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 第297节

  眼下,才是白庆华第一次督导南祝仁咨询。

  虽然听翁娉婷转述了不少南祝仁过往的工作经历,但是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是会逐级递减失真的。

  白庆华这回也是想要亲自听一听南祝仁本人汇报的咨询。

  一旁的石倩浅听到这里的时候也压下了心里的小情绪,忍不住和重晖这个师兄打听:“咱这个小师弟是什么流派的?”

  “【认知行为】,带点【人本】。”重晖答道。

  “但我怎么听着像是【精分】啊?”

  “……我也奇怪呢。”

  重晖此刻也露出好奇的眼神。

  他是在场所有人中和南祝仁最熟的。

  所以重晖知道,南祝仁是【认知行为流派】出身的;而在南祝仁日常对待来访者的态度中,也有着很重的【人本主义流派】色彩。

  但眼下,南祝仁在这次咨询中所展现出来的态度,却充满了【精神分析学派】的味道。

  如今的心理咨询标准流程里,虽然有着“以来访者为中心”之类的准则,但这些都是在经由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一点一点从【人本主义学派】中提取出来的“以人为本”的思想的具现化。

  而事实上,在【人本主义学派】出现之前,心理咨询就已经出现了快一个世纪。

  那时候的心理咨询,和如今则是完全两个样子的。

  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是最早的成体系的心理咨询流派。

  这个学派以研究人的潜意识为鲜明特征,而它最早也不是运用于“心理咨询”,而是运用于“心理治疗”中。

  这个学派的初始干预对象,则是——精神病患者。

  因此在干预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对峙】,形式上也比现在的咨询更加大刀阔斧,甚至是简单粗暴。

  虽然在后续的发展中,【精神分析学派】为了顺应心理咨询的环境有所调节,还延伸出了更加注重【共情】和【支持】的【心理动力学流派】。

  但是其底色还是不变的。

  ……

  重晖特别好奇南祝仁采用这种风格对来访者进行干预的原因。

  南祝仁回忆道:“在了解来访者的问题之前,我就已经先开始尝试着分析来访者的个性特征。”

  “在一开始,来访者因为被咨询师放了鸽子,在哪怕老师留下了‘补偿预案’以及工作人员不断道歉的情况下,还留在公司里面和工作人员发生争执,并且非常坚持今天一定要进行咨询,差点爆发更剧烈的冲突。”

  “这种表现,其实可以理解为是某种得理不饶人形式的‘客户’,或者是某种借题发挥来宣泄自己负面情绪的‘压抑者’。”

  “但我有一个更加乐观的猜想——”

  南祝仁轻声道:“有没有可能,是这个来访者对于咨询已经迫切到了一定的程度,以至于他‘一刻都等不了,非咨询不可’了呢?”

  白庆华微微点头,这个想法确实很乐观,当然也很冒险。

  石倩浅和重晖也在心里点头,南祝仁的这个逻辑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多数人不太敢去验证这个猜想。

  万一错了说不定就是咨询事故了。

  “我带着这个猜想,去观察来访者。”

  “在他刚进入咨询室的时候,没有坐下,而是独自站到窗边——我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自我中心】和【低规则感】,来访者忽视了我的咨询室规则,并且企图挑战我的咨询权威,获取主动。”

  “但同时,这也可能是一种【保持距离】,和【防御性独立】!”

  在南祝仁的后两个专有名词出来之后。

  重晖和石倩浅都靠着自己扎实的理论基础反应了过来,纷纷顺着南祝仁的逻辑陷入思考,似乎猜到了南祝仁之后的部分推导。

  “这种猜想在之后获得了验证。”

  南祝仁缓缓道:“虽然来访者戴着口罩,但是凭借着他上半张脸的【微表情】,也足够我看出很多东西。”

  “在我说话的时候,他的视线会在窗外和我之间反复移动,同时出现‘瞳孔轻微震颤’、‘眉毛内角向上拧转’、‘下眼睑轻微上推’,这是一种被压抑的悲伤渴望。”

  “在我和他针锋相对,企图争夺主导权的时候,他‘下眼睑绷紧’和‘上眼睑压低’,这是自主权被威胁的愤怒警报。”

  “在我终于说服他坐到沙发上的时候,他的瞳孔在短时间内扩张到峰值,同时有‘下颌振荡’、‘锁骨上窝凹陷加深’,这是一种愉悦和恐惧之间的情感冲突……”

  南祝仁一一例举,如数家珍。

  ……

  等会等会……

  石倩浅停止了思考。

  她原本还在顺着南祝仁的逻辑往下捋,此刻却不由自主地退出了用脑状态。

  之前的那些猜想啊、验证啊什么的,她还勉强能够跟得上。

  但是现在眼前的这个小师弟说的都是些什么跟什么?

  什么瞳孔变化?什么眉毛内角?什么上眼睑下眼睑?还有下颌、锁骨什么的……

  身在白庆华的课题组里面,石倩浅不是不懂这些东西意味着什么。

  但是她不懂,这些东西都能够怎么看出来的?

  随身带了一个摄像机进咨询室,然后随时开启时间停止然后慢放复盘,以便掌握来访者的心理变化吗?

  科研的大脑已经被唤醒,再帅的脸和再吸引人的气质也不能阻止此刻的石倩浅提出质疑。

  但是——

  石倩浅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师兄和老师,这两个人却一副“一切正常”的模样,全神贯注地听着。甚至还时不时微微点头,露出了类似“原来是这样啊,我懂了”的表情。

  一种上课时候除了自己其他同学都能跟上老师讲课进度的落差感,油然而生。

  【难道……是我落后了?】

  南祝仁不知道自己这个初次见面的师姐的心理活动。

  他顺着上面的分析,给出了结论。

  “来访者在咨询之前和咨询开头的表现确实很让人苦恼,但是他这些行为和举动的背后,却让我看到了他一个非常重要的个性心理特征。”

  “即——【回避型依恋人格】!”

第429章 全风格心理咨询大师的可能性

  【回避型依恋人格】。

  听到这个名词,白庆华不动声色,重晖若有所思。

  就是石倩浅,都像是条件反射一样下意识地开始回忆起相关的知识点。

  【回避型依恋人格】是成人依恋理论中的一种主要类型。

  20世纪50年代,英国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比通过研究母子关系提出了最早的【依恋理论】。

  该理论认为:婴儿和其照顾者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结,这种情感联结是生命的本能,且会影响婴儿终生的人际模式。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思通过【陌生情境实验】进一步探究婴儿与照顾者之间的这种情感联结。

  该实验的过程并不复杂:先将婴儿与母亲置于一个陌生的环境中,随后让一陌生人进入环境,再让母亲离开环境,等一段时间后再让母亲回归。

  通过重复上述的实验过程,观察不同情境下婴儿的行为变化,最终学者总结了三种婴儿的【依恋风格】,包括:

  【安全型依恋】:该类型婴儿在全过程都表现得安全和舒适。母亲在场时他们会自由地探索环境;母亲离开时,他们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安,但能继续探索环境;母亲返回时,他们会积极地寻求身体接触,并且很快恢复平静,继续探索环境。

  【反抗型依恋】:该类型婴儿在全过程都表现出高度焦虑和不安。母亲在场时,他们无法探索环境,时刻关注母亲;母亲离开时,他们会痛苦而焦虑;母亲回来之后,他们会既想要母亲安慰,但又表现出对母亲的抗拒。

  【回避型依恋】:该类型婴儿在全过程都表现得看似不太在意。母亲不管在不在场,他们都会去探索环境;母亲离开时,他们不会不安;母亲回来后,他们也不会去寻求安慰。

  而【回避型依恋人格】,就是【回避型依恋】的婴儿在没有受到干预教育之后,长大成年的主要人格特质。

  ——以上这些信息在重晖和石倩浅的脑海中很快依次闪过。

  其实【回避型依恋人格】这个词放在这里有点暧昧了,因为【成人依恋】的理论一般都是运用在【亲密关系】这个领域里面。

  用来形容来访者在与南祝仁咨询中的表现,就显得……嗯。

  不过此刻南祝仁现在拿过来形容来访者的社交风格其实也不算错,毕竟【亲密关系】本来就是社交的一部分。

  而如果去掉“依恋”,直接用【回避型人格】这个词,又显得太沉重——因为【回避型人格】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人格障碍,属于变态心理学的范畴了。

  同时,用【回避型依恋人格】这个词,也能立刻让专业人士联想到到婴儿期的家庭关系里面,这种对童年早期经历的探索——

  显得南祝仁此刻的咨询风格更加【精神分析】了。

  ……

  南祝仁道继续道:“在之后的咨询里面,他对于自己的深层次问题选择避而不谈,而只是跟我谈及表面的症状和一些对自己影响比较浅的经历。”

  “在已经确定了他的人格特质的情况下,这些行为也就比较好理解了;而在后续得知他更多的信息的时候,我也能够有一个大概的模板去分析……”

  白庆华点了点头,问道:“所以你是在看出了来访者的这种底色,所以才选择了自己的咨询风格?”

  南祝仁也点头:“老师你知道我是【认知行为】出身的,平时也比较【人本】。不过眼下的来访者用这两种方法的效率比较低,在效率的权衡之下,我选择用我现在的方法。”

  这话听得重晖和石倩浅又沉默了一下。

  重晖还好,而石倩浅又是一阵难以置信,蠢蠢欲动地差点忍不住又想要出声质疑南祝仁了。

  因为南祝仁上面的这句话,和刚刚的那一串【微表情分析】叙述同样的令人难以置信,违反常理。

  按照常理,咨询师一般都会专精某一个流派或者某一种技法,对于其他的技术则是浅尝辄止。

  这是因为在咨询的时候,咨询师除了审视来访者,还会检查自身技能和来访者问题的匹配程度;如果确认来访者的问题是自己现有的技能风格无法解决的,那就会把案例转接。

  这些咨询师不是说学不会其他流派的技法,而是他们没有办法在一两次、甚至两三次咨询的时间里对来访者形成这么透彻的了解;掌握过多的技法,最后可能反而会把自己尬住,不知道该用哪种风格应对眼前的来访者。

  不如从一开始就对某一种风格一以贯之,以特定的技术风格对来访者进行干预尝试。可以就继续,不行就换人。

  而南祝仁的表现,等于明着说——他是一个咨询技法的万花筒。

  他可以在咨询开始没多久的时候就识别出来访者的类型,以此选定出最适合当下来访者的咨询风格。

  见招拆招,简直就是心理学版本的独孤九剑啊!

  凭借这个本事,除了某些因为人生阅历不足而无法解决的问题之外,南祝仁可以接住几乎所有问题类型的来访者。

  这——可能吗?

  重晖在惊叹。

  石倩浅惊叹中带着点怀疑,又因为师兄和老师的反应一时间不太敢怀疑。

  白庆华没空观察自己两个徒弟的反应,他现在的注意力已经被南祝仁完全吸引。

  之前连他都没有想到过,强大到一定程度的【微表情分析】还能够有这种强大的作用。

  能够尝试着——去培养一个“全流派心理咨询大师”!

  白庆华对着南祝仁的眼睛渐渐放出光来。

  但是他的表情和语气还是不动声色。

  “好,你已经知道了来访者的部分个性心理特征,你也因此选择了自己这一次的咨询风格。”

  “那根据你在这一次咨询里面获得的信息来看,让他选择来咨询的那个当下的问题,大概是哪个方向呢?”

首节 上一节 297/3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