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高位脊椎骨折”和“脚踝扭伤”都要进骨科一样,这两者显然是不一样的。
同时,科学家也有提出,“精神疾病具备遗传性”的关键除了【基因】之外,精神疾病导致的【家庭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比如【收养研究】,科学家发现精神病患者的子女被收养之后,发病率低于那些在亲生患病的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同时,无家族精神病史的孩子在无家族精神病史的家庭中成长,发病率要低于有家族精神病史的收养家庭长大的孩子。
从这个角度来说。
李明路的考虑,不是没有道理。
他还在继续叙说:“小穗压力大,我能理解。我也考虑过把孩子接过来,一方面是给孩子换个环境,然后也是帮小穗分担一些,现在看上去是我太不负责了。”
“但是我现在和朋友们住在一起,大家都是单身汉……这样让一个孩子进来,又不太方便了,太麻烦大家。”
“而且儿子接过来可以,闺女呢?显然是不行的。而且要是把两个孩子分开了,剩下一个孤零零地在家里,情况是不是反而不如现在这样?”
“当然,我也不是没有想过让我老丈人和丈母娘照顾孩子,但是他们……”说到这里的时候,李明路稍微笑了一下。
不是那种很好的笑。
一切都在不言中。
李明路用手扶住脸,长叹一口气。
“这个,就是最近一周我身上新发生的事情了。我最近几天都在烦恼这个事情,个人的感受的话……”
李明路企图用什么标准的措辞来形容自己的当下,但是半天之后,只是摇了摇头。
“就是很难受,很烦恼吧。”
他抬起头看向南祝仁,眼神之中有了一丝期盼。
“南老师,你觉得我现在该怎么办?”
第406章 选择
【佳娉心理咨询中心】,接待室。
常明拿起眼前的玻璃杯,貌似炯炯有神地观察里面的茶叶,似乎想要看出这到底是什么品质的东西。
但是他看不出来。
常明觉得自己是喝过好茶的。
因为能力出众,常明以前是做过类似领导副手的角色,因此给领导泡过茶。
好茶。
那泡茶据说很贵,他的领导只有在接待其他领导的时候才拿出来喝。但是因为他的领导不懂茶,所以当时领导和客人只喝了头一泡,剩下的都被常明灌进自己的水壶里带回去偷偷喝了。
可能是因为知道价格,或者是知道这茶来自于领导,反正常明当时觉得那茶是很好喝的。
但是此刻,常明喝着眼前这一杯心理咨询中心用来接待客人的茶,意外觉得这茶的味道也是出奇的好。
不过哪怕常明再怎么看这茶杯里面的茶叶,也看不出啥来,因为他啥也不懂。
他其实也不是真的在看茶叶。
而是透过茶杯,貌似不经意地瞥着另一边的——卢佳。
还有卢佳身前的两个孩子。
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应该是兄妹,看上去就两三岁的差距,都是上小学的年龄。
不过,他们却没有这个年纪该有的活泼和好动,反而都是很安静地坐在位置上,小口喝着眼前的白开水,各自读着一本漫画书。
很乖巧。
这么乖巧的孩子,应该可以给父母省下很多烦恼吧?
常明心里想着。
然后,常明看到小男孩摸了摸妹妹的头,对卢佳问道:
“姐姐,爸爸什么什么时候出来啊?”
卢佳也摸了摸小男孩的头,瞥了一眼手上的表。
距离李明路咨询开始已经过了四十分钟,理论上这次咨询随时都会结束。
“很快了哦。”卢佳轻声道。
作为在心理咨询中心当久了前台的卢佳,看到乖巧可爱的孩子自然会欢喜。
但卢佳更知道,让孩子变得乖巧的可能性是多种多样的。
所以在确定今天短时间内没有其他来访后,她就来接待室带小孩了。
这也是对待未成年访客本来就该有的流程。
这俩孩子是李明路的,可能今天刚好就是和孩子一起玩的日子,而李明路又对咨询中心有着充足的信任,所以就一起带了过来。
等咨询结束之后,也能够立刻衔接去餐厅或者游乐园什么的,珍惜相处的每一分钟。
不过,此刻对于卢佳哄小孩子的话,两孩子中的哥哥却不太满意。
他看了看身边的妹妹,突然压低了声音:“姐姐,爸爸说他每周都会来这里,那你和爸爸是朋友吗?”
“怎么了吗?”卢佳笑道。
“那姐姐你知道爸爸现在到底怎么了吗?”
卢佳一愣。
“爸爸变了,妈妈一开始没变,但是最近也开始变了。我好像知道发生了什么……”
“我有问妈妈怎么了,她只让我们别管大人的事情……”
听到哥哥的话,身边的妹妹嘴巴一扁,显得就要哭出来似的,大眼睛扑闪扑闪地盯着卢佳,表露出期盼。
显然,这两个孩子都是极聪明的。一般这个年龄的孩子是没有这种思考的,可能得要再过几年才能够回味出来,才知道眼下的家庭正逢大变。
但虽然孩子聪明,经历和知识却还是不足以支撑他们去理解身边的变化。
因此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笨拙地尝试探索。
面对孩子的问题。
卢佳在心理中心工作了这么久,虽然洞察力有提升,但是交流能力还是没到专业的程度。
如果是个成年人,她现在可以拿大把的伦理条例搪塞,但是面对小孩……
她有些麻爪。
常明把这一切看在眼里。
他倒是有充足的应对未成年人的工作经验,虽然平日里多接触的是青少年,但小学生也不是没有过。
正当常明端了端身子,准备起来解围的时候。
咔嚓——
接待室的门打开,李明路的脸出现。
画家先是朝着卢佳笑笑,说了一句“麻烦了”。
在得到一句客气的推辞之后,便领着两个孩子离开。
卢佳心下松了一口气,但随后又有些为了孩子以后感到烦恼。
等她再回过头来的时候,常明已经换了个角度打量眼前的水杯,和里面寡淡的茶叶了。
“常主任,要再添点水吗?”
“啊……啊?”
不管接待室里面的小互动。
另一边,在结束了和李明路的咨询之后。
南祝仁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眼神放空了一会,看上去像是在发呆。
但仅仅过了两秒的时间,他的眼睛就重新有神了起来。
随后,起身就往翁娉婷的办公室方向走去。
咚咚咚——
“进。”
在看到翁娉婷后。
南祝仁的第一句话是这样的。
“娉婷姐,我打算把李明路这个案例转出去,你能不能帮我看看咱这边谁有能力接?”
……
办公室内。
听了南祝仁的话,翁娉婷下意识地勾了勾嘴角。
要知道,她和白庆华——现在又多了个重晖——早就想要把南祝仁拐到北都去了。
也就是南祝仁舍不得手头的案例,他们也是出于对心理咨询和南祝仁的尊重,才让他在江都留到现在。
现在这小师弟终于想通了?
不过虽然心中欣喜,翁娉婷还是好奇是什么让南祝仁出现了思想上的转变。
作为老板和督导,她也必须了解具体的情况。
“李明路有什么新的问题了?”
南祝仁点头。
他先把李明路的情况和翁娉婷简单说了。
在翁娉婷露出思索的表情后,南祝仁叹了一口气。
首先。
“对于李明路现在的情况,已经涉及到太多的现实情况,有些超出我的能力范围了。”
这是南祝仁第一次承认自己能力不足。
不过。
客观地评估自己的能力,以判断自己和来访者问题之间的匹配程度,本就是一个合格咨询师该做的事情。
“李明路现在的现实情况主要聚焦于家庭。除了夫妻关系外,还有亲子……对于这块,我的经验不是很多。”
南祝仁叹息。
心理学人的两个特点,一个是可以用智商来弥补情商,另一个就是可以用知识来弥补经历。
优秀一些的二十岁咨询师,给三十岁、四十岁的来访者做咨询,也是能拿下的。
因为不管来访者的问题有多五花八门,情感问题、家庭矛盾、人际问题、个人发展等等,看似都是和【人生】、【年龄】相结合的。
但是咨询师都能够挖出其本质,将其降维到自己的专业领域,将其化为万变不离其宗的【认知问题】、【情绪问题】等等。
随后用丰富的知识和充足的案例经验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