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汽油不一样,闪点低,易燃易爆炸。用电火花很轻松就能点燃,只是目前无法用钥匙直接一步到位,不是不能启动汽车,而是电力转化的线圈容易被烧掉。
现在江成想在后面生产的轻卡装上柴油发动机,然后使用按钮的形式启动发动机。
这里就需要稍微比较强大的电流了,需要蓄电池的电力要强劲一些,它不是产生瞬间的高压电去点燃汽油,而是蓄电池带动直流起动机,然后起动机带动柴油机进行空气压缩。
到了这一步其实已经是等于起动机在代替人力,用摇杆钥匙带动发动机转动。但是人力摇动也要不少工夫才能启动发动机,要要快速启动发动机,让柴油燃烧起来。
那么就少不了让柴油充分雾化的装置了,就是油泵油嘴。油泵产生高压,多孔油嘴让燃油分散喷射,充分快速的燃烧。
这油嘴的孔就需要精密设备来加工,这一点机械配件厂在使用升级后的钻床下,也只能勉强的完成,孔不多,成品率还比较低。可能稍微偏一点的,喷射方位就不对,就算报废了。
但成品率低无所谓,现在汽车产量也起不来呀。哪怕车间一天生产几个油嘴喷头,也满足了需求。
现在江成把人留住,是带着他们和昌城这边电机厂的人员,都在柴油机厂那边研究怎么解决这柴油机如何用按钮开关打火的。
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昌江轻卡就可以开始第二批制造生产了。
第98章 准备让汽配厂返祖
其实生产‘昌江’轻卡,也是可以考虑柴油发动机和汽油发动机一起生产。
这也是考虑汽油和柴油性质不同的原因,因为柴油是需要高温才能燃烧的,在北方的冬天比较冷,柴油发动机容易出现打不着火的情况。
要是在城市里还好,用热水加热一些部位,能让燃油充分燃烧一点。要是在道路上出现这样的问题,那就很麻烦了。
不能一直的去尝试打火,因为会消耗蓄电池的电量。一些有经验的师傅一般会直接找点东西点把火,用火烤油箱。甚至猛一点的人,直接对着油箱烧的都有。
汽油发动机谁都想用,但成本太高。现在国内汽油都是进口的,不单纯是价格问题。后来国内也有提炼石油技术了,也因为技术落后,产量不好。
说直接一点,就是差不多三桶汽油的价格可以购买五桶柴油。
关键是解放卡车已经是汽油发动机,昌江轻卡也弄汽油,有点不合适。
江成觉得要用汽油发动机,起码得在国内能自己提炼石油后,或者是生产乘务车。
轿车为什么不使用柴油发动机,那是因为柴油发动机是靠压缩气体让柴油燃烧的,抖动会比较大。
像手扶拖拉机,没有任何减震效果。开的时候是一边行驶一边抖动,屁股都能坐的发麻。
电工厂的人差不多是月底才离开的,柴油机点火问题算是初步解决了。
主要是江成懂点火构造原理,电工厂和昌城电机厂的人的只是按照他的要求,在尽量完全需要的配置。
柴油机厂的人反而没出什么力,他们只需要提供柴油机就是了。但是这些天研究配套系统都是在柴油机厂,中午吃饭都是他们厂招待的。
研究新的东西,自然少不了绘图人员,谭雅萱也跟着去混了好几顿饭吃。
现在轻卡汽车是在慢慢生产,在研究柴油发动机点火装置的时候,厂里其实也没有停止一些前期工作。
底盘焊接的组装,车门和车顶还在每天敲打出来,方向盘也是管子弯圆后要进行焊接打磨。木工也在提前加工好木板料。
康书记是带来不少人,但他们并没有停止生产枪支和子弹,有多人员基本上都投入到汽车结构的生产当中去了。
然后轮毂依然是从一汽那边采购。橡胶厂也开始生产轮胎了,之前的灯具厂,弹簧厂和螺丝厂,他们生产的东西倒是快,生产一天的零部件就够目前轻卡产量一年的了。
零件生产的慢,组装也慢,组装人员也生疏。这年头懂汽车结构的少,组装的步骤比较死板。有些东西是可以不分先后的,也按照步骤一步步来。
跟一汽厂那边比不了,一汽厂那边的解放卡车是终于生产出来了。比历史上提前了一个半月,但是当天下生产线的汽车产量只有历史上的一半。
第一天就造出六辆解放卡车,如果按照一条生产线一天能造一辆汽车出来,说明只有六条生产线能完整的运行。
当然了,江成是真的没了解解放车的生产历史。他只知道自己厂里造的汽车,其他四辆装好玻璃交付出去之前,第一汽车厂生产出解放卡车的消息出来了,报道着中国改变了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这一点江成没想跟谁争,他只是想造车玩,把后世很多款式的汽车提前造出来。造出一款车后,就不会去管他的产量。
这不过现在江成还当不了甩手掌柜,厂里目前没有成熟的汽车组装人员,他得经常去组装车间指导。
办公楼,工程科。
江成在想着如何从一些繁琐的事情里抽身出来,得弄一批熟练的汽车组装工来。
这让江成想到了汽配厂,汽配厂的历史他是知道的,在六十年代初,因为国内汽车稍微多了一点,业务量也跟着多了一些。就改名汽修厂了,再到六十年代后期就变成汽车制造厂了。
后面的历史就更不用说了,因为江成的出现,汽配厂注定走不到成为汽车制造厂那一步。
现在机械配件厂这个厂名都有点名不副实了,周厂长都被工业局喊过去商讨更换厂名了,大概率是跟汽车相关的名字。
之前江成去汽配厂帮忙指导设计汽车的时候,就想过以后让这汽配厂变成汽车组装厂,以合作的形式让汽配厂进行汽车组装。
现在江成也想把轻卡汽车弄去那边组装得了,他就可以轻松了。
但是这不是后世,公司掌握核心技术就可以把业务转包出去。厂里的人都想着壮大发展呢,都说这是工人阶级时代,工人当家做主。但大家真的不想当干部嘛,车间里的人想当车间组长,然后是车间主任。
办公室这里的人,难道不想有更多的晋升渠道吗。厂里业务这样多,开分厂是迟早的事情。开分厂的话,这边以前的普通办事员,就有机会去分厂当一个科长了。科长就有机会去当一个主任。
一些小的业务订单让其他厂加工没有问题,大型业务厂里怎么可能会同意转出去。
所以江成现在打算让汽配厂返祖,之前只是一个汽车保养厂,为汽车站服务的,就让他变会去。
把汽配厂的人员和汽车配件生产的一些设备技术合过来,汽配厂那边不少人会修车,他们组装汽车自然快。
“对,就这样办,去把他们合过来,自己就省事了。”
江成在心中想道,打算喝一口水就去找周厂长谈这事。
只不过江成端起搪瓷杯,发现杯里没水了。刚想让谭雅萱帮他倒点水,看着对面的办公桌那边空无一人。
谭雅萱被调到一楼的办公室去了,在一楼的最角落里弄了一个绘图室,归后勤部管。厂里的人员有画图纸需要的都可以去绘图室找她。
厂里还在购买设备,晒图机设备,等设备到了,会能一个晒图室。到时候把绘图室和晒图室一起调到新办公楼那边。
“果然,女人只会妨碍我拔剑的速度。”江成自我嘲笑了一下,如果谭雅萱在办公室,会让她帮忙倒杯水,然后逗弄一下。
现在江成直接起身,自己倒了一点开水,然后去找周厂长了。
(今天因为上午被审核,耽误了点时间,晚上我肯定还会写一章再去睡觉。就是写到什么时候不知道了,不能找理由少更新。)
第99章 蔫坏
‘笃笃~笃。’
三声木门被敲响的声音,周厂长看了一下门口,敲门的人就直接进了他的办公室了。
现在混熟了,有些地位差不多的,也不需要太讲究。
江成现在找周厂长,门如果是没关上的,敲门后就会直接进去。不会等周厂长喊请进,或者等他招呼后再进去。
“老周,你这样看着我干嘛,我脸上有东西嘛,跟你说个事。”江成走进办公室里直接坐在了椅子上说道。
“最近难得看你往我这里来呀,有空也是往老康去那边,这有事就来找我了。”周厂长笑着说道。
“他那边造枪,有意思。还准备按照我说的,用我们厂的设备试试能不能搞出气枪呢。跟你说点正事,厂里得弄一点会组装汽车的人过来,现在搞的我跟一个车间主任一样,天天往那边跑。”江成说道。
“会组装汽车的人?我们就算是去劳动局那边也招不到吧。”周厂长回应道。
“汽配厂那边有人。”江成笑着使了一个眼色说道。
“你的意思是让劳动局把汽配厂的人调过来几个?”周厂长询问道。
“几个也不够呀,去工业局,让赵局长出面,把整个汽配厂合过来。但我们也不做的那么过分,留一点人在那边给汽车站的汽车做保养和维修。”江成轻描淡写的说道。
周厂长听到这话,从口袋里掏出了香烟,给江成丢了一根,自己然后点燃了一根。
他现在发现江成这人有点蔫坏,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呀。汽配厂就一百号人左右,留点人在那边给汽车保养和维修,基本上跟一下就干没了没什么区别。
关键是江成还知道留一点人,因为市里需要一个汽车维修和保养的地方。汽配厂又不光是给汽车站的车维修保养的。
市里有车的单位,车子出现故障自己要是修不了,都是找那边的。
汽配厂的厂长也没什么行政级别,只是领着汽车修配技术工人的工资,额外给了一个行政补助。
那边的朱厂长是唯一个会修理轿车的,有五级汽车修配技术证,就算不当厂长了,一个月也有六十一块八的工资。
现在当一个厂长,工资奖金八十块。关键是这年头有车的单位少,能有车的基本都不是小单位。在汽配厂当厂长,朱厂长也一样外出修理汽车,外出的时候好吃好喝被招待不说,还经常会获得一些东西。
想让那边合并过来,稍微有点私心的人都不会愿意。
但是江成蔫坏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不是单纯的想让劳动局那边出面调几个技术员过来。如果是这样,劳动局考虑到这边做出的贡献大,更需要会修理汽车能组装的技术,会去调人。
可江成是打算直接去找工业局,周厂长分析了一下,工业局还真有可能会同意这请求。
因为江成这边在造轻卡汽车,比汽配厂那边的三轮汽车强多了。关键是汽配厂那边造车,大部分零部件依赖进口。
汽配厂现在造的车,成本不比轻卡低,性能和外观差多了。现在能投产是占了自主设计的优势,而设计者还是江成。
停产是迟早的事情,在历史上汽配厂生产的英雄牌三轮汽车,除了试制出来的车,连少量生产都没有。
除了造车可能会被叫停,有同样的汽车部件,在机械配件厂这边添加点东西都能生产出一辆轻卡了。
另外汽配厂生产汽车配件的业务现在也被江成搞的产业链快重合掉了,现在第一汽车厂那边已经在生产解放汽车,以后肯定不会怎么进口中型以下的卡车了。
工程车的话,配件轮不到汽配厂来生产。昌城又搞了一个轻卡,等于在南方也有了卡车配件生产的能力。
现在汽配厂除了弄一点以前进口的汽车配件和吉普车的,其他的也都不需要生产了。
业务高度重合,关键是水平相差有点大。要是汽配厂也有能力生产符合很多标准的汽车,一个昌城以后有两个汽车制造厂,可能还能在国内成为工业美谈呢。
但目前差距明显,先不说造车的成本问题。而是有明珠在前,很多单位就对三轮汽车不敢兴趣了。
小单位轮不上,大单位看不上。以前没有其他选择的时候肯定是看的上的,现在有选择了就不一样。
这可是汽车,有些部门和单位要是分到了一辆,短期内就别想获得第二辆。总不能别人还没有,你都搞两辆了吧。
然后就会出现一种情况,有单位获得了三轮汽车的,也是有汽车的单位了。可能在分配机械配件厂造的轻卡汽车时候,就没有了分配的资格了。
业务高度重合,又没有一点优势。机械配件厂又需要汽配厂的技术人员,工业局做出合并的选择性很大。
“明天去躺工业局?”周厂长思考了一会询问道,他也不是优柔寡断的人。为了发展,有时候不能心软。
“嗯,早点去早点落实,过一个月后我也好放松放松。”江成点头说道。
“你放松什么,难道下个月跟那小谭要成好事拉。”周厂长说道。
“要忙点其他的事情,不过我跟她的事情也的确要快了。”江成回答道。
这都五月底了,再过一个多月,水稻就要收割了。江成打算去买一些粮食,二叔和两个姑姑那边的粮食能买到一些,妹夫杨枫那边的亲戚也能买一些。
而谭雅萱那边也有乡下的亲戚,每次粮食收上来,农村人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卖一点粮。
不过城里人平常也是省着吃口粮,除了家里有那种正在长身体的半大小子,会想办法额外弄点粮。一般去农村买粮的也不多,毕竟大部分人也不富裕。
农村人会保留自己出的口粮,然后有多的粮食卖给粮站,算是统购量。
江成也没打算买不认识人的粮食,就买亲戚的,最少要有点沾亲带故。因为买不是亲戚的粮食,就属于私自出售和购买了。
但亲戚的粮食不一样,有种互相帮扶的意思。再说白一点,粮食是亲戚送给他们吃的,然后为了感谢,给了一点钱,这不叫买卖。
第100章 解放VS昌江
一九五六年,五月二十八号,四九城。
两辆昌江停放在某部门广场,旁边还有第一汽车厂的解放卡车,两辆车的车身颜色都是军绿色。
从车型看,解放卡车比昌江大了一圈,给人一种大气稳重的感觉。
而昌江卡车在造型上也不逞多让,因为发动机不是直列摆放,启动也不是摇杆。对比之下,一看就给人一种便捷,灵巧的样子。
现场有好几个汽车兵,两款汽车都试驾过了,在汇报试驾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