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南祝仁的心里没有烦躁,反而感觉不坏。
“大晖。”翁娉婷临走前嘱咐重晖,“看好你师弟,别再让他冲动了!之前赌上前途在全国的专家面前展示就罢了,这回一个不好就是残疾甚至送命……太夸张了,总之你看好他!”
师姐很担心两个师弟,严格地说更担心小师弟。
重晖点头。
但是走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跟南祝仁嘀咕起来,说着什么“也不知道是谁之前冲动了一下,结果不得不离开打拼了十来年的北都,到江都从头开始”之类的。
南祝仁想了想,突然很好奇:“咱们老师平时是怎么做项目的?”
重晖就突然闭口不谈了。
南祝仁感觉自己隐隐抓住了什么东西。
等他们回到学校的时候,下午的课已经结束,晚自习都已经过了小半了。
小赵老师看着南祝仁僵硬的上半身,和明显把衣服撑得厚了一层的肩膀,欲言又止。
南祝仁做不出“摆摆手”的姿势,只能歪歪头:“小赵老师,你电话里说的那几个学生呢?”
看见南祝仁这么积极,小赵老师也止住自己的关心,进去打开咨询室的门。
里面正在喝水的三个学生听见动静立刻紧张地抬起头看过来。
南祝仁顺着他们的脸一一看过去:李铭辰、林俊凯,还有一个不知道名字的但是留着厚刘海的男学生。
“他们下午过来找我。”小赵老师重复了一遍电话里面说的东西,“下午徐鹏程的事情对他们刺激很大,他们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他们想要改变。我跟他们说了那些我们对于王蕊的计划,他们听了之后也想要出一份力!”
南祝仁的表情柔和下来。
之前在咨询的时候,他早有隐晦地和李铭辰、林俊凯他们提过,眼下的情况是“不正常的”,是“需要纠正”的。
但是学生们的认知里面就跟下了思维钢印一样,对于任何和高考有关的东西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必须”。
这种明显的【群体极化】思维,南祝仁原计划是等引入“常明的领导”这个【外部权威】之后,再用诸如“现在的行为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甚至可能违法”、“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之类的大量信息进行轰炸,达到认知矫正的目的。
没想到下午会出现徐鹏程那样的意外。
这种意外事件,本身就是一次极强的【信息轰炸】,眼下明显已经动摇了这几个学生的认知。
林俊凯看到南祝仁之后拘谨地站了起来:“南老师,我们……从来没想过要现在这样的。”
“我们至少想要给鹏程做点什么……我们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晚,我们,我们根本意识不到我们以前做了什么……”
李铭辰在一旁听得咬了咬牙,不敢抬头。另一个南祝仁不认识的厚刘海男生更是小声抽泣起来。
南祝仁用上了一点安抚的技巧:“这不是你们的错。”
他环视了一下现场:“这位同学是和你们一起来的?”
南祝仁指的是没见过面的厚刘海。
林俊凯解释道:“我们在路上碰到,我和他们说了想法。大家其实都感觉很对不起鹏程,不过要说过来找老师的话……大家还是不太敢,所以就派了一个代表过来。”
南祝仁明了了。
虽然南祝仁不认识厚刘海,但此刻凭借着自己强大的记忆力,勉强从脑子里面搜索出了一点东西。
当初第一次在操场见到这支体育队的时候,看着徐鹏程被欺负的场景,围观的队友几人在笑,几人不忍。
这个厚刘海就是“不忍”的人之一。
想来林俊凯说的“大家”就是这批学生。
南祝仁长出一口气:“我知道了。”
眼下没有【外部权威】介入,【信息轰炸】就已经发生了。
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但既然发生了,那南祝仁就必须把事情往好的方向上去扶。
而且接下来算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信息轰炸】发生之后,要迅速地让事情尘埃落定,不然好不容易动摇的认知很可能会重新稳固下来。
等下一次想要再针对错误认知进行矫正的时候,就会困难很多了。
南祝仁深吸一口气:“我来计划一下。”
第361章 一直都在的【外部权威】
南祝仁组织了一下语言,随后把前几天众人对于王蕊的讨论简单给三个学生复述了一下。
包括后来和夏天咨询的那些片段。
“这……”厚刘海眨了眨眼睛,第一个出声。
果不其然,三个学生的身上都出现了肉眼可见的犹豫。他们之前只是“隐隐”下定决心,察觉到“似乎”有这个选择。
但是当“直接和王蕊对抗”的这个选择摆在眼前的时候,胆怯还是不由地出现了。
“……”
不过没等南祝仁开口,林俊凯迅速地调整了过来。
“我明白了,南老师。”
他的眼神坚定。像是早就在心里做出了预设的决定,只需要人推他一把。
“南老师,需要我们做什么?”
有林俊凯打头,旁边的李铭辰也一点一点安定下来,终于一起开始彻底以“和王蕊对抗”的立场开始思考。
南祝仁听了这个问题,想了想回答道:“跟我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符合王蕊情况的都是【自诉型】的相关的罪名。”
“因此——首先,需要你们作为‘受害人’去举报、起诉。”
南祝仁补充:“一个完整的证据链条是【直接教唆证据】加【伤情鉴定或心理评估】加【目击者证言】。”
“这样的证据链逻辑闭合,彼此之间可以相互印证,排除其他的可能性。”
“医院里面已经在准备【伤情鉴定】,而哪怕之后我没有资格出具徐鹏程的【心理评估】,我也能保证最终出具的评估不会有问题。”
说这句话的时候,南祝仁表现出了一股强大的自信。
但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
哪怕有李铭辰、林俊凯、厚刘海三个人以“受害人”的身份提供证词,也只是【间接证据】。
这样的证据过于单一,难以排除“学生诬告”或“自发霸凌后嫁祸老师”的可能性。
李铭辰有些犹豫:“而且,我们真的算‘受害人’吗……”
小赵老师第一时间把手搭在李铭辰的肩膀上:“当然,铭辰。不只是你……或者说尤其是你,体育队的大家都是受害人。”
这句话尤有一股安抚人心的力量,让南祝仁都忍不住侧目。
话题回到证据上面。
“现阶段虽然只有你们几个人参与进来,但是也已经足够让监管机构、乃至于公安介入进来进行调查……不,连续发生了两起学生坠楼的事故,现在说不定已经在调查了。”
“只要你们愿意实话实说,就能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
南祝仁说得非常乐观。
一旁的重晖却背过身去皱起眉头。
南祝仁乐观,是为了鼓励这几个立场刚刚改变的学生。
但事实上,仅仅他们几个人的证词还是有些人微言轻的。
最重要的是,体育队其他的学生态度不清;如果之后官方找他们谈话的时候证词与在场的三人冲突,那事情可能就会拉扯得很麻烦。
而且——小赵老师目光露出隐晦的担忧。
校方的态度也很暧昧,这可能会成为一重阻碍。
“我们需要争取其他同学一起,最起码要争取体育队里面的大多数。”林俊凯突然出声。
他的发言让三个成年人忍不住又看过去,这孩子自从下定决心之后,思路清晰得有些可怕了。
林俊凯猛然转向厚刘海:“当时跟你一起的大家,到底都是怎么想的?”
厚刘海犹豫了:“大家……可能不是很想来。”
……
南祝仁心里叹了一口气。
按照刚刚的说法,厚刘海学生他们是有一个四五人的小团体。这个小团体碰到了林俊凯两人后,派出厚刘海作为代表,一起来找小赵老师。
现在看来,“派出一个人作为代表”果然只是掩饰的话,事实上是“只有一个人愿意来”。
这也很合理。
虽然有四五人的小团体在徐鹏程事件上是处于比较愧疚的立场,但是让他们为此站出来——他们似乎也没愧疚到这种程度。
他们都是摇摆的中立方。此时如果有其他的因素介入,比如“学校谈话”、“家长警告”,他们很有可能就会从摇摆方变成沉默方。
南祝仁想了想,最终还是道:“我以【创伤事件干预】的名义抽出时间去和他们谈一谈吧,毕竟是身边的同伴出了这种事情……”
操作起来很麻烦,而且时间上很赶。
这也是没有事先引入【外部权威】的坏处,在如今的【信息轰炸】之后,【封闭式团体中】出现了大量的中立摇摆方,这些摇摆方需要南祝仁他们一个一个去争取。
如果这个时候有一个【外部权威】的话,可以说只要振臂一呼,就能够让这些学生立刻统一立场。
事已至此,现在也只能让自己多花点时间……
“赵老师。”厚刘海突然抬头。
打断了南祝仁的思绪。
“赵老师觉得,我们接下来真的应该这么做吗?”
小赵老师在对话中一直处于辅助位,几乎没怎么说过话。
这一下她突然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视线,不禁有点懵。
“当然。”但工作了近一年的小赵老师也已经具备了专业的素养,她的表情充满了一名教师该有的沉稳、乃至于和蔼。
小赵老师还以为厚刘海是心里还在不安,于是安慰:“南老师的建议就是我的建议,我们事先有周密讨论过的,没问题的。”
这话一出。
在南祝仁的眼里,厚刘海在听到小赵老师的肯定后,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身体从紧缩开始舒展,并且前倾。】
【手掌展开按压大腿。】
【无意识点头,且长时间和小赵老师对视。】
“如果是赵老师肯定的话,那应该没问题的。”
只见厚刘海说道:“而且如果是赵老师去劝他们的话,他们一定会听的。”
小赵老师这下是真的懵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