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 第281节

  “上次你跟我聊了你最近的生活变化,以及相应的感受。”

  “在这最近一周的时间里,有发生什么新的事情吗?”

第404章 李明路如今的生活

  【简述最近一周的生活变化。】

  从第二次咨询开始,这个问题几乎就是每次咨询的开场白了。

  李明路对此也早就已经熟练。

  以至于在来找南祝仁之前,心里可能就已经打下腹稿。

  这也可以保证他之后的叙述更加地完整。

  一听到南祝仁的这个问题,李明路的身体愈发放松下来,视线开始偏转。

  在回忆的时候,他的目光凝固在两人之间的茶几、或者其他什么地方。

  “我之前跟南老师你说过吧,我搬到了几个朋友的画室里面,现在算是入了伙。他们有更多的渠道去接活,我也能够去尝试着创作其他风格的作品。”

  “当然,我和老薛的联系还是保持着的。我是在做完了他那边的单子之后,再去弄画室的单子。”

  老薛就是李明路以前的编辑。

  是李明路重要的【社会支持体系】构成部分。

  “我那些弟兄都知道我的喜好,分给我的活都是我比较愿意去弄的。”

  “总体来说,我现在工作方面是越来越好的。挣的钱更多了,画画的时候也开心了。”

  李明路道。

  “然后,空余的时候,大家经常会一起玩。那些家伙说是找灵感、酝酿思路,结果弄着弄着就变成了大家一起打牌、喝酒、吃宵夜,或者搞什么行为艺术——”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明路和南祝仁有了短暂的对视。

  似乎是想要传递什么情感过去。

  “然后酒喝多了的时候,大家会聊以前的事情,哭啊,笑啊的。我没法像他们那样笑得那么大声,笑到眼泪都出来了,但是在聊到以前事情的时候——”

  说到这里,李明路的嘴角微微勾起来:“我能够开心……对,我能够感觉到自己有开心。”

  南祝仁点了点头,没有发表意见,因为知道李明路的叙述还有很多。

  “总之,我觉得现在的生活……好,就是比以前好很多。就是感觉身体轻松了,脑子也轻松了,每天自己的想法也少了。”

  “工作就好好工作,不想工作了就去客厅看看画册,没一会一定会有个同样不想工作的家伙过来拉我一起玩。”

  李明路总结道:“就是——轻松。”

  客观地叙述完生活的经历之后,来访者还要继续说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评估。

  虽然李明路用来形容生活的词汇还比较匮乏和单调,但是考虑到他之前的状态——现在是相当难得的成长了。

  ……

  李明路的叙述还在继续。

  “除此之外,我能够感觉到大家其实状态也都忽上忽下的。里面也有其他家伙状态跟我之前类似——当然,是更轻的。”

  “就是有的时候,他们也会突然不想画画了,怎么都画不出来了,难受到满地打滚,最后全身都沾满颜料了。”

  “当然,他们一遇到这种情况,就会出来喊人一起吃喝玩。有的时候他们也会念叨自己‘我是不是抑郁了’,然后又说‘果然我现在是个艺术家了啊’之类的话。”

  “我甚至都在考虑把南老师你推荐给他们,让他们来找你聊一聊了。”

  南祝仁没有发表评论,只是用挑眉和快速的笑,来对李明路的话予以足够的回应。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明路突然“呵呵”了一声,露出了无奈的表情。

  “我有跟南老师你说过的吧,之前我和他们说我有【抑郁症】,所以要从家里搬出来。结果那些家伙听了的第一反应是跟我说‘阿路你要成名家了啊,你的画要变值钱了啊,你以后要进课本了啊’。”

  叙述完了客观事件之后,李明路说到自己对于这一块的感受。

  “就是和他们在一起,我能觉得好像……大家都一样。我现在觉得自己的问题或许不是很严重了,我也不需要担心给别人造成麻烦。心理上……感觉变轻了。”

  南祝仁微微点头。

  李明路现在说的东西,有很多都是在之前的咨询中和他分享过的。

  只不过是转换了角度,然后程度产生了变化。

  而对于这一块的内容,南祝仁的态度是比较乐观的。

  这是一种向上的现实氛围。

  在李明路发现身边人有类似的问题、并且大家对此都秉持比较轻松的态度之后,最主要的效果是会减轻孤独感,建立群体归属感。

  这是一种类似【团体治疗】的效果——不是【团体辅导】,是【团体治疗】。

  同时,李明路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一种【去污名化】的个体体验,不再觉得【抑郁症】是一种灾难,一种麻烦,减少自我批判;

  对【抑郁症】的评估也会获得参考重构,对生活重新产生希望感。

  当然了,和【团体治疗】不同,这种一堆类似问题的人自发聚在一起的情况,是很容易脱离控制的。

  除了产生向上的氛围以外,还有可能产生诸多负面的影响。

  比如消极共鸣、竞争性诉苦,最终导致【症状强化循环】。

  或者是无助感蔓延,让负面情绪在人际间传递,最终造成【负面情绪传染】。

  亦或者朋友之间反复讨论问题及其负面感受,而非寻求解决方案,最终形成了【共同反刍】。

  当然,通过李明路的叙述来看,这些暂时不存在。

  同时,除了上述负面影响之外,哪怕这种同类相聚的氛围是向上的,也有可能对抑郁症患者造成认知偏差。

  比如【正常化偏误】:当个体发现自己的负面经历或症状在群体中很常见时,会倾向于将其视为“正常”或“可以接受的”,而非需要干预的“问题”。

  进而阻碍患者认识到自己需要专业帮助,延误诊断和治疗。

  好在李明路接受这种影响的时候,自身已经在咨询中,有了强烈的求助意识,还和南祝仁构建起了牢固的咨询关系。

  因此在南祝仁的引导下,可以让他如今现实生活的变化,往好的方向对他施加影响。

  甚至于这种生活化的影响,对李明路的帮助要远远大于南祝仁在咨询室里面做的事情。

  “不过……”

  李明路的嘴角的笑容突然收敛了一下。

第405章 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刚刚说的这些,都是以前李明路和南祝仁说过的。

  而这一周,显然有什么新的事情发生。

  才会造成李明路现在在自己眼前的这种犹犹豫豫的状态。

  南祝仁在这个时候终于出口,进行了引导:

  “是有什么和以前不一样的事情发生,让你有了新的感受吗?”

  对于南祝仁的问题,李明路轻轻勾了勾嘴角。

  “南老师你真的,一眼就看出来了。”

  李明路点头:“这周确实发生了一些新的事情……”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明路稍微停顿了一下,显然接下来的东西要说出来,是要积攒一定的力量了。

  好在李明路一直是一个内部动力很强的人。

  过了三个呼吸的时间之后,李明路道:“南老师你知道的吧?我现在和小穗虽然分居,但也只是说让大家都冷静一下,毕竟之前发生了那样的事情,也是该好好想想以后该怎么办了。但这并不是说我们的感觉……就不好了。”

  南祝仁点头肯定:“对,你和我说过。”

  李明路继续道:“然后小穗这段时间,其实是一直积极地去改的,只是可能不怎么顺畅。”

  “她之前去报了一个心理咨询师证的课,学了一段时间,但是后来我听江大的教授说这个证过段时间就要取消了,和小穗说了之后,她就不打算考了。”

  南祝仁点点头。

  他也有听到这个风声,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的即将取消是一个大事件。

  因为这个考试只有笔试,而且难度很低,相当于只要抽出一个月的时间背题就能够获得一个职业资格证书,然后就能够自称“心理咨询师”去接咨询了。

  导致行业鱼龙混杂,心理咨询的污名化加剧。

  进而出台了取消相关资格证书的决定。

  “而在考不了这个证之后,小穗又找关系去报了什么去学心理咨询技术的班。反正她的想法我知道,她是觉得以前不了解我的这个……情况,所以想要更了解我一点。”

  “她每次来找我的时候,也都会跟我交流最近学到了什么新东西。她确实不是做做样子而已,是真的想要改变自己的。”

  客观来讲,王穗的改变是一个好的倾向。

  “我也觉得这是一个好事情。”李明路道,“但就是最近……我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

  看着南祝仁的眼睛,李明路缓缓吐出两个字:“孩子。”

  听到这两个字。

  南祝仁心里沉了一下。

  “就是,南老师。我之前从家里出来,就是觉得自己的状态可能会影响闺女和儿子,是我在家里让他们不开心了。我想着我离开家了,除了自己能轻松一点之外,我希望他们的状态也能够变好。”

  “但……”李明路抿了抿嘴,“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我这段时间基本上每周都会起码见两次孩子,带他们出去玩,然后听听他们最近过得怎么样。”

  说到这里。

  李明路摇了摇头,脸上铺满了忧虑:“他们过得……不好。”

  “我离开家之后,首先小穗的状态是不好的,比以前还要不好。这是当然的,我也能够理解。”

  “所以,她都没什么心思照顾孩子了。”

  “我听孩子们说的时候,现在家里的气氛比我当初在的时候要更差。”

  “当初林教授给我做咨询的时候,还拿‘【抑郁症】有传染的可能,甚至可能会遗传’这种话来让我买药,后来遇到你之后我以为这也是他骗我的话。”

  “但是现在看来……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上周看我闺女的状态,也想着要不要带她,来找找老师了……”

  南祝仁心里沉默了一下。

  “精神疾病具备遗传性”,确实是具备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科学家有做过【家族聚集性研究】,发现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等精神疾病,在患者的一级亲属中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也有【双生子研究】,通过比较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的共病率,发现同卵双胞胎的共病率显著高于异卵双胞胎的共病率。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单位建立员工档案的时候,会有【家族精神病史】这一栏要求填写。

  当然,“精神疾病具备遗传性”并不是简单化,更不绝对化。

  不同的精神疾病,在家族谱系中的表现也不一样,不可混为一谈。

首节 上一节 281/3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