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1990 第19节

  张延借着公共汽车的灯光,找到父母身边,这才发现妹妹张芳也来了。

  “哥、哥!”

  张芳激动的凑到哥哥身边,扯着张延的袖子问:“你的小说打算出版多少册啊?!”

  “还不清楚。”

  张延见她有些失望,只好大致估摸了个数:“我觉得总数应该不会少于十万册。”

  “哇~”

  张芳先是一声惊呼,然后压低嗓音问:“定价、定价是多少?”

  张延又大概说了个数字:“应该在18元左右吧,毕竟字数比较多,会分成上中下三册。”

  “那就是……”

  张芳低头板着指头算了一阵子,震惊道:“那你岂不是能拿六万多?!”

  “是六万三。”

  会计出身的孙晓红早算清楚了,从儿子手上抢过一部分行李,激动道:“走走走,咱们回家说、回家再说!”

  听到有这么多钱,她自然开心的很,但她更高兴的还是儿子有了出息。

  张兴国也默默分担了一些行李,路上由着娘俩、兄妹叽叽呱呱,直到进了家门,才问:“是先去洗澡,还是先吃饭?”

  张延从带回来的礼物当中拣出两瓶酒一条烟,又对父母道:“我先去李厂长家一趟,回来咱们爷俩再去洗澡——既然是要调动工作,印刷厂这边总要先打声招呼。”

  “是该去一趟,我陪你一起去吧。”

  张兴国点点头,虽然印刷厂那边不太可能卡张延的工作调动,但人情世故还是要走一走的。

  “不用,就楼上楼下几步路。”

  当年盖筒子楼的时候,印刷厂还属于报社的三产,李厂长自然也有资格分房,而且还是一室一厅的‘高配’。

  孙晓红有些心疼张延手上的烟酒:“你去说一声就得了,怎么还带这么好的东西?”

  “您就甭管了,我心里有数。”

  张延摆摆手出了家门,顺着楼梯爬到顶楼。

  李厂长家刚吃完饭,李厂长的老婆正收拾桌子呢,见是张延来了,立刻热情的迎上来:“哎呦,咱们大作家这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回来。”

  张延笑道:“这不是找我大爷有点事么——您瞅,还没洗澡就过来了。”

  “找我有事?”

  李厂长也披着件军大衣从里间迎了出来,见张延手里提着好烟好酒,不由纳闷道:“你现在神通广大,还能有求到我的地方?”

  “瞧您这话说的。”

  张延笑道:“咱们印刷厂上上下下,不都得指着您排忧解难?”

  “哈哈,你小子啊。”

  李厂长哈哈大笑着把张延迎进了客厅,等落座后就直接道:“说吧,到底什么事儿,能办的大爷一定帮你办了。”

  “头一件事,是津门文学杂志社想把我的工作关系调过去……”

  “哎呦喂!”

  一听这话,李厂长的老婆先不淡定了,拍着大腿道:“小张你这回可是真出息了,京津沪那是一般人能去的吗?!”

  90年的时候,津门的GDP已经掉到了全国第四,被广东的羊城给超过去了,但民间普遍还是会将‘京津沪’放在一起说。

  李厂长也是感慨不已,虽然在印刷厂的工人当中,张延一直都是个出头,但他也万万没想到张延能出息到这个地步。

  因为注意到张延说的‘头一件事’,于是李厂长又追问:“那第二件事是什么?”

  “是这样的。”

  张延有些无奈的道:“我二舅妈那事儿,您应该听说了吧?”

  “听说了,这大城市的人真是奸猾!当然你二舅妈也是糊涂,什么都敢往外说。”

  “唉~”

  张延叹了口气,摇头道:“我本来也不想再提的,可我妈因为这事儿和娘家亲戚起了隔阂,一提起老家就长吁短叹的。

  所以我就想着,趁着这次空出来一个位置,能不能让我大舅家的表弟,去咱们厂做个临时工?”

  张延这么做,一来确实是为了母亲。

  孙晓红心肠子软,总觉得当初为了赶走二弟妹,还反客为主找亲戚们借钱,做的实在有些过了。

  这回张延主动帮大舅家的表弟找工作,主要就是为了化解母亲的心结。

  二来嘛,也是为了拉一派打一派,告诉那些不省心的亲戚,跑来张家撒泼耍赖只会适得其反,反倒是安分守己的人会获得关照。

  “你小子啊。”

  李厂长心领神会的啧啧两声,爽快道:“要是别人来,就算说破嘴我也不答应,但既然是你开了口,那这事儿就包在我身上了!”

第27章 小喇叭开始广播啦

  张延回到家把事情一说,孙晓红眼圈顿时就红了。

  张兴国就见不得老婆掉金豆子,嫌弃的递上毛巾道:“你看、你看,这是好事嘛,你有什么好哭的?”

  孙晓红背过身去,抹着眼泪抽噎道:“我儿子知道心疼我了,我高兴还不行吗?!”

  “行行行,那你哭你的,我和儿子先去洗个澡。”说话间,张兴国就扯着儿子夺门而出。

  孙晓红忙追出去叮嘱道:“当家的,你记得带一瓶啤酒过来?”

  “谁喝那玩意儿……”

  “我喝!”

  去澡堂的路上,张延才把自己要给津门电视台写剧本的事情说了。

  张兴国先是替儿子高兴,继而却又开始欲言又止。

  张延知道他要说什么,抢先道:“爸,我其实早看开了,周楠这么久都不跟家里联系,八成是遇到了什么意外,我现在也就是尽人事听天命。”

  周楠虽然是个有执拗的,但绝对不是那种一点亲情都不顾的冷血动物,可这一走大半年,却连个只言片语都没传回来,就跟人间蒸发了一样。

  张延虽然还没有彻底放弃,但也早就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唉~”

  张兴国叹了口气,拍拍儿子的肩膀道:“演员里面漂亮姑娘多的是,要是这回能遇到合适的,你也别死心眼儿一根筋。”

  张延含糊道:“到时候再说吧。”

  “既然要去那边工作,你也别在恒江买房了,直接在津门买一套,等谈对象的时候……”

  “那你跟我妈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我们想你了就去津门看你,你想我们了就回来看看。”

  一路絮絮叨叨。

  等爷俩洗完澡回到家,孙晓红又多烧了两个菜,满满当当的摆了一大桌子。

  席间欢声笑语不断,直到张延问起妹妹的学习成绩,气氛才陡转直下。

  “别提了。”

  孙晓红叹气道:“跟你当初一样,心思就从来不放在学习上,这不,前几天还有人给她写情书呢!”

  张芳啃着卤鸡爪,含糊不清的道:“我不是已经交给老师了吗?本姑娘可是有理想、有抱负的有志青年,才不会在这种事上浪费人生呢。”

  张兴国见她这态度,也忍不住跟着数落起来:“亏你也好意思说什么理想,就考那几分还想当记者——你也不看看哪个新闻系能要你这样的?!”

  “哎呀~”

  张芳放下鸡爪,愤愤道:“我下学期还能提分呢,而且我们老师说了,明年高校要扩招,考到450分就有专科上了。”

  张延追问:“那你现在能考多少?”

  张芳虚着眼讪讪道:“呃,差不多400分吧。”

  得~

  这还真是一脉相承,张延那时候就是考了400出头,主要是英语和数学太拉跨,基本就没及格过。

  张延并不看好妹妹以后能提分,她就是个静不心下来的毛丫头,再说就算是勉强能够着专科线,估计也上不了什么好专业。

  如果是在出去闯荡之前,他估计也只能和父母一样干着急。

  但现在嘛……

  张延盯着妹妹仔细端详了一阵,忽然命令道:“你站起来。”

  “干嘛呀,正吃饭呢。”

  张芳还以为哥哥是要批评自己,噘着嘴不情不愿的站起来,鼓着腮帮子像个藏了榛子的松鼠。

  “你正经点!”

  张延没好气的指着洗漱架道:“去把手上嘴上的油洗干净了,再给我回来站好。”

  虽然张芳平时跟哥哥嬉闹惯了,但见哥哥一脸严肃的样子,也不敢再犟嘴,乖乖去兑了点儿温水开始洗手洗脸。

  孙晓红关心则乱的问:“怎么了,你妹妹身上是有什么不对劲吗?”

  “不是。”

  张延道:“其实我觉得芳芳这形象还是挺不错的,长得讨喜,嘴皮子也利索,或许可以试试艺考。”

  “艺考?”

  这年头很多人压根就没听说过艺考,张兴国算是知道一点的,当即把头摇成了拨浪鼓:“咱们日报出一个周楠就够了,还是让你妹妹消停些吧!”

  “艺考又不是只能考表演专业。”

  张延解释道:“我听说播音主持专业也是走艺考招生的,而且文化分要求的比较低,好像3、400分就能上个不错的大学。”

  “咳、咳~”

  话音刚落,就听身后传来两声轻咳。

  父子俩回头看去,就见张芳不知何时站到了两人身后,双手一正一反的平放在小腹上,八根手指头勾在一起,甜甜的道:“听众朋友们、听众朋友们,小喇叭开始广播啦~”

  …………

  三天后,张延再次回到津门,正式向张绍梅提交了加入作协的申请,而他的工作调动,也在第一时间被提上了日程。

  趁着一切手续都在走流程,张延转头就登上了去京城的火车。

  妹妹的前程耽搁不得,而且这次进京,也可以当面感谢一下史铁升老师和郑铭老师。

  要不是他们帮忙,红学家这一关肯定没那么好过,就算能过,也不会再有给电视台写剧本的好差事了。

  到了京城西客站。

  张延一眼就看到了来接站的窦维,因为这货正坐在高高的台阶上,对着川流不息的旅客吹笛子。

首节 上一节 19/2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