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一切 第362节

  单纯的碳材料,进入这种环境之中,很快就会被腐蚀。

  除非可以让金星大气层的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到比地球大气层还低,让其失去超强保温能力,不然很难在金星地表使用碳材料。

  哪怕是碳纤维、碳纳米管之类的材料,可以耐受两三千摄氏度的高温,仍然扛不住金星地表的各种不利因素叠加摧残。

  …

  看了剩下的三种人造植物之后。

  江淼并没有离开,而是吩咐了阿海一些注意事项。

  同时他也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植物的光合作用能量利用率。

  目前对于超级叶绿体的基因工程改造,其实已经到了一个瓶颈,这个瓶颈主要出现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吸收波段上。

  一般情况下,植物只能利用一小部分可见光,江淼通过基因工程的改造,让超级叶绿体可以吸收全部的可见光波段,加上叠层结构和特殊光能储存机制,才将人造植物的光合作用能量利用率提升到14.3%的上限。

  如果要继续增强。

  唯一的办法,就是将植物无法吸收的红外光,也纳入植物可以吸收的光谱范围内。

  毕竟太阳光中的红外光,其能量占比达到了50%左右,比可见光的43%还高。

  如果植物的叶绿体可以吸收红外光,那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利用率就有可能提升到30%左右,这也代表植物的各种产出,可以再次翻倍。

  至于植物利用红外光进行光合作用的设想,是否是异想天开,其实这个设想是有可能完成的。

  江淼调阅过全球的科研数据库,知道一些藻类在近红外光下,也能进行某种程度的光合作用,这是因为它们含有特殊的捕光天线复合物叶绿素f,可以吸收近红外光,但这与一般植物的光合作用机制有所不同。

  因此他接下来,就要研究藻类的光合作用机制,将其缝合到人造植物的体系之中。

  当天晚上。

  江淼回到了总部这边。

  陪家人吃了晚饭,他和书雅带着女儿在新乡这边的街道上散步。

  “人造植物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了吗?”书雅非常惊讶。

  江淼背着女儿,看着日落西山的残阳:“这是无排异器官的衍生技术,在无排异器官研发成功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人造植物技术没有什么难度了。”

  听到丈夫的轻描淡写,书雅笑着吐槽起来:“这个没有难度,是相对于你来说,如果是其他人,估计没有十年八载的埋头研究,也没有办法搞定。”

  “你那边的研究如何?”

  “我这个月完成了火腿发酵菌种的研究工作,目前国内的4种主要火腿,共计15种火腿发酵有益菌,都完成了菌种人工培育和量产,至于如何调配菌种种类,我没有深入研究,交给了其他研究员去做。”

  书雅稍微一出手,也是其他研究员难以企及的高度。

  这种发酵食品的特种菌种,对于她而言,并没有什么难度,只要公司有需要,书雅并不介意亲自出手。

  “哦?看来以后我们要实现火腿自由了。”江淼开玩笑起来。

  书雅薅了一把路边的狗尾巴草:“那还用说,以前发酵火腿要看天吃饭,几乎是赌博行为,这可不是现代农业的模式。”

  这其实就是海陆丰集团一直以来在推动的事情,那就是农业现代化、农业科学化、农业机械化。

  传统火腿是典型的非标产品。

  而现代化比较好的火腿品种,其风味发酵情况并不理想,为了工业化生产,舍弃了很多东西。

  因此海陆丰集团的商业研究中心,才特地立项了“金腿”项目,专门请求书雅出手搞定那些特种发酵菌。

  在完成了最难的那一部分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只需要交给科研事业部和商业研究中心就可以了。

  不知不觉,一家三口来到了盐町村的烟墩山饲料厂附近。

  这个工厂虽然还维持着生产,但是主要工作已经转移到了科研方面。

  “咦?老板!”

  江淼转过头看向不远处,发现是饲料事业部的经理方易:“老方,这么晚才下班?”

  方易解释道:“刚刚开了一个会,我顺便在厂里吃晚饭,这就要下班了。”

  “原来如此。”江淼知道公司并不倡导加班,因为公司现在的日常加班费,就是正常工作时段的3倍,节假日是5倍。

  因此公司宁可多招聘一些员工,也不愿意让员工加班。

  他和方易聊了一会,对方就告辞了,毕竟看到老板娘也在一旁,方易可没有想当电灯泡的想法。

  江淼也看时间差不多了,便背着女儿往回走。

第337章 跨越大海

  8月15日。

  随着最后一座浮岛桥从舟山群岛的造船厂被拖运过来,这意味着海坛岛—白沙呷跨海大桥项目,进入了收尾阶段。

  这条长度达到130公里的跨海大桥,从立项到临近竣工,仅仅是用了十一个月的时间,期间建设时间只有九个月。

  这种大型浮岛桥,每五公里就需要布置一个浮岛平台,海坛岛—白沙呷跨海大桥一共布置了26个浮岛平台。

  眼前这个浮岛平台,就是编号为海白13号的浮岛平台,也是处于海峡中间的海域。

  施工单位的不少管理层,都在两侧已经安置完成的浮岛平台上,他们看着一点点被驳船推动的浮岛平台,脸上既有高兴,也有紧张。

  工程监理姜卫国拿着大功率对讲机喊道:“老黄,让驳船慢一点,这可是最后关头,别出什么幺蛾子。”

  “好的。”对讲机传来一阵沙哑的中年男低音。

  项目负责人艾哲夫放下望远镜:“姜监理别太紧张,这个工程可是我从事大型工程行业以来,最轻松的一个业务了。”

  能不轻松吗?姜卫国心里面默默吐槽了一句。

  这种新型浮桥式大桥,唯一需要现场施工的地方,就是在建设大桥两侧的岸边连接桥和服务区。

  连在海底布置可以固定缆绳的固定设施,都不需要施工单位出手,直接采用特制的水泥船,然后在水泥船上放置大量特种水泥、沙子和石头。

  到了指定位置,就打开通海阀,让水泥船沉入海底,水泥船内部的特种水泥被海水淹没之后,会迅速凝固变重。

  每一个浮岛平台,一般都需要配置4艘水泥沉船作为固定锚点,每一艘水泥沉船沉入海底之后,其本身重量可以达到30万吨。

  而浮岛平台,加上5公里长度的铁路桥和公路桥,总重量大概在60万吨左右。

  水泥沉船锚点自带有特种缆绳,只需要工程辅助船舶,使用机械臂将缆绳从海底捞上来,然后连接到浮岛上即可。

  之所以不使用浮岛自带的缆绳和锚,原因就是考虑到快速解除缆绳的需要。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需要紧急断开锚定缆绳,工作人员肯定没有办法下到海底去作业,只能在浮岛上级进行操作,这就要求锚定缆绳必须可以在浮岛上进行解除。

  当然,浮岛上面自带有四条应急锚定缆绳,这跟大型油轮的船锚系统差不多,可以起到临时在其他海域进行停泊。

  艾哲夫转过头,看向刚刚打完电话的项目副经理夏言信:“言信,总部那边怎么说?”

  “总部让我们尽快完成这个项目,三个月后,要开启琉球群岛跨海大桥项目。”

  艾哲夫喝了一口矿泉水:“公司抢到了琉球群岛跨海大桥项目了?”

  “嗯,不过这个项目难度比较大一点,估计要四年左右。”夏言信拿起一旁的冰镇西瓜,囫囵吞枣般啃了几口,解了刚才说了半个小时电话的渴。

  “那还用说。”艾哲夫可知道琉球群岛跨海大桥的长度。

  琉球群岛跨海大桥是从东瀛九州岛南侧起,途经琉球群岛,终点是在大员岛的基隆港附近,全长1176公里,途中还不乏深度比较深的海域。

  咽下一口冰冰凉凉的西瓜肉后,夏言信有些不解地问道:“我之前还以为,我们会拿下南边的澎湖列岛跨海大桥项目,没有想到被高雄工程集团拿下了。”

  “呵呵,你以为好处全让咱们一家给吃了?”艾哲夫笑着摇摇头。

  “也是。”夏言信也反应过来,不过他又嘴角带着一丝怪笑:“他们拿下这个工程也没有用,毕竟这些跨海大桥的大头,可不是我们这些工程公司拿了。”

  艾哲夫自然清楚夏言信的言外之意。

  现在他们这些承包跨海大桥工程的工程企业,赚钱的地方,就是大桥两岸的配套设施建设,大桥主体的利润率非常低,因为大桥主体是向四大特种建筑集团采购的。

  目前亚洲联合体内部,一共就四家企业有建设浮桥平台的企业,分别是:铁建海桥集团、民勤海洋工程公司、亚洲路桥工程集团、中建海洋工程集团。

  比如海坛岛—白沙呷跨海大桥,就是由铁建海桥集团供应浮岛平台,每一个浮岛平台,包含上面的铁路、电气化设备、水泥锚船等,铁建海桥集团报价为15亿华元,平均每公里3亿元左右。

  也就是说,海坛岛—白沙呷跨海大桥的130公里主体结构,一共需要390亿元。

  而承包这个工程的企业,对于整个工程的报价则是450亿元,他们的毛利润大概在10亿左右。

  这就是土木工程的坑爹之处。

  要知道铁建海桥集团建设的浮岛平台,每一个的毛利润也仅仅只有5%左右。

  作为技术源头的民勤集团和海陆丰集团,才是真正的大赢家,每生产一个浮岛平台都要向两家企业支付大约2700万左右的相关专利费。

  因此海陆丰集团和民勤集团都没有承包跨海大桥建设项目,而是作为供应商。

  其实承包琉球群岛跨海大桥项目的这家工程企业,比其他企业鸡贼得多。

  原因非常简单。

  类似于海坛岛—白沙呷跨海大桥这种项目,其实利润都被浮岛供应商和源头的技术研发企业吃了,他们工程企业就勉强混口饭吃。

  但琉球群岛跨海大桥则不一样,因为沿途需要经过很多岛屿,因此肯定需要在沿途诸岛建设配套工程,这就让该项目中,需要就地建设的项目比较多,可以增加他们的利润空间。

  当然,由于这是在琉球群岛海域建设,这个项目肯定需要和东瀛的地头蛇合作,比如将一部分零部件材料,还有铁路设备、列车之类,交给东瀛的企业进行生产。

  这也是合作共赢的必然选择。

  正如艾哲夫所言,好处肯定不能让一家吃干抹净。

  亚洲联合体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赛里斯哪怕是独占鳌头,也必须尊重一下内部其他成员的一些利益,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内部更加稳定。

  …

  “嗝…”夏言信打了一个嗝,拿起纸巾擦了擦沾满西瓜汁的嘴角,他突然想起一个事:

  “艾总,我听说琉球群岛跨海大桥的铁路部分,将采用真空管道磁悬浮铁路,为什么这条桥不用?”

  “你想太多了,这条桥才一百三十多公里,建真空管道磁悬浮铁路干什么?钱多吗?”

  “可是我听说这种铁路的速度非常快,可以达到每小时一千公里。”

  “呵呵,每小时一千公里是没错,但你要考虑一下两个站点的距离。”

  “站点距离?”夏言信眉头一皱,然后又有些疑惑不解:“不对呀!如果要考虑站点距离,那琉球群岛跨海大桥项目的站点也非常多。”

  艾哲夫拿起望远镜看向缓缓移动之中的浮岛,然后笃定地反问道:“你信不信,这个项目的铁路部分就两个站?”

  “什么?两个站?这…”

  “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必须考虑客流量和经济效应,两侧的高雄和鹿儿岛县,都有庞大的人口,中间的琉球群岛才多少人口?”

  夏言信拿起手机搜索了一下资料。

  果然如艾哲夫说的那样。

  琉球群岛总人口才145万左右,而且作为一个群岛,人口非常分散,根本不值得在中途设火车站。

  相反,大员岛有2300万人口,九州岛则有1200万人口,同时随着东瀛列岛之间的跨海大桥陆续竣工,加上对马海峡跨海大桥。

  整个东北亚地区,加起来就差不多有1.8亿人口,而大员岛经过跨海大桥连接东亚本土,或者向南连接吕宋群岛,也同样拥有庞大的人口。

  有人口,才有客流量。

  因此艾哲夫才如此笃定,琉球群岛跨海大桥项目的铁路部分,只会设置两个车站。

  这也是真空管道磁悬浮铁路的无奈之处。

首节 上一节 362/4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