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一切 第277节

  当然,白金时代的大豆之中,仙丝大豆才是其中真正的“白金”,其豆丝蛋白的价值,每吨可以达到6000块钱左右。

  目前农场出售的仙丝大豆,每吨价格为4000块钱左右。

  每吨含水量15%的仙丝大豆,可以提炼出200公斤左右的大豆油,以及650公斤豆粕,这些豆粕中,大概可以提炼出450公斤豆丝蛋白。

  这些产品的价值不小。

  目前西域各地都在京城找关系,希望可以和江淼见一面,显然他们是希望海陆丰公司可以去当地投资,同时将高价值的仙丝大豆引进当地。

  这些天江淼也见了不少人,但是并没有马上答应过去投资,要投资一个地区,必须提前考察好当地的情况。

  目前适合仙丝大豆种植的区域,西域南部和北部都可以,但考虑到保密要求,还是封闭度比较高的西域南部塔里木盆地比较适合。

  不过除了封闭性,水资源也是一个要求。

  虽然海陆丰公司已经有高效低成本的净水技术,完全可以使用城市的生活废水来进行工业生产,但当地的水资源上限,仍然需要考虑。

  比较理想的投资方式,就在当地投资建设大豆农场,以及一小部分的大豆深加工产业,然后将绝大部分大豆通过运输飞艇输出到东部地区。

  就在江淼处理了今天的一些事情之后。

  书雅拿着一盘切好的水果进来书房。

  “忙完了?”

  “嗯,刚刚忙完。”

  他叉起一块菠萝,吃了一口:“阿雅,今天去五道口大学做学术交流,感觉如何?”

  “还好,五道口大学在基础领域的积累不错,他们还邀请我参观了一些研究成果。”书雅一边给他揉肩膀,一边平静地说道。

  江淼没有太在意:“毕竟是国内的顶尖学府,积累的人才肯定足够庞大,有一些成果也正常。”

  “我看到比较有前景的一个项目,或许公司可以考虑投资一下。”

  “真的假的?有时候技术有前景,不代表有投资的价值。”江淼再次叉起一块芒果:“你说说看,是什么项目?”

  书雅倒是没有反驳这一点,她笑着说道:“那个项目是纳米传感器项目。”

  “纳米传感器?”江淼放下叉子。

  “这个项目的研究团队负责人高树远博士,向我介绍了他们项目的一部分详细情况,他们这个项目在几年前就成立了,直到今年才获得突破性进展。”书雅坐下来,进行说着今天的见闻:

  “他们的项目可以获得突破,还是和我们公司有关系。”

  江淼眉头一挑:“碳化硅纳米管?”

  “我就知道,只要一提这个事情,你肯定可以猜到。”书雅笑着继续说道:“高博士的团队,之前虽然已经制造出纳米传感器,但是他们却一直因为材料问题,没有办法保证纳米传感器可以长期稳定运行,这让纳米传感器的成本非常高,而且可靠性也提不上去。”

  “直到今年九月份,他们接触到了我们公司生产的碳化硅纳米管,才让项目获得突飞猛进。”

  江淼躺沙发上,轻轻地揉了揉眼睛:“他们项目的传感器具体是应用在哪个领域的?”

  “人体检测。”

  “人体检测?”

  书雅缓缓解释起来:“他们通过技术手段,在碳化硅纳米管的内部,沉积、烧结、化合出特定结构,这些结构就是特定的传感器。”

  听到这里,江淼也来了一点兴趣:“可以测量什么东西?”

  “目前他们已经完成了对于很多血液指标的检测,包括常见的血葡萄糖、甘油三酯、血尿酸等,15个的血液性指标,都可以进行测量。”

  江淼摩挲着下巴的胡茬:“准确度呢?”

  “根据高博士的描述,准确度要看下针的密度。”

  “下针密度?”江淼随即便清楚了这个项目的技术大体方向:“他们的单个传感器精度是不是不高,因此打算通过密集的纳米针,增加整体的准确率?”

  书雅笑着回道:“没有错,单个传感器的准确率大概只有20%到30%,而且很容易受到其他成分的干扰,因此高博士团队通过密集的纳米针,加上专门研发的算法模型,加上AI辅助,可以提升整体的准确度。”

  “目前血葡萄糖检测传感器纳米针,需要15根左右,才可以保证准确率达到98%左右;血尿酸需要22根纳米针,才可以达到98%的准确性;其他指标也是在15到25根纳米针这个范围内。”

  江淼思考起来,如果按照这个指标,其实已经非常不错了。

  虽然看起来数量非常多,但这毕竟是纳米级别的细针,哪怕几百根加起来,直径也才十几微米而已。

  直径十几微米是多大?

  人类的头发丝,平均直径才40到400微米。

  被如此细小的针刺入体内,甚至不会感到疼痛。

  加上碳化硅纳米管的硬度和强度非常高,哪怕是受到猛烈撞击、按压、冲击,这东西都不会轻易断裂。

  如果普通碳化硅材料,却硬度虽然非常高,但其强度却不行,很容易碎裂,但是碳化硅纳米管却不一样,其强度同样非常高。

  这就避免纳米传感器断裂之后,残留在体内。

  要知道碳化硅纳米管在生产过程中,其防护级别和生产加工石棉制品的级别是一样的。

  因为碳化硅纳米管形成的细微纳米针,进入体内之后,很难被人体分解和排出,其危险性和石棉相差无几。

  好在这东西的强度非常高,不容易断裂成为碎片,加工固定之后,只要不强行破坏其结构,等到其自然分解之后,危险性就会大大下降。

  “他们应该不缺投资吧?”江淼突然问道。

  书雅点了点头:“五道口大学确实不缺资金,但毕竟碳化硅纳米管是咱们公司的专利,他们希望可以通过股份的方式,引进我们的战略投资。”

  “可以,你明天将这件事交给投资事业部那边,让他们去和这个团队接洽。”

  “需要控股吗?”

  江淼摇摇头:“没有那个必要,要20%到30%股份就可以,我们就做财务投资。”

  “好,我明天交代一下。”

  这种项目虽然有价值,但海陆丰公司并没有贪得无厌,虽然医疗设备的潜力巨大,但海陆丰公司自己掌握了技术的基础原材料,根本不需要担心对方翻脸。

  甚至对方还要担心海陆丰公司会不会仿制,毕竟检测纳米针的技术并不难,归根结底还是材料的问题,这恰恰是海陆丰公司的强项。

第259章 干燥

  汕美,红草镇。

  海陆丰红草镇冻干食品厂。

  看着清洗蔬菜水果的废水,很快通过循环水净化系统重新被利用起来,工厂负责人林乐文非常满意。

  “老何,现在清洗车间的用水消耗如何?”

  车间的线长老何小声回道:“厂长,消耗比之前减少了98%左右。”

  “新技术就是厉害,特别是对于咱们这种每天需要大量清洗蔬菜水果的工厂而言,这可以减少很多成本。”林乐文仿佛看到月底工厂的报表又漂亮了一点。

  “确实可以减少很多成本。”老何深有同感。

  他们工厂虽然靠着海陆丰公司这棵大树,从当地拿到了2.3元每立方米的用水优惠,但是比起自己处理之后,每立方米只需要0.015元的电费,加上0.003元每立方米的折旧费,整体费用下降得非常明显。

  以使用100立方米淡水为例子。

  没有采用新技术之前,整体费用230元。

  采用新技术之后,整体费用下降到6.364元。

  费用只相当于之前的2.7%左右。

  一年下来,可以节约出几套污水处理处理设备的钱了。

  林乐文转过头,看到正在发呆的工厂技术总监黄美芹:“黄总监?想什么呢?”

  “呃?”黄美芹这才反应过来:“这套净水设备有备份吗?”

  “有,毕竟咱们工厂要以防万一设备坏了,或者需要维修什么的,因此有一套备用设备,设备还在仓库,下个月备用水处理车间改造好了,就会安装,你问这个干嘛?”

  黄美芹心里面有一个想法想验证:“林厂,我想研究一下这一套设备,希望你可以批准。”

  “这…黄总监你要研究什么?”林乐文没有马上答应,毕竟一套设备要5万块钱。

  目前民勤集团生产的工业级净水器,一共有3个型号,分别是1M087、3M261、10M870。

  1M087之中的1M代表蒸发接触面为1平方米,其他两个型号以此类推。

  而1M087工业净水器中的087,代表每小时可以提取出87立方米纯净水,其他型号也是这种命名规则。

  红草镇冻干食品厂的两台设备,都是1M087型工业净水器,对于他们工厂的冻干生产线是一天二十四小时连轴转,但是清洗车间、挑选车间、剪切车间却一天只运行12个小时,因此污水处理并不需要全部一下子处理,可以将一部分污水分配到非生产时间段。

  而且他们工厂的产能也不大。

  主要是冻干食品的生产成本比较高,哪怕他们的产品品质、味道、性价比,在市面上都是一流水准,可架不住价格还是偏高,因此市场规模一直不大。

  “林厂,我打算研究一下,能不能使用净水器对蔬菜水果进行干燥。”

  “净水器干燥蔬菜水果?”林乐文先是疑惑,紧接着又觉得有点可行性,他虽然有点混日子的风格,但并不是真的毫无想法,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路子,因此他选择了按兵不动。

  他思考了一会,觉得几万块钱,工厂损失得起,便答应下来:“我批准了,你以工厂要进行新的干燥工艺研发为理由,写一份经费、材料、设备的研发项目申请书给我。”

  “没问题。”黄美芹摩拳擦掌起来。

  第二天,写好相关的科研项目申请书之后。

  当天下午,黄美芹就带着几个技术员、电工、维修工,将设备拉到冻干食品实验室。

  维修工拆开净水器的外壳、底部粗过滤网,就看到了接触面上,密密麻麻的纳米细针。

  一个技术员提了提眼镜说道:“黄总监,我查过内部的一部分资料,这些纳米针是特种碳化硅管,硬度和强度都非常高,而且可以耐受2800摄氏度的超高温,一般情况下很难被破坏。”

  “我知道,现在开始测试吧!”黄美芹吩咐道。

  “明白!”

  几人将一份预处理过的红麦克香蕉放入真空箱内,然后安装上净水器内芯。

  然而结果却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真空箱内的水分快速提升,很快会抽了好多水。

  很快他们就反应过来,一个女技术员笔记着这个情况:“这不行呀!真空箱的负压会让净水器内芯反向从空气之中吸取水分。”

  黄美芹思考片刻:“那就反过来。”

  将香蕉放在另一边,再使用真空箱的负压之后,放置香蕉的那一侧普通箱体内,其空气水分很快被净水器内芯吸过去,同时剥皮之后的香蕉表面,其水分也在加速蒸发。

  但是蒸发了37个小时,才完成干燥。

  “这个效率比我们的冻干设备还慢。”一个满眼血丝的技术员吐槽道。

  而负责笔记的女技术员,则说了另一个点:“电费倒是比冻干少很多。”

  黄美芹眉头紧皱:“这个效率太慢了,虽然电费少了,但是时间成本也需要考虑。”

  那个满眼血丝的技术员提议道:“总监,要不考虑加热?净水器内芯可以快速干燥空气,如果提高温度,可以加大蒸发效率。”

  “加热不用电吗?而且加热会破坏蔬菜水果的养分,还不如使用冻干。”另一个技术员提醒道。

  突然黄美芹看到玻璃器皿内,和纳米针距离比较远的香蕉,他赶紧吩咐道:“将净水器内芯的纳米针贴近香蕉,看看可不可以提升干燥效率。”

  很快实验重新开始。

  这一次他们的实验非常快速。

  特别是其中10根插在纳米针上的香蕉,不到十分钟,就彻底完成了干燥。

  “靠!这么快?”满眼血丝的技术员取下一根被吸得轻飘飘的香蕉,他放电子秤上测量了一下:“重量比冻干和热干都轻了不少,没有想到接触之后,干燥效果会这么好。”

首节 上一节 277/4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