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延命灯开始的长生路 第121节

  “兄长与嫂嫂,也同去吗?”

  “不了,我与大郎岁末省亲刚刚去过,此番就不去了。何况,你们仙修道人间的事儿,我们也插不上话……”尹家女微微摇了摇头。

  她是自家人知晓自家事,尹老别驾邀黎卿见面,其中涉及的东西决然不是她与黎雍可以参与的,归根结底,那是紫府道人间的碰面。

  尹别驾未唤她二人,她等自然也懂得分寸。

  只在黎卿院中稍待了小半盏茶的工夫,这位嫂嫂便快步离了去……

  独留下黎卿驻足在院中,沉吟良久。

  突然。

  书苑内骤然有气机涌动,却是那一卷“影神图”的封印再也容纳不下诸多大小仙家,【砰】的一声,原本院内的风息温润、气机灵滢却在这一刻尽数被搅乱。

  “影神图”破,大大小小的“仙家”十余头,齐齐跌落在地,蟾仙最是壮硕,约有九尺高,与诸多小妖,且算是挤满了黎卿这一书房。

  原先掣“影壁摄神法”的灵纸不过是一张寻常的百目灵纸,材质受限,短暂的封印一群小妖便是极限了。

  这不,才刚刚将那蟾仙收入其中,这灵纸就再也承受不住,连带着那法门直接溃散了来。

  众“仙家”见书房被自家这一摔整的狼藉不堪,书房的主人却正是负手立于院中,目光幽幽的盯着此处。

  “啊!就是那道人。”

  满苑仙家当即便是膝盖一软,差点就要瘫倒在地。

  不怪它等废物,实在是那道人太恐怖了啊,堂中大仙都被其随手捏死,法术一祭直接便是开山裂石。

  这让他等为之奈何啊?

  “你们这群夯货,先给老子滚出去,莫要脏了仙长老爷的书房!”

  那大小妖物还在愣神,后方蟾仙便已是叱骂了起来,一脚踹在那挡在门口的金蟾、银蟾屁股上,将这不长眼的二妖踹出了门外。

  有着老蟾仙来呼喝,倒也省得了黎卿动手,大小妖物们连忙扶起那碰倒的玫瑰椅、鎏金炉,一个个乖乖出得院中,歪瓜裂枣排作一列。

  当头是金蟾银蟾怪,旁侧鹰妖与狐女,狼精猪怪歪扭立,浑然便似是个草台班子,也难怪那五行堂就这般匆匆了事。

  诸仙家儿目光闪躲的偷望着那道人,又见自家的蟾仙能说得上话,倒也不敢乱跑了,就紧抓着这条活路。

  他等躲躲闪闪时,黎卿却也在打量着这一营“仙家”。

  这大大小小的妖物要说多么强吧,恐怕随便来上一个有些修持的紫府道人就能杀穿。要说无所谓吧,他等一放出去就能祸害了一县之地。

  带在身边也不方便,难道真的该像玲珑猖说的一样,打死算了?

  黎卿手指轻轻摩挲着下巴,却是犹豫了起来。

  蟾仙一看这不善的眼光哪里还不晓得是什么原因?都怪这群混账东西嘈杂扰乱了仙长书房,想必也是碍眼得很了。

  “仙长老爷!”

  “其实,五仙堂也是得了一道法术的,那是北地仙家修持的,叫做‘出灵术’,专修妖类元灵,出灵附身,探查各山风吹草动,有大用的。”

  “俺老蟾倒有个法子,老爷您再画一张那个收魂的纸卷,把这些惫懒家伙关进去,由老蟾拿着,有吩咐时,俺老蟾立即带人去办……”

  那蟾仙绞尽脑汁,当即便出起了主意来。

  这一言,倒是提醒了黎卿,昔日临渊敕伐院的师兄也养着些山魈精怪使唤,这一山“仙家”亦是未尝不可。

  “有理!”

  黎卿微微颔首,只大手一扬,五嵬大手落下,掣动那招魂鬼箓,数个呼吸便将这大小妖物的元灵摄了起来。

  那足以令他等毛骨悚然的寒意顺着元灵直落魂海,终于在他等魂海中结作了一道袖珍般的“招魂箓”。

  再待黎卿取来灵玉,祭炼了十六张妖牌,可算是拿住他等的七寸。

  但有丝毫不舆,这魂牌激活,诸妖物魂海中招魂鬼箓爆开,顷刻就要他们形销魂散,命归天外。

  紧接着,这大小妖物连多说一个字的机会都没有,却见幽天鬼蜮凭空,那恐怖的吸引力将他等一卷,顷刻便收了进去。

  待得这小小仙家再度恢复清明,已经到了一片昏暗的古庭院中。

  这虚空中无处不在的压抑气机,黑天之上时不时响起的苍茫呼啸,直叫它等遍体生寒。

  “眼下倒有一件事情,须得你等替贫道分忧,老蟾,你可识字?”

  黎卿悠然站立在西苑中央,此苑北处是一列耳房,南面的御马栏中亦在早已经没有了任何的马匹。

  最西面有一座通往岐山外围的宽阔侧门,想来是供西苑马匹出入的,但此时早已经被黎卿挂上了两根巨大的横梁封住。

  其余各处荒废了大片,只有有不少草地裸露在外……

  “识得,识得,仙长老爷请吩咐!”

  蟾仙喉咙一紧,实在不知这是何处,但一听到黎卿托付,当即应了下来。

  “很好,此处乃是岐山东篱苑-西苑,这是贫道的阴府别苑,你按着这竹简上的随记,给我将这座西苑种满阴属与凉属的灵药,药种在此……”

  “此处虚空中有阴气、晦气、丧死衰败之气弥漫,寻常生灵在此,最多三十日就要暴毙而亡!”

  “北面那排的六间耳房收拾干净,可供你等驻居,但每日都须得身披上纸衣以避六天阴晦之气,白纸灯笼辟邪祟,等闲不可离身。”

  “切记,阴府中有半入了府君境的日游大鬼君出入,西苑这内外门栓一定要锁好,除了是贫道敲门且确认了以外,任何人推门都绝不要去开门。”

  “切记,不要越过围墙,不要动那一扇侧门,这阴府之外时常的有日游鬼祟游荡,莫要被鬼祟勾魂摄走了……”

  黎卿交给他等一个阴府开荒的任务,再将数扎纸衣堆在那耳房中,将那二十来道灯笼挂在耳房廊檐下。

  这个任务可是艰巨非常,血肉之躯于幽天冥府中开荒,即便是内苑中的开荒,那也是一项极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这连下的三道切记叮嘱,既摸不着头脑又格外诡异,里里外外尽言鬼祟,当即就吓得诸多仙家儿双腿发软。

  “仙长老爷,您可莫要吓俺啊!”

  蟾仙儿心乱如麻,但他话都还未说完。

  只闻得【吱嘎】一声,那西苑的苑门,突然就被谁给推开来了。

  诸仙家儿齐齐抬头望去,那浑身玄阴鬼气弥漫的身影当即便吓得诸仙儿倒吸一口凉气。

  它等看不清鬼母的模样,在他们眼中只能见到一蓬致命的阴气在移动,似是行走的黑云一般。

  妈呀,真的有大鬼!

  “西苑就交给你了,切记,切记那三道禁忌……”

  黎仙长与苑门外探来视线的身影似是旧相识,回头嘱咐了一句便脚步加快的汇合了上去。

  可这一营“仙家儿”却是真的吓坏了,一头头小怪连忙蜂拥而上,把那纸衣披上,将延生纸灯提起,终于驱散了三分寒意。

  遭劫仙家入幽天,开荒扩列掘灵土,可,大老爷,您连口吃的都没留啊……

第128章 丹书别驾

  仙道者,起于方外,渐兴于长生不死术,于六天鬼神时代愈发蓬勃。

  所谓修行,也不过是练气抟法、紫府道基、阴神化虚、阳神驻世四境。

  仙道初时二境,也不过寻常,但至第三境出阴神开始,便与人道鬼神等不同,乃是一条从未有过的道路。

  北国敬天法祖,山川大地神灵一脉,修的是神宫脑后一道“神轮”。

  鬼神修性灵,人道修性命!

  独独那长生不死的方外仙道,不论是符箓、金丹、练气、丹鼎各脉……所修的唯有一道“元神”。

  出阴神,便是元神显化之始。

  所谓元神者,先天一点灵光,似真我、称道我,先天后天,汇于一体,于是出神矣……

  仙道第三境-阴神者,其跳脱于形、超脱于灵,元神似我又似一方道化天地,阴神一念,瞬息可行百十里,一言足掀起天象变化,吐气可覆海而翻天。

  便如此刻的天穹。

  二十万里太白剑光西来,百丈锋芒横开青天白日,自那巴山楚丘之地越群山,逐天壑,将那七千丈云海一剑两分,直入南国江南道!

  那云海之上,太白锋芒逼人,刚刚遁至桂花府西群山边缘之时,却是突然有一缕仙光垂落,定住了穹天百里,也挡住了其去路。

  “怎么了?”

  羽化仙光定住那流动的云海,更止住了剑光的动作,云中肺金诸气缭乱之间,有黑发垂肩的男子蹙眉落下,脚尖轻点云雾,那四方金气汇聚,顷刻就在他的足下显作庚金剑器一口。

  他有些不解的望向身侧女子,那道号为“荧惑”之人。

  “……”

  “计都的印记,怎么流落到江南来了?那不是前不久才被送到海外去的吗?”

  荧惑没有搭理他,眸间露出一缕疑惑,只右手翻转,将一枚玉盘托在掌心查探了起来。

  天宫十一曜,此刻分别在天都各域执行任务。南国,唯东海有两曜,一为水曜“辰星”,一为新加入的月曜“太阴”。

  江南之地有三曜的坐标在闪烁,火曜“荧惑”与金曜“太白”不用多说,在二人下方的百里外,杀曜“计都”的印记实在彰显……

  “未来的计都正在此处,而且,似乎是已经入了紫府境?计都紫曜已然满足了点亮的条件!”

  荧惑指尖一点,她所收集的关于那鬼郎黎卿的情报即刻在这天宫玉盘上显化出来。

  “荧惑,你是不是有些过于的好为人师了?连紫府上基都未成,入了组织里又能有什么用?”

  “和那玩牵丝木偶的小鬼一样,一有紧要任务就掉链子?”

  这名剑仙极为冷峻,闻得计都的身份就有些不屑。

  “仙门、宗鬼……南国的修行界总归是不一样的,道行的提升不是难事,但天生缘法是求不来的,你见他一眼就明白了。”那女子掌托罗盘,面上笑颜一舒,直接便要作主,带他去瞧一瞧那未来的计都!

  原本东去的剑光一滞,却是为那羽化仙光霸道的定住,转头落入了下方府道之中……

  下方是谓何处?

  江南道,桂花府。

  桂花府都东靠北角,为丹书坊。

  传闻天都之南有古士,善为丹书符,厌杀鬼神,劾唤而命之,又能医疗众病,鞭笞百鬼,驱使社公……

  这丹书坊的尹府,祖上便得了丹书符箓之谛,以符书入道,盛行于州县之间,圜转于府道各处,常有威名!

  黎卿便挑了府中一匹骏马,自华宣坊到丹书坊一路跑马观花而去,此行也未带仆从,只是一如少年之时,掣缰绳,驾白马,再重历了一遍儿时路。

  入得那丹书坊中,连绵的府宅群落,皆是勾角飞檐、青砖红瓦,而与江南道的诸多园林宅邸不同,此处以阁居多,时不时就能见到那一座座的八角翘檐塔,那阁楼塔基之上,尽是丹图篆箓点缀。

  坊中自北江引来活水开露池,道道古色古香的建筑间,灵植高耸,绿意盎然。

  这是一座丹书学府,亦是一处修行道场!

  江南道的世家、庄园、道观皆是如此。

  与各府占灵山福泽,广开山门不同,此处受那古老的士族文化影响,门徒与门客二者,化作了各方修行道场与诸州百县之间的纽带。

  将道场与府邸学宫相合,授门徒广布辐射仕于府道,自然有资粮百道供养,万般权柄入股掌中!

  其入世亦出世,若真要论个左右,那便是方外仙道与红尘仙道的区别了……

  便如丹书尹氏,其本是一座老牌的紫府大世族、丹书上学派,只以这丹书一坊为基,明面上完全没有各州府的仙道士族恢弘。

  可当黎卿越过那三开朱门,踏马入得这尹府之时,依然被惊艳到了。

  只见其中庭院开阔,四方青岩作阶,左右开方有丈许宽敞,两侧铜鼎、岗柱巍然而立,鼎文铭凤篆,丹书作壁图,门徒往来,士子相拜,不似江南庄院,更像是一方古老的学宫,门户堂皇,大开大合!

首节 上一节 121/1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