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第16节

  “这不是条件有限嘛,我现在升级的要求,是可以使用国产零件就能完成的。真要全面升级也不是不行,就是太多东西要进口了。而且进口的零件也受限制,不一定跟我设计的完全配套~~。那个~周厂长,你就看现在能不能行吧。”

  江成说到一半,感觉自己说漏嘴了,没有再多说。再说下去哪是升级设备呀,都成自主研发了。

  一百三的工资干二百五的事,他可不干。

  周厂长已经听到设计这个词了,只是江成突然就没继续往下说,他感觉厂里可能真的捡到大宝了。

  其实江成被调到机械配件厂,周厂长当时还跟上级提出了质问的。一个七级工程师怎么会调到他们厂里,就算是要回昌城工作,也不应该来他们机械配件厂的。

  昌城也有军工单位,而且还有飞机制造厂呢,去哪里也比来机械配件厂强。

  但上面说江成不愿意被拘束,进军工厂和飞机制造厂肯定比来机械配件厂强。但在那样的地方,很多东西是要保密的。江成太年轻,还没结婚,不适应那种严格的部门。

  而且在四九城的时候,江成就不愿意跟别人一起搞研究,在其他单位,他一个七级工程师话语权也不强,最后才被调到这机械配件厂的。

第33章 领导班子会议变成

  现在江成来机械配件厂报道还没多少天,就给了周厂长一个大的惊喜。

  只是周厂长虽然也是搞机械生产出身,但技术有限。主要是有些原理他看不懂,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呀。

  在会的人眼里,这次的升级只是添加了钻床的动力。然后通过气压表和调节,也增加了稳定性。

  可不明白运行原理的人,就会跟不会数学的人一样,你问他各位数的加减法他都答不上来。

  如果是其他人拿来的图纸,周厂长还可以去找更高水平的人来检验一下这份图纸到底有没有问题。

  但江成拿来的图纸,周厂长觉得喊张工来都没必要了。张工昨天就受邀到九江去,那边有个厂进了一点设备要组装,他去那边把把关。

  给其他厂把把关,好吃好喝招待,一般没情况出现的话,什么事都不用干,还有出差费用。

  “江工,你这图纸送来的正好,跟我去会议室一趟。”周厂长看了一下手表上的时间,领导班子的会议已经延误了。

  但没有关系,本来这次的会议算是为过年提前做好工作准备。可现在重心都不一样了,会议内容推迟就是了,今天开的是如何配合江工给厂里设备升级的会议。

  江成不知道厂里现在的情况,糊里糊涂的就听从周厂长的话,跟着他去会议室了。

  等到了会议室,进去后才发现厂里的一些部门主要领导都在会议室。

  对于这样的情况,江成作为七级工程师,又是留学生。身份不比谁低,倒是不怂。

  只是这会议室的位置,大家都基本是按照资历级别排位坐好了的。中心的位置是周厂长的,两边最前排是后勤部主任和副厂长的。

  如果不是机械配件厂规模不大,组织部的人员少,最高级别的也就一个科长。像万人大厂,组织部有主任级别的,地位不会比后勤部主任和副厂长差。

  江成来到会议室没有他的位置,工程师是技术岗位,其他人是行政岗位。有些人也不知道该怎么让位了,还有就是有些人没资格让位。

  像宣传科的科长,他本来就坐在比较靠后的位置。他去让位,那就是打江成的脸了,江成一个七级工程师,就只配坐你前面一点嘛。

  主要是像江成这样的,平时是不需要参加厂里的这种会议的。张工程师平时就不参加会议,工程师一般只负责技术,不参加单位里的产出和运作,就算有会议,也只会开一些部门会议。

  周厂长自然是立刻看到了这个问题,亲自搬了一把椅子放在他旁边。今天这会议,江工才是主要人物。

  “大家静一下,今天的年前会议取消,现在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宣布。”周厂长发言道。

  他这一开口,会议就算是正式开始了,大家都摆正了坐姿认真的看着周厂长。

  哪怕领导要讲的东西全部都是废话,这态度正确是要做到的。不管如何,下面的人要摆出一副认真听你说话的样子出来。

  何况周厂长突然改变会议内容,肯定不会说什么废话。

  “我要宣布的是,我们厂里工程师江成同志,来到我们厂里不过短短数日。就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下车间查看厂里的设备。在放假期间也不忘为我们厂里的发展着想,想出了一份钻床的升级方案。”

  说到这,周厂长停顿了一下。这是他说的一个点,一旦停顿,就是要大家明白这可能是要说的主题,要大家消耗一下。

  果然他一停顿,参加会议的人就互相议论了起来。不懂行的人,像组织部的和宣传部的人基本上是做着喝茶,不开口。

  明白重要性的人,可能就会适当的找身边的人谈论一下。

  副厂长黄建林是负责管理机械配件厂的生产,可是明白设备的升级对生产对提高重要性的。但他的强项是管理,对于设备只是了解片面,还没周厂长懂。

  要他发表意见,得知道只设备升级后会如何。

  而后勤部主任陈锋,采购部门是归他管。这升级设备,可能就要去采购一些东西来升级。如果升级后能生产新的产品,那么可能以后还要采购一些原材料。

  陈锋是直接拿笔在小本子上先简单的记录了一下。

  周厂长停顿了一会,喝了一口水。这个动作也是重点,开会要默契一点。

  别人喝茶可能是口渴了,主持会议的人喝茶,那是润喉又要开始说话了。下面开会的人得停下讨论继续听了。

  “这次的钻床升级如果成功,我们机械配件厂就能更进一步,向上面交出满意的答卷。江工,你给大家讲一讲这钻床升级后的优势和性能。”周厂长说道,这次他说话双手微微抬起。

  然后会议厅里的其他干部和领导热烈的鼓起掌来,周厂长也是跟随着鼓掌。

  这会议有意思呀,配合度真好,这一鼓掌,不管真心还是假意,对于要讲话的人真是鼓舞。

  江成也当仁不让的站起身,开始很激情的讲述设备升级后带来的好处。其实也就是他刚才在周厂长办公室讲的那些话。

  不过再次讲出来,江成倒是归纳了起来。

  好处有好几点,第一点就是操作会简单,升级后的设备不需要技术那么好的操作工来操作,就能加工出一些简单的零件。而技术好的操作工可以去负责生产更精密一点的零件。

  第二点就是速度会提升,具体提升多少,江成还没有具体的数据支持。只是单纯按转速的提升来算的话,那可能得有原来的一倍以上的。

  但是主要还是得看如何操作,这只是第一次的升级,达到翻倍的效率那只是理论上的最高数据。

  第三点,那就是钻孔精确的提高,能支持一些特殊零件的开孔制造。这样一来机械厂能接一些以前接不了的订单任务。

  能多接订单任务,意味着什么就不用江成多说了。效益提升,工厂可能还得招工。

  能招工的话,在坐的领导和干部,说不定都能捞到一个名额。然后安排厂里有困难的一些工人,实行内招。

  厂里要是有岗位内招,是很鼓舞工人干活的激情的。很多工人都把自己的单位当成第二个家,工厂发展的好,他们也有盼头。

  江成说完几点后,周厂长是带头鼓掌起来,其他人也立刻跟随着。

  黄副厂长听到设备升级后,有这样多的好处,他负责生产的,是真的激动起来。

  “现在我提议,这次的设备改造计划,由我们厂的工程师江成同志担任钻床改造组长,其他部门全力配合。”

  “当然了,没多久也要过年了,可能会有同志心里不满。我们还是民主点表决,这改造升级计划是现在就开始实施,还是等到年后。赞成现在立刻实施的举手。”

  等江成坐下后,周厂长也不废话。先是任命他为设备升级改造的组长,这是要在厂里的公告栏进行公告的。

  虽然是一个临时的职位,但能享受厂里的补贴。

第34章 小组组长

  周厂长让大家举手表决,是现在就立刻支持设备升级改造的,还是选择年后实行,而没有不升级改造的选择。

  是因为这个年代不能搞一言堂,鸡毛蒜皮的事情可以一句话说了就算,但大事基本都得开会议表决。

  当然了,也不是说不搞一言堂,单位里的一把手权利就会受到限制。要知道现在的企业单位是实行的厂长责任制,这制度就是用来贯彻一把手意志的。

  如果厂长没有足够的权利,是会碰到被下面人架空情况的,特别是一些空降的厂长。

  但一把手要一意孤行搞一言堂,大家是没有办法。不过要是决策成功了还好,失败了,那厂长就要担责了。

  现在这个厂内设备升级项目其实是江成发起的,他来机械配件厂的时候,上面领导是让周厂长配合他的工作。

  只是江成他自己不知道来昌城之前,四九城那边的领导就向这边交代了而已,另外就是他对自己身份的认知还不够贯彻。

  江成要是见识过张工以前跟周厂长叫板的样子,就知道这个年代一个工程师的地位到底如何了。

  所以真出了问题,就算周厂长这次搞一言堂都不会有问题,不过他得向上级汇报情况就是。

  因此这次的举手表决,总得有一个选择,只有同样的话,还表决什么。所以能选的就是现在开始实行还是年后。

  但周厂长说完话后,自己又一个人先举手表决立刻执行了。其他人如果不是傻,不举手才怪呢。

  江成没有想到自己跟着周厂长来会议室一趟,就成为了设备研发升级小组组长了。

  宣传部的科长也在会议室内,今天宣传科就要到位,在公告栏公告出来。

  这有组长了就得有组员,如果不是黄副厂长要负责整个厂里的生产进度任务,他都得进入组里当组员。

  后勤部的陈主任在年底期间也有很多事情要做,不能全力的协助江成的工作。

  但一项工作的开展,本来就是要各部门的配合。这升级设备又不是几天能完成的事情,各部门的一把手不能加入小组,但相关部门都有得力干将的。

  后勤部的李安李科长虽然没在会议室,但被陈主任推荐加入小组当组员了。还有生产车间的主任被黄副厂长推荐加入小组,还有就是厂里的设备修理员,也算是技术员了,也得加入小组。

  设备要拆卸,江成可以安排机修人员去落实。

  拆卸,加工,采购新的零件。再加上各部门的配合,足够满足江成升级钻床的要求了。小组不在人多,实用就行。

  有三个成员每天到江成那边报道,听从他的安排,足够可以的了。何况有需求的时候,各部门还要听从调令。真要是还需要什么人员,江成可以直接找周厂长提。

  任命江成为小组组长后,会议就散了,年底领导班子的工作会议延后两天举行。

  江成带着自己绘画的图纸就回办公室了,办公室的火盆里已经有烧好了的木炭,墙角边的热水瓶在他来单位的时候就已经有人给打好了热水。

  没有茶叶和报纸,差评。

  没有茶叶在这个年代很正常,但没有报纸其实是江成不了解厂里的情况。

  机械配件厂因为规模的问题,算不上大型工厂,因此有些部门不一定有。在一些大厂里,领导可能也多一些,机械配件厂只有一个副厂长,但在一些大厂里可能有几个副厂长。

  组织部只有科长,大厂里有更高级的主任。其他部门也是一样,部门领导的级别是根据规模来的。

  如果不按照规模来,那几十个人的小厂每个部门都要弄科长和主任嘛。在大厂还因为食堂多,还有食堂主任呢,机械配件厂就没有,因为总共就两个食堂,厨房有班长就可以了。

  大厂有自己专门的收发室,有单独的办事员每天早上接受邮政送来的各类报纸,然后准时的给单位的领导把报纸送过去。

  但是机械配件厂没有专门的收发室,不过后勤部也安排了办事员在门卫那边弄了一个接收报纸的地方。收到报纸后,也会给领导送过去。

  不过安排的办事员只是顺带送一下报纸,送报纸不是主要工作,有些部门的报纸因为部门级别低,要自己或者派人去门卫那边拿报纸。

  江成没来的时候,张工这边也有送报纸的,但他这边送的是工业类报,不是日刊天天有的。

  其他类型的报纸其实张工也可以要,但他没那个闲情逸致去看,他一个人在办公室待不住。厂里没有事的话,他身为一个工程师,外面邀请指导的地方多了去了。

  别说一个工程师了,就算是厂里的机修人员都有时候被安排到一些县城去指导维修技术。

  江成想要看报纸,去后勤部招呼一声就可以了,保证以后每天有人把报纸送到他的办公室。不过这也算后勤部的工作人员工作没到位了,还要他去招呼。

  但是江成从入职起,今天才算是真正在单位里认真上班的第一天,也不能全怪后勤部工作没到位。

  好在江成不怕无聊,他的记忆是可以翻阅的,又不是只能用在工作上。

  拿着图纸,江成装模作样的看着,其实已经慢慢沉思在记忆当中,后世看过电影不少,虽然是看过的,但再从记忆里‘回想’一遍也挺有意思的。

  只不过没有现实的参照物,除非江成能针对性的回想,否则记忆要翻阅出来有点延迟的感觉。

  在‘快进’式看完记忆里的一部电影后,江成突然对自己以前的一些生活情况有了兴趣,以上帝视角观看曾经的自己,其实也是很有趣的。

  观看自己小时候的生活,江成也不是循序渐进,也是跳跃的观看。突然在某一些记忆的出现后,江成退出了沉入式的回忆当中。

  “又找到了一个能装叉还能挣钱的路子了,以前看年代短剧,还以为当一个翻译来钱很容易呢。当翻译太难,但是这路子好像很不错。”

  江成嘴角微杨,在记忆里突然看到了对他在这个时代很有意思的事情。

  刚才他跳跃式翻阅记忆的时候,突然就想看一下自己初中时候算是有点暗恋的一个女生是什么样子。

  对于青春期最初暗恋的一个女生,江成早就想不起那女生什么样子了。但就是因为记忆太模糊了,很难进行针对的某段记忆回想,只能大致慢慢回想某个事情的记忆。

  然后江成看到自己学习语文的时候一篇散文,是周树人和鲁迅两个人共同写的。

  散文的内容是我家门前有两颗树,一颗是枣树,另一颗还是枣树。

首节 上一节 16/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