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一切 第276节

  放入8颗方糖,一边搅拌着黑咖啡,李约瑟一边缓缓说道:“第一个,是关于前段时间赛里斯采购西班牙、意大利的汞矿石一事。”

  “这件事?有什么发现?”肖恩眉头一皱。

  李约瑟眯着眼说道:“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是通过之前的一些情况,我们基本可以确定,这些汞矿可能是海陆丰公司秘密购买的?”

  “哦?理由呢?”

  “肖恩先生知道那位江博士的习惯吗?”

  “习惯?”肖恩回忆起江淼相关的资料。

  “他有一个好习惯,那就是非常注重环保,因此他的企业的周围居民,对他的评价非常好。”李约瑟拿起咖啡喝了一口。

  肖恩不解:“这个习惯有什么问题?”

  “呵呵,汞矿是一个污染性极强,对环境不太好的矿物,而这一次采购汞矿的几家企业都非常注重这方面,他们的矿砂储存位置,建立了非常全面的隔离措施。”

  “这样吗?”肖恩此时也有些认同李约瑟的判断。

  “如果仅仅是一家企业这样做,那还可以用巧合来解释,可是如果几家企业都这样,而且这些企业目前并没有其他业务,就单纯从国际市场购买汞矿,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的幕后老板就是一个人。”

  肖恩在情报系统工作这么多年,对于这种情况的非常敏感,一下子就基本可以确认这个情报的准确度,他目光惊疑不定:“海陆丰公司购买这么多汞矿做什么?”

  李约瑟放下咖啡杯:“从海陆丰公司如此隐蔽的采购汞矿来看,这个矿物对于他们的重要性,可能非比寻常,毕竟他们之前为了避免硼砂进口的问题,在短时间内研发了一种替代技术,现在却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秘密采购,只能说明这个矿物暂时无法替代。”

  “很好,无论他们要拿汞矿做什么,我们都不能让他们如愿。”肖恩在备忘录上记录下这件事,让幕后老板出手破坏掉了海陆丰公司获得汞矿的主要渠道。

  看到肖恩完成笔记,李约瑟拿起文件袋,从中抽出一份文件:“第二个发现,就是这个。”

  肖恩接过文件,浏览了两页,脸色就一下难看起来。

  文件封面上面,赫然写着“铁矿石和铝土矿的市场预判报告”。

  “我们和几个智库的学者进行了合作,发现海陆丰公司正在使用硅丝材料生产各种产品,这些产品包括了汽车零部件、飞艇、集装箱、建筑物,这些产品将替代很大一部分钢铁和铝合金,这会间接导致赛里斯的铁矿石、铝土矿的需求量不断下降。”

  “真可以替代吗?”

  “这一点毋庸置疑,我们虽然没有办法将样品带回来,但通过一些渠道,在赛里斯那边研究一下,还是可以做到的。”

  肖恩表情越发凝重,他继续翻看着文件上的研判报告。

  从目前硅丝材料的表现来看,这东西生产成本非常低,普通类型的硅丝预估一吨就七八千块钱。

  看起来比钢铁高一些,但别忘了这东西的密度比较低,而且强度非常高,在差不多强度标准的情况下,硅豆丝只需要钢铁十分之一的重量,其结构强度基本就可以满足需要。

  因此可以有效替代钢铁、铝合金、碳纤维、玻璃纤维,还有可以实现降本增效。

  这样一来,赛里斯的钢铁、铝合金需求量将大幅度下降。

  加上这些年大规模冶铁炼钢形成的庞大废钢资源,这意味着赛里斯随时可以实现钢铁、铝合金的内部循环,而不需要从外部获得矿物补充。

  而且随着国际市场的铁矿石铝土矿渠道越发不稳定,这会倒逼赛里斯推动硅丝替代其他材料。

  “麻烦了,该死!该死的海陆丰公司!该死的江淼!”肖恩边看边骂起来。

  不过李约瑟却非常平静,他继续说道:“第三个发现,则是关于海水淡化方面,海陆丰公司的新技术已经可以实现低成本的海水淡化,未来东亚北部沿海的缺水情况,将被这个技术解决。”

  肖恩放下文件,无力地叹息道:“呼…为什么这种天才不是诞生在阿美丽卡?”

第258章 白金时代

  11月25日。

  江淼夫妻俩还在京城。

  不过对于公司和国内外的事情,江淼还是时刻关注着,每天至少会抽出两个小时来查看和处理这些事情。

  ‘西班牙那个开采汞矿的公司,CEO出车祸了?呵呵,反应过来了吗?’他看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的内容,心里面冷笑着。

  打开公司内部的资源储备数据库。

  这近四个月以来,海陆丰公司的马甲子公司,从海外各个渠道,累计进口了1.27万吨高纯度的朱砂矿,相当于1万吨纯汞。

  这些矿砂分别储存在琼州、岭南、辽东、齐鲁的沿海小城市。

  对于国外进口渠道的不稳定性,江淼早有预料,毕竟汞矿属于比较少见和少用到的矿物,因为国际上曾于2013年通过《水俣公约》,限制了汞和其制品的开采、使用等。

  至于寻找替代品,目前海陆丰公司的147实验室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确实有,那就是使用镓单质,同样可以和特定纳米硅管组合之后,形成常温超导体。

  问题是镓目前的全球已发现储量才28万吨,其中赛里斯大概是19万吨。

  但是镓矿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矿物,它普遍以伴生矿的形式存在于铝土矿、铁矿、煤矿、铅锌矿之中,因此生产镓的核心方式,主要是通过铝土矿电解铝之后的尾矿进行二次提炼。

  如果单独从铝土矿中提炼镓,每百万吨铝土矿才可以生产大约一吨镓,这能耗可以让绝大部分的企业和国家崩溃。

  要知道,生产一吨电解铝,需要1.4万度电和5吨左右的铝土矿,处理100万吨铝土矿,大概需要28亿度电。

  如果不在电解铝生产体系之中,将生产镓的生产线加上去,镓金属的生产成本会狂飙。

  那目前谁是全球最大的电解铝生产地区?

  答案不言而喻。

  因为电解铝非常耗电,谁是全球最大发电地区,谁就是全球最大电解铝生产地区,这是捆绑在一起的。

  据国际铝业协会(IAI)数据显示,2026年全球电解铝产量预计为7463万吨。其中赛里斯电解铝产量预计达到4697万吨上下,占全球产量的六成左右,是全球最大的电解铝生产国。

  没有电解铝产业,就没有镓金属生产产业。

  目前全球电解铝产业不仅仅没有像西方设想的那样,向东南亚、天竺转移,而是越发集中在赛里斯。

  原因就是电费下降了。

  随着一个个储能基地投入使用。

  一部分地区的电费已经下降了好多,比如滇省的电费就下降了,云铝集团的电解铝用电费用,从之前的每度0.47元,通过自建储能系统和光伏发电,目前用电费用为每度0.36元。

  而云铝集团的电解铝用电成本,也从之前的每吨电解铝6345元左右,下降为目前的每吨4860元左右。

  下降比例非常明显。

  这进一步拉开和国外电解铝企业的距离,让国外的电解铝性价比下降,难以和赛里斯的电解铝进行竞争。

  不过虽然国内是全球最大的镓金属生产国,但江淼却没有打算使用镓金属作为常温超导体的原材料。

  毕竟镓的市场价为每吨180万左右,而纯度99%的汞,每吨才84万左右。

  加上镓在电子产业、航天航空、精密仪器等产业的应用广泛,如果现在再加一个常温超导体的用途,估计价格要上天。

  而汞则相对比较好一点。

  当然,如果汞可以生产常温超导体的消息泄露,价格同样会狂飙突进。

  江淼看向书房的地图,将目光聚焦在前段时间他路过的甘省东南部,作为秦岭的一部分,这里存在不少汞矿,其中还有几条大型的矿脉,储量加起来不下于26万吨。

  这些矿区可想办法开发一部分。

  至于国外的进口渠道,虽然很不稳定,但海陆丰公司不会放弃,接下来还是要继续进口。

  虽然西班牙和意大利的汞矿进口渠道出问题了,但其他地区却不一定,毕竟有些地区的其他矿物没有多少,本身又需要钱,出口汞矿就成为了经济命脉。

  鸟为食亡,人为财死。

  西方资本势力可阻挡不了当地人想赚钱的念头。

  只要海陆丰公司一天不公布汞矿用途,就可以压低价格继续进口汞矿。

  而开发常温超导体的产业,短时间内只能内部使用,而且只能使用在一些机密产业之中,避免消息泄露出去。

  想好了产业布局的思路,江淼打了电话,吩咐投资事业部去甘省东南部进行投资,重点要拿下几个秦岭山区的探矿权。

  这些水银矿物,未来绝对是堪比白金的东西。

  同时,他还吩咐马甲采购办公室那边,加大对各种稀有元素的进口,特别是公司未来需要使用,或者目前正在使用的稀有元素,都要尽可能进口,哪怕是用不完,也可以储备起来。

  反倒是对于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一类的能源矿物,海陆丰公司表现得兴趣乏乏。

  这些能源矿物的地位,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脱胎换骨,未来肯定会继续下降,只剩下化工这个用途。

  甚至连化工这个用途也会被进一步削弱。

  毕竟豆丝制品可以替代很多塑料制品,而明年要在漠南大规模种植的新品种橡胶草,又会生产庞大的天然橡胶,进一步挤压合成橡胶的占比。

  这肯定会让石油和煤炭的化工产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反倒是稀有元素方面,无论是时代如何发展,这些稀有元素的价值是不会下降太多的,随着人类的科技越来越先进,越来越精密,对于稀有元素的需求量,也是呈现出与日俱增的趋势。

  因此现在不断进口国外的稀有元素,才是比较好的选择。

  其实不仅仅海陆丰公司在加大进口,国内其他现金流充沛的企业,以及官方都在想方设法加大稀有元素的进口。

  这些进口动作,进一步提高了很多稀有元素的国际价格,但这也有利于贸易平衡。

  很多地区通过卖矿,再从赛里斯这边购买大量的工业产品、农产品,形成了全新的经济循环模式。

  这让西方势力想阻扰赛里斯企业进入全球各地采矿的计划,陷入了难以为继的困境之中。

  毕竟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导致很多地区的地头蛇,越发不喜欢配合西方势力搞事情。

  除非西方的大财团愿意以差不多的价格采购这些矿物,不然无论是谁成为地头蛇,都不会放弃这种买卖。

  断人买卖,如杀人父母。

  要让别人乖乖听话,就要给人一口饭吃。

  别看海陆丰公司搞了榴莲,导致国内榴莲价格下降到每公斤15到22块钱左右,但东南亚的榴莲进口规模并没有减少,只是利润减少了而已。

  而目前海陆丰公司推广的榴莲种植规模,就是250万亩,每年生产大约1500万吨鲜果榴莲,人均10公斤鲜果榴莲,以35%左右的出肉率计算,就是人均每年3.5公斤榴莲果肉。

  这个消费量并不大。

  特别是平均到每年365天之后。

  而且大马的猫山王之类,还是占据着高端市场,就是没有以前那么嚣张了,也不敢随便乱来了。

  因为经过海陆丰公司的榴莲冲击之后,东南亚各方一清二楚,现在如果还不知死活,那海陆丰公司随时可以推动其他品种的榴莲国产化,甚至可以将山竹、红毛丹之类的热带水果一网打尽,直接干崩整个国际市场。

  到时候东南亚的水果产业,就真要完蛋了。

  榴莲冲击只是一个小小的教训。

  而今年六月份之后,国内在东南亚地区获得采矿许可的企业数量,短时间内就增加了16%,显然当地放宽了采矿限制。

  各种小金属、稀有元素的矿点不断被勘探出来。

  很多企业也和海陆丰公司那样,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资源储备体系,毕竟不购买多一点矿物,就没有办法消除贸易逆差了。

  为了扩大工业产品的销售,扩大矿产资源的进口,已经成为目前唯一可行的方案。

  思考着矿物的稀有元素和小金属,江淼又想起来另一个“白金”产品。

  那就是大豆。

  其生产的大豆豆粕、大豆油、豆丝,还有其他衍生产品,在国内大豆产能快速提升的情况下,基本就成为一种“白金”。

  以前棉花也被叫白金,就是因为其在纺织品、化工行业有非常重要的应用。

  现在大豆也被国内的很多从业者叫白金。

  特别是西北地区,随着今年几个沙漠沙地的改造农场,在秋季获得了大丰收,大豆带来的产业升级,已经开始全面影响到国内的各行各业。

  网络上,很多时事评论博主,将今年称为“白金时代”的开端。

首节 上一节 276/4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