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 第98节

  虽然把任何责任和后果都归咎到“原生家庭”确实不负责任。

  但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的影响确实是最大、最稳固的。

  聊了两年还没涉及到家庭问题,要么就是咨询师的心思根本没有在深挖问题上,要么就是李明路对于这一块内容的防御性实在太强。

  ……

  想到这里,南祝仁下意识谨慎了一下,对李明路的话进行了一次重复性的【解释】。

  “你似乎不愿意和人谈起原生家庭的话题。”

  听了南祝仁的话,李明路点头。

  “对。”

  他的声音闷闷的:“因为我爸妈他们都已经不在了。”

  【身体开始蜷缩。】

  【是“退行”。】

  【退行】是精神分析学派提出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人们在受到挫折或面临焦虑、应激等异常状态时,放弃已经学到的比较成熟的环境适应技巧,而倒退到使用早期生活阶段的某种行为方式,以满足自己的某些欲望。

  退行可以表现在多个层面,包括情感、行为和思维上。

  李明路此刻的蜷缩姿态,就是外显的行为退行。

  而南祝仁也能够打包票,对方绝对还有思维方面的退行。

  “爸爸妈妈……都不在了。”南祝仁拖长了自己的语气,拉低语调,以表达自己的惋惜,表达出共情。

  随后问道:“这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事情?”

  李明路做着深呼吸,胸口剧烈地起伏着。

  “妈妈,是在我读高中的时候得了胰腺癌,一切都发生得很快。我那时候在读高三,住校,家里人不跟我说,等我高考结束,他们才告诉我……”

  李明路的手扶着额头,好像自己的脖子已经不够有力去支撑这个用来思考的脑袋。

  “之后爸爸在我大二的时候也走了,突发心脏病。他在妈妈走了之后一直独居,没人照顾……”

  南祝仁更加明白了。

  “你对父母的离开怀有愧疚。你自责自己没能见到妈妈最后一面,自责自己因为上大学而没能照顾好爸爸。”

  “……对。”

  【认知】方面的逻辑都解释通了。

  童年时期美满的生活给了李明路最美好的回忆,这本该成为他今后强大的力量。

  但这股力量在转化成支柱之前,却又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内崩塌殆尽。

  那么,取而代之的,就是——创伤!

  “你到现在还在自责,没能够和自己和解,没能释怀。”

  南祝仁再进行了一次【解释】:“你追求的‘理想的生活’,一方面是怀念过去的家庭,另一方面也有‘赎罪’的意思。你觉得只有成为了曾经爸爸妈妈那样的家长,给孩子提供一个如你一样的家庭环境,你才对得起去世的人。”

  南祝仁的话,精准地击中了李明路思维逻辑底层,挖开了被包裹得最严实的那一块。

  “对。”李明路连连点头,眼泪开始止不住地流。

  这次南祝仁没有再去安抚李明路的情绪,而是任由其释放。

  南祝仁需要的信息近乎全都收集到了,他已经知道了李明路为什么在维持自身【认知】这方面有这么强大的动力,同时又能够这么坚决地把动力指向自己。

  要解决这个问题,毫无疑问要直面李明路的创伤。

  而这个创伤又是和亲人离世、家庭破碎相关联的,是最难进行干预的破坏性创伤。

  甚至可能会伴随一生。

第145章 三个选择

  如果想要李明路的情况获得改善,那么任何与他“对生活的【认知】”相关的干预,都已经不是一个能够短时间内能够见效的方向了。

  当然,这是个问题,也必须要解决。但事情有轻重缓急之分,南祝仁打算把这个问题先缓一缓。

  他要换个干预方向,能够尽可能快地先改善李明路的情况。

  好在刚刚探索过来的信息也不是完全没用,南祝仁甚至觉得自己已经知道下一个问题的答案了。

  但出于谨慎,南祝仁还是不能贸然猜测。

  需要继续挖掘。

  ……

  南祝仁把桌上的纸巾递向李明路:“我现在知道你为什么会这么坚定自己对于‘理想生活’的期望了。如果是我经历了这些,想法不会和你有任何的差别。”

  先以【共情】为基础,对处于情绪谷底的来访者给予一次【支持】。

  这样能把对方从当前的情绪拉出来,同时有力量进行接下来的对话。

  李明路深呼吸两下,接过纸巾,道:“谢谢。”

  南祝仁用力把嘴角和脸颊一起扬起,随后快速落下,露出一个表达安慰作用的笑。

  “我已经了解你的【认知】如此稳固的原因了。”

  等李明路的情绪有回暖之后,南祝仁结束了共情,把话题重新拉回咨询。

  “但你对于自己的【现实】因素,却也有着超乎寻常的执拗。这让我有些疑惑。”

  南祝仁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自己的问题。

  “你刚刚跟我叙述你这一周的生活的时候,你对‘老婆带你去见朋友’一事表达出了强烈的排斥感,但是最后你又把这种不满压了下去,选择忍耐。”

  南祝仁如数家珍:“除了在这里,你还在描述‘如今生活’、‘过去生活’这两块内容的时候表现出了不满,不满的情绪基本都集中在你提到‘老婆’这两个字的时候。”

  “你的言语中确实没有表现出什么负面的形容词,你修饰了自己的表达。但情绪——情绪是掩饰不了的。”

  南祝仁看着李明路道:“你对你的老婆不满。”

  李明路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说什么,但深吸一口气之后,又止住了。

  【反驳,而且是下意识反驳,已经养成了近乎“条件反射”。】

  但是因为咨询关系已经构建得相当稳固,让南祝仁现在可以尽情地去发掘李明路那些被他保护、隐瞒的地方。

  因此。

  “我……对穗穗,不满吗?”李明路没有第一时间反驳南祝仁,而是对自己问了一句。

  他此时对于老婆的称呼,也转换成了昵称。

  这是一种另类的防御,只不过防御的对象不是南祝仁。

  “你对她不满。”南祝仁直接选择打破这层防御。

  李明路长长地叹出一口气,随后好像失去了身体大半的力气一样陷进了沙发里。

  “我不该对她不满的。”

  【愧疚。】

  南祝仁理解。

  随后继续读表情。

  【这种愧疚,是……和刚刚回忆父母的时候非常相似的“愧疚”?】

  【不,不是相似,而是有关联。】

  南祝仁疑惑了一下,随后也很快理解。

  南祝仁道:“你家里出事的时候,你老婆——当时还只是女朋友、甚至还不是女朋友的她,一直陪在你身边,是吧?”

  李明路紧握的双手猛然又狠狠蜷了一下。

  “南老师……这能看出来?”

  南祝仁没有回应,只是笑了笑。

  李明路也没想要答案,他的眼神只是变得悲哀:“对,我很感激她。她当时一直陪着我,如果没有她……我可能都撑不过去那段时间。”

  南祝仁沉默了一下。

  “除了感激之外,你对这个觉得愧疚吗?”

  李明路想也没想:“有。因为我觉得谈恋爱,是双方彼此扶持。但那段时间我几乎什么都没做,就仅仅只是她在付出……”

  好,感激加愧疚。

  再算上现在抑郁症照顾他,还有一层感激加愧疚。

  你老婆对你的恩情怎么也还不完?

  ……

  自己突逢大变,被人安慰,因而产生感激乃至于愧疚,这是【不配得感】在发挥作用。

  而李明路现在展现出来的特质除了【不配得感】之外,还叠加了一层【过度自责】。

  这也是抑郁症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在这种状态下,患者被责怪了会自责,患者被关心了会自责,患者什么都没做、什么都没被人做的时候,也会自责。

  很难说【过度自责】是抑郁症的成因还是症状,但当它一旦出现,对认知的干扰是极其恐怖的。

  加上之前的【认知失调】、【退行】等等,这次咨询的知识点有点过多了。

  但这才是正常的,一个经年累月形成的心理疾病,其成因、症状、表现形式都是多种多样的。

  也是因此干预起来才会棘手。

  南祝仁沉默了一下,决定打断李明路的回忆。

  要是让李明路继续沉浸在回忆里面,以他现在的思维就要对之后的咨询造成干扰了。

  所有的信息都获得了,李明路也已经被南祝仁调整到最合适的状态了。

  南祝仁准备把这次咨询推入结束阶段了。

  他直接上【总结】,大刀阔斧地开始调整咨询方向。

  “在刚刚我们提到你如今‘状况’的主要成因的时候,提到了【认知失调】。”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是调整你的【认知】,要么是改变你的【现实】。”

  南祝仁的语气和姿态发生了变化,让李明路也不由自主地全神贯注起来。

  “而就我的判断来看,当前情况下,你最好进行的改变的是【现实】。”

  “这种方向,主要有三个选择。”

  南祝仁看着李明路的眼睛,一点一点道。

  他可以给李明路大方向,但不能帮助来访者直接做出决定。

  所以他要一个一个地详尽讲述;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观察李明路的表情。

  “一、最干脆的方法——脱离当前的生活,结束会给你造成失调压力的家庭。”

首节 上一节 98/3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