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一切 第374节

  “我们也想转型,可不知道做什么比较好。”老亨利非常头疼。

  这个时候,高文·范却笑了起来:“亨利先生,眼前不是有一个好生意吗?”

  “眼前?”

  “就是器官移植呀!”高文·范提醒道。

  “器官移植?你是说当中介?”老亨利随即反应过来:“这倒是可以考虑…”

  其实老亨利反应已经慢了。

  现在欧洲和北美那边,已经有人盯上了这个生意,开始给需要移植眼球的患者牵线搭桥,带他们过来赛里斯这边做手术。

  不过好在这个行业现在才刚刚兴起。

  未来随着无排异器官技术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多种类的器官移植手术被批准应用,估计其他地区要过来赛里斯寻求治疗的患者会越来越多。

  毕竟传统器官移植手术之后,不仅仅要长期吃抗排异药物,移植的器官也只能支撑十几年而已,有些甚至只能支撑几年。

  而无排异器官是不存在明显排异性的,对器官移植之后的患者,身体恢复非常友好。

  眼前的查理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想到了这一点,老亨利便一边招呼着高文夫妇找地方吃饭,一边在自己的手机上,编辑了一条邮件发回去给在高卢的大儿子,让大儿子研究一下,如何开展医疗中介服务。

  至于老亨利也没有马上回去的想法。

  因为他打算这几天和一些赛里斯的老朋友打听一下情况,避免开展医疗中介业务过程中,触犯赛里斯的法律。

  一行人来到了一家名为“望海楼”的中餐厅吃饭。

  “亨利,这家餐厅是专门做本地菜的,我前几天来吃过一次,非常适合我们的口味。”

  比起比较重辣的川菜湘菜之类,粤菜系确实比较符合欧洲人的口味,哪怕是甜品方面,传统粤系点心的高糖齁甜,也和欧洲人的饮食习惯高度相似。

  当然,如果是现代改良过的传统粤系点心,那甜度则是调低了非常多。

  要知道,汕美地区的人在以前过生日的时候,可是要吃甜面条,过冬至的时候,则要吃齁甜的糯米小丸子汤。

  不过这家望海楼的本地粤菜,自然也有一部分被改良了。

  没有办法,很多传统的菜品在现在看来,其实味道和口感是不咋样的,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一行人找了一个靠窗望海的位置,便点了六个菜。

  一边等上菜,一边闲聊起来。

  喝了一口茶,高文叹息道:“亨利先生,你们在高卢倒是不需要太担心海平面上升,我们尼德兰则要面临被淹没的危机。”

  老亨利也是本科毕业,对于欧洲地理可比阿美丽卡人强很多:“你们低地国家确实海拔低很多。”

  “是呀!弄得现在我都想移民亚洲了。”高文无奈说道。

  “移民亚洲?这很困难吧?”作为长期从事亚欧贸易的老亨利,他可知道亚洲国家在移民方面的限制,特别是东亚和东北亚地区,卡得非常严格。

  而随着东南亚也成为亚洲联合体的一部分,其对于外来移民的限制力度,同样调整到和赛里斯差不多。

  “呵呵,我知道,但这并非没有办法。”高文眼睛微微一眯。

  查理看到高文的表情,便猜测道:“技术移民?投资移民?”

  “都不是,不用那么麻烦。”

  一旁的珍妮笑着解释起来:“澳洲,我们打算先移民澳洲,等澳洲加入亚洲联合体,到时候我们就是亚洲联合体的一员了。”

  “还可以这样?”

  “不过澳洲真会加入亚洲联合体吗?”

  高文信誓旦旦说道:“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

第348章 星光1号

  2030年,1月11日。

  赤道,婆罗洲。

  逐日城北郊上空的天空之城。

  经过一系列扩充,此时的天空之城面积已经达到了89平方公里,最大有效载荷提升到了1.9万吨。

  整个天空之城在中午时分,几乎让大半个逐日城城区笼罩在昏暗之中,这也半永久性改变了此地的局部小气候。

  经过海陆丰集团去年几百亿资金的投入,这个天空之城的规模不仅仅扩大了,上面的各种配套设施也获得了完善。

  负责天空之城项目的蓝鲸航天副总经理卫问天,项目总工程师顾麟羽、顾问工程师周希夷等人,此时也齐聚一堂,出现在天空之城的航天区。

  航天区的指挥中心大楼,高强度的轻薄落地窗前,卫问天正襟危坐,眺望着远方的巨大发射架,过了一会,他才转过头看向总工程师顾麟羽:

  “顾总工,电磁加速系统没有问题吧?”

  顾麟羽镇定自若地回道:“请卫副总和公司放心,我们已经里里外外进行了三次检查,电磁加速系统的各个部件都符合设计指标。”

  “很好,那就开始第一次测试性发射吧!”卫问天迫不及待的下令。

  虽然总公司没有逼迫他们加快进度,但卫问天内心却有一股紧迫感。

  毕竟总公司前前后后已经投资了近六百亿华元,这么多资金哪怕是扔海了,都可以听个响,因此卫问天心里面的压力很大。

  “请卫副总放心,测试马上可以开始。”顾麟羽先再次保证,然后转过头开始吩咐起其他管理层,特别发射管理中心的负责人苏博采,就是这一次测试性发射的总指挥。

  两人快速沟通了一下。

  其实就是一些程序性的内容,在发射之前已经提前一个多月准备好了,现在就差一声令下而已。

  收到发射指令的苏博采,搭乘电梯下了一层的发射指挥大厅。

  而卫问天、顾麟羽等人,并没有下去凑热闹,毕竟发射指挥大厅有专门的工作流程,他们就不要下去增加不确定性了,不过他们在上面的小会议室内,还是可以通过监控摄像头网络,看到各个部门的运行现状。

  与此同时。

  发射场地之中的飞船船库内。

  十几个穿着亚太空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正操控着设备,将一艘最近建造出来的宇宙飞船,推入与船库相连的电磁加速管道之中。

  这艘飞船名为“星光1号”。

  比起传统的运载火箭携带的宇宙飞船,星光1号的外形更像航天飞机,就是两侧的机翼通过特殊设计,折叠了起来,让其机体的气动外形更加流畅。

  其实在这种高空之中发射,气动外形对于发射的影响,已经减少了非常多。

  毕竟此时的电磁加速管道内部,空气密度已经非常小,这条铺设在天空之城上的环型加速管道,长度为24公里,内部几乎被抽真空,其中的空气密度,不到近地面的千分之一。

  虽然不能算完全真空,但只有近地面千分之一的空气密度,已经可以将空气对飞船的阻力降低到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

  “报告指挥中心,对电磁加速环型管道进行本次发射任务的第四次检测,其空气密度符合预期…”

  “指挥中心收到…”

  “报告指挥中心,电磁加速轨道的电力系统已开启…”

  “…空域净空管理办公室汇报情况…”

  “空管办收到,发射区辐射范围内,已经完成净空,随时可以发射。”

  “…近地轨道联络办公室汇报情况…”

  “近地办收到,预定发射轨道区域内,未来五小时内符合发射要求,期间可以择期发射。”

  “…外层空间监控办公室汇报情况…”

  “外监办收到,已对预定通过轨道进行全面监控,目前没有发现明显危险物和活动轨迹异常目标。”

  一个个部门将情况和指挥中心进行汇报。

  重达150吨的星光1号宇宙飞船,被推入发射位置后,很快发射准备工作就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

  除了24公里长度的环型电磁加速管道,这一套电磁弹射装置,还有一条斜向上的40公里直线电磁加速轨道,其出口位于海拔大约3.2万米的高空之中。

  苏博采看着指挥大厅的主显示屏,加上各个部门的汇报情况,他知道可以开始发射了,随即拿起固定对讲机:“各部门各就各位,进入发射倒计时…”

  “10…”

  “8…”

  “4…”

  “1…”

  “启动!”

  滴!随着夹带着宇宙飞船的电磁加速模块,被电磁力激发,开始推动着这艘150吨的宇宙飞船缓缓移动,由于是在亚真空管道内,因此外界并没有听到什么刺耳的尖锐声音。

  但宇宙飞船在电磁加速轨道上的速度却越来越快。

  “报告!宇宙飞船速度突破每秒1公里…”

  “报告!宇宙飞船速度突破每秒3公里…”

  “报告!宇宙飞船…”

  看着主屏幕上的宇宙飞船速度数据,苏博采目不转睛,不到十五分钟,宇宙飞船速度已经突破每秒8公里。

  尽管宇宙飞船的速度已经突破第一宇宙速度,但工作人员并没有打开通向斜道的闸门,也没有进行变轨。

  因为飞船速度还没有达到预定的每秒11公里。

  不过很快宇宙飞船的速度就达到每秒11公里。

  系统自动打开闸门,同时瞬间完成变轨。

  飞船以每秒11公里的惊人速度,刹那间冲入斜向上轨道之中,40公里的轨道长度,再次将飞船速度提升了一点。

  啵!

  那是高速飞行物撞击在微薄空气的声音。

  飞船冲出轨道,斜飞向卡门线,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于在赤道位置,因此达到最大加持效果。

  此时的宇宙飞船速度,已经快逼近第二宇宙速度了。

  不过随着飞行高度的提升,星光1号宇宙飞船的速度也越来越慢下来,直到突破卡门线附近的时候,其飞行速度已经下降到每秒8.3公里。

  “开启电磁粒子发动机!”

  淡蓝色的电磁粒子荡漾在近地轨道之中,如果通过高倍望远镜,可以看到一道微微闪光的轨迹,就宛如一颗流星一般。

  在电磁粒子发动机的反作用力下,星光1号速度维持在每秒8.3公里,继续向更高的近地轨道推进。

  指挥中心内部,一众工作人员还是聚精会神地监控着飞船飞行轨迹,并没有因为飞船进入近地轨道而沾沾自喜。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直到飞船抵达了天宫空间站附近的近地轨道。

  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才开始进行手动干预,操控着星光1号调整飞行轨迹,让其稳定在天宫空间站运行轨道附近。

  直到这个时候,苏博采才稍微松了一口气:“呼…这一次发射任务的第一阶段,已经圆满结束!这个荣耀属于我们所有人!”

  啪啪啪…

  大厅内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首节 上一节 374/4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