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干净空气里猛冲到第23圈,束龙的前方才终于出现了已经久违的法拉利。
看他赛车上的那个黄色T架,应该是刚刚完成了一停的勒克莱尔。
“芜~这可真是一口及时雨!”
此时看见法拉利的红色,已经快被维斯塔潘给抓到DRS区的束龙当真是松了一口气。
小红牛在长距离上的整体节奏是真的比红牛稍差了一些,优势可能主要表现在对胎耗更合理的控制上面,但是单圈速度依然每圈都稳定比红牛慢了0.1不到0.2左右的样子。
如果束龙他们准备采取的是一停保胎跑完的策略,那么这点圈速差距确实可以不用在意,节省出来的一次进站时间完全可以抵消掉这点劣势。
问题是这种策略就很被动,取得的成绩最后只能寄托于其他车队的表现,对于想要争台的束龙来说完全没有意义。
既然选择了两停,那其实胎耗上的这点差距几乎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当然现在的局面对于束龙来说也不容乐观就是了,原本通过提早进站拉开红牛那2.1秒的优势,已经在维斯塔潘五圈的追进中被缩小到了1.3秒。
在别的赛道可能还会觉得这个差距挺大的,但上赛的整体布局太宽敞了,这就导致红牛哪怕还没有抓到束龙的DRS,可维斯塔潘当下在后视镜里的存在感真的很强!
“所以我们至少完成了对一辆法拉利的超越?塞巴斯蒂安选择进站了吗?”
“事实上”哈梅林稍微迟疑了一下,又重新确定了几人之间的时间差,“没有!”
“没有?!你的意思是Seb没有进站?还是说我们没有超掉法拉利?”
“我的意思是都没有。”
“但是.”
好吧没有但是,现在的这个局面就是结果,束龙必须把注意力都放在他第二个stint的具体实施方案上面。
不过有些信息还是很重要的,哈梅林那边简单在TR里给束龙解释了一下。
梅奔很快!这个已经是围场内所有车队的共识,早已不需要再进行赘述。
所以本来长距离表现本来就相对拉跨的法拉利,经过十几圈的比赛之后会慢慢被梅奔拉出DRS区,基本上是这场比赛里注定会发生的结果。
勒克莱尔在第一圈就超越了维特尔没错,但随着逐渐丢失了前方梅奔火车头的带领,他想要在后车有DRS的情况下继续守住位置就变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也就是在束龙进站后的第16圈,维特尔在车队指令的帮助下顺利与勒克莱尔完成了位置上的交换。
然后有意思的事情来了,没有了梅奔DRS的牵引,法拉利和前车之间的差距迅速拉大到了三秒以上。
结果在没有了梅奔在前方提供的脏空气干扰之后,法拉利的长距离表现反而因祸得福,整体圈速节奏不降反升,基本上和换胎后的大小两台红牛持平,这才造就了现在这副古怪的战局。
“维特尔下一圈应该也要进站了,位置可能就在你们前面一点,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尝试进攻勒克莱尔。”
“我不确定是否要这么做,但是我会尝试的!”
进站换白之后还要面临一个轮胎升温的问题,如果束龙能在这一圈内成功过掉勒克莱尔,基本上就相当于他能在下一圈马上就获得直接进攻维特尔的机会。
与此同时,在法拉利的勒克莱尔同样也接到了车队让他全力防守束龙的指令。
但维特尔一会儿出站后需要先解决胎温的问题,刚刚出站的勒克莱尔难道就不需要了吗?
第104章 搅屎棍
哈梅林和束龙完成沟通的位置在十号弯后的小直道上,这里顶着逆风的推进让束龙在没有DRS的情况下,把尾流的效果给拉到了最大。
十一号弯一个晚刹抢入内线,跟勒克莱尔强行完成并排,但束龙却没有忙着完成超越,反而牢牢地占据住下一个弯外线的位置,逼迫着勒克莱尔先行在更短的行车线路上进入十二号弯。
其实想要在这里超车,外线抽头反而是更好的选择。
因为十二号弯是一个向右的长弧度弯,束龙大可以凭借更好的轮胎性能在外线更晚的刹车,在拉满足够入弯角度的同时凭借十二号弯的内线优势占据身位领先。
但是!
十二号和十三号组合弯之后就是全赛道最长的DRS大直道,判定DRS使用权的那根检测线就位于十二号弯的弯中位置。
束龙选择卡进十一号弯的内线,就是为了堵住勒克莱尔向十二号弯外线偏移的可能,逼迫他去率先撞到那根DRS检测线。
这还没完。
后面的DRS大直道根本就不是束龙选择的超车位置,他想要超车的点其实就是十三号的长加速弯这里!
如果只是单纯想吃到勒克莱尔的DRS,束龙大可以在这里什么也不做,两人之间的车距本来也就不过0.6而已,哪怕只是按部就班地跑,十三号弯后的DRS长直道他也能稳稳地获得足以超车的尾速。
可这个收益实在太小了,只是刚好能满足超越勒克莱尔的条件而已,一旦过了十四号的回头弯,束龙马上就会被法拉利在发车大直道上用DRS反攻。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很简单,只要他不在第一个DRS区超车,将超车点选在十六号弯之后的第二个DRS区,基本上就可以匀出差不多一整圈的时间来巩固自己的优势。
但是束龙等不起这么久。
在下一圈的一号弯,可以确定小红牛有八成的可能会在这里直接与出站的维特尔相遇。
如果选择那个最稳妥同时也是最平庸的方案,到时候束龙很有可能就会直接面临被两辆法拉利夹击的局面
万一节奏在这里被拖住,那么束龙很有可能还要受到来自身后迎头赶上的维斯塔潘持续的威胁。
风险越高收益自然也就越大,几乎就在哈梅林那边提出了进攻指令的同时,束龙的脑袋里就根据现有的地图数据及时构建出了一套完整的超车计划。
十三号弯在赛道中的地位很特殊,因为后面衔接的就是最强调赛车最高速度的直道,所以对于这个弯道的理解也和寻常弯道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攻克一个弯道最基本的思路,就是尽量在最大限度确保弯后直道加速的情况下,选择最短且最直的线路。
核心在于确保弯后直道的加速。
不同点在于十三号弯倾角不小,而且弧度很大,整个弯道都可以看做是弯后直道加速的一部分。
在这里的重点非但不是寻求最短最直的攻弯线路,跑得太极限了反而会损失加速的距离,关键是要尽可能地利用弯道的长度在进入直道前就给自己争取到足够的速度优势。
这些东西勒克莱尔都清楚,而且他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车队给他的任务是尽可能地拖延束龙的推进节奏,但现在下一段自己会被DRS进攻已经成为定局,他所要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收紧他与束龙在弯后大直道上的尾速劣势。
于是在进入十三号弯的过程中,勒克莱尔非常坚定地把自己的行车线向着弯道的外侧挤压了出去。
这个动作明摆着就是告诉了旁边的束龙——你要么冒着单侧轮胎上草失控的风险就在这硬怼,要么就态度软化一些稍微松一脚油门,然后大家一起和和气气地利用外线加速。
反正后面的直道上也能超过去,何必在这里那么拼不是吗?
束龙确实让了,但他为的就不是什么和谐发育,反而转头就是一个交叉线切入了内线!
这里就要提到一个问题,在当今DRS规则下的赛车时代,成功率最高的超车方式是什么?
当然就是在规则允许下的DRS超车啦废话!
轻松且低风险,只用在方向盘上按一个按钮接着油门焊死,被进攻的赛车甚至很多时候都会理性地选择不去做多余的防守动作。
但束龙觉得还有另一种,那就是在别人预想不到的地方,打一个出其不意!
十三号弯这里的赛道宽度其实很宽,在过往的比赛中不乏有车手会在这里对前车发起进攻,按理说这里应该也能算作是一个需要谨慎盯防的超车点。
但这样的条件在今天几乎等同于不成立,至于为什么,那就要问问今天赛道上接近六级的东偏北三十度左右的大风到底同不同意。
在暖胎圈哈梅林提醒束龙一定要格外小心的赛段里,这一截是尤其被反复强调的部分!
他当时对这里的评价是——必须!非常!非常的小心!
从赛车进入十一号弯开始,车头的指向就在这一连串连续组合的大弧度弯道里,从西北方向一直顺时针转了将近三百度最后指向正西。
也就是说赛车在这里会先后承受横风,大逆风,另一个方向的横风,最后在十三号弯的出弯阶段变成顺风。
在这期间赛车的抓地力和平衡性会出现一系列十分混乱且突兀的变化,整一套给油的动作必须在最大化赛车加速性能的同时,每时每刻都要根据方向盘上传回的抓地力反馈随时进行调节。
如若不然,轻则彻底丢失这里的弯道节奏,严重一点像赛前暖胎过程中维斯塔潘和库比卡那样赛车原地失控都不是不可能的。
别说还要在弯道里变奏超车了,能正常把出弯的程序执行完毕都算是不得了的本事。
这哪怕是对于束龙来说也绝非易事,但好在他有【摩擦掌控】和【太极】这两大助力。
仗着自己现在更好的轮胎抓地性能,微松油门实现赛车重心的向前转移,凭借此时迎风获取的高度前端下压力,精准切入勒克莱尔留出的弯道内线。
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打方向动作,但在这短短不到一秒的时间里,束龙在方向盘上回打调整的微动作就至少完成了十数次。
这里和一号二号三号的组合弯还不太一样,在那里赛车最后的弯速其实并不算快,而十一号到十三号弯则是速度非常快的高速弯赛段。
速度快还会导致一个问题,那就是你对赛车输入的一切操作,所反馈到赛车动态上的表现都会格外敏感。
而作为车手,要么就确保自己的动作像是程序一样绝对的精准,要么就只能要求自己比赛车还要敏感!
束龙不是机器人,但他有足够敏锐的感知,以及完全足够他及时作出应对的反应速度。
反过来被压在外线的勒克莱尔满头冒汗,看着束龙在弯中似漂非漂的动态大气都不敢出,生怕一不小心惊扰到旁边这个疯子的心态,那肉眼可见在剧烈晃动的前轮就会突然滑过来肘自己一下。
事实证明这个担心是多余的。
已经油门焊死誓要跟束龙死杠到底的勒克莱尔,突然发现身旁的小红牛猛地一个提速,非常不合理地率先冲进直道的加速路段。
老四可能大脑已经短暂停摆,只能这么眼睁睁地看着前车打开DRS,就这样在他的目送下扬长而去。
“啊——!Nooooo!他过去了!我的轮胎还没有到工作温度!”
“好的我们看见了,维特尔正在进站,尽可能贴住他的尾流,我们在下一段DRS区反击,不要被他甩出去了。”
“这家伙绝对是疯了!绝对!我没有开玩笑!”
“Copy,copy.”
别人可能不知道束龙刚才干了什么,但一直保持近距离轮对轮的勒克莱尔不可能不清楚。
法拉利这边刚出站还没有彻底暖起来的白胎只是原因之一,但耳畔由对方引擎传出的那阵激增的电机声噪,无疑已经告诉了勒克莱尔真正的答案。
束龙能在弯道加速效率更低的内线完成超越的关键,就是这人特么的在弯里按超车按钮!
两人刚才几乎就处于赛道的同一位置,只有勒克莱尔知道这究竟是有多疯狂的举动。
赛车的受风刚刚从左侧横风转为顺风,乱流导致的尾部甩,再加上前端丢失气流导致的前面推,赛车的操控完完全全就是一场噩梦。
然后这人敢卡在这个时间点去碰超车按钮的?
难怪上一场比赛结束后,维特尔在车队里反复抓着人研究最后被小红牛绝杀的那次超越,这个人真的不能以常理来揣测!
好在这条直道足够长,跟在后面的勒克莱尔有充足的时间让自己重新冷静下来,一路全力地放电,好不容易才把自己和束龙之间的差距稳在0.91,刚刚好抓住第二段的DRS。
“我没有看见Seb!他出站了吗?”
“是的!我们完成了一次很出色的进站!他现在领先你2.4秒,领先小红牛1.6秒,你刚才执行的很棒!”
“不不不,我刚才开的超级烂!我都已经不想再说了,真的!开的像一坨屎!”
“OK,OK.现在尝试对他发起进攻,让我们把位置拿回来。”
没有让维特尔进入到束龙的攻击范围内,这倒是让勒克莱尔稍微松了一口气,不过和工程师的对话让他在一、二、三号弯的组合弯这里稍微丢失了一点节奏,又被束龙顺势把差距给拉到了1.1秒。
“拜托!这脏空气!我们不能在这里耽搁太久,Max已经跑到我的后视镜里来了!给我来一点有用的意见,什么都行!”
“你现在已经没有多余的电量了,STRAT5怎么样?”
“No!我想调到模式3!”
“赛前我们已经讨论过这个问题了,这样做的风险很大。但如果你坚持的话,那就最好快一点,不要让引擎过热了。”
“我知道了,等我先攒两圈的电量。”
就在法拉利的这段TR发生后不久,哈梅林也跟束龙汇报了他身后勒克莱尔的打算。
听他们的那个口气,就好像是准备要把法拉利赛前给引擎加上的限制给暂时取消掉一样,这对于束龙来说可就没有那么美妙了。
法拉利引擎的高频模式或许没有那么稳定,但就实际输出的功率来说,束龙现在车上的本田引擎是绝对扛不住的。
现在后面勒克莱尔的引擎状态就像是薛定谔的猫,或许会出问题,或许直到这场比赛结束也相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