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被邀月捡到,成移花宫少主 第471节

董仲舒就是个贩卖学问的,皇帝需要什么,他就贩卖什么。

儒家有不合适的地方?没关系,切掉。

别的学术里有什么不错的地方?没关系,加进来。

这就是董仲舒所宣传的儒家思想,其实就是百家思想融合在了一起,杂糅而成的一种新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百家的思想都被融合进了董仲舒的儒家思想里,又怎么能说被罢黜了呢?

这种谁看了都很舒服的思想,汉武帝看了当然非常高兴,他认为董仲舒实在是太有才了,所以就把改革思想的事情交给了他。

其实这里我们就能看得出,董仲舒所要打造的,那就是思想上的统一性。

标兄应该听过这么一句话吧,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赵辰说完看向朱标。

朱标点点头。

“这就是董仲舒,其实可以说是汉武帝想要的,思想上他统一,为此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思想上统一的要求,也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想法。这不是说百家学说没了,而是他们的精华部分被董仲舒给汲取了,儒家思想也不是完全彻底地流传了下来,那些不利于统治的思想也都被抛弃了。

天人感应这个思想就非常大胆了,有点类似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不过孟子提出的那个年代,还是各国争霸的年代,所以他有胆子提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的年代,可是汉武帝大一统的时代,这个时候董仲舒敢于向皇帝提出这样的思想,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以此见天意之仁,而不欲陷人也。

他这里强调的天,并不是皇帝,而是黎民百姓。这里的人指的才是皇帝。天人感应的核心思想就是,希望皇帝能够感受到民间疾苦。

董仲舒认为,百姓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如果百姓身处深火热之中,那一定是朝廷做得不对,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解释。

因为百姓可以成就你的皇位,百姓也可以推翻你的皇位。诚如可载舟亦可覆舟的说法是一个道理。

大汉时期最大的一个特点,那就是有皇帝。

所有大臣、百姓全都围绕着皇帝转悠。

可是就算是在大汉,皇帝的集权并没有那么深入人心。

为此董仲舒在君君臣臣的思想引导之下,大胆提出了后人为之诟病的三纲五常。三纲五常中,最重要的一点,也就是君为臣纲。

正如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一样,董仲舒认为君为臣纲,那也是一种天理,是亘古不变的道理,皇帝就应该被所有臣子们所拥戴,皇帝的命令就应该是所有的臣子都要执行。

这就好比每天人都要吃饭睡觉一样,你可以饿肚子或者熬夜,但是一直这么搞下去,早晚得挂了,因为这是自然规律,不遵守自然规律,当然是要被自然所淘汰的。

董仲舒的这一席话,说得汉武帝热血沸腾,他忽然就觉得自己是真正的天神之子了。这种思想普及以后,皇帝的地位就更高了,而臣子们对皇帝自然就更加忠心了。

所以,也是从汉武帝时期开始,皇帝集权成才正式开始,也就是就是董仲舒提出的帝王制度了,把帝王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将君臣关系确定为一种自然规律。

所以,大汉的儒学最主要的思想就是三纲五常,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君为臣纲。”

求自动订阅…………………………………….

第七百三十二章 任何制度都有好有坏,但是大宋是非灭不可

“原来如此,赵公子这么解释一番,我确实有些明白了,也就是说,大汉的儒家已经成了帝王的工具了啊!”

“不错,正是如此,不仅如此,正如董仲舒的所谓其实就是为了帝王,帝王想要百姓的思想怎么发展董仲舒就会怎么修改儒家。

所以,你看,大汉的百姓对汉武帝无比忠诚是不是。”

“嗯!”

朱标自然也知道这一点,赞同的点点头。

“那么,赵公子认为这样的儒家好吗?”

“呵呵,好不好那要看谁用了。”

赵辰神秘的一笑。

汉武帝虽然尊崇儒家,却并未只依靠儒术治理天下。

而汉武帝之后的昭帝、宣帝两位皇帝,也是继承了汉武的这种兼采并用-的治国理念。

尤其是中兴之君汉宣帝,更是在训斥自己天子时候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由此可见,宣帝的治国思想是“霸王道杂之”,其具体体现是多任用文法吏,以刑名御臣下。

换言之,宣帝既用霸道治理国家,亦用王道治理国家。

何为霸道?何为王道?所谓“王道任德,霸道任刑,王指儒,霸指法”。

一句话概括,用王道就是用儒家治理国家,用霸道就是用法家治理国家。

而汉宣帝治理国家,则是刑德兼备,儒法并重,并没有特意依靠某一家学派,也是因此汉朝在其手上实现了中兴。

而到了汉宣帝的儿子汉元帝时期,情况发生了改变,

自幼受诸多儒生教诲的元帝,与其父宣帝的政治作风截然不同。他对宣帝“持刑太深”、不用儒生的治国方略,深为不满,即位之后,便将自己的纯用儒教治国方略付诸实施。

西汉自汉元帝开始,号称“上无异教,下无异学”。儒家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真正占据了核心地位。

作为圣人门生的儒生们也随着太学、征辟、察举等政策的稳步实施,越来越走进了政治权力的中心,逐渐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社会势力———士大夫。

自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以来,儒生主要是在野的批评派,他们在先秦时期从未真正走向权力舞台。

西汉武帝以前,政府的宰相非军功不得封侯,非侯不得为宰相。虽然武帝时提出“独尊儒术”,但儒学却主要被用于妆扮王道政治,解决大一统的政治秩序问题。

汉宣帝时,“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多重用能臣。

只有到了元帝以后,帝王才空前崇奉儒学,宰相多是经学家出身。

可以说,在汉元帝时期,历史发展到了实现儒家文治理想的最佳时机。

但与此同时,大汉帝国也在这个时期开始走向衰落。

儒生们掌握了权力,自然就要实现儒家的所谓王道理想。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儒生们提出了教化礼乐的方略。

认为只要提倡教化,循礼行事,示民以义而非利,教导民众遵循道德约束,培养良好的风俗习惯,人类社会就能实现太平王道理想。

讲求一个从修身到平天下的直线逻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

汉儒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人主实行德政教化原则。呼吁为政者以教化礼乐代替严刑酷法。

于是,在汉元帝时期,儒生们终于迎来了礼乐教化的良机,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礼乐改制运动。

虽然,儒臣们提出的礼乐教化原则得到了帝王的认同。帝王们努力遵循儒生提出的种种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实行了教化德政原则。

但问题是,这些德政教化可曾解决了汉帝国发展至元帝时面临的诸多困境?

从历史效果上看,儒臣们热衷的礼乐教化,不仅对改善帝国政治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还使情况变得更糟。

儒臣们放大了道德的作用,将政治与教化混而为一,忽略了政治运作中具体的技术问题。

例如,儒臣们在示民以义不以利的主张下,提议罢掉盐铁官。但是,国家财政经费不足的问题如何解决?

没有人能够提出替代的解决办法,因此,仅仅三年就只好再恢复盐铁官。道德解决不了国家的实际问题啊。

所以,儒臣们呼吁的宽政措施对于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更无异于缘木求鱼。

甚至,更为严重是天下承平日久,地方豪族实力变大,需要国家强力限制。

所以在汉元帝之前,大汉历代皇帝,都是执行徙陵等强硬制度,将这些地方势力迁移到关中监管。

并且还任用酷吏,定期对地方豪强势力进行收割,使其难以做大,汉武帝时期,杀戮豪强的多少,甚至成为政府地方官的政绩之一。

所以,在汉元帝以前,中枢朝廷的权威无人敢冒犯,地方势力根本无法与中央对抗。

但是,在儒臣的建议下,汉元帝废除了徙陵等强硬制度,导致地方豪强势力迅速坐大,这些人对当地民众的剥削日益加重。

儒生们的改革运动,非但没有带来政治上的新气象,得社会状况如脱缰之,原有的积弊和矛盾迅速恶化。

因此?汉儒轰轰烈烈开展的教化礼乐运动是失败的。何以会如此呢?在于儒臣的礼乐教化与当时社会症结基本不相干。

汉代政治发展至元帝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土地兼并和流民起义问题。 0157

在这种情况下,儒臣的教化礼乐、帝王个人的恩惠仁慈,如何能够解决尖锐的社会矛盾?流民起义的根源在于土地兼并。

对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儒家的办法的办法除了要求皇帝应当节俭用度外,就就是讲一些正确而无用的废话,讲一些德政的大原则等等,根本没有具体的解决办法。

历史需要的是理性务实的精神,而儒臣们只有道德理想主义。

儒臣们沉醉在大而无当的教化原则当中,对于现实政治中具体的问题却不屑讨论,或者不能提出讨论。

但是,对于能提出具体方案的能臣,儒臣们又指责其是为求功利的小人,破坏教化之风。

儒臣们面对着现实政治,空有理想主义的激情,却难以完成治国平天下的历史责任。

儒臣只能教条化地依据六经古典理想制定方针原则,而无法将其仁心变成切实惠及贫民的具体政策,这是历史的悲哀。

不仅如此,这种情况出现的例子数不胜数,政治上的善必须要靠实际效果来界定,而非主观意愿。这要求脚踏实地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政治智慧。

而汉代儒臣偏偏不懂这一点,只能守着六经圣典,背对着现实,提出应当之理而不考虑其实际效果。

再加上儒术独尊的时代文化氛围,儒生们视六经为世间唯一颠覆不破的最高法则和理论权威。

再加上,此时的儒生已经从在野派变成了执政者,进入官僚体系带给了他们丰厚的物质利益。

他们的身份已经变了,已经一屁股坐在豪强这一边了,所以汉元帝时期的儒臣对相当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熟视无睹,而避重就轻地强调道德的作用。

儒臣们在礼乐教化运动失败后,本应冷静反思理想主义的为政思路和政治实践能力问题。但

是儒臣们反而更加固守其道义理想,将社会混乱归因于汉家的失德。

于是,揉合了公天下和宿命论的“禅让说”开始高涨。

所以当王莽以圣贤的面目出现在政坛上时,立即赢得了儒生们的真诚拥戴。

可惜的是,王莽作为儒家原教旨主义者的典型人物。当他以更狂热的激情全面实现王道理想时,反而带来的是生民涂炭的历史大灾难!

可以说,亡西汉者,儒生也!这也算是报应吧!

赵辰心里是这么想的,但是却不能说出来,毕竟现在大汉还是汉武帝统治,以后会发生什么还真不得而知。

不仅如此,赵辰日后可是要一统九州,那么大汉很可能就要在汉武帝手上破灭,自然不会有后面那些事情了。

“公子,那大宋呢?”

“标兄以为呢?”

“我认为大宋已经被士大夫掌控朝堂了,恐怕这就是所谓的程朱理学的可怕之处吧!”

“不错,正是如此,大宋赵匡胤不得不说也是一代仁杰,但是他杯酒释兵权,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策略简直是错的不成样子。

尤其是所谓的程朱理学,更是大宋灭亡的根本原因。”

“是吗?可是我感觉程朱理学不差啊!”

赵辰:…………………………

开玩笑的吧!

这还不差?

首节 上一节 471/5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