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凡事都有利有弊。这种服从性可以让高中生在“老师”主持的实验中,对流程极度配合,不会脱离实验去乱七八糟地问东问西、或者故意捣乱;
但心理学实验中,会对研究造成影响的远远不止“实验流程”这一部分而已。
实验被试的自身状态,也是影响实验的一个重要额外变量。
比如此时,眼前的高中生虽然礼貌、配合,但是异常拘谨、紧张。
今天南祝仁他们的微表情数据收集工作,是基于【情绪诱导实验】的实验范式改编的。
而情绪相关的实验,要求被试要在初始时处于尽量平稳的状态,不然可能会造成很多的干扰。
处于太【紧张】的低状态不行,处于太【兴奋】的高状态也不行。
——后者是为什么南祝仁选择给男学生做数据收集,而把女学生交给重晖做的原因。
而此刻面前学生这种伴随着【礼貌】出现的【紧张】情绪,却也有可能会覆盖掉其他南祝仁他们想要探究的目标情绪的。
好在,主持这次数据收集的是南祝仁。
“没事,放轻松。”南祝仁只是低沉了声音,平稳了声线。
仅仅用语言安抚。
不出半分钟,他就在学生身上看到了满意的变化。
……
实验获得了良好的开端。
因为要和学生单独相处,原本没有监控的咨询室在被改造成工作室之后,也安装了监控。
“同学——”南祝仁按照流程开始讲述指导语。
“我们接下来要进行一个简短的心理学小实验。在这个实验的全过程中,我们会用这台摄像机收录你的自然反应。”
南祝仁点了点身边的摄像机,随后又示意了一下电脑。
“接下来请你戴上耳机,同时注意电脑屏幕的中央,我们接下来会依次呈现一些图片、音频、文字内容。你什么都不需要做,只需要根据它们的出现,做出自己最自然的反应就好。”
因为十几分钟就要交替一名实验被试,南祝仁的指导语设置地极其简短。
有些喜欢偷懒的实验者还会直接把指导语直接当做屏保设置在电脑屏幕上,给自己多些喘息。
不过南祝仁觉得自己的声音能给实验带来更多的收益,帮助实验数据收集的准确性,所以选择多费点功夫。
当然,现在南祝仁和学生说的虽然是“实验”,但实际上还只是比较简单的“数据收集”。相比较于真正的实验,流程有一定的删减。
比如没有常规的“实验练习”。
南祝仁看着学生的反应。
道:“好,那我们接下来正式开始。”
电脑屏幕一闪,上面出现了图片。
——【篮球场上,班级校园篮球赛获得了冠军,全员互相欢呼击掌。】
——【下课之后,两名同桌女生在用一副耳机分享歌曲,笑容荡漾。】
——【小区的草丛里,小男孩在搭建流浪猫窝,一旁的小女孩一边抚摸小猫、一边喂食。】
——【阳光撒下的咖啡厅靠窗位置,女孩子正在品尝有着草莓点缀的奶油蛋糕。】
——【……】
每张图片出现之后都会停顿约15秒的时间,除了让学生在第一眼看到图片之后有显著变化之外,还给了学生一些沉浸、反应、感染的时间。
南祝仁身体微微后仰,视线同时把学生的反应和摄像机的屏幕囊括。
屏幕中,学生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全神贯注。
南祝仁眼中,学生脸上好似被透明的线条划分成了无数的区块,每当电脑图片切换的时候,不同区块中立刻会有特殊的变化亮了一下。
【嘴角上扬,然后抿嘴唇。】
【口腔内有轻微动作,可能是舌头在顶上颚。】
【现在眉毛舒展,眼神涣散,注意力不由自主地开始波动。】
【下眼睑微皱,形成鱼尾纹——等会,这个年纪就有鱼尾纹了?】
这些呈现出来的图片都是重晖、既白庆华的课题组原创的图片,一部分是真人拍摄的照片,一部分则是图画。
十五张代表了正面情绪的图片很快放映结束。
随后是偏向中性的两张图片,作为过渡。
这一部分的微表情也没有什么值得记录的地方。
再然后,出现了新的图片。
——【青筋暴起的手握着笔杆,桌上平摊一张试卷,上面有大片的空白和红叉。】
——【食堂中一个学生低头独自吃饭,周围的人群虚化模糊。】
——【黄昏的操场跑道上,学生背影孤独,影子拉长。】
——【电子钟显示[23:59]的刻度,桌边堆满复习资料和咖啡杯。】
——【葬礼。】
——【……】
随着这一批图片的放映。
学生在椅子上扭了扭,似乎有些不安。
与前十五张图片相比,这十五张图片的冲击性要大了很多,同时能够引发出来的情绪种类也更加多样。
因此这回学生脸上的表情变化就多了许多。
【眉毛内角上提起。】
【嘴角下拉,下唇轻微颤动。】
【目光转移了一会,回避,然后又不得不重新聚焦回来。】
【频繁眨眼。】
【咬牙,吞咽动作变多。】
【……】
OK,图片展示完毕。
和一开始相比,虽然只经过了短短的几分钟,学生此刻却表现出了微微的疲惫感。
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的反复切换,就像是朝着两个方向高频掰折铁条一样,相比较于长时间沉浸在负面情绪中反而更累一些。
第301章 实验中的数据污染
实验进入下一步。
电脑屏幕变黑,不再刷新图片。
南祝仁实时地给出指导语:“接下来,我们的耳机里面会给出几段不同的音乐或者录音。也要请你对这些声音做出最自然的反应……”
……
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一晃而过。
男学生从房间中走出,神情有些恍惚。在深吸一口气后,他和比较熟悉的小赵老师打了个招呼,然后告别。
小赵老师看着男学生神情恍惚的状态,陷入沉思。
等南祝仁也从房间里面出来之后,小赵老师突然问道:“南老师,你们给学生做的东西和昨晚给我看的一样吗?为什么他们的反应……这么大?”
她的语气中满是好奇,还带着一种渴望。
要小赵老师配合项目,南祝仁等人在前一天的晚上自然也让小赵老师自己体验过了实验流程。
但对比刚刚出门的那个男同学的表情,小赵老师觉得自己的实验体验就平淡了很多。
不过是激发情绪的图片,为什么那个学生的表情隐隐有几分——酣畅淋漓?
小赵老师看得居然有些羡慕。
南祝仁理所当然地点头:“当然是一样的。”
“至于他们反应为什么这么大……可能是因为他们平时的学习生活实在是太压抑了吧。”
南祝仁说出了一种可能猜测,但他觉得应该就是答案:“在平时的学习中,为了尽可能地提升学习效率,他们既没有长时间地身处正面情绪,也没有长时间地浸泡负面情绪——而是一直在比较平的情绪状态中。”
“因此在这种【情绪诱导】实验中,他们不断地被激发不同的情绪,反而有了类似坐过山车一样的‘刺激体验’,意外产生了放松、乃至于压力宣泄的作用。”
南祝仁耸耸肩:“当然,这种意外的效果不可能出现在每个人的身上。我们的目的也不是疗愈,而是信息收集。”
小赵老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看着南祝仁欲言又止。
南祝仁却注意到了别的地方:“等下,你刚刚说‘他们的反应为什么这么大’是吗?”
小赵老师反应过来:“对,重老师刚刚也已经结束了。他让我等你结束之后喊他一下。”
……
毕竟是师弟是第一次做项目,眼下还是师弟第一个项目中接触的第一个学生被试。
重晖作为师兄还是有些不放心的。
因此他特地在第一个被试数据收集之后停顿一下,想检查一下师弟的实验操作,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有什么操作上面的不当的话,也能够尽快纠正,免得师弟将错就错,结果收上来的一堆数据都不能用。
项目高质量推进,远比所谓的高速推进来得重要。
在听到敲门声之后,重晖从房间里面出来。
“师弟以前实验做得多吗?”
他一边摆弄南祝仁的仪器一边问道。
南祝仁查看了一下自己的回忆,答道:“不多。”
确实,在江大读研期间,当林笠霖发现南祝仁的咨询天赋之后,便一直安排让南祝仁去做咨询,而不是做实验了。
说不定当时他还想着让黄鑫写篇论文让南祝仁共一作呢。
说起来也不知道林笠霖最近情况怎么样了,不知道是不是还在吃流食,要不找个机会去探望一下?
总之,眼下从【情绪诱导】实验改编成的数据收集部分,确实更加贴近基础实验的成分,而不是心理咨询。
不是南祝仁特别擅长的领域。
重晖闻言提了提神,却也在同时稍微松了一口气。
“那我看一下你的操作……”
说着,重晖打开录像器,全神贯注,开始看回放,随时做好停顿的准备。
然后,一遍放完。
重晖抬头看了一眼南祝仁。
然后出于谨慎实验的原则,他又看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