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 第202节

  “耐力训练基本上每天都要起码集中一个小时。在集中训练之后,我自己还要加练一小时左右。”

  “吃的话,就计算着‘卡路里’,设置‘热量缺口’。”李铭辰想了想,“我们那里有一个体重结合身高的公式,计算每天的能量摄入,然后我会在那个基础上再减少10%左右。”

  “一开始戒糖、控油。后来把主食也彻底拿掉,体重就掉得很快了……”

  南祝仁微微点头。

  他身后,重晖也在动手不断地记录。

  过度运动,同时严格、乃至于过度限制热量摄入——【神经性厌食症】的又一个主要症状,现在出现得就非常顺理成章了。

  “你不觉得这样有损健康吗?”南祝仁问道。

  “这是必须的,大家都这样!”李铭辰说得理所当然。

  “如果要快速提升成绩,那就要快点掉体重。只有这样才能够尽快达到体重目标,然后把精力重新投入到正式训练中。”

  李铭辰振振有词:“如果不是这个……意外,我还想再减大概五斤的体重呢!”

  不主动求助,并不认为自己不正常。或者简单粗暴地归类为【无自知力】——又一个症状。

  ……

  南祝仁眨了眨眼睛。

  到了现在,【神经性厌食症】基本已经板上钉钉。

  也就是说,之前被赶走的矮个子杨老师的心理评估,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不过。

  此时虽然此时是心理评估。

  但是出于心理咨询的敏感性,南祝仁心里还有一个疑问没有解答。

  【神经性厌食症】可以确定。

  可,成因呢?

  这个病症,具体是怎么出现的?

  体育生不止他一个人,可为什么偏偏他出现了这种情况?

  因为自己太上进了?太迫切想要提升成绩了?

  南祝仁想了想,问道:“听起来,你的减脂策略似乎很激进,比如‘热量缺口’的制造还在那个公式计算的基础上,额外减少了10%的能量摄入。”

  “必须这样吗,稍微放缓一点不行吗?”

  他的语调还是很平缓。

  “对!”

  李铭辰却突然好像应激一样突然提高了音量,连南祝仁的安抚一下子都失去了效果。

  “必须这样!”李铭辰强调。

  南祝仁故意道:“有没有稍微缓和一点的办法,毕竟我们从结果来看,它似乎反而导致了不是很好的结果,如果……”

  李铭辰突然打断了南祝仁的话。

  这是这次交谈中的第一次。在这之前,这个学生一直表现得虚弱,而且颇有礼貌。

  “必须这样的,老师!”他再一次强调。

  李铭辰整个上半身都用力仰起,完好的右手抓紧床单,裹起来的左手微微颤抖。

  他急促且用力地呼吸着,还伴随着时不时的吞咽动作,脸颊还可见用力咬牙而导致的咬肌凸起。

  但他只是强调着“必须这样”,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地“必须”,随后却说不出个所以然的理由来了。

  南祝仁在心里长叹一口气。

  看着这种反应,南祝仁已经知道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了。

  那不是什么好东西。

  最后一个问题。

  眼前的学生,是否有一个转变的关键节点?

  有的。

  南祝仁以一次眨眼都不到的速度回忆了一下刚刚的对话。

  “你刚刚说,你开始节食三个月左右,但之前都管不住嘴,是最近一个月才开始彻底开始节食的。”

  南祝仁【重复】了一下对方的关键语句:“是什么让你当初在三个月之前开始节食,又是什么让你在一个月之前突然……坚定了信心?”

  听到南祝仁不再故意反驳。

  也可能是因为需要思考。

  李铭辰重新冷静了下来。

  在大概十次呼吸的时间之后。

  他才缓缓道:“三个月之前的话,是体测成绩不太好,所以我的教练给了我建议。”

  “但那个时候我还不太听话,于是教练一直教训我。”

  “直到一个月之后的又一次体测……”

  南祝仁听着。

  缓慢地点头,缓慢地记录着。

  ……

  “咔嚓”一声。

  卧室的门被打开。

  正在和学生家长闲聊的常明抬起头。

  常明目光淡然,家长则有肉眼可见的期待。

  南祝仁对着家长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然后把手里的评估报告递给常明。

  常明没有避讳家长,视线写着评估报告的表格上面快速浏览着,直到最下方的结论部分,然后缓缓读了出来。

  “【神经性厌食症】……”

  听起来似乎和之前的报告一样。

  学生家长一听,眉毛竖起来,张嘴正要说什么。

  “以及并发的……【焦虑症】?”

  常明念出最后一个字,然后抬头,看向南祝仁。

  年轻的咨询师点头:“常主任,借一步说话?”

第293章 幸运的意外,永远不值得高兴

  除了躺在卧室的李铭辰之外,在场总共就四个人。

  而南祝仁要求和常明单聊,显然是有什么东西需要避讳一下。

  这个需要避讳的人自然不是师兄重晖,而是学生家长。

  好在李姐在听到常明峰回路转地念出【焦虑症】之后,情绪立刻重新稳定了下来。

  重晖看了南祝仁一眼,主动上前微微拉过李姐。

  这位师兄在北都参与过多个心理评估项目,在如何应对评估对象的家属这一方面颇有经验。此时他准备开始给李姐解释什么叫做【焦虑症】,以及这个评估结果能够在接下来发挥的作用。

  南祝仁则和常明来到一旁的厨房,顺手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咕咚咕咚地一饮而尽,润润刚聊了一个小时的嗓子。

  常明默默地看着南祝仁上下活动的喉结。

  半晌之后,主动缓缓问道:“你们是怎么给出的这个评估报告?”

  哪怕南祝仁不提出来,常明也是要和南祝仁交流一下谈话细节的。

  便是他再怎么想摸鱼,都不能略掉这一步。

  因为除了要把南祝仁他们的评估报告带回去之外,他自己回去也要和上级领导对这件事情进行汇报,同时再写一份书面报告。

  因此,南祝仁是基于什么样的原理给出的判断,常明是一定需要了解的。

  ……

  南祝仁把水杯放在一边,发出“啪”的声响。

  他的第一句话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之前走的那两位给出的判断是对的。”

  【厌食症】和【神经性厌食症】,对于外行人来说区别不大。

  “这位小李同学在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前开始有了【进食障碍】,开始以非常极端的方式去减肥,导致身体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大幅度的体重变化,而这显然也影响到了他的健康。”

  南祝仁缓缓道:“根据他自己的描述,当时在午餐时给室友带饭的他,应该是突发低血糖失去了意识。由于此前良好的体质,他对于这种情况准备不够充分,所以意外翻出了栏杆。”

  在李铭辰的生理医疗报告中,也有【营养不良】类似的诊断结果。

  “就这样而言,这件事情确实是……‘意外’。”南祝仁阶段性地总结道。

  常明点头。

  到此为止的这一部分,就是刚刚离开的高个子和矮个子给出的结论。

  这个结论基本能够把校方的直接责任撇开。接下来如果家长还锲而不舍的话,就只能够拿“人是在学校出事的,学校必须负责”的理由来闹了。

  “但——”

  南祝仁缓缓道:“【神经性厌食症】或许是意外发生的‘直接原因’,却不是‘根本原因’。”

  很多人见到【神经性厌食症】就会放松警惕。

  可,很多的心理疾病和精神类疾病都不是独立的。

  而【神经性厌食症】,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焦虑症】和【抑郁症】。

  其中,【焦虑症】一般多是成因,【抑郁症】一般多是结果。

  “在我和李铭辰的对话中,发现他对于‘体测成绩’、‘教练’等关键地方出现了异常的反应,引发了他强烈的【担忧】乃至于【焦虑】。基本可以确定这两个便是他的‘焦虑源’,进而导致了他的【神经性厌食症】。”

  常明捕捉到了两个关键词:“你觉得他的‘成绩’,和‘教练’的教育方式,是直接原因?”

  南祝仁谨慎地摇头:“光凭他的主观叙述,只能说‘成绩’一定是。”

  “至于‘教练’就不好判断了,或许需要去学校里面对其他学生进行评估、乃至于和教练本人对话才能够清楚,但——”

  但那就不是南祝仁他们的工作内容了。

  做出心理评估,给出结论,便是南祝仁他们该做到的全部。

  常明点了点头,突然又问道:“【焦虑症】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南祝仁如数家珍:“易激惹、注意力难集中、睡眠障碍等等,严重的可能还会时不时地爆发【惊恐障碍】。”

  “这些是身体上的症状。而长时间处于这些状态下,会发展到严重干扰生活、学习、工作、社交,导致其他的功能性障碍。”

首节 上一节 202/3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