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在国内航天发射机构工作过的工作人员,也感到与有荣焉,毕竟这是一次全新机制的发射任务,必然会载入人类航天的史册。
啪啪啪…
上一层的小会议室内,一众管理层同样鼓着掌。
等掌声稍歇,顾麟羽笑容满面地说道:“卫副总,这一次星光1号的发射任务,我们已经成功了。”
卫问天同样高兴不已,不过他没有大大咧咧,而是抚慰起研发部门的人员:“辛苦顾总工了,还有各位研发部门的研究员和工程师,总公司和老板不会忘记大家的辛苦。”
众人也跟着寒暄起来。
虽然星光1号还没有和天宫空间站进行对接,但大家都清楚,这一次他们测试的内容,并不是星光1号宇宙飞船,而是天空之城上面的电磁弹射装置。
既然星光1号可以被安全弹射到近地轨道上,那就证明了这套系统的可行性。
这也是顾麟羽等人半场开香槟的原因。
哪怕接下来,星光1号宇宙飞船在近地轨道上出问题,那也是宇宙飞船设计部门的问题,和电磁弹射装置设计部门没有太大关系。
而作为星光1号宇宙飞船的设计部门,即蓝鲸航天飞船设计中心,他们同样高度关注着这一次发射任务,只是他们还需要继续跟进后续。
顾麟羽等人却可以开庆功会了。
远在本土的江淼,自然知道逐日城的天空之城在做什么,不过由于发射任务还没有真正圆满完成,他就没有发视频过来慰问。
一个小时后,顾麟羽等人已经在航天区的食堂内,开了一个小庆功会。
卫问天拿起茶杯:“今天没有酒,我就以茶代酒了,干杯!”
“干杯!”
各色饮料杯子相互碰在一起。
一边夹着皮皮虾肉,卫问天一边小声问道:“顾总工,咱们什么时候可以进行第二次测试?”
“飞船设计中心已经建好了3艘飞船,如果这一次星光1号和天宫空间站对接成功,那我们下个星期就开启第二次测试。”顾麟羽边答,边舀起一大勺鸡枞金汤。
这一次蓝鲸航天的飞船设计中心,其实一共设计了3款宇宙飞船,分别是星光1号、2号、3号。
有财大气粗的海陆丰集团在背后支持,蓝鲸航天才敢一次性设计3款宇宙飞船。
其中星光1号,属于近地轨道型号,全重150吨,内部有效载荷为100吨,可以支持往返近地轨道和地球,属于可重复利用的类型。
星光2号,属于太阳系内圈型号,全部重同样为150吨,有效载荷为50吨左右,专门用于探索金星、水星、太阳等太阳系内圈区域,有针对性的设计,几乎不可以重复利用。
星光3号,属于太阳系外圈型号,也是全重150吨,有效载荷50吨左右,专门用于探索火星、小行星带、木星、土星和天王星,也是不可以重复利用的类型。
卫问天转过头拿起茶杯:“周顾问,如果我们发射飞船去金星,你们那边的设备之类准备好了没有?”
“准备好了,除了一小部分我们航天科工自己设计,其他设备都是和你们公司共享的。”周希夷代表了航天科工,他也知道自己的工作任务。
由于航天科工并不想单独研发一套专门去探索金星的设备,因此绝大部分项目都是和蓝鲸航天合作,双方共享技术和数据。
毕竟航天科工的项目非常多,不可能将资金全部投入到探索金星上,只能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合作。
好在航天科工储备的研究员和工程师足够多,遇到财大气粗的蓝鲸航天,双方也是一拍即合。
这一次和天宫空间站的对接测试,也是航天科工在牵线搭桥。
就在卫问天、顾麟羽等人边吃边聊的同时。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轨道微调,星光1号宇宙飞船终于和天宫空间站成功进行了对接。
还在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终于彻底松了一口气,这代表着此次发射任务圆满完成,他们今天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
而天宫空间站这边的宇航员们,也迎来了一波非常充足的补给。
此时的天宫空间站已经是全新的构架,其实这个应该叫第三代天宫空间站,那个老的二代天宫空间站同样还在近地轨道上飘着。
与老的二代天宫空间站不同,三代天宫空间站的结构属于复合型的,支持更大规模的结构搭建。
比如这一次星光1号宇宙飞船运输上来的100吨物资之中,就有可以搭建多5个新舱室的材料。
这些材料主要有内骨架、充气气囊、外部复合薄膜,一个标准体积大约150立方米的气囊型太空舱,重量大概只有10吨左右。
当然,这是不计算配套电气设施和工作设备的。
这一次带上来的100吨物资,除了建设太空舱的原材料,还有一批电气设备和科研设备,至于宇航员的生活物资,并不需要星光1号运输,因为空间站内部就储备有足够5名宇航员一年左右的生活物资。
由于这一次运输上来的物资比较多,空间站内部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储存,因此宇航员们必须尽快搭建新的太空舱。
好在这些搭建太空舱的原材料,都是提前设计好的,因此他们搭建起来非常快。
不到一天时间,就完成了两个新太空舱的基础搭建,后期只需要进行电气设备和科研设备的安装,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虽然还不能投入使用,但用来临时存放太空舱零配件之类,倒是绰绰有余了。
直到第五天,星光1号携带上来的100吨物资,终于全部被搬运到了新的太空舱内,在此期间,宇航员们又抽空建了第三个新太空舱。
好在外太空没有明显的的重力,不然五个人五天搬100吨物资,难度还是有点大。
第349章 配合推进
天空之城在按部就班测试电磁弹射装置。
而赛里斯内部在进入2030年之后,各项发展也在不断提速。
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产业,那便是蔬菜和花卉等草本农作物的种植产业。
滇南地区。
依托当地丰富的热带、亚热带、高山温带草本植物资源,近期这里的花卉种植产业蓬勃发展。
同时各种小镇和乡村,也在这一轮产业升级过程中,开始出现加速衰败,甚至可以用消亡来形容。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生产模式的改变,进而倒逼乡村和小镇的人口流出,这加速了乡镇的衰败。
毕竟人都迁移出去了,乡镇自然而然会衰败。
比如此时的滇南怒江河谷地区。
河谷只剩下六个城市,而当地的其他乡镇基本没有多少人口了。
新建设的怒江泸水新城,就是当前大背景下,一个典型的新移民城市,其人口为60万,城市布局为六个区,这些新城区依次排列在河谷两岸,通过削平两岸的山地进行扩建。
泸水新城处于怒江河谷的中下河段。
其实整条怒江河谷,未来都会进行二次整合,因为赛里斯不打算继续维持人口五百万以下的市,对于那些人口太少的城市,都要进行全面合并。
泸水新城的核心产业就是鲜花花卉。
该地的六个区,都是功能非常明确的区域,比如作为空港的山台区,作为农业生产的百花区,作为医疗教育中心的泸水区等。
此时的百花区内,当地的几十家花卉生产商,都来到了海陆丰集团设立在此的分公司大楼里。
一个被晒得干黑的光头中年人,一边递烟,一边小声问道:“老李,最近咋样?”
接过他香烟的中年人,是一个四十来岁的方脸中年人,其皮肤同样比较黑,一看就是经常在户外工作。
老李点燃手上的玉溪:“呼…还能咋样啊!今年天气还是不行,我在镇里的花圃收获不到去年的一半。”
光头一脸诧异:“你不是搞大棚了?怎么还这样?”
“呵呵,大棚就可以无视天气吗?你以为我是建海陆丰那种全控室内农场?呼…”老李摇头晃脑地吸着烟。
“也不知道这一次海陆丰集团的人邀请我们来做什么?”光头一头雾水地猜测着。
老李一边抽烟,一边忍不住吐槽起来:“谁知道呢,不过泸水新城建得这么大,到处都是空荡荡的房子,这么多房子找谁住呀!总不能让村里面的人都进城吧?”
“是呀!”另一个同行也大吐苦水。
其实泸水的花卉产业并不强,老李等人别看名头好听,其实就是一个大号的农民,通过承包村里的土地种植花卉和园艺植物,这些人的种植规模普遍不大,大多在几十亩到几百亩之间。
同时他们也看不明白为什么要建设如此庞大的新城区,毕竟当地人口才二十多万。
就在老李等人浮想联翩的时候,海陆丰集团泸水分公司的经理郑庭玉,带着几个农业技术员出现在众人面前。
老李和光头等人,见状赶紧将烟扔进矿泉水瓶里。
郑庭玉虽然抽烟,但他的助理还是让下面的员工使用室内强制通风,给会议室去去味,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抽烟。
他看了一眼在场的花卉生产企业老板们,便笑着拍拍手:
啪啪啪…
一下子,众人的目光便集中在他身上。
“大家新年好,我代表海陆丰集团在这里给大家提前拜个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其他话我就不多说了,我们敞开心扉的谈一谈这一次邀请各位老板的目的。”
老李、光头等人,立刻聚精会神听着郑庭玉的话。
虽然不知道海陆丰集团葫芦里卖了什么药,但海陆丰集团作为国内农业行业的领头羊,专门邀请他们过来参与会议,肯定不是什么小事。
因此所有人都非常重视,生怕错过什么重要内容。
郑庭玉微笑着继续说道:“我们公司近期开发了一项全新技术,名为万能砧木…”
其助理同步在电脑上,将详细的内容播放在会议室的大屏幕上。
同时所有人的桌面上,专门用来给与会者使用的平板电脑,也同步显示出同样的内容。
台上的郑庭玉继续解释着。
台下的花卉生产企业老板们,也快速浏览着这个所谓的“万能砧木”技术。
粗略浏览了一遍,老李眼神之中,已经被震惊填满了,他不由自主地小声嘀咕起来:“竟然还有这种技术…”
十几分钟后,郑庭玉讲解完了技术的一部分情况,同时也估摸着,所有人都差不多看完了,便开口说道:
“大家都看得差不多了,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来了。”
老李一旁的光头第一个按耐不住,拍了拍桌面上的话筒:“你好,郑经理,我想问一下,这种技术只能在高标准的全控室内农场进行种植吗?”
郑庭玉点了点头:“是的,因为要发挥万能砧木的增产效果,必须在高浓度二氧化碳和氧气室内,这只能在全控室内农场进行。”
“这…我们没有钱投资这种室内农场呀!”光头一脸无奈地提醒道。
然而郑庭玉却笑着继续说道:“我知道,大家一时间很难拿出几千万去投资室内农场,这也是我们邀请大家过来参加这一次会议的另一个目的,我们公司打算将泸水新城中的一部分室内农场进行出租。”
“出租?”
“这倒是可以考虑…”
“就是不知道租金是多少?”
郑庭玉知道很多人关心租金问题:“大家不用担心租金问题,所有室内农场的统一出租价格为每亩每年6000块钱,水电费按市场价收费,这里有一份我们公司内部试生产的成本预估表,你们可以参考一下…”
所有人的桌面平板电脑上,再次出现一份新文件。
老李眼疾手快点开了文件夹,一目十行地扫了一遍,随即在心里面盘算起来。
按照目前的水电费,和海陆丰集团内部评估的生产成本,他大概估算出一个粗略的成本。
以海陆丰集团可以提供的万能月季花砧木为例子,其月季鲜切花的亩产量,几乎是普通大棚的8倍左右。
如果每年只需要6000块钱的租金,他觉得可以投资。
而且老李还发现另一个好处,那就是海陆丰集团投资建设的种植大楼,都集中在百花区、临河区、云山区,鲜切花采收之后,可以直接打包,然后通过空港直销亚洲联合体各地。
随着亚洲联合体各地的居民年人均中位收入突破5.8万华元,各地居民对于提升生活品质类型的消费,正处于高速膨胀阶段。
比如以往只有节假日才比较多消费的鲜切花产品,现在也越来越普遍成为日常生活的消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