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 第3节

  属于真正的弹性工作制。

  而秃顶的杨旭稻作为咨询师却到得这么早,自然不是热爱工作,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心理咨询师的身份也意味着他有着相当的表情管理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这让他对于卢佳的上一句话置若罔闻。

  “可是老板和主管不都是这么喊你的嘛,小佳。”杨旭稻露出了中年男人自认为温和的微笑,想要散发出中年男人的独有的成熟魅力。

  卢佳收起了职业的微笑:“你也说了,是老板和娉婷姐。”

  杨旭稻很执着,反复想要用“小佳”来亲密地称呼小前台。但是那中年男人的稀疏头发,显然没法让已经被年轻英俊的脸充斥脑海的小前台提起兴趣。

  突然,咨询室里面传来了响动。

  这声音让杨旭稻有些意外,这个点也有其他人来打卡了吗,莫非新来了个前台小妹?

  也是同时,杨旭稻看到卢佳的脸突然明媚了起来:“小南老师!你用完箱庭室了吗?”

  杨旭稻以自己扎实的心理咨询经验能够看出来,小前台脸上现在挂着的绝不是什么职业微笑,而是发自内心的笑容。

  ……

  南祝仁正轻轻合上箱庭室的大门。

  他径直走向前台,那英俊脸庞和杨旭稻顶着稀疏头发的脑袋一瞬间就放在了一个视野里面。

  视线里同样有这两种东西的时候,一种对比感就自然而坚定地流露出来了。

  “你好,我是南祝仁,今天入职。”南祝仁非常礼貌地朝着杨旭稻伸手。

  杨旭稻非常老练地握手回应,看似面不改色,但其实感觉到了一种威胁。

  不过到了他这个年纪,早就已经参透了部分社会的本质,知道外貌的对比有时候不是这么重要:“小南老师啊?是今天新入职的咨询师吗?很年轻啊。”

  “不,我是作为咨询助理入职的。”

  “啊对,我前两天听老板提过,今天确实是该有个新来的助理的。”

  头发稀疏的咨询师不由挺了挺腰,这样的话,他能够把情况处理得更加老练了。

  秃顶杨的眼神在卢佳和南祝仁之间扫了扫,展示出一种矜持的关切:“小南啊,好好学,不是不能从助理变成咨询师的,我们中心的职业发展规划还是很透明的。不过你的眼圈怎么这么重啊,是不是女朋友的问题?要我说啊,年轻人就该……”

  杨旭稻的话没有讲完,因为南祝仁在问好之后根本没有继续对话的意思,早就转过头向了卢佳。

  “我在箱庭室忍不住睡了一会,有点迷糊,能帮我看一下距离上班还有多久吗?”

  “睡着了吗?小南老师的精神确实不太好的样子啊。”卢佳装作满不在乎,“真的是因为女朋友吗?”

  “我没有女朋友,只是因为工作方面的问题而已。”

  卢佳闻言顿时重新娇媚起来:“现在时间不早,快要上班了。但如果小南老师太累的话只管休息,反正第一天也没什么工作,等老板来了我叫你就行!”

  “哦?那谢谢了。”

  卢佳低下头:“以后小南老师和我说话也不用这么客气的,关系好的同事都叫我小佳,你也这么叫我就行。”

  正皱着眉头凹造型的秃顶杨,全身一下子顿住了。

  卢佳红着耳朵低头半天没等到反应,抬头却只看到南祝仁消失在拐角的最后一抹背影。

  南祝仁步伐沉重,走到自己的工位上,像是一摊泥一样立刻瘫倒下来。

  倒头就睡。

  沉重和规律的呼吸很快回荡起来,这回是小前台和秃顶杨的动作同时僵住。

第5章 第一个案例

  “咚”的一声,南祝仁正趴在办公桌上入眠,一阵剧烈的震动却突然把他惊醒。

  南祝仁一个激灵抬起头,就看到头发稀疏的咨询师秃顶杨正朝着自己抱歉地笑。

  “不好意思啊小南,打扰你休息了。”秃顶杨歉意道,“不过已经快要到上班时间了,今天是你上班的头一天,还是早点做准备比较好。虽然小佳说能帮你忙,但同事跟你客气客气,咱们却不好当真那么麻烦人家不是?”

  他带着得体的微笑,以及头顶倔强的毛,一边喝着小资阶级的咖啡一边悠闲地离开。

  杨旭稻专业的表情管理让谁也挑不出他的毛病,诚恳的语气也足够抚慰人心。

  但南祝仁却愣住了,因为刚刚秃顶杨那个“歉意”的微笑在他的脑海中停留住了。

  像是一张照片一样牢牢地印在南祝仁的虹膜上,脑子里。

  那个笑。

  还有构建出这个笑容的被牵动的嘴唇眯起的眼角、收缩的脸颊、扩张的鼻翼。

  都在同一时间化作信息涌进南祝仁的脑海,开始被他解析。

  【这个秃顶杨在笑没错,但是这样的笑,太正常了……】

  【表达歉意的笑容不该这么“正常”!】

  【如果没看错,他的眼睛刚刚眯起来了——这说明他刚刚确实在‘打扰我’的举动中获得了愉悦。】

  【那不是为了表达歉意而挤出来的社交性质微笑,而是真的感受到快乐而流露出来的“正常”的笑!】

  【或者说他是用‘抱歉’的笑,来掩盖他发自内心的笑……】

  【……不对!我为什么能观察得这么细?】

  南祝仁猛然从分析的状态中拔了出来。

  随后,一抹惊喜渐渐爬上他的脸庞。

  倒不是说南祝仁是因为分析出秃顶杨的心怀不轨而惊,那种浅显的东西是人就能看得出来。

  南祝仁在意的是自己刚刚所展现出来的能力。

  “这是……【微表情分析·初级】的效果?”他难以置信。

  ……

  微表情分析属于心理学中【行为学派】的一种技法,旨在通过观察他人转瞬即逝的微小表情判断人的心理。

  这短短的一句话说起来很简单,一般人都会认为只要照本宣科地记住每个微表情代表的含义,然后再在实践中一一对号入座,就行了。

  但事实不是这样的。

  这里有两个问题:

  一、微表情出现的时间往往只有零点几秒、甚至零点零几秒的时间,常人肉眼根本无法捕捉;

  二、人脸不会像教科书一样,一次仅仅出现一种表情。同一时间、同一张脸上可能同时出现数十种微表情,信息干扰何其之多。

  很多心理学专家在分析微表情的时候都要借助录像,一帧一帧地观察目标表情的变化,去被观察者当下的心理。

  他们要排除掉被观察者用来掩饰内心而投放出来的虚假信息、敏锐地去捕捉到真实的表情变化、再在对应表情的多种可能的对应情绪中找出正确目标。

  工作量相当之大,往往需要一整个小组的人数,借助专业的电子仪器,通宵达旦地工作。

  “但我就在刚刚的那一瞬间,直接下意识地分析出来了,就好像吃饭喝水的本能一样自然。”南祝仁咽了一口唾沫,“我真的掌握了【微表情分析】?”

  “而且,这还只是所谓的【初级】的效果?”

  南祝仁立刻回忆自己的梦境,【月度目标】和【生涯发展】中,还能够提供后续的提升。

  这些都能够帮助他掌握更多的心理咨询技法!

  “但是现在有一个问题,如果要完成【月度目标】乃至【生涯发展】,我就必须做咨询,累计咨询时长。”

  “而我现在只是咨询助理而已,没有独立进行心理咨询的资格。”

  “甚至由于原身留下的一些麻烦,我短期内在督导下进行咨询估计都不行……”

  这该怎么办?

  就在这个时候,南祝仁突然被不远处的秃顶杨吸引了注意力。

  ……

  秃顶杨小口地喝完了自己的咖啡,他的身边也靠拢了另外一个人。

  “杨老师今天来得很早啊,是因为小佳老师吗?”

  说话的是秃顶杨的咨询助手,助手的年纪和南祝仁差不多一样大,有着一头浓密漂亮的黑发。

  秃顶杨和自己的助手已经配合许久,关系十分默契,桃色的打趣更是习以为常。

  听闻助手的打趣后,秃顶杨摆摆手:“小佳是一个原因,但你是不是忘了整理我的日程表了?今天的第一个来访者就是我的。”

  熟悉咨询师的日程安排是助手的职责,浓发助手赶忙解释:“我当然知道,但是这个来访者好像不用您这么早就过来吧?她预约的时间应该是一小时之后?”

  秃顶杨摇头:“那个来访者当然不值得,我来这里是为了先一步堵咱们的主管或者老板。”

  说到这里的时候秃顶杨顿了顿,才继续道:“我想和他们商量一下把这个来访者转交出去,如果可以,我甚至连今天这次咨询都不想做……”

  南祝仁的耳朵远远地竖了起来。

  浓发助手非常配合地递上话头,摆出请教的姿势:“难道这个来访者有什么问题吗?”

  就看到秃顶杨一脸倒霉的样子,操着满嘴倒霉的语气:“这是个刚升大学的女学生,从老板的朋友那里转接过来的,是个其他咨询师做不下去不得不扔给其他人的麻烦案例。”

  “重要的是,看档案,这来访者去过精神科,诊断为【抑郁症】!”

  一说“抑郁症”,浓发助手的眉头也皱起来了:“确诊的?”

  这可不是小问题。

  秃顶杨面色凝重:“确诊的,就在市医院里。因为只是轻症,所以来访者暂时不想吃药,只想通过咨询干预来进行治疗。”

  浓发助手立刻露出了然的神色。

第6章 抑郁症?

  虽然心理咨询师是有着干预功能的,但多数咨询师很少会真的乐意去接被确诊为“症”的心理疾病。

  他们更乐意去接一些只是心理亚健康、心理异常、心理障碍、或者只是单纯陷进某些异常心境的来访者。

  事少,来钱又轻松。

  更何况,现在抑郁症虽然很普遍,但很少有人知道它是属于“对咨询师也有杀伤力”的那一种病症。咨询师一个弄不好,就是职业生涯结束。

  就听见秃顶杨继续摇头道:“这还不止呢,这个来访者的咨询积极性其实并不高,之前都是被家长带着来做咨询的。因此每几次咨询结束都会换一个咨询师,基本没有发展成固定来访者的可能性。”

  浓发助手闻言露出更加了然的神色。

  这就是咨询师的另一个讲究了——

  “好”的来访者案例,应该是有相对明晰的病症,和咨询师有着充分的沟通,并且有意向和决心接受长期的疗程,克服病症。

  其中,“明晰病症”、“充分沟通”这些特点都是咨询师的工作部分,他们需要对来访者进行分析、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但“决心接受治疗”这一部分,就是来访者的部分了。咨询师出于职业道德不该去干扰来访者自己的决定。

  有决心接受治疗的来访者,会购买长期的疗程,规律咨询,也会规律付钱。

  没有决心接受治疗的来访者,自然不会规律付钱。

  像这种自身没有积极咨询意图的来访者,老资格的咨询师都不想接。

  更何况这还是哪怕接到手了,后续也会相当麻烦的【抑郁症】!

  “这个案例是从其他咨询中心转过来的,好多老资格的咨询师都接不住,我就更不想接了。”秃顶杨耸耸肩,“干脆丢给别人。”

首节 上一节 3/3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