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房里的几人都被束龙给整无语了,只不过刚才还因为绝望与疲惫显得有些暮气沉沉的氛围却是轻松了不少。
坐在角落里带着耳机昏昏欲睡的伊伦.克鲁格强打起精神,若有所思地拿着圆珠笔屁股在自己的下巴上比划了几下,取出小本本给电影的主角又补充了几项可以考虑填充进去的人设预案。
别问他为什么可以出现在这里,当你的背后有大项目和大笔的资源支持,那么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地方都是可以一路绿灯畅行无阻。
事实上这几天他在许多车队的P房都转悠过,最后还是在正赛开始后选择了留在丰田这边。
虽然目前束龙暂时还没有和他有过什么正式的交流,但这年轻人在他看来简直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贵素材库,伊伦为一所需要做的就是稍微对他的所见所闻进行一些电影形式的艺术加工。
很快,束龙下一圈的圈速情况就被统计了出来。
相较于之前那个出场圈的情况,8号车这一圈有着明显速度损失的弯道被缩减到了14个,但是在有些问题没有被解决且损失不算很大的弯角,现在总体耗时甚至被扩大到了先前的两倍有余。
不仅如此,束龙上一圈在慕尚直道末端损失的时间也不算小,总体单圈比同阶段的7号车慢了将近三秒。
“行我知道了,继续再看看下一圈。”
临近比赛的最后阶段,本来还准备找个睡袋短暂休息一下的哈特利都给自己看精神了,死死咬着下嘴唇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束龙就这么一圈圈的试错调整,大概到第六圈的时候圈速便已经与常规的长距离推进圈速持平,将对又进行了一次进站的7号车领先给暂时稳定在了12秒。
“有记录下刚才的油门和刹车曲线吗?”
“有!布兰顿现在已经在记了!”
“中岛呢?”
“他在进餐。”
“让他快一点,现在应该是他的状态比较好,我需要控制一下自己的比赛时间!”
下午12:43分,距离比赛结束还有三个小时左右,然而束龙总上场时间已经合计快有9个小时了。
对于勒芒二十四小时来说,规则上单人比赛总时长不得超过14个小时,单次比赛时常不得超过四个小时。
不过规则上还有个总时长不得低于6个小时的死线,也就是说除非队内有车手受伤出现缺人的情况,否则每一名车手的最长参赛时间理论上也就只有12个小时。
按理说目前束龙应该还有很大的时间余量,其实是完全足够撑完接下来所有比赛的,更应该趁这个机会稳住目前的时间差并尝试继续扩大才对。
从他重新构建出一套目前的省油开法出来之后,到现在为止差不多两个小时的时间,期间凭借如程序设定般的精准走线和点位判断,再加上偶尔腾出余量来猛推一两圈,现在又重新将优势给稳固到了26秒。
7号车虽然暂时没有油压的问题,但在长时间的驾驶之后,完全相同的设计让他们也不敢随意造次。
而且他们似乎也发现了自己轮胎经常漏气失压的问题所在,那就是是因为前面有几次上砂石地的经历,导致他们的底盘和悬挂出现了些微的损伤和形变,现在导致他们的赛车平衡稍微有一些问题。
照这样的发展情况来看,8号车能继续稳住的话夺冠并非无望。
但问题就在于关于比赛时长的规则还有另外附加的一条,那就是为了车手的身体健康考虑,每六个小时中驾驶的总时长不得超过4个小时。
也就是说目前看似束龙还有着三小时的余量,其实能够容忍他继续呆在赛车上的时间已经不足两个小时,中间这段空缺他还需要另一个人来填补顶住。
哈特利才刚下车没多久,现在都没怎么休息,显然是由中岛一贵来完成这项任务更合适一点。
虽然对方的外号和名字都有点邪门儿
“不不,我可能.没办法。我一定会害得我们输掉的!”
束龙都愿意无视那些乱七八糟的巧合选择相信队友了,结果中岛一贵反而像是自己走不出曾经的梦魇一般,整个人已经完全陷入了自责和内耗当中。
先是在练习赛中撞毁了赛车导致正赛出现隐患,结果到了正赛赛车又正好是在他手上出现了问题,简直命运都像是被这个“终点一跪”的名号给诅咒了一样。
本来36接近37岁的年纪在赛车手当中已经算是大龄,又接连被自己的失误和与年仅21岁的束龙之间如鸿沟般的差距挫折信心,中岛一贵甚至都已经产生了在赛季结束后就退役的想法.
只是这样的状态明显已经不适合再被委以重任了,车组便也只能将希望寄托到哈特利的身上。
“我应该可以的,你的油门和刹车曲线我已经看了好久,正好上一轮提前了一段时间换人,这一个小时我应该能顶住。”
12:49,束龙进站,8号车换上哈特利继续参赛。
才两圈过后,感觉自己已经偷学到不得了武功秘籍的哈特利当即迫不及待打开了TR,询问自己刚才的圈速情况如何。
“圈速很不错,但是布兰顿,你得稍微注意一下你的油耗,我们现在不能仅仅只是快!”
“好的好的!我的老天爷,这可真是不容易,Shu还在吗?我该在哪里调整?”
“我在。”束龙抓过一把巧克力胡乱嚼了两口咽下,接来盖德递给他的耳机,紧接着又问了一句:“你研究过路书吗?”
“一点点。”
“很好,待会儿我会大概提前两到三秒提醒你松油和刹车的位置,出弯的给油就只能你自己把握了,记得Smooth——operator~”
“OK,Thank you!Copy!”
驾驶数据曲线图毕竟只是个参考,赛车在驾驶过程中的所呈现出来的性能表现是动态变化的,抄作业或许可以缩短走弯路的时间,但真正想要走成自己的路其实还得看自己。
哈特利这一节从12:50一直跑到了14:06,束龙也一直隔空指挥他指挥到了14:06,和康韦驾驶的7号车之间差距从26被追回到了7秒。
毕竟操作上还不算特别熟悉,又是隔空接受着束龙的临场指挥,哈特利能有这样的发挥已经不错了,至少没有给8号车组多折腾出一次进站加油出来。
同样一直坚挺到了现在的盖德通知哈特利进站,束龙从旁边抓过一瓶真的奥牛蓝白罐,揭开盖子几口便“吨吨吨”倒进了肚子里。
接着快速穿戴好头套头盔,做好帮哈特利开门接棒的准备。
停站,换人,补油加换胎。
万幸没有出什么岔子,8号车组配合得行云流水,就是束龙被刚才那几口喝急了的红牛噎得有点难受。
这玩意儿是带气的,灌到肚子里的杀伤力和可乐都差不多。
感受到四个轮胎轰然落地,束龙也完全没有含糊,弹上离合干脆利落地甩出了维修区。
直到这时先前憋在嗓子眼的那股气才准备化为一声饱嗝,却被束龙憋住从鼻子呼了出去,整个鼻腔被碳酸的热流灼得一片火辣辣。
“嚯~这不比什么能量饮料都提神多了?”
虽然眼角被呛出几滴热泪,却完全不妨碍某人此刻Buff拉满火力全开。
隔壁最后阶段上的是他们的绝对主力小林可梦伟,这还是束龙本届勒芒正赛第一次与这位曾经的丰田杆位王隔空较量。
但是在接连苦熬之后,很多车手现在都已经眼神空洞鼻斜嘴歪,不是谁都像体质拉满还有【能量特调】加持的束龙这么能抗的。
下午16:07,丰田的8号车在束龙共计11个小时的驾驶之下,以领先7号18秒的优势率先冲过摇着方格旗的胖大叔。
放松?兴奋?更多的好像还是一种释然的情绪。
毕竟不像是需要拼到最后一刻的F1,早在比赛还剩着20分钟的时候,束龙其实就已经准备好迎接自己的胜利。
嘴角嗫嚅着哆嗦了几下,最后还是矜持地绷紧抿住,通过鼻息发出一声略显愉悦的轻哼。
“看来赛车之神还是爱我的嘛~谢谢你了勒芒。”
第171章 回来就是为了赢
24个小时的奋战+371圈的总里程=一个勒芒的全场冠军
路边都是摇旗呐喊的马修,每一辆驶过的赛车都得到了英雄礼遇级的夹道欢迎,能完成勒芒的或者说能有胆量来挑战勒芒的就不存在所谓的失败者。
“现在感觉怎么样?你的第一届勒芒?”
“我我不能说它很酷,可能是某种比酷更上一层的东西,总之能和你们并肩作战是我的荣幸!”
“我们的荣幸伙计!芜——!”
对面属于哈特利的欢呼直接冲爆了TR的耳麦,震得束龙也不由眯着眼睛稍微偏了偏脑袋,隐隐还能听到属于中岛一贵喜极而泣的抽噎声。
话说原来在小红牛跟一个受气包似的哈特利,当脱离了红牛那个高压的环境之后原来也可以这么爽朗吗?
勒芒24小时实在是太过于熬人了,以至于当最终结果真的尘埃落定的那一刻,无论丰田对这一幕到底有多么的熟悉,在如释重负的情绪冲刷下还是难免让他们为之动容。
环场一圈,束龙就远远看见了自己今年勒芒的两名队友,现在正举着丰田的队旗和象征着胜利的方格旗侯在了发车大直道的路边。
“所以我现在该怎么做?要把他们一起带上吗?”
“当然!他们会知道该怎么做,你只用尽情地享受自己的胜利就好!”
束龙上一次在现场就看到过阿隆索他们这么做过,只是没有想到这么快自己也有了践行这项传统的机会。
才刚刚把车门打开,哈特利当即就扑了上来,抱着束龙的头盔隔着口罩“吧唧”亲了一大口,幼稚得完全不像是一个快比束龙大了一轮的中年大叔。
另一边的中岛一贵看起来就“矜持”多了,只是紧紧握住束龙主动递过去原本是准备碰拳的手怎么都不放,嘴巴里打快板似的“谢谢”讲得和说唱一样。
“别这样吧,每个人的表现都非常出色,故障只不过是勒芒对我们一点小小的考验,也是勒芒选择了我们。”
“不,是你让勒芒选择了我们!”
中岛探头进来的这句低语直接把束龙给吓了一跳。
仅仅改了一点点表述,这表达的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他可不想承受这样的捧杀,随即才意识到对方是用日语悄悄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感想。
只是这也的的确确就是中岛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可能只有实际驾驶过这辆赛车的他和哈特利才能最清楚的明白,束龙到底都做到了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
而作为今年队里最拖后腿的那个人,中岛真是实实在在地从束龙的身上感受到了什么叫“救赎”。
别说是一开始被强行顶替掉的塞巴斯蒂安.布埃米,哪怕是换首次为丰田带来了勒芒胜利的阿隆索来,可能也没有办法带着这台已经苟延残喘的赛车强行登上全场冠军的宝座。
好像,现在的赛车也该属于下个世代了啊
36岁的日本大叔坐在8号车的侧面,闭着眼睛微微扬起脸感受着面颊上的微风拂过,属于中年人的中二热血似是感怀般摇曳着微弱的火光,不由得产生了如上感想。
束龙倒是没有那么多的感怀,初次经历勒芒的颁奖仪式让他有些手足无措,只是紧绷着神经被人群簇拥着缓缓驶过维修区通道,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停到了独属于全场冠军的至臻停车格上。
“Jesus感觉简直比在赛道上比赛还要紧张!他们不怕被我撞到吗?!”
“哈哈~你早晚会需要习惯这一切的,来吧!”
哈特利揽住束龙的肩膀用力晃了几下,探身进来帮束龙把安全带解开,又用力把束龙从车里拉了出来。
另一边的中岛也适时递来了早就准备好的帽子和口罩,顺便接过束龙脱下的头套和头盔,小跑出去交给了丰田的工作人员。
“接下来我们该干嘛?”
“合照!虽然大家看不到我们的表情,不过还是记得笑开心一些!”
某人就这么被另外两人给强行架到了中间的C位,与他们身下这台陪伴着一起征战了24个小时的战车,在镜头前共同留下了足以永远铭刻在赛车历史上的自豪一刻。
从排位的杆位,到正赛几度拉开巨大的差距,再到最后一举逆转8号车组因为故障产生的颓势。
束龙确实也用他全场11个多小时近半时长的表现,坐实了他这一个C位当之无愧的含金量。
可惜这里终究不是他一直以来为之全力以赴的主战场。
所以当赛后被围追堵截的记者们层层围住,面对那些迫不及待询问勒芒冠军对于他究竟有何种意义的麦克风时,除了表达对于勒芒赛事本身的尊重之外,束龙所想要透露的意思其实也就只有一个——
“为了回来!”
没有时间沉浸在对于勒芒获胜的喜悦当中,与甘梦宁短暂温存后便送别了女友,转头与父母和阿隆索一同前往了红牛米尔顿凯恩斯的总部。
走之前束龙其实还和伊伦.克鲁格见了一面。
本来只是想着像往常做别的什么访谈节目一样稍微聊聊就行,但是阿隆索一听是和电影的制作有关,立马就变得没有那么好说话了。
简单的说就是束龙现在本身就是一种资源,你要想利用这笔资源来完成电影的制作,那就不能仅仅只是出于“热心”帮了就帮了吧,你得给好处!
当然有些事情也不是伊伦一个编剧能说了算的,说白了他就是被人花钱雇来的打工仔,具体的可能要等项目正式启动之后才比较好聊。
这件事暂时就这么被搁置了下来,束龙现在的重点是需要明确他在红牛当中定位问题。
首先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先确定他在下半赛季的红牛席位。
如果说此前佩雷兹和其身后的团队,还在坚持想利用赞助买断他在下半赛季的席位,现在这一切在束龙成功带回勒芒的冠军之后就完全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