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本给你……”彭海波三十多年的太极拳功力,足以应付绝大部分场面,不是自己出刀的手术,他才懒得多逼逼……
周密果这才从骨科的门诊诊室出来,将刚刚的病历本、挂号记录等都一扔,下到了急诊科里,而后重新取出了一本病历本。
推开门后,非常真挚地笑道:“陆医生,早啊,又来麻烦你了…我可是请到假的第一时间就来找你了。”
周密果不知道的是,陆成能够在电脑系统上看到他的就诊记录,而且还能看到彭海波主任的门诊病志。
当然,陆成看破没说破:“谢谢你的信任…我刚好查完房,先给你复查一下吧。”
“现在没伤口了,剩下的就是要持之以恒地康复训练了,你现在自己的感觉怎么样?痛不痛?有没有麻木的情况?”
周密果摇头:“没有,只有偶尔的隐痛…不麻木。”
“谢谢你啊,陆医生,远的不说,至少你给我省了一大笔奔波折转的钱了。”
“人不生病啊,真不知道遇到个好医生的实际好处…”周密果感慨的表情略微有点谄媚,就好像遇到了‘宝藏女孩’似的。
第31章 人无完人!
“陈老师,这就是那个周密果病人术后第十四天的康复检查视频了,我觉得还行,自以为他术后的活动度、肌力等都是在术后康复的中上水平了。”
“陈老师您看呢?”陆成在接诊完周密果后,第一时间找到了陈松,谨慎汇报。
陈松现在还在县医院里,就还有人给他兜底擦屁股。
陆成现在有面板,所以很清楚能熟练开展改良kessler与专精开展改良kessler的区别所在。
术式是术式,熟练度是熟练度。
就自己目前的熟练水平,给患者带来的治疗不过就是标准线以上,也不敢和术后康复最好的那一撮病人比。
陈松并未着急回话,只是耐心在看术后复查视频,频频点头点评:“不错,术后两周,伸指肌腱断裂缝合后的肌力可以到4级+,证明手术质量是非常过硬的。”
“再看这个活动度,已经接近伸直水平,并没有伸指不能的情况,是康复得比较好的……”陈松说完,慢悠悠地喝了一口咖啡。
接着道:“那边有手摇的,你尝尝我这个咖啡豆,和你平时点的有什么区别没有……”
陈松直接在科室里带来了一个手摇杆的咖啡套装。科室里的值班室有一个可以制冰的小冰箱。
陆成笑道:“陈老师,您慢慢品,我那边写完病历,改完了医嘱就来。”
“随便搞搞行了,虽然说我们学院派医生应该抠理论细节,管床的时候再怎么细致都不为过,可你最近的这些行为,都是吹毛求疵了。”
“我们终究是外科医生,更多的时间要投入到手术技术练习上。就必然要抓大放小了。”
陈松不敢说陆成做得不对,但不提倡如此浪费时间。
陈松说得没毛病,陆成现在其实就是在‘吹毛求疵’,力求达到自己知识体系的极致。
你说要对病人带来多少好处吧,多少有点,其实作用是不大的。
0.1/0.2的技能点收益和做了手术之后1.0以上的收益比起来,微乎甚微。
可陆成不抠这些细节,在现在的层级就抓大放小,那还搞个毛线。
积少成多,滴水穿石,哪怕磨叽,哪怕被人不理解,被人觉得厌烦,但路是对的,陆成就得去做。
“陈老师,我年轻、精力好,争取将基本功都打得更加扎实一点,把一切无关因素都扫清掉,才能够战战兢兢地立住这前面的步子。”
“等以后都扎稳了脚跟,技术更好了,不需要去排除一些微末影响因素了,和陈老师您技术都差不多了,肯定就不抠这些小细节了呗。”陆成的声音真挚,笑容随和。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恰到好处、有具体指向的马屁,更是让人心旷神怡的。
“这样是做一个好医生的正常心态,尽自己所能,在绝对的操作能力不够的时候,想着用自己的认知、理论去补足,也是一种抉择。”
“那你去继续磨叽吧…自己选定了路子,也不必在意他人的嚼舌根…”
“细致地磨合医嘱没有错的,并不是别人说你做得不对就不好了……”陈松收了陆成的马屁,也给陆成指点了一下大方向。
“陈老师,等会儿有事情请示您,或者您随时电话我,我都有空的。”
“午饭我也已经联系好了,是您喜欢吃的汽车站那边的大碗饭。”陆成说完就直接转身,不给陈松拒绝的时间。
陈松略愣:“他家都没上外卖你怎么点的单?”
“跑腿,我一个表哥在做跑腿,我正好照顾一下他的生意。”陆成已经半闭了门。
“行吧…”陈松理所当然地当这些事束脩孝敬了。
他给陆成找人评审基本功和技法熟练度,也是要花费人情的。
师不顺路,收了束脩就顺了。
……
“你这个不行,你要转诊去州人民医院,你这个是二区的屈肌腱损伤,处理起来非常非常麻烦。”
“我这里做不了这种手术。”中午,十一点四十分,陆成表情很真挚地歉意地对着一个阿姨说,而后将她临时包扎止血的纱布和绷带都绑了回去。
“陆医生,是我朋友介绍来的,他说你可以做这种手术的啦,我朋友就是老宁。”
“在皇仓那里卖大碗饭。”阿姨五十多岁,看起来就比较精明。
“我知道,宁阿姨嘛,她之前也是切到了手,但她是伸指肌腱,而且是4区,我就能做。”
“你这个虽然也是菜刀切的,但我做不下来…这不是一回事的…对不起啊,阿姨。”陆成依旧保持着稳重的心态。
其实以他目前熟练8/10的改良Tang法,并不是一定做不下来,但时机依旧不成熟。
二区屈肌腱是无人区肌腱损伤,需要显微外科器械,目前这套器械还没有搬进手术室,陆成可不敢去打彭主任电话让他提前请‘器械’入科。
陆成也没有这么大脸。
这个器械包,是彭主任等着州人民医院里的向代洪来‘开包’的!
很多外科医生对于‘新器械套’,都是比较喜欢的。
没有显微器械,陆成的技术也没有到专精,二次手术率依旧预估比较高,陆成当然不能为了手术量就把病人收了。
“陆医生,你不会是怕我找你麻烦才这么说的吧?”阿姨的眼珠子转动,像是在打量着什么。
陆成摇头:“那不能。”
“做得下来就是做得下来,我有把握做得下来的手术,也可能会失败,但一般就不到百分之五。”
“如果我自己觉得有百分之五六十,你这个又不是那种有生命危险的急诊,那我肯定选择不陪着您一起赌啊?”
“您去湘州人民医院,你去那里,至少可以得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优良愈合几率。那我肯定建议您转诊去他们那里。”
“可不是为了推责任!”
“有好的去处,只是多花点钱,钱肯定比身体更重要了。”陆成把要害都点明了,笑着摇头。
“你得转诊,这对你更好,我没把握做得下来,不能害了你。”
二区屈肌腱的断裂,陈松副教授都是不做的,因为这已经专精到了手外科的内层G点,不专业对口的“外科医生”是进不去的。
“唉…我还以为和宁姐差不多,也可以在县里面就解决了呢…”阿姨也只能叹了一口气。
“抱歉,是我技术不够好,不能给您解决麻烦。”陆成叹息一声,满脸无奈。
阿姨出了综合病房,有些失落地给家人去打电话了。
陆成也无奈,如果他有绝对的本事,他还可以向林前龙主任申报去调用“显微器械包”,做开包人。
可陆成就是没把握,明明知道这里很难,失败率很高,你还要去调新器械做手术,万一出了问题,那不就是活靶子么?
主要是不够自信,不够自信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不济……
【耐心劝导患者转诊,致使患者获得更好的功能康复,获得技能点0.1……】
【当前技能点剩余:3.8】
转诊病人竟然也有技能点。
“时常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可能在这个面板上具象化了。
人只是人,人无完人。
陆成的想法就是,争取让自己的无奈时刻、无奈次数变得越来越少……
第32章 业务拓展!
“张铁生,今天是你的副班吧?”张铁生正在外面与人吃饭,出了包厢后接通了来自林前龙主任的电话。
午时的阳光正炽,扩大的瞳孔强收光芒给张铁生带来阵阵的晕黑感:“欸,是的,林主任。我就在医院附近。”
林前龙的语气板正:“张铁生啊,小陆来我们急诊科也近一月时间,努力、奋进和实力你也都是看在了眼里的。”
“来了个阑尾炎的,你懒得跑的话,就让陈教授带小陆上台算了呗?”
“小陆这个月都单独开台了十几台肌腱缝合,也算是给我们科带来了很多业绩的。目前病人方面对小陆的口碑也都不错。”
张铁生推了推眼镜,沉吟了数秒,叹息一声:“好的,林主任,我明白了。”
“小陆连肌腱缝合都能常规做下来十几台,阑尾切除这种手术应该是没任何问题的。”
在县医院里,终归还是靠本事吃饭的。
而且,这种靠本事吃饭不仅可以让自己吃得更多,还能带着‘团队’吃得更饱。
因交通变得更加便利,大量的患者有机会外出求诊,转诊便捷的现下的大环境就是,大部分的县医院科室都是病人量不够。
县医院里的平均水平不能提上去的归宿就是病人量越来越少。
“嗯,铁生你能明白这一点就好!”
“肌腱缝合的病种归属,可以说是小陆单刀匹马从骨科夺过来的,他也有这样的能力。”
“不过你也清楚,眼红是一种病,骨科那么些时间没想着搞肌腱缝合,现下看到小陆开展得顺畅后,骨科的彭主任又想起来把州人民医院里的向主任请了下来。”
“从下个月开始,这归属权就不好说了。”
“小陆的学习效率不错,以他这资质,多跟着陈教授接触一些手术,对我们科室整体而言,肯定还是利大于弊的。”林前龙如此解释。
张铁生听得懂林前龙的意思,但没回话,只是在饭馆的门口走来走去,脸皮颇为揪扯,心事重重。
沉默持续了将近二十几秒,林前龙才说:“铁生啊,我知道你的顾虑,可我们终究还是个医生。”
“小陆的资质好,学得快,能更大程度地从陈松教授那里学到更多的技术。”
“归根到底,咱们都是搞工作的,就算不提多为病人服务的大环境,也要考虑自己的收入水平啊?”
“余下还有两个多月时间,如果小陆真的能从陈教授那里学到几个专科都开展不了的手术。”
“综合下来的长年累月收入,绝对不比你升了主任少的呀?”
“关键是还没有架吵。”
急诊科目前的手术范围,都是林前龙主任与外科专科的主任吵架吵来的。比如说清创缝合,比如说阑尾炎。
目前唯一没有争论的就是陆成在搞的肌腱缝合。
骨科的主任也想搞,但搞不了,你还逼逼赖赖那就纯粹是扮小丑了,哪怕他们有意见,有想法!
也只能想办法去学,去学着搞。
这就是县医院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