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就是不一样,两颗枣树就得了,还非要一颗是枣树,另外一颗还是枣树。
这分明就是人格分裂嘛,鲁迅看见家门口的
当然了,现在不是纠结这些东西的时候,江成感觉自己能在这个年代的文学界发展一下。以前学的课本里散文,有五六年到六六年之间出现的。
江成可以稍微修改点内容去投稿,以后要是碰到漂亮喜欢文学的妹子,到时候装~B不要太爽。
第35章 术业有专攻
上午的时候,就周厂长牵头,让江成带领人员成立设备研发升级小组的事情。周厂长已经向上级部门汇报了,得到的答复自然是配合工程师江成的工作。
在这个年代,是一个计划生产时代。除了合资的企业,国营企业在完成一定计划内的任务后,超计划的利润有一个分成法,就是超出计划的生产利润只要上交60%给财政。剩余的留给企业自用。
这留下来的钱,就用于企业的扩张和职工福利上面。比如机械配件厂正在建设的职工楼,就是厂里的利润来建设的。
而现在跟苏联合作密切,进口苏联的一些普通工业设备并没有多大限制。就是等待时间长一点外,货币交易不需要储备外汇。
拿一台甚至更多的设备来进行研究,机械配件厂还是承担的起,除非是其他国家的进口设备,可能上面会讨论。
现在这个小组成立,周厂长在上午还专门找人讨论一下这个研发组长补贴的情况。因为是临时性质的,加上没有确认设备升级的周期,也不能保证百分百就成功。
所以这研发组的组长每天给五毛钱补助,要是设备升级成功,再给小组发一笔奖金。
然后就是组里其他组员的加入也落实下去了,上午黄副厂长和后勤部的主任都把核心成员安排好了,暂时能保证江成的安排。
中午江成要去食堂打饭的时候,后勤部的李科长就来找他了。李科长也没有想到江成来厂里报道没多少天,就要听从他的调遣了。
不过李科长只负责小组的后勤工作,要采购什么东西,他会以最快的速度安排到位。平时没有事的时候他还是会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去负责一些事情的。
厂里的一些人员作为组员加入这个研发小组,并不是说就要放下原本的工作。只不过是以江成这边的工作为优先。
进入小组的人都会有一定的补助,可能会比较少,因为这只能算是协助江成的工作。
江成和李科长都是把饭菜打好带回办公室吃的,因为在工厂里,办公楼这边的人一般不在食堂大厅吃饭。
这倒不是坐办公室就看不起工人了,吃饭还不跟工人一起。主要是食堂的桌凳有限,就算没有办公楼的这些人,用餐高峰期食堂的凳子都不够坐的。
有些比较省的人,在食堂点的菜不会全部吃完,晚上还要带点回家的人,可能会把饭菜带到自己车间门口去吃。
有些点多少吃多少的人,就算食堂没坐的地方了,也会在食堂门口外蹲着吃。因为食堂外面有一个水池,大家吃完了饭可以在那边洗饭盒。
而办公楼这边也有单独的水池,大家把饭带到办公室吃,吃完了可以在这边洗碗勺什么的也方便。
江成和李科长吃过饭洗了饭盒后,就在办公室闲聊着。拿了一份采购表格,一边聊天一边记录一下能先筹备的东西。
在办公室内,李科长算是服了江成,先不说其他的。就采购材料,江成都不用对着图纸来看,拿着一张白纸就一样一样的写着,没一会的工夫就写了上百样。
当然里面有很多东西都是小配件,光螺丝大小的种类就不少。不过自身厂里就是生产配件的,很多东西仓库就有,大小不合适的可以自己加工出来。
但是活塞,气缸,气管,散热器,开关,压力表还有传感器等等东西。这都是厂里没有的,也生产不出来,如果不是设备上本来就有电机,还要购买电机。
“江工,你是真厉害,这样多东西给我看都看不懂,你还要全部用上。”李科长夸赞的说道。
术业有专攻,这能当工程师拿高工资的人,注定不是一般的人。
“这不算什么,只要懂原理,知道要哪些构件,按照顺序来,又不是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江成轻描淡写的说道。
说是这样说,但其实江成又装了一波。就比如气压系统的构造,在懂的人眼中,很多人都能说出整体的构造,比如外壳,电机,压缩机头,冷却装置,控制装置,还有储气罐和进气出气的地方。
但知道结构又如何,如果江成不是有可翻阅的记忆辅助,能小到一个螺丝和零件都记得清清楚楚嘛。
就跟后世一台组装电脑一样,稍微对电脑有研究的外行人,让他们说出电脑有哪些主要部件可能都能说的出。主板,CPU,电机,内存条,显卡等等。
但如何配套,不给你机箱的话外行人能不能组装起来。
江成是要给设备升级,但又要符合设备的结构。所以他没有直接让李科长去买一台空气压缩机来,他要把一台空气压缩分成各部件装在设备上。
就跟后世有些网吧里的一些电脑一样,人家不要落地的外机了。直接弄一个抽屉,把电脑的各种部件排列好装到抽屉里,开关还延伸出来,就安置在显示器旁边。
这样有人去上网,按一下手边的开关就能开机了。而网吧老板也不用担心主机放在外面,会有人偷主机里的一些构件。
江成设计升级的空压钻床也是一样的,这传统的钻床开关都在机器上,因为是全手工操作,开关在什么地方倒也没必要刻意讲究。
但江成升级设备后,基本有了一定半自动的功能,因为动力会加强,也就分出了几个档位。
这启动和档位开关自然是要在顺手的位置,好方便职工操作。
设备原有的电机位置要拆出来,要连接气压设备,让气压设备有合理放置的位置。
就在李科长还在夸赞江成本事大的时候,其他两位组员也来报道了。一个是第一车间的主任,叫肖宏。一个是厂里水平比较好的机修工陈明刚。
来到办公室后,两人都很客气的跟江成自我介绍了一下,设备研发升级小组就算是正式成立了。
“要不开一个会,可我这里比不过周厂长呀,他那里还有茶叶。”江成开玩笑的说道。
“江组长,有我在呢,要茶叶还不容易,等我几分钟就行。”李科长也是轻松的笑着说道。
要是在厂里的工程师张良面前,李科长不会这样松弛,张工作风比较严肃。可能也是因为职业问题,严谨习惯了。
江成这虽然是开玩笑话,但小组的气氛倒是很轻松。
在机械配件厂,没有把茶叶当福利提供给办公楼的人员使用,就算是领导也没什么固定的茶叶指标。
就算是领导人员能弄到一点茶叶,那也属于个人的。
但是厂里的招待归后勤部管呀,招待室那边有茶叶。别人拿招待室的茶叶可能拿不到,要是以江成的名义去拿一点,就算是被发现了,厂里不会怪江成什么。而是会反思,国家都能对特殊人才特殊待遇。
江成来到机械配件厂,他要喝点茶叶还要去招待室那边拿。这是什么问题,是厂里的领导工作没到位,而不是江成有问题。
第36章 直接开干
李科长出门没几分钟就回来,拿着一个铁盒子装的茶叶交给了江成。盒子里的茶叶不是满的,大概也就半盒。
这有茶叶了,那大家都泡上一杯茶。江成也不会品茶,但喝带茶叶的茶水有个味,比喝白开水好喝多了。
茶倒好后,这内部会议也就开始了,主要是江成讲要做一些什么工作。
车间主任第一个工作,就是立刻空出一台钻床出来。虽然厂里的钻床本身也没几台,空出一台肯定影响生产。
但影响生产不是设备升级小组的事,如果影响了生产任务,肖主任去跟黄厂长汇报。
是让职工加班,还是去汇报取消一部分订单,那都跟江成没有关系。
然后就是机修工陈师傅是带自己的徒弟,还是安排熟悉钻床的操作工去把一台钻床全部拆了,拆下来的各种部件进行一次清理和保养。
再后面依然是肖主任的事,按照图纸,让其他车间配合,把设备上拆下来的一些部件进行切割和打磨。
有些内部地方构造不同了,为了更好的利用空间,原有的部件调整一下是很有必要的。
小组的工作步骤算是初步定下来了,会议也就算结束了。
李科长直接回自己的部门去了,先是让人把要筹备的东西抄写一份。然后厂里自身有库存的一些东西整理出来,没有的立刻去采购。
江成则和车间主任还有机修师傅去了车间,去也钻床的车间,直接让正在操作钻床的师傅完成手中正在操作的加工件后,就停止操作。
一刻都不要等待,撸起袖子就是干。
在车间查看生产的黄副厂长没有想到江成的行动这样快,上午成立的小组,下午大家上班还没多久就来车间了。
黄副厂长看见这样的情况,自然要配合江成的工作,喊了几个工人过来帮忙。
电动工具都没有,加上设备又重,拆一个地方动不动就要几个人帮忙。主要是有些地方拆松了,要有人托住。
江成看了半天,发现厂里别说电动叉车了,手动的小叉车都没有。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部件铁疙瘩,就靠人力抬着的。
好吧,这个年代的千斤顶都是螺旋式的,没有手动的小叉车也很正常。液压千斤顶和手动叉车是差不多一个原理。
江成感觉他能设计出来的产品又多了两个,落后好呀,不落后也显示不出他的能耐。
好几个人拆一台设备拆了一下午,这还只是拆,要是组装起来就更慢了。
江成也看了一下午,他也不是瞎看的。拆下来的零部件都查看了一下,在心里复盘了一下,跟图纸上看到的起码没有出处。
一直到快下班的时候江成才回办公室,把图纸放在了铁皮文件柜里,才拿着饭盒去食堂打饭菜。
食堂的菜比饭店实惠多了,就是要吃到荤菜得看运气。
一月份食堂的菜品也少,平时就是胡萝卜白萝卜,土豆和白菜菠菜。
江成在食堂就要了一份土豆片,打了几两米饭就回家了。
不是江成舍不得钱去饭店,就是图一个省事,偶尔吃几顿清淡的,再去饭店吃点好的也能胃口大开。
回到家,江成就到房间里吃饭。铝饭盒虽然不怎么保温,但饭菜带回来还是温的,可以将就一下。
吃过饭,清洗了一下饭盒,江成带着脸盆毛巾和内衣就出门了。实在有点邋遢了,从原主坐上回昌城的火车开始算,江成就没洗澡过,头发也有点长,胡子也没刮。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年代的人,吃的也没什么营养。很多人头发又茂盛又粗又黑,一些年轻的姑娘能扎两个又粗又长的麻花辫。
江成先去了附近的理发店剪头刮胡子,到了理发店他才知道,这个年代也没什么发型讲究,全凭师傅的水平。不过分剃头和剪头,剃头就是拿一个电锥子给你剃成很短的头发。
在理发店还有电锥子,可以稍微给你留一点头发。还有街头上的剃头师傅,拿一个剃刀给人剃头的,基本上是剃光头,剃一个头便宜,五分钱就可以。
但也不是说街头上的剃头师傅就会剃光头,他们也有手动推子可以给人剪平头。但主要还是剃光头和刮脸。
而在国营理发店,还能讲究一点,起码能剪头修头,不用弄太短的头发。
不过江成觉得自己五官还行,算是比较俊朗的,这脸型弄一个平头出门也能撑的起来。
不会像一些长的对不起观众的人,在理发店理了一个发,理发师和顾客看着镜子,内心都冒出同样的话~‘这也不能完全怪对方’。
江成在国营理发店理了一个寸头,胡子也刮干净了,人觉得清爽了起来。
付了一毛二分钱就出门了,在出门的时候,屋外的风一吹,让头皮有点发凉的感觉。
离开理发店江成就去澡堂子了,作为南方人,江成真没怎么在澡堂洗过澡。没穿越之前,江成在学校读书住宿的时候,在学校洗澡的地方都稍微有点觉得尴尬。
哪怕都是男人,什么都不穿,被人看见都觉得别扭。起码学校是一个人一个冲头的,稍微感觉还好一点。
但一个水池很多人在一起洗澡的,江成感觉有些别扭。
好在到了澡堂,这边也分大浴池和小盆塘。因为没有冲洗的喷头,大浴池就是很多人在一个水池里洗澡,在水池里泡澡搓澡,成人五分钱,小孩三分钱。
而小盆塘,就是针对一些有消费能力的人使用的。用一个木质的大盘单独放水,可一个人洗,也可以带孩子洗。
在昌城西区这边,用木盆单独放水洗要一毛钱。城市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
江成是花了一毛钱,美美的洗了一个澡,感觉还不错。
这理完发洗完澡,天色已经很暗了。现在昌城这边五点半天就开始变暗,六点半基本就天黑了。
回去的路上路灯也亮了,但哪怕是市区也只是一些主干道有路灯。而且间隔会比较远才有一个,灯光也很昏暗。
江成拿着脸盆装着毛巾和换下来的衣服往回家的路走去,到家后天色差不多彻底黑了。
据说这个年代很多人因为营养不良,会有夜盲症。夜盲症的人在夜里基本上什么都看不清,伸手不见五指,没有灯光要扶着东西走。
在夜色中江成伸出了手掌,没有出现伸手不见五指的情况。不亏是能画图纸工程师的手,在夜色中都能看的清楚很修长。
第37章 这图纸有问题
钻床的升级图纸出来后,其实压力都在下面的人员手中。
江成只需要把任务安排下去,然后把关一下看符合不符合他的要求。
从第二天开始,江成的工作就变的简单了。
每天早上到厂里,小组成员来办公室汇报一下各种的工作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