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被邀月捡到,成移花宫少主 第457节

为何自己听到赵辰所说的心学会感到无比的震撼,那是因为自己本身就拥有很高的道德,才能感到如此有道理。

但是若是心学真的发扬出去,大秦,甚至九州所有人都研习的话,除了那些大儒还有道德高尚者能够得到更多的感悟之外。

那些普通人或许会真如赵辰说的那般跑偏,甚至会惹出大祸。

“七弟,你说的为兄已经明白,那么该如何解决呢?”

“其实这也很简单,我先前已经说过了,要想传播心学,就不能太过精炼,不能让很多人理解不了,并且还要加入道德约束标准的良知,告诉世人你的心要有良知,要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如果你明明知道是恶的,就不要做了。

我们要给出了人们一个道德约束,这样一来也不用担心有道德低下的人按照心学理论肆无忌惮的为恶,最后还把过错推到心学上。”

“有道理啊!七弟真是大才,什么都考虑到了。”

“大哥过奖了,其实这还是有些不够,还是那句话,就算是提出致良知,我心光明,为善去恶。

但还是有一些缺陷的,你在街头看到一个乞丐,你觉得给他点钱是做善事。但是实际上是这样吗?你可能在为恶,因为这个小乞丐可能是从小被拐来的。

你给了他钱可能会助长拐卖团伙继续作案。

所以我还是认为心学是有一定危险性的,没有足够的道德和智慧还是不要轻易的学习,所以,最好还是不要传播为好。”

“这怎么可以,这么好的学说怎么可能不让世人知道呢?”

就算明知道有危险,扶苏还是简直要让世人知道心学,无他,他感觉很震撼就是了。

“是啊,太子殿下这么好的学说怎么可能错过呢?相信就算是陛下知道了,也会同意传播的,再说了,加上道德的约束,相信会让人明白心学的伟大。”蒙毅也开口了。

这可是赵辰的学说,他感觉比儒学还要强大,怎么可能不发表呢?

闻言,赵辰是真的尴尬了,你们这样,让以后的王阳明怎么办?他就要五立足之地了啊!

早知道不说这么多了。

求自动订阅………………………….

第七百零三章 说不得儒家会变的混乱也不一定

他是真的没有想将王阳明的心学占为己有,可是现在看来好像不占都不行了啊!

就算自己现在阻止,恐怕兄长和蒙毅都会将这里的事情告诉便宜老爹,到时候秦皇会怎么做不用想都知道。

肯定是大力宣传。

赢氏后代除了一个圣人,这放在谁身上恐怕都高兴无比吧!

更不要说还是他这为大秦太子殿下呢?

“大哥,我说的就这么多了,不过,就算你要传播这心学,我建议还是和儒家,阴阳家沟通之后,让儒家帮忙宣传,并且让他们继续作为注释后在进行宣传才是最委托当的。”

“七弟,这是你的心学,是大秦太子殿下做出来的学说,为何要交给儒家呢?

我们大秦难道不能自己宣传吗?”

扶苏对于儒家的态度转变的有些太快了。

快到就算是赵辰都没-有想到。

这才过去仅仅-一个时辰罢了。

其实这也能够释然,先前的扶苏也只是被儒家的仁蛊惑了而已。

现在已然明白一切,自然不会在向着儒家了。

“太子殿下,公子说的不错,这是太子殿下想出来的儒学,怎么可能让给儒家宣传呢?万一他们有私心的话,将心学占为己有的话,那就真的百口莫辩了,可不要小瞧了儒家在大秦,在九州百姓心中的地位啊!”

“太子哥哥,这这么做确实很不妥。”就连嬴阴嫚都忍不住插嘴了。

“呵呵,你们呀,小了?”

“小了?”

“什么小了?”

“格局小了,我问你们,孔孟儒学和我现在的心学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

闻言,三人沉思起来。

扶苏最先开口。“孔圣儒学和七弟的心学共同点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治国平天下,诚意正心也是起点。”

赵辰点点头。

“大哥说的不错,能够一眼明白,看来大哥对于先前的儒学的研究确实很深刻,不过,我来说说他们的不同,先是主要想法:孔子儒学的主要思想是:正名、仁义、忠恕、知命。

心学的主要思想是:心是理性,知行合一,清德、良心、商业、尊重。

接下来是治理策略的差异。

孔子主张“德治”,心学主张“心即理”。

孔子的治国方略也被称为“德治”或“礼治”。孔子主张使用外部标准,如社会道德标准、伦理规范,或者他们是否履行了约束人民的义务。

这种策略把道德和礼貌运用到人民身上,打破了传统上认为礼貌不亚于庶人的观念,打破了贵族和平民之间原有的重要界限。

“礼治”体现了礼治的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心学主张心是原因。

“思想是原因。这个世界有它内心以外的东西。它的心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吗?”。

心学主张没有心就没有理由。

心是宇宙的立法者,也是万物的立法者。

心学强调“良知”、“明明德”。心理学关注自己的内心,始终努力实现内心的良知,从而减少外界的困扰。然而,孔子的儒家思想要求每个人都要按照规则去做应该做和必须做的事情。

如果某件事是出于不道德的考虑,即使应该做,这种行为也不会被承认。

忠恕之道是孔子的重要思想,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为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为恕。

心学知行合一就是让良知时刻关注人们的行为和心理,做某事不做任何事,这样人们就不会失去本来的心,不会被外界事物动摇,成为外界事物的奴隶。”

三人此刻只有点头的份,尤其是扶苏,他此刻对于心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大哥,你想想,要是这心学到了儒家手里,会是什么境况?”

“这……”扶苏沉默乐一番。

“七弟,还请赐教。”

“大哥,这心学绝对会对儒学有巨大的冲击,然后一部分会如大哥一般明心见性,但是还会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这是错误,比如大哥的老师淳于越,恐怕是最不会接受的。

0 .... .......

他们认为针对理学文人对道德评价、文化创造、教书育人的排他性垄断,这时候道学已经变成了“伪道学”,君子、小人已经变成道德标准,被理学门徒常常用它来戴帽子、打棍子。

如果说心学运用的像是一场直探本源的“顿悟”的话,那么孔夫子当年教导弟子所运用的,则更像是一种“渐悟”。

这种方式是将弟子们的心逐渐“化”开,而非如心学一般直接将其“破”开。

它是通过“六艺”的不断熏陶和平时人伦日用间的实践以及对各类事务的历练,来使弟子们逐渐感悟到那一颗“仁心”的存在。

所以心学和孔夫子所教导的儒学,其主要差别应该是在“悟道”的方式上,而非根本的主旨上。心学是直接去探求最终的那个结果,而孔夫子教导弟子们,大多是在不急不缓、慢慢地去领悟。

那么,心学自然对于儒家的冲击巨大,说不得,会让儒家陷入混乱之中哦!!”

三人:………………………………

他们还真没想到这一茬,现在想象,绝对会如此。

求自动订阅……………………………………丈.

第七百零四章 我要的是再次的百家争鸣

“七弟,按照你的意思,是打算让整个儒家混乱,如此之下,才更好掌控吗?”

“并不是,我并不是想要让儒家混乱,相反,我想要让儒家那些人如大哥一般,明心见性,大哥你对于大汉,还有大宋应该有所了解。

不论是是汉武帝现在的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是大宋与士大夫治天下都是不可取的,他们将文人抬的太高了,这样一来,可不利于皇帝统治。

尤其是汉武帝,完全采用的是愚民之策,这现在还看不出多少差距,但是十几年后,他们的百姓和我大秦百姓比起来差距就出来了。

所以,即便是先前我在大秦也没有彻底破坏儒家,也是因为儒家荀子比较识时务的原因,另一方面就是我想要的是百家争鸣,并不会让一家独大。”

“原来如此,七弟你这想法是在是有些太大胆了些,百家争鸣可不是那么好相与的万一再次出现春秋战国那等战乱可就不好了。”

扶苏说道。

“大哥,你这担心完全是多余的,难道现在不是吗?九州大陆这么大,皇朝林立,还不是如同当初的春秋战国吗?

而且越是压制越不好控制,大哥也是看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实,看看整个战国时代出现了多少人才。

可以说春秋战国历史是九州大陆历史中独一无二的时代,军事、政治、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这里有百家争鸣、合纵连横,以及各式各样的改革和变法;著作有论语、孙子兵法;著名的战役有围魏救赵、长平之战;许多人都成为了传奇,比如:孔子、老子,庄子、孟子、孙子、商鞅、吴起、白起等。

然后再看看现在其他皇朝的百姓,是不是很少在出现这些传奇人才呢?”

“是啊,七弟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就要好好说一下为何会出现战国时代。

其实九州文明早在春秋战国之前,也是大一统的王朝,夏朝、商朝、西周。之所以进入春秋战国时代,离不开一个天子人物,他就是周幽王。正是周幽王的乱治,开启了春秋战国大乱时代。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全力丧失,没有了“天下共々~ 主”,原来靠周王室的中央权威维系的大一统政治秩序失效了。

在权威主义的管理模式中,一切都由最高权威规定和裁决,被管理的各国横向间缺乏有效联系和沟通的方式,也缺乏协商共事能力。

在加上西周出现的分封制度,一旦权威倒塌,天下立刻一片混乱。不再有共同的标准和原则,不再有有效的协调机制。

整个春秋战国时代,各国遵守的都是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你争我夺,互相大打出手。

大哥好好想想,春秋时代弑君36位,亡国52次,大小征战不计其数;战国时代的大小战争约有222次。各国的百姓生活在战争不断的动荡中,当然非常痛苦。

所以,可以将这一段时间出现的战争称之为,战国兼并战争。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混乱的时代,却成为九州眼下历史上一个罕见的黄金年代。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外交家,导演了一出出惊心动魄、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

这是一个创造的时代,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思想巨人一个又一个接连出现。

百家争鸣,争相著述,互相辩驳,形成了先秦历史上唯一一次的绚烂夺目的思想井喷。

他们留下的著作,即便是现在,甚至在以后,也将会被我们视为永恒的经典和永不枯竭的智慧之源。

大哥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吗?”

“这…………”

扶苏闻言沉默了,他还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就连蒙毅也没有想过,是啊,这是为什么呢?

为何以前没有人想过这么一个问题呢?

要不是太子殿下今天提及,好像还真没有人研究过这么一个问题。

“还请太子殿下指教。”

首节 上一节 457/5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