是收纳流民、恢复生产,还是派遣军队剿匪缉盗,李存孝都得一一过问。

  在工作的过程中,他好几次感受到智刚的视线,都只当没看到。

  书吏早就把屋子收拾了出来,但这僧人都没有挪窝的意思,就这么从白天一直看到日落西山,屋中点起烛火。

  “法师,明日我师父他们就要离开,六太保设下宴会,即为接风,也为送行,同去如何?”

  “宗师于天地中攫取灵气,不必进食。”

  智刚解释了一句,便闭目转动念珠。

  李存孝沉默,只好独自赴宴。

  契此本来就看不上李嗣本,宴会上只顾叮嘱李存孝,智恒也是象征性地喝了杯素酒,就起身离席,去找智刚。

  李嗣本对此也不意外,说到底他只是个玄关武者。十三太保说出去威风,对宗师来说,却也和马夫没什么区别。

  除了李思远和李存旭,这两位高僧还不曾对他人表现出多少重视。

  次日一早,李存孝送别契此和智恒,与李嗣本分开后,依旧回衙署坐班。

  路上却想着怎么和智刚开口,好让自己接下来依旧能参与到法事中。

  大佛中的煞气已经不多,但蚊子腿再小也是肉。

  如果能让他主持地狱变相图,那至少能加速“十方地狱”内景构建,把时间从原本的两三年,缩短到一年半载。

  但要说服智刚,李存孝并不抱什么希望,反正试试不亏。

  推开书房大门,金铁塔似的身影依然坐在那里,像是一夜不曾离开。

  李存孝心头疑惑,未曾开口,智刚已经睁眼,问道:

  “人走了?”

  “走了。”

  “好。”

  “.”

  “李师侄。”

  “?”

  “你缺丹药吗?”

  李存孝一愣,随即含蓄道:

  “家师太乙擅长炼丹,不才,也有几分手段。”

  “我想也是”,智刚若有所思,又问:

  “你缺神兵吗?”

  李存孝心想我还真不缺。

  风火轮、青鸾甲、玄螭大枪、混天绫、乾坤弓、照骨镜就算现出三头八臂,空着的手也只有两只。

  哪怕已经交感天地,六件神兵对他也是溢出状态,再多无用。

  但关键是,智刚什么意思?

  “李师侄是天骄,有慧根亦有慈悲,玉华寺想和你结个善缘。”

  智刚似乎也知道自己言语唐突,主动解释了一句。

  “为何不找其他太保?”

  “找过了。但除了大太保和三太保,其余皆虎狼之辈,与我佛无缘。”

  李存孝闻言顿生警惕,这话听着怎么像是撺掇他去争储位啊?

  “我与佛有缘?您怎么看得出来?”

  智刚摇头,从袖里掏出一座巴掌大的小山,其中有近百个微缩洞窟,内有佛像。

  现身的刹那,其中几十座佛像统统大放光明。

  李存孝对此再熟悉不过,这是神兵的宝光!

  “我看不出来。”

  “祖师看得出来。”

第331章心意棒,半年

  “神兵有灵,自择其主”

  “这几十件神兵,有我玉华寺历代祖师所留,也有机缘巧合所得”

  “寻常人能与其中一件感应,已是有缘分”

  “李师侄这般场面,我也是第一次见。”

  “既然有缘,便取一件,不至于使其蒙尘。”

  智刚话这么说,但脸上依旧是那副模样,实在也看不出其惊讶诧异之处。

  不过李存孝此时倒也可以确定,对方应该确实是真心交好。

  毕竟神兵这种东西,放在哪里都是稀缺资源。

  各家势力的神兵,都是有数的,拿出去,件件都有来历。

  同时心中也不由感慨,玉华寺真是家大业大。

  他看得出,这几十件神兵,有不少都是残缺,只能称一句准神兵。

  即使如此,也还是有二十五六件完好,数量比当初楼观道的还多。

  不过玉华寺选了个战神天王,四处征伐,多少成名高手斩于马下?收缴的神兵想必也有大半在里面。

  智刚看来是真心想交好,但李存孝眼下确实不需要更多神兵了。

  风火轮等六件神兵,基本把探查、攻伐、护身、困敌、逃遁各个功能都覆盖了,再多也用不上。

  可肥肉送到嘴边,哪有不吃的道理?

  “智刚师叔,晚辈有一个弟弟,自小聪慧”

  “无论学佛向道,他都在我身边,耳濡目染”

  “您若是不介意,可否让舍弟一试?”

  “不瞒您说,我在炼器一道,还有些心得,这些残缺神兵,兴许还有完璧之日.”

  李存孝说着,伸手一招,赤红的混天绫从体内钻出,大日般灼灼的金龙于其中游动。

  “这神兵的材料.是当初晋王赠送的龙蜕?”

  “正是。此物是我亲手炼制,并未假手于人。”

  智刚闻言,神色立刻变得郑重。

  对方擅长丹药炼器的名声,他是听过的。但听说得再多,都没有亲眼见识给人的冲击强。

  毕竟李存孝太过年轻,二十岁的玄关已经是许多人只能望其项背的成就,炼丹这些技艺,能有中人的水平就不错了。

  只是如今他才明白,对方真的是那种万中无一的全才,也怪不得晋王对这青年会如此委以重任。

  那些脑子里只有冲杀的太保们,把军功看得至高无上,还以为李存孝留守后方是受了冷落。

  认为自己冲锋陷阵、险死还生,将来必然能封王裂土,而李存孝就只能甘作陪衬,给他们打杂。

  这种想法,是当今武人所普遍的认知。

  但智刚却知道,等天下平定,反而是眼下不起眼的庶务官,将来会成为王朝的基石。

  而李存孝允文允武,无一不精,将来一旦成为宗师,只怕地位还要在大太保李思远和三太保李存旭之上.

  “可以”,智刚干脆地答应下来。

  反正是送礼,送给李存孝还是送给李存孝的弟弟,对他来说没有区别,只要大家能建立良好关系就可以了。

  “多谢师叔!”

  李存孝一喜,立刻叫人将李光义唤来。

  后者被亲兵引来时,手中还拿着点卯用的名册。

  李光义本身天赋不差,又不缺丹药,几个月时间过去,早就已经晋升脏腑境界,做了大哥的亲卫校尉。

  每日除了安排巡逻,还要负责传递机密、通传下属各房,上传下达,位置紧要。

  “光义,智刚师叔这里有一桩机缘。”

  “这些神兵之中,你可以挑选一件最契合的拿走。”

首节 上一节 442/4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