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维斯塔潘对于赛恩斯的动作早有预判,提前走的防守线让对方只能通过外线抽头,同时又在进入四号弯时外摆宽线挤压赛恩斯的行车线路。
外线的赛恩斯也不是个善茬,同步也在向内逼迫维斯塔潘的出弯角度。
抢外线超车图的就是更宽的加速线路,通过挤压维斯塔潘的空间迫使对方缩小转弯半径,这就意味着他能够拥有比红牛更早的给油时机和更深的给油力度。
两个红牛体系出身的蛮牛性子就这么在四号弯硬碰硬了一次,最后以赛恩斯的完败告终。
在拼抢位置的过程中,他的右前蹭到了维斯塔潘车身侧面锋锐的底板边缘,接下来的五号弯又是一个全油门的左弯,才刚刚被嘎了一刀的右前瞬间承受了它这残兵败将所不能接受的负荷,直接原地裂开。
这一下赛恩斯可惨了,现在距离维修区可还有相当漫长的一段距离,就算能坚持住不退赛剩下的五十三圈比赛对于他来说也已经是完全没有任何意义的垃圾时间了
后面黑金配色的哈斯带领着一溜小火车呼啸而过,束龙也跟着捡了一个大便宜,顺势上到了P8。
就在束龙马上准备对前面的莱科宁发起尝试性攻击的时候,TR里哈梅林的声音让他及时冷静了下来。
“暂时保持位置,等有十足的把握再尝试超车,我觉得我们现在有尝试plan B的条件。”
赛前的plan A,就是和与自己有直接位置竞争关系的对手保持相对一致的比赛策略,防止他们通过提前进站换胎抓干净空气。
但现在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束龙当下被他用来起跑的这套红胎其实比前面哈斯和阿罗的轮胎都新,和身后雷诺的里卡多相同。
因为整体的圈速优势摆在这里,基本上在赛前就可以确定稳进Q3的哈斯和阿罗虽说都做了两次飞行圈,但他们当时只启用了同一套轮胎,都想在Q3用更多的新红尽量往前挤一挤位置。
算上暖胎、推进和回场圈,在起跑时他们的这套轮胎本身就已经有6圈了里程了。
尤其是在巴林这样对轮胎磨损压力特别高的赛道上,用这样的红胎起跑基本上可以确定他们的整体策略,就是在十圈左右提前完成第一次的进站。
再分析一下雷诺。
霍肯伯格因为直接在Q1出局的缘故,他起跑的轮胎选择的本身就是黄胎,第一个stint肯定会非常的长。
今年的白胎状态非常不好,只要战术里带了白胎,全场比赛的完成时间都比其他黄红多停的预测时间更长。
当然考虑到霍肯伯格起步的位置和现在的位置,再加上巴林这条赛道超车与缠斗的频率又很高,也不排除他们会硬要黄白一停跑完等着捡皮夹的可能。
而进入了Q2的里卡多自知难以进入Q3,轮胎省下来也没什么用,和束龙一样也是开了两套新胎做的飞行圈。
这就相当于他们比前面的哈斯和阿罗在第一个stint上起码可以多三圈的余量,如果单纯采取预防性策略就跟着一起早进站的话未免就有些太浪费了。
这个所谓的planB,其实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轮胎余量的优势,尝试overcut。
现在前面的维斯塔潘已经拉开马格努森3秒了,等前面的哈斯和阿罗进站,束龙的前方就相当于有了一段差不多五秒的干净空气,可以趁着前车换胎后让轮胎升温的这段时间实现位置上的反超。
当然,现在还只是暂时这么决定的,具体要怎么实施还得看具体的情况。
最关键的数据还得来源于后方因为爆胎进站换了黄胎的格罗斯让和赛恩斯,车队的策略组需要分析他们实际圈速的衍进情况,才好判断这个战术具体的可行性。
这两人正好一个用的是法拉利的引擎,一个用的是雷诺的引擎,数据上对于束龙的车组这边判断是否需要对身后雷诺进行策略预防也有很大的帮助。
目前另一个进站了的还有赛点的少爷,只不过他用的是梅奔的引擎,轮胎上也是黄换红,基本上没有什么参考的价值。
主动权现在是握在束龙自己手上的,不管最后需要进行的是哪一种计划,他现在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克制住自己的进攻欲望,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的轮胎状态。
比赛来到了第八圈,经过工程师对于各支车队的实际遥感圈速的计算与分析,最后还是决定采取plan B的战术。
可能是因为进站进的太早了,哈斯和迈凯伦对格罗斯让和赛恩斯的指令都是尽可能地延长这一套胎的stint,总之他们的圈速在前面的这几圈看起来都相当的糟糕。
反观束龙这里,在这四圈当中他对轮胎的保护极其到位,【摩擦掌控】和【太极】让他对轮胎的照顾轻柔得仿佛对待婴儿一般。
然后还有一点.
“马格努森的圈速从上一圈开始已经出现有衰退的迹象。”
“我刚才也注意到了,他应该是后轮过热,屁股现在有点甩。
Kimi也已经开始有尝试超越的动作了,我这边怎么说,要找机会超吗?”
“在安全的情况下超掉他吧,看看能不能利用他拉开和雷诺的差距。”
“Copy!”
作为火车头的哈斯先崩了可以说是预料之中的情况。
巴林赛道可不像是阿尔伯特公园赛道那种狭窄而又难以超车的地方,在这里想要当火车头的门槛可是很高的,防守后车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极大。
要么通过夸张的变线,牺牲自己的过弯节奏去打乱后车的过弯节奏。要么就战略性地放车上前,重新在三段DRS中寻求抢回位置的契机。
第一种胎耗大,但是未知的风险比较小。
第二种胎耗其实也没好到哪里去,但是放车过去之后还超不超得回来可就不一定了。
不知道马格努森是怎么评估的,可能本来计划中这第一套红胎的stint就短,也无所谓胎耗到底大不大,反正他看起来选的是第一种。
画龙防守本就是他出道以来的特色,为了胜利和车队的指令真的是可以做到不管不顾的地步,算上排位的里程,本来就是十多圈老红胎会衰退的这么快也并不算奇怪。
但他身后的莱科宁和束龙可都不是什么好人。
你画龙能挡住一个,难不成还能挡住两个?
经过一圈的进攻试探,分属两支车队的束龙和莱科宁都依稀洞察出了对方的一点打算,心照不宣地决定临时合作一把。
机会就在第十圈的第九和第十号组合弯!
马格努森作为同样初次登场就登台的天才车手,他甚至比汉密尔顿和束龙第一场的排名都高,当时因为里卡多燃油管违规取消成绩甚至递补到了P2!
虽然后面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一直来回辗转于小车队之间,最后在哈斯才安定下来,导致他的职业生涯看起来完全就是高开乱走。
但那份经历至少也说明了马格努森肯定不菜,甚至如果忽略他那些多少有点不讲体育道德的行为,赛车竞争力不错的时候甚至可以说马格努森其实很强!
身后阿罗和小红牛的攻击意图非常明显,他一老早就察觉到并且有了初步的应对计划。
车队的指令通知他下一圈进站,也就是说这一圈不管这个位置守不守得住,用这套已经没有多少剩余价值的轮胎但凡能多换掉一点对手轮胎的状态他都完全是赚的!
但是他低估了后面那一老一少现在莫名的默契程度,也低估了束龙现在对轮胎状态的保存程度。
九号弯是一个向左带一点内高外低负倾角的下坡弯,对于刹车的力度和寻迹的精细程度要求极高。
根据马格努森对于后车状态的判断,他们想要在这里通过晚刹超车的难度很大,一不留神就会出现轮胎抱死的情况。
但是为了保险起见,他在九号弯前还是稍微提早了一点刹车点,选择了一条相对比较狭窄的行车线来封堵后车强插内线的可能。
后车的轮胎怎么样他暂时不清楚,反正马格努森自己的轮胎是快不行了,这种早刹慢入的操作对于他的刹车和轮胎的负担也比较小。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束龙这年轻人居然这么虎,直接在九号弯从外线带着寻迹骑着路肩就一下就在弯中抽头了两辆赛车。
别说是总里程都十多圈的老红胎了,换新红来敢这么玩的人也不多。
可惜在束龙这里抱死这个概念差不多可以从字典里删了。
有【摩擦掌控】的存在,只要他自己不想,那么轮胎的抱死几率就能无限趋近于零。
现在马格努森有两个选择,要么照常走线主防莱科宁,要么堵死束龙。
从他延迟了十号弯入弯时机的动作来看,马格努森的选择明显是后者。
不管是从理性还是感性上分析,这一波马格努森的选择都完全没有毛病。
首先他跟Kimi的策略倾向明显是属于同一种类别,差不多的进站时机就意味着在这里硬防阿罗的意义其实不大,反而是去折损束龙的轮胎寿命收益更高。
另一个嘛你们猜猜“马画龙”和“围场杀手”这种名号是怎么来的?
对于有血性的车手来说,大部分在赛道上都会有类似“你可以超我,但你不能虐我!”这样的心态,直道上被硬超那是没有办法,弯道里怎么的都会想办法挣扎一下。
马格努森要更极端一点,他是“你既不能虐我,也不能超我!”
权衡什么的在这一瞬间都不存在于他的脑子里,反正看见束龙动作的一瞬间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去你丫的想都别想!”
但这么一来十号弯的内线就给莱科宁留下了非常宽敞的空档,老莱头也是一点都不客气,宁愿轮胎抱死一下都要硬把车头给塞进去。
机会这不就来了吗?
束龙也没有要跟马格努森硬抗的意思,带着寻迹的车头向内一摆,直接就跟哈斯绕了一个交叉线,转头咬住阿罗的尾流,双双打开DRS爽冲。
镜头给到了小红牛的P房,里面刚刚才帮阿尔本完成了一停的车组成员,屁股才刚刚挨上椅子马上就激动得又跳了起来,到处欢呼着见人就给一个熊抱。
第二段DRS区相当之长,这也是为什么莱科宁和束龙都会选择在这里当做超车点的原因,他们可以借此机会把优势拉得很大。
只不过束龙直接尝试在九号弯这里就动手Kimi也是没有想到,但既然机会来了自然没有不抓住的道理。
全程目睹了车载镜头的哈梅林喉结上下滚动了一番,虽然内心对于束龙这样的举动并不是非常赞同,但还是鼓励性地说了一句:“干得不错,继续加油。”
解说们其实也不理解束龙这样选择的原因,在他们看来既然互相之间有着策略差异,前面赛车提早进站是早晚的事,束龙完全没有必要在这里做出这么冒险的举动。
“芜~超的很漂亮!但是年轻人在这里是不是稍微冲动了一点?”
“确实是有点冲动了,不过我觉得吧,对于这样明显在上升期而且还有天赋的年轻人来说冲动一点也是好事,至少他能让车队看见积极向上的信号。”
“说到这个我就想到当初维斯塔潘刚进红牛的时候,那会儿他也是经常犯一些低级错误,但是他并不会给人一种‘他不行’的感觉。”
有些东西不是坐在驾驶舱里的人可能感触并不是很深,但束龙这么做其实也有着自己的考量在里面。
首先若是要尝试在第二段DRS区的大直道上超越,那么赛车无论在加速阶段还是直道末端的重刹区对于轮胎的损耗其实也不小,相较来说速度没有那么快的弯道反而更方便把握轮胎磨损的程度。
另外他和马格努森之间的身位差距比阿罗更大,莱科宁或许可以轻松在直道上攒够超车的尾速,但对于束龙来说想要超越哈斯不仅距离更长,所需的尾速也比阿罗更高。
也就是说但凡马格努森对他有一点防守的动作,那么束龙想要超越他的时机很可能又要延后至下一个DRS区,这段时间完全就是对轮胎无故的浪费。
而且说得好听叫做Kimi和束龙有点默契,但别说两人都不同队了,同队的队友都还时常内斗得厉害,鬼知道狡猾的老莱头在超过哈斯之后会不会反过来帮着马格努森防守后面的束龙。
毕竟从宏观上来说,莱科宁与策略相似的马格努森除了互为对手之外,在针对束龙的问题上两人的利益其实也是高度一致的。
贴住阿罗的束龙也没有忙着继续进攻,反而先向车队确定了他现在和雷诺里卡多之间的时间差。
“里卡多现在距离你1.3秒,不过他有哈斯的DRS,追进的速度很快。”
“Copy!”
刚才在十号弯那里还是耽搁了一点时间,原本跟着火车阵都把雷诺拉开了的差距转眼间便又被贴了回来。
更糟糕的是马格努森在这一圈直接就选择了进站,不仅给里卡多拉到了最后一段的DRS,同时还给他让出了一段相当干净的推进空气。
感谢最喜欢小六花了、顺时针948、Ecstasy、自然壕、书友080305082628539、a35784915、顶尖风爷、书友20180827122303006、近一个月和书友150731224125178大佬的月票投喂!
感谢星染浮云大佬的打赏!
又没还动,捋策略逻辑捋的脑壳疼,今天还是5K
请个假
开书至今头回请假。
主要前阵子考研体检检出脂肪肝,复查转氨酶高了标准三倍多,今天去看医生又浪费一下午,明天补回来。
现在每天这个生物钟稀烂,人都要熬废了,空一天出来调一下
第87章 小牛欺我莱无力
才刚刚经历过和马格努森的缠斗,其实现在束龙的位置就是刚刚好能抓住阿罗DRS的范畴,想要超车正常情况下可能还需要一到两圈的铺垫。
然而老莱头的轮胎能不能扛到那会儿还是个问题,现在和对方发生缠斗那才叫真正的没有必要。
束龙当下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就是保持在这段刚刚好的距离内,用对方的DRS就这拖着自己,然后稍微给接下来的那几个push圈稍微屯一点电量。
但是
“Kimi现在的圈速是多少?我怎么感觉他跑的好慢!”
“1:37.5,他确实是在有意的控制自己的节奏,现在他们进站的窗口不是很干净,有可能会考虑延长第一个stint.”
“.你怎么不早跟我说?雷诺现在距离我多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