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 第261节

  “最多,最多也就是当狱警的时候,可能不会去主动欺负囚犯,就看着其他人欺负。”

  “毕竟实验里面也说了吧,那些志愿者他们是斯坦福的大学生啊,他们都那样了,而我肯定是不如他们的。然后还有那些平时都注意不到的心理规律什么的,那个环境对人的影响,我是自觉没有那个能力去……违背人的心理规律,去做出和所有人不一样的事的。”

  首先言学生在说出自己的分数之后,说了格外长的解释分享,好像在辩解什么似的。

  但他的眼睛早就离开了小赵老师,只直直盯着眼前的地板。不知道是和在场的其他人解释,还是在和自己解释。

  “照这么算的话,其实我应该打5分。”首先言学生最后总结道,“但是我本人是不想要这么做的,我很讨厌这么做,不管是像实验里面的狱警、还是和囚犯,我都不想像他们一样。”

  “所以就扣1分只剩下4分,算是……期待奇迹吧。”

  首先言学生发言完毕,朝着小赵老师笑了笑。

  除了林俊凯和李铭辰之外的学生,对小赵老师都比对南祝仁更加亲近。

  于是这回小赵老师暂时抢过南祝仁的台词,鼓励道:“谢谢你的发言。”

  首先言学生立刻像是被抚慰了一样。

  南祝仁点点头:“下一位?”

  ……

  “我来吧。”声音在熟悉的身侧响起。

  依旧是林俊凯。

  这学生的眉头皱着,还抿着嘴,像是心中有万绺思绪像是无须的弹幕一样彼此碰撞。

  “我写这一轮的分数的时候,先写了一个【5】,然后划掉,写了一个【0】。这个是我给自己当‘狱警’的分数。”

  林俊凯展示着手中的记录纸,上面果然有涂改的痕迹。

  “随后我给自己当‘囚犯’的分数也写了一个【0】。”

  林俊凯声音一顿。

  “我之所以这么写,一开始是想着从心理啊、人啊、规律之类的角度出发。”

  “但是后来,我想到了最近发生的事情。”

  这句话让原本就因为这个环节而紧张着的学生们又提了提神,出现了一连串的不自在的反应。

  这还不够。

  “我就直说了吧,就是王教练……不,王蕊的事情。她之前逼我们加练,逼我们去欺负鹏程的‘这件事情’!”

  南祝仁双手交叠,深吸一口气。

  这学生开团了!

第377章 【团体辅导】中的【替代强化】

  将案例学习中的知识点代入到现实的经历中,这是更进一步的【认知整合】。

  在今天的团体督导中,南祝仁一直没有直接提起王蕊的事件。

  而是用各种指代、隐喻,以此对学生们产生各种旁敲侧击的影响。

  南祝仁原计划是等这个环节结束之后,再把王蕊的事情真正摆到台面上说,以此作为本次团辅最后的收割环节。

  但是没想到现在被林俊凯提前了。

  这样——更好!

  便是南祝仁,此刻都忍不住心生喜悦。

  在那些正常的团体辅导中,哪怕是精挑细选过的团员,也没今天林俊凯来得优秀,没林俊凯对团辅的帮助大!

  眼前,林俊凯开团之后直接跳大。

  “南老师刚刚说的这个实验里面发生的事情,和以前王蕊让我们做的事情不是很像吗?”

  “王蕊当初不管我们训练,让我们自己加练,还让我们用‘加练’的名义去欺负鹏程他们——”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眼睛在周围扫得很快:“只不过有的人后来真的‘加练’练出来了,所以就不被欺负了,最后只剩下鹏程了。”

  在林俊凯目光扫视过的地方,一个个头颅都低了下去。

  “所以鹏程以前不就是‘囚犯’吗?包括我——没错,包括我在内的其他人,以前不都是‘狱警’吗?”

  “甚至其中有些人还是从‘囚犯’变成‘狱警’的。”

  “王蕊,以前就是那个实验里面的教授。她也只让我们加练,只让我们去‘关注’鹏程,要我们‘更严格’地对待鹏程。”

  “而最后我们对鹏程做的那些事情,其实不都是我们自己想出来的吗?是一种极其严重的失控啊!”

  林俊凯深吸了一口气:“而且中间,我们不是也想过不要再听王蕊吗?但我们也发生了很多像是实验里面的‘15美元’、‘神父’之类的事情,让我们变得越来越糊涂,以至于到后来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了。最后——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去看,有那个敢说自己曾经做的事情不过分?”

  “过去做错了事情,就要认。我们都很幸运,因为我们还有改正的机会。”

  几个学生听着,突然觉得喘不上气。

  他们忍不住回头再去看刚刚放映实验视频的地方。

  放映机已经关闭,幕布不再发亮,但是上面的画面似乎还残留着,刹那间在回头的学生眼中展现出轮廓来。

  “这个环节,是让我们自己去想象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吧?但我们已经不用想了,因为我们都已经经历过了,都已经知道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了。”

  林俊凯道:“在这个基础上打分的话,我们每个人都要打【5】分的满分。我们都当过彻彻底底的狱警,也当过彻彻底底的囚犯。”

  “我也是就这个考虑,一开始给自己打了5分。”

  在林俊凯手中攥着的纸上,被划掉的那个【5】恍惚间跳出了纸面,朝着每个人的脸和眼睛靠过来,不断地放大。

  他们不知道是眼睛看到了扑面而来的林俊凯的这个【5】,还是心里的那个【5】被映照到了眼睛里面。

  “但——”

  “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了。”说到这里的时候,林俊凯的声音低了一些。

  “我觉得事情过去了,那自己肯定、也必须要从里面收获到什么东西。尤其是在鹏程出了那样的事情之后。”

  “我也不知道自己再遇到这种事情到底能够让自己保持什么程度的清醒,但我希望自己能够去反抗——所以我又把【5】分划了,给自己打了【0】分。”

  ……

  如果说之前的首先言学生的打分,是针对现在的自己。

  那林俊凯此刻的分数和分享,则包括对过去自己的反省、对现在自己的审视、对未来自己的期许。

  思维脉络相当完整。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点点的小问题,就如林俊凯的语言中还含有几个“必须”一类的词汇,属于是从一个极端跳到了另一个极端。

  但能够通过自省来成长到现在的这个程度,对一个高三学生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之前说过,心理咨询是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分成多个阶段来逐步进行干预的。

  而林俊凯此刻的情况,就相当于跳过了前面多个阶段,直接到了最后一步了。

  要是说得稍微不那么严谨一点,来访者达成这种程度的成长之后,有的时候都可以开始考虑脱离咨询了。

  真的很不容易。

  而同时,林俊凯刚刚说的话,也好似化作了洪钟,在每一个学生的耳边都敲了一记。

  【行为主义】流派的技法普遍运用于教育事业中,其中通过【奖励】与【惩罚】来达成【强化】的技法运用尤其广博。

  而在【行为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并提出了【替代强化】。

  【替代强化】指的是个体通过观察他人行为的结果(如奖励或惩罚),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倾向,而不需要直接经历该结果。

  简单来说,就是榜样。

  林俊凯此刻就真的变成了一个榜样。

  至于说他此刻得到了什么【奖励】?

  这名志愿去考取警校的优等生,此刻浑身散发出来的那种摆脱了阴霾的精气神,就是在场所有学生最渴望的【奖励】。

  在林俊凯之后,其他学生依次发言。这一回的他们好似寻找到了什么向往的方向,彼此衔接地更快,表达也愈发流畅。

  “我一开始都给自己打了【5】分,但现在我刚刚也都划掉了,给自己重新都打了【3】分。”说这话的学生有些不好意思,“我也觉得自己要获得一些成长,在王教练……王蕊的事情里面,我也帮着一起和小赵老师给教育局那边打了电话。”

  “但我不确定自己能成长多少,所以就打了一个偏向中间的分数……不知道这样可不可以。”

  这种就是在原本就已经成长过的基础上,又被林俊凯【替代强化】过,额外成长了一次了。

第378章 同样的感觉

  南祝仁对此当然予以鼓励:“当然可以——临时划掉分数也可以。”

  学生做出松了一口气的样子。

  “哦对了。”南祝仁突然转头看向林俊凯,“刚刚我们说的是【1-5】分的五分制打分,而俊凯你给自己打了【0】分。”

  林俊凯眨了眨眼睛。

  南祝仁话锋一转:“当然,这样也是可以的、甚至是更好的。我的规则只是给大家打下一个框架,但我更期待看到其他同学有什么更加有创意的想法。突破这个框架,给我们的团辅带来更加更加新鲜,更加有意义的收获。”

  这是南祝仁在这次团辅中的第三次幽默,这回有不少学生直接笑出了声。

  和刚刚播放实验视频、以及谈及王蕊的时候相对比,现在的气氛彻底活了起来。

  后面的学生继续接话——

  “我给自己当‘狱警’的时候打1分,给自己当‘囚犯’的时候打4分。因为我更讨厌当狱警,反而当囚犯的话就感觉……没有什么心理压力吧。但我现在感觉在分数不变的情况下,我有了新的想法,就是我不是‘讨厌’当狱警了,而是我会‘要求’自己不再去当狱警。”

  “从一种情绪的感受变成主动的自我要求,非常好!”南祝仁毫不犹豫地予以一个【积极关注】。

  “我给自己当‘狱警’的时候打3分,给自己当‘囚犯’的时候也打3分。我的想法没什么变化,我就是想着,比起讨厌这东西、不去接触,或许我自己有选择性地参与进去,反而能够帮到我想要帮的那些人。所以我给自己都打了一个偏向中间的分数。”

  “非常好,我们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想法,新的思路!”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更有创造性的想法,但南祝仁感觉对这个想法关注得太积极会给其他学生造成一定打击,所以关注得偏向中性一点。

  这一轮的学生衔接得很快。

  很快又到了只剩下张子豪、类豪一、类豪二这三个学生了。

  这一回,类豪一学生手指动了动,似乎要抢先发言了。

  “下一个我来说吧。”

  张子豪突然道。

  类豪一学生眨了眨眼,嘟囔两句又坐了下去。

  “我没有给自己打分。”

  张子豪的喉咙狠狠吞咽了一口,单侧嘴角翘起,让脸上带着一股貌似自信的笑。

  他直视着南祝仁的眼睛,似乎期待着南祝仁能够给出什么反应。

  “为什么呢?”这是南祝仁的反应。

  张子豪深吸一口气:“我之前就说过了,这个实验里面的志愿者很蠢。狱警很蠢,囚犯很蠢,那个教授也很蠢。”

  “我觉得老师你刚刚给我们的假设也不成立,就好像过好像过家家一样。你自己都说了这个实验已经被禁止了,已经被各种媒体啊同行啊什么的批评了很多年了,我们怎么可能还会去参加这个实验?”

首节 上一节 261/3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