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界鲲鹏:从南华经开始证道长生 第66节

  “我知道。”张石坦然回应,丝毫没有被人戳破意图的尴尬,反而一脸坦然,“这次前来,正是来打探敌人虚实的。”

  他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仿佛在陈述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此时,周围的员工陆续注意到了两人,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几名被苗凤邀请来的教授更是认出了张石的身份,低声议论着,似乎想要上前搭话。

  见状,苏阳抬手做了个请的手势:“既然天师远道而来,不如到道观一叙?”

  张石微微颔首,算是应允。

  由苏阳在前引路,两人一前一后踏上通往山顶的石阶。

  张石跟在后面,目光却并未停留在苏阳身上,而是不断扫视着脚下的石阶和四周的风景,眼中时而闪过一丝审视,时而浮现几分轻蔑。

  “你们这儿的风水,”他忽然开口,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居高临下的意味,“与我们龙虎山相比,差的远了。”

  苏阳头也不回,声音里带着淡淡的笑意:“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龙虎山代代出英豪,咱们小门小观,暂时自然不能与之相比。”

  “暂时…”张石轻笑一声,语气中透着不以为然。

  苏阳没有与他争辩,转而问道:“您说来我这儿打探虚实,不知打探出了什么?”

  张石闻言,脚步微微一顿,沉默片刻后才缓缓说道:“论修为,我不如你。”

  “或者说,在目前的地元界,没有人修为能超过你。”

  他的体内凝聚了近五十缕法力,这是借助龙虎山祖传灵石苦修多年的成果。

  原本他以为,自己已是当世第一人,可今日见到苏阳,他才真正明白什么叫人外有人,他竟然完全看不透苏阳的深浅!

  他只能猜测苏阳是偶然间发现了大堆灵石,然后丝毫没有为下一代考虑全部用光。

  “那您想反悔吗?”苏阳歪着头,似笑非笑地问道。

  张石目光一凝,随即恢复平静:“修为高,不代表斗法能赢。”

  他直视苏阳,语气陡然凌厉,“苏阳,我是来劝你主动放弃灵稻的。如此一来,七日后的斗法,我还可以饶你一条性命。”

  苏阳闻言,忍不住嗤笑一声:“你哪儿来的自信?”

第102章 五雷法第二境

  张石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却不作答。

  “今日还是莫要说那些煞风景的话。”张石缓缓开口,

  “你之修为当世罕见。七日后那一战,你我注定只有一个能活。不如趁此机会论道一番,无论谁胜谁负,也不至于让对方断了传承。”

  苏阳心中轻笑,张石似乎是对自己自信过头了。

  但他也没有拒绝的打算。

  “正有此意。”

  苏阳轻声道,他确实无法否认龙虎山传承的厚重。

  这座由四大天师之首张道陵亲手创立的宗门,历经千年风雨而不倒。

  这位可不是普通神仙,即使在神话传说中,张天师也是能在凌霄宝殿上有一席之地的存在。

  龙虎山从符箓派起家,后又融合金丹派精华,创出独步天下的龙虎金丹。

  可以这么说,龙虎山本身就是道门的活历史。

  这些传承,即便是他也忍不住心动。

  “听说你曾向月霄讨教过五雷法?”张石突然开口,打断了苏阳的思绪。

  只见他枯瘦的手指轻轻一弹,五道颜色各异的电弧骤然闪现,如同活物般在他指间游走。青、赤、黄、白、黑五色雷蛇相互缠绕,发出细微的噼啪声。

  苏阳瞳孔微缩,不自觉地向前倾了倾身子。他清晰地感知到,那些电弧中竟蕴含着微弱的五行气息。

  这让他心中一震,按理说,五雷法的修炼必须寻得相应的五行灵物才能更进一步。

  可地元界,从那儿找五行灵物?

  “有意思。”苏阳压下心中的惊讶,没有直接询问,而是不动声色地转移话题,

  “我们南华一脉,首重心性修炼。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每一重境界突破,都对心性有严格要求。若心性不足,即便法力再深厚也会被卡住。”

  张石微微颔首,五色雷蛇在他掌心缓缓消散。

  “这套体系确实古老,道教修炼本就重视心性,毕竟功法多源自道经真义。只是沧海桑田,后世为方便传承,多对功法进行了改良。”

  这么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方便传承。

  很多时候,活下去远比变强要重要的多。

  而老庄观的功法修炼难度奇高,基本就是最原始版本,没怎么改动过。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诸子百家时期。

  那个时代对于道与理的追求,远远高于后世。

  想要修炼?

  先悟道吧!

  他这套体系的第一个境界名叫外天下,首先就得破除对社会规范、功名利禄的执念,否则的话连感气都做不到。

  张石听得入神,布满皱纹的脸上时而露出思索之色,时而闪过恍然的神情。他的手指在石桌上轻轻敲击,似乎在推演着什么。

  暮色渐浓,两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在青石板上交错重叠。

  这番论道持续到月上中天,山间的虫鸣声此起彼伏。

  苏阳年岁较短,但修为却高。很多门槛都是他亲身经历,自然能给张石极大益处。

  苏阳注意到,张石在听到某些关键处时,会不自觉地握紧拳头,又很快松开。显然,这位天师正在极力掩饰内心的震撼。

  可当他发言时,语气又恢复了平静。

  山间的薄雾在他周围缭绕,为他平添几分仙风道骨的气息。

  “无己无功无名,确实是先秦大家风范。只可惜正是因为不争,这才逐渐没落。”

  “当年通微显化真君张三丰也曾说过,修炼本质是逆转自然生灭规律。顺则成人,逆则成仙,强调通过修炼从先天世界夺取命宝。”

  “正如《阴符经》所言三盗既宜,修炼者需通过盗取天地之机来补足自身精气神。”

  渐渐的,苏阳不自觉地坐直了身体。虽然张石的境界确实不如他,但境界与修道其实是两码事儿,此刻对方讲述的道法真谛却让他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夺…”苏阳轻声呢喃。

  论起一个夺字,又有几本功法能和他的南华经相比?

  正因此,苏阳心底一直有个疑惑。逍遥游既然是注重心灵,为何对灵气需求量同样高的夸张。

  直至此刻张石强调夺的理论,他心中的疑惑才豁然开朗。

  自身不厉害,拿什么去逍遥?

  靠别人同情吗?

  张石注意到苏阳的表情变化,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他端起石桌上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已经凉透的茶水。

  “无己、无功、无名,消融自我意识、超越功利追求、舍弃名誉束缚。”

  苏阳的目光变得深邃,轻声接话道:“无的前提是有。”

  “若从未有过,就说自己无,”张石接过话头,手指轻轻敲击着石桌,“那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当然这都是些旧东西,现代人多看点哲学书也能想明白。”

  苏阳心中反复琢磨,只觉受益匪浅。但这种大道论述,对他目前处境帮助却不是很大。

  突然他轻笑一声,打断了张石的讲述。

  “张天师,别老说别人旧,说说自己的新如何?我从月霄那儿获得过传承,按照他给的五雷法,地元界应该已经没有修炼条件了吧?”

  张石的嘴角微微上扬,眼中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得意。

  “神霄派的五雷法从宋朝传下来的,距现在已经将近千年,但如今可有神霄派的影子?归根结底,便是因为他们不懂变通。”

  苏阳的眼睛微微眯起,目光紧紧锁定张石手上的雷光。

  “五雷法以先天一气为核心,需通过内丹修炼去除后天情欲杂质,回归先天纯净状态。”

  “五脏之炁,”张石左手抚过自己的胸膛,指尖依次点过心、肝、脾、肺、肾的位置,“心火、肝木、脾土、肺金、肾水分别对应五行五雷。”

  “想要调和五脏,最佳方法确实是借用五行灵物。”

  张石突然叹了口气,右手一挥,雷光消散在夜色中,“但自从灵气断绝后,灵物难寻。我们龙虎宗,也几百年没有人练成雷法第二步,五行神雷。直至贫道横空出世,开创新路。”

  苏阳的眉头微微皱起,他注意到张石说到关键处时,总是转移话题。

  “您一开始就用雷法做引子,”苏阳突然开口,声音带着几分冷意,“让我透露出门派功法与修炼心得。应该是算准了雷法在现代社会很难起到作用吧?您也就别卖关子了,快说吧。”

  张石闻言哈哈大笑,笑声在山谷间回荡。

  “没错,”他坦然承认,右手做了个钓鱼的动作,“正是因为普通雷法在现代社会无用,我才会用它做饵钓你上钩。”

  “但五雷法第二重境界,可不是像你想的那么简单。绝对能在你我斗法中起到关键作用。”

  苏阳的嘴角抽动了一下,右手不自觉地握紧又松开。他能感觉到一股无名火在胸中燃烧。自己连修炼出大鲲的心得都和盘托出,对方却还在卖关子。

  看到苏阳的表情,张石不慌不忙地整理着衣袖。

  “贫道乃是天师,又是几百年来龙虎山第一人,还不至于凭白无故拿人好处。”

  “我研究的新的五雷法第二境界修炼之法就是——”

  张石的声音突然变得嘶哑,他的身体微微颤抖,仿佛在忍受某种痛苦。

  “生病!”

  话音刚落,一道惊雷突然划破夜空,照亮了苏阳略显错愕的面容。

第103章 玄阳,你才是挑战者

  “生病?”

  苏阳目光在张石脸上来回扫视,试图从他的神情中找出一丝玩笑的痕迹。然而,他表情始终严肃。

  “五雷法需要用灵物改造肉身,什么时候病也算是一种灵物了?”

  张石没有立刻回答,只是缓缓抬起手,解开了道袍的系带。宽大的衣襟滑落,露出他干瘪如枯木般的躯体。

  苏阳瞳孔骤然一缩,呼吸微微一滞。

  那具身体几乎只剩一层皮包裹着骨架,肋骨根根分明,胸膛凹陷得可怕。

  更令人心惊的是,在心脏、肝、肺等关键部位,密密麻麻布满了细小的针孔,像是被无数毒虫啃噬过一般,泛着青紫色的淤痕。

  “五雷法第二重,本质上来讲,是用灵物之力强化五脏。”张石的声音平静得近乎冷漠,仿佛在叙述一件与己无关的事,

  “等再催动五雷法时,雷电流经全身,就会携带五脏以及存储在五脏中的灵气,从而呈现不同属性。理论上来讲,只要五脏中有强大的五行之力以及灵力,就可以发出五雷法。”

  “鬼扯!”苏阳猛地打断他。

  张石的理论乍听合理,可细想之下漏洞百出。人体五行本该平衡,一旦失衡,轻则病痛缠身,重则生机断绝。

  心火过盛则灼伤肝木,肝木受损又会影响脾土……五行相生相克,怎么可能单凭病痛就让五脏同时鼎盛?

  更何况,五雷正法本就是克制五瘟的。道教法术中,雷法常被用于克制瘟神,如洪山教以雷法收伏五瘟神,宣称五瘟见洪山符命即束首。

首节 上一节 66/2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