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第55节

  得出的结果对寄予厚任的解放汽车有点不好,解放卡车除了在安全性能方面比昌江卡车强,其他很多方面都差了不少。

  解放卡车的重量将近比昌江卡车多了一倍,材料用的厚实,两者发生相撞。虽然没测试,但从车辆板材厚度来看,昌江卡车应该是撞不过解放车的。

  然后就是汽车启动打火装置,摇杆钥匙肯定比电力启动更可靠一些。因为一旦在野外,汽车的蓄电池出了问题,发动不了发动机,那就等于是废铁一堆了。

  但不出问题的话,也有好处,启动汽车的人不需要在车外。运输在战场方面适合短线补给。

  至于其他方面对比,有些方面有点打脸解放卡车了。两款汽车的发动机是一样的,因为昌城那边本来就是在一汽厂买的发动机。

  那么在同样马力发动机的情况下,昌江车身虽然小些,但拉的东西并不小。甚至因为解放卡车自身车重比昌江轻卡重,可能在载货量上来对比,昌江还占优势。

  不过昌江轻卡好像是放弃了这方面的优势,底盘材料没解放卡车的厚实。意味着载重货品过重的话,底盘的一些部件承受力可能达不到要求。

  但两种卡车拉的货品重量一样多的情况下,昌江卡车能更省油一些,换一个说法就是同样油耗的情况下,轻卡跑的更快一点。

  另外值得注意的就是昌江卡车在减震方面是双减震,除了钢板减震,每个车轮轮毂连接的上方都装了一个液压减震器。

  还有就是驾驶室里的汽车方向盘比较小,但打方向盘的时候很轻便。然后汽车兵也在车底查了,转向杆和车轮转向拉杆处有安装新的部件,应该就是用来协助转动方向盘省力的。

  反正综合对比下来,作为运输方面,昌江卡车肯定是第一选择。但如果是放在部队里使用,安全和稳定性排在舒适和便捷前面。

  所以部队方面就别去抢昌江这款国内自产的汽车了,但也不是说就不要了。汽车兵训练和执行任务的时候用解放卡车,后勤部队在采购粮食和军用补给的时候,配一点昌江卡车。

  现在因为昌城那边是临时造车的,产量肯定跟准备了好几年的一汽厂无法比,初期肯定是弄不到昌江轻卡,但这昌江轻卡纳入军需采购范围内是没有问题的。

  另外还有一点,这两款车都是国内自产的汽车,意义重大。还有四个月就是国庆,要阅兵了的。

  以前国庆,都是坐其他国家生产的汽车,这次有自己生产的汽车了,自然是要亮相的。

  而汽车兵要熟悉汽车的性能,要磨合,不能出乱子。

  那么就不得不下强制命令了,昌城那边地方上跟部队怎么争夺车辆,这边管不了。但必须在八月之前,昌城那边得送十五辆汽车过来。

  到时候阅兵的时候,解放卡车看上去大气一些,肯定打头阵,昌江轻卡排在后面,也正好象征了后勤补给的意思。

  “去联系昌城那边,不管那边目前的这汽车产量如何。八月之前送十五辆汽车到四九城这边来,如果生产有需求,可以下发文件,让各部门全力配合。”

  “首长,我这就让人去安排。”

  “不行,你亲自去,说明一下情况,就说十月份,四九城这边要用。”

  “是,首长。”

  ~~

  有时候真的是来的早不如来的巧,来的巧就不如不回去了。

  江成和周厂长一本正经的来到了工业局,不正经点不行,主要的是来这里要干的事不地道。

  在这个计划经济年代,地方企业很少被合并的,都是兵工厂被新产品和设备淘汰了,才会跟地方合并。

  当然地方上的一些工厂也不是不会有合并的情况,但一般是上面有决策,想组合一些单位共同生产什么产品。

  反正没有出现过一个工厂看上了另外一个厂的东西,要求合并的。

  江成和周厂长没有想到来工业局,赵局长会对他们这样热情。

  竟然留他们在局里吃饭,不是吃食堂,是专门安排人弄六个菜的那种。

  要知道机械配件厂只是市企,虽然按照这样发展下去,变成省企也快了。省企的话就不叫昌城机械配件厂了,得叫江西机械配件厂了。

  但昌城是省会城市,就算是省企也归这边的工业局管。除非工厂升级到国企的程度,那地位就有点超然了。

  而在赣省,目前总共也就四家国企,一家矿厂,一家纺织印染厂。另外两家厂江成也熟悉,一家是昌城的飞机制造厂,这边造的飞机是全国调配的,不是属于昌城的。

  这也是为什么飞机制造厂工程师多的原因,工程师也是全国各地调过来的。谭雅萱一个中专生,主专业学的还不好,实习没混到工作指标很正常。

  另外一家就是昌城的柴油机厂,在这个年代可不是单凭一个市区就能搞柴油机厂的。柴油机真那么好生产,每个市区都弄一个厂,那拖拉机和柴油汽车就能满地跑了。

  昌城的柴油机厂也是接全国订单的,不像机械配件厂,说白一点就是昌城市区别人的配套厂。

  但在江成升级厂里的设备后,能加工一些简单的精密零件,其实就有了成为省企的资格。

  而在造出托盘车和轻卡后,现在虽然还是市区,但已经有了国企的通行证。职工人数和规模上去,企业升级是水到渠成的。

  “赵局长,你别太客气,我们这次来是有点事情要麻烦你的。”周厂长在局长办公室里说道。

  这一来就被赵局长喊着中午留在这边吃饭,这待遇周厂长还是第一次碰到。

  按照道理,工业局是他们的上级,上级一般不怎么招待下级单位人员的。一个是不需要,另外一个是招待不起,一个市区那么多企业,厂长厂书记多的是,难道来一个招待一个嘛。

  如果是真的有事情谈到了饭点时间,能让食堂打一份饭简单招待一下就不错了。单独让食堂开小灶,那最少级别得跟赵局长不相上下。

  “周厂长,江工。你们有事来我们这里,那本来就是工作上的事,你们工作上有事情要我们帮忙解决,也就是我们的本分工作,哪里有什么麻烦不麻烦。怕麻烦,那还要我们工业局做什么”赵局长一脸大义炳然的说道。

  要是周厂长不是第一次跟赵局长打交道,那还真可能相信了他的话。这局长真是好局长,有困难那是真解决呀。

  可实际情况,工业局一把也就做一点协调工作,哪里会大包大揽。

  如果是厂里生产问题,基本上是让你有困难,得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你说有难处,他会说办法总比困难多。

  工业局也是有项目资金的,但下面的企业想申请到那不是一般的艰难。不过工业局也有自身的难处,有些企业动不动想搞扩张,要买设备。

  可资金就那么多,用钱得用在刀刃上。所以经常看到的是越好的企业越有扶持,那些真的需要的可能得不到扶持。

  站在位置的角度不一样,有时候就会觉得很不公平。

  有些单位是不会管你死活的,也管不了那么多。他们是站在整个市区的发展来看的,你不符合目前发展的主要方向,就算有困难也难有资金上面的扶持。

  而企业符合发展方向,哪怕没有困难,都会催着你发展,扩大生产力。

第101章 给部队弄一款车

  酒足饭饱,事情也谈成,三人也就回去了。

  除了江成和周厂长,还包括开车司机刘勇。这年头司机吃香的很,跟着领导出面办事,有招待的时候也能跟着吃一顿。

  今天司机还喝了一点酒,在这个年代没有酒驾一说,连交通违章都没有。在北方冬天,大部分司机开车前都会喝上一口暖暖身子。

  到后面喜欢喝酒的卡车司机,不喝上几口,开车都觉得不得劲。

  对于这一点,江成只能保证自己喝车不开酒,他还得享受生活,娶妻生子呢。

  关于让汽配厂那边‘合并’过来的事情,算是谈成了,因为江成要求的是实际上的合并,名义上的合并可以不要求。

  一个省会市区,也的确需要一个维修汽车和保养的厂。工业局就算同意合并,都要通过地方单位审批的。

  但工业局可以借助生产任务的名义,直接把汽配厂的技术人员抽干个百分之八十。等人到了机械配件厂,劳动局那边再慢慢给借调过去的人转岗位。

  实际上如果汽配厂那边已经没有了配件生产的任务,也根本用不上那么多职工。最多就留一些学徒工和几个修车做保养的师傅就够了。

  江成和周厂长这次也的确来巧了,就算他们不来,工业局这边也会派人喊周厂长来一趟。

  四九城那边下达了文件,要求昌城这边送十五辆轻卡过去,用于参加十月份的阅兵仪式。

  十月一号是国庆,影响力很大。到时候轻卡在那上面亮相,那就是荣誉,全国都要知晓了。

  不过那是国庆的任务,也正是因为四九城那边下达的任务,提醒了昌城这边。

  八月一号是建军节,这个节日其他地方可以不重视,昌城不能不重视,因为这个节日就是纪念昌城八一起义的。

  建军节,各地方的部队肯定会重视,各军区可能会在那一天举行内部的一些表演或者一些形式上的活动。

  但在昌城八一大道那边,会有自己昌城这边的部队进行军事演习。然后今年的演习,部队那边希望弄五辆轻卡到那边,这样场面就显得隆重一点。

  总之就是要车,如果算上地方政府的计划生产任务,机械配件厂一个月起码得生产三十辆汽车出来。

  这产量是一汽厂的十分之一,没有错,一汽厂有二万多职工,一天也就造十二辆左右的汽车,平均是两千多个人花一天的时间造出一辆。

  所以一辆解放车的人工成本是在两千多块,然后就是材料成本和汽车玻璃成本。因为要两千多个人造一辆车,是包含各种零部件都是自己生产的。

  进口材料和配件一算,差不多要三四千块钱,所以造一台解放卡车成本在五六千,一辆成卖个八千块还能挣两千。

  不过成本不能单纯的这样计算,得有附加值,不能生产一个弹簧,弹簧可能就是一点钢铁的原材料,算几毛钱的成本。

  第一汽车厂只是把所有的生产一体化了,还得算上投入成本。

  所以解放卡车的定价是一万六千多块一辆,不要觉得贵,想买还买不到。

  第一汽车厂要平均两千个人才能一天造一辆车,机械配件厂这边呢。

  要达到一天造一辆车的情况,哪怕只是组装,在没有电动工具的情况下,应该要三十人左右。

  但实际情况一条组装线下来,三十个人是不够的,起码得翻一倍的人数。

  也就是说要汽配厂那边五六十个人过来,才能初步形成一条简单的流水线组装。

  比如底盘的安置,安装发动机的弄一组人,变速箱的弄一组,悬挂和制动的又是一组。不这样的话,要从头到尾都是一组人,那一个底盘安装都可能一两天。

  只能是很多车辆同步一下组装,平均下来五六十人才能每天组装出一辆车。

  光组装工就得要汽配厂的所有技术工来干了,汽配厂有一百多职工,又不都是会修车的。能师傅加徒弟凑出五六十人就不错了。

  然后康书记带过来的一批人,也没的休息了。在没有购买冲压机之前,用榔头和锥子敲打车顶和车门还有一些车身铁皮,根本就停不下来。

  其实算一下,一点简单的东西就消耗一两百人进去了,而且还都得是有点水平的技术工。

  算下来,每月生产卡车的数量极限也就是三十多辆。

  不过钣金工,钳工和锻工之类的,可以招工。

  就是组装汽车的人员得培训了,在这个年代根本就没有会组装汽车的工人。只能招一些机修工,比新人容易上手一些,然后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进行培养。

  头两个月预计是每月生产三十辆汽车,到了八月份,发展的顺利的话,可以达到五十台以上。尽量是在年底的时候,突然每月生产一百辆轻卡汽车的产量。

  这样的话,光在轻卡汽车方面,机械配件厂就得预计在年底之前招一千个工人。

  同样的情况,在轻卡产业链上所有的工厂,也要做好每月一百辆汽车零部件生产的水平。

  也就是说因为制造轻卡汽车,整个产业链在今年要吸纳三千个工人。也就是三千多个岗位,一个岗位可能就代表着一个家庭。

  “建军节,还有国庆节,有点意思。”

  江成从工业局回来后,想到了这两个节日。车辆生产的事情,他只能在技术上进行组装指导。

  能不能完成生产任务,那是周厂长的事情。江成属于管杀不管埋的那种,所以周厂长回厂后,没多久就带着司机去劳务局了。

  江成想升级的托盘车,也就是手动堆高车,设计起来不难,弄一个门架子再到门架上安装升降的轨道就可以。另外就是油压管要弄高一些,起码要超过升降的高度。

  本来江成是想把堆高车弄出来,就去搞一辆真正内燃叉车,也算是工程用车了。

  但是今天去工业局,得知自己设计的轻卡可以参加阅兵仪式。轿车方面,江成现在不想搞,配套跟不上,徒有其表没意思。

  不过他倒是想玩一个刺激的,想到了一款结构其实简单,但外观又很不错的车子。

  很适合地形探测,在国内现在道路不好的情况下,比越野吉普车还实用。

第102章 全地形车

  在我国发生战争的时候,小鬼子广泛使用边三轮,那是因为我们国土面积大,内陆城市山地林地多。

  边三轮灵巧方便体型小,适合在很多地形上使用。

  这也是为什么解放后,国内部队还在大量装备的原因,一直到二十一世纪,才开始逐渐退出舞台。

  所以国内其实特别需要能适合多地形形式的车辆,而吉普车算是越野车中的一种,也能适应不少地形。

  吉普车是四驱驱动,但设计的时候主要还是在公里和比较平整的地方形式,比如草原和一些荒地。

  但国内有很多山林地区,特别是赣省和周边的省份,几乎到处都是山。

首节 上一节 55/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