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表情分析】的角度来讲,则是给一种新兴的技术,开发出了一个实用的应用方向!
等会……这样的话,稍微改改岂不是可以发两篇文章?
两篇核心期刊?!
教授们再一次陷入沉思。
南祝仁看到了台下人的反应。
这正是他想要的反应。
这还不算完。
“1969年,美国的心理专家艾克曼和弗里森受一位精神病学家的委托,对一段抑郁症患者撒谎以掩盖其自杀意图的录像进行检测。”
南祝仁切换了一张幻灯片,随后将一个能够论证自己理论的论点娓娓道来:
“起初这两位心理学家并未从该录像中发现患者有任何异常表现。直到他们对该录像进行慢速播放并逐帧进行检查,居然意外地发现,在患者回答医生提出的关于未来计划的问题时,出现了一个强烈的痛苦的表情。在整段视频中,这个表情只占据了两帧的画面,持续时间仅为1/12秒。”
“这1/12秒出现的无法控制的生理性表情,就是【微表情】!”
非该研究方向的人不会去追本溯源这种故事,因此在场多数心理人都是不知道的。
可偏偏这个故事本身又足够新奇。
在场人的注意力再一次被南祝仁牵拉了一下。
“可惜【微表情】虽然源于心理咨询,但最后却没有应用于心理咨询,因为‘录像’这个条件在咨询中非常苛刻。”
“哪怕在作为发源地的美国,【微表情分析】也多用于刑侦领域,亦或者在来访者完全丧失自我监护权的精神病院中。”
南祝仁声音快而稳,在所有人还在消化信息的时候迅速地抛出自己的观点。
“因此,针对【微笑抑郁】的干预,我有两个呼吁:”
“一、在确认抑郁症存在自杀风险之后,启用录像咨询的方式,让咨询师在咨询之后细致辨别来访者的真实精神状态——毕竟自杀干预本就可以启用保密例外的条例。”
“二、基于第一点,增强对基层咨询师的培训。至少确保面对抑郁症病人的咨询师,能够具备通过视频分析微表情的能力;如果可能的话,培养出可以不用视频分析,也能够专项解读【微笑抑郁】微表情的咨询师人才。”
“以上,便是我的汇报。”
最后一张幻灯片出现,【感谢聆听,敬请指正】八个大字作为结尾出现在屏幕上。
这个结尾有种戛然而止的味道。
也是因此,在场的众人花了十几秒的时间消化。
一时之间,现场居然有些安静。
南祝仁的这个汇报有太多的爆点,主持人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感谢南老师的精彩汇报,不知道大家是否有什么问题想要和南老师交流呢?”
这是每位老师在汇报之后的惯有流程,主持人说得非常流畅。
也是因此,当主持人说完之后,他才看到了校长和心院长对着他频频做出的“快让这一切结束吧”的手势。
但已经晚了。
不过问题不大,就算主持人不把流程引入提问环节,还是有人会问问题的——
人群之中的黄鑫清了清嗓子,准备站起来。
顺带一提,他身边的刘攀早就跑得没影子了,就剩下一个眼神变得极其崇拜的庄俊哲。
“你刚刚在最后的时候,说培养能够进行微表情分析的心理咨询师?你觉得这可能吗?”
第一排的教授席位突然传来声音。
黄鑫默默地又坐了下来,因为这是原计划他应该发问的。
现在既然有人自主接上,就不用他多此一举了。
……
问出这个问题的是白庆华。
白庆华此刻看着南祝仁,双眼之中迸发出浓厚的兴趣。
他慢慢道:“刚刚的故事很好。但是你要知道,1/12秒的微表情都算是出现时间长的微表情了,真正的微表情在人脸上停留的时间可能更短。你觉得一名咨询师能够掌握这种技能,成为人型摄像机吗?”
问题从教授席出现让南祝仁有一点点的吃惊。
但南祝仁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首先感谢老师的提问。”
“然后,让一名咨询师成为人型摄像机肯定是不行的。但让咨询师去专项解读【微笑抑郁】的来访者是存在可能的,这才是我在刚刚汇报结尾的呼吁。”
南祝仁纠正了白庆华的措辞。
“首先,解读一个人的微表情是需要对一个人的面部活动极其了解的,很多时候仔细观察别人的表情非常不礼貌;但咨询师在咨询的时候,眼睛要在来访者的脸上保持超过四十分钟的时间,可以说先天就具备了解读来访者的条件。”
“其次,咨询师并不需要解读来访者的所有表情,仅仅需要越过【微笑】去洞察【痛苦】就足够了。这种专项的训练,远比想象中的‘培养一名会【微表情分析】’的咨询师要容易得多。”
专项的人才和全才比起来,差距是很大的。
就像是篮球赛,你要找一个能投、能防、能突、能扣的全能球手,你或许只能够在NBA里的寥寥几百个人中去找。
但如果你只想要一个投三分球十投九中的定点投手——那你家小区说不定都能拉几个人出来。
南祝仁汇报中提出来的“专项解读【微笑抑郁】”的咨询人才,就是这样的“三分球定点投手”。
白庆华的表情更加感兴趣了:“你这么说,有研究吗?有根据吗?”
南祝仁点头:“有。”
在上千个人的注视中,南祝仁淡淡道:“我就是这样的人。”
“而且,我不是那种‘专项解读【微笑抑郁】”的人’。”
“我是你说的那种‘人型摄像机’。”
“而关于这一点。”南祝仁看向林笠霖的方向,“我可以现场证明。”
第253章 多重debuff
我是你说的那种“人型摄像机”。
南祝仁说出这句话的时候。
现场哗然。
这种话说得太激进了,也……太有噱头了。
不像是在一场学术汇报中该出现的话,它更应该出现在某个什么达人秀上面,或者什么其他用来卖课、卖书的个人讲座中。
前排的教授中的某几位开始微微皱眉起来,不过由于南祝仁之前的良好铺垫和情绪感染,所以他们现在还能够忍受。
而坐得远一些的,由各个心理咨询公司或者机构派出来的代表,他们看着南祝仁的两眼则开始放光起来。
他们看到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白庆华的反应和以上所有人不同。
他看着南祝仁的眼神,带着一种好似孩童探索世界的好奇心,眼眶里面的盎然几乎要溢出来。
顺着南祝仁的目光,白庆华看到了脸色苍白的林笠霖,笑了。
他以带着一种明知故问的心态对南祝仁道:“你想要怎么证明?”
配合得有点过了。
【娉婷姐的老师这么靠谱的吗?】
南祝仁心中讶异,如果不是确定自己的认知没有问题,他险些以为之前和自己商量计划的不是黄鑫,而是眼前的这位白教授了。
“现场找一位【微笑抑郁】的来访者来实验,显然不太合适。”南祝仁拉了拉嘴角,说了一句调节气氛的过渡。
“不说能不能找得到,这种临时的暴露也对来访者不好。”
“不过,我现在是要证明自己掌握了【微表情分析】,所以我将展示【微表情分析】的另外一个使用方向——测谎!”
……
此言一出,台下的讨论声更加层层叠浪起来,好像是潮汛来临的海岸边,一波又一波根本止不住。
“我想起来了,这个南老师之前就有类似的操作的!之前他揭发了一个姓王的老师,是法学院的……”
“你才认出来啊?这南老师的长相这么有标识性,我一开始就知道了……”
本校的学生立刻产生了联想,而外校其他尚不了解南祝仁的人立刻开始打听。
然后一起露出了兴趣盎然的表情。
中间还夹杂了几个突然亮起的手机屏幕,以及没来得及调整外放而突兀响起又突兀弱下去的视频播放声。
白庆华相当配合:“你要怎么展示?”
他甚至有些过于配合了,跃跃欲试的样子恨不得下一秒就自己窜上台来做那个展示的对象。
南祝仁连忙阻止他。
“关于这一点,我想要邀请我的老师——林教授,来配合一下。”南祝仁带着无可挑剔的微笑,“毕竟,这本来就是他的汇报时间。”
……
林笠霖的脸色白得跟死人一样。
也就是陈医生在一旁再三保证,不然其他人恐怕都会劝阻他快点去就医……
不,应该没有人。
经过南祝仁刚刚这么久的铺垫,整个礼堂的人此刻都乐于看到林笠霖上台。
毕竟,他可是汇报中至关重要的另外一个主角啊!
“这位……林老师,是吧。”
眼看到林笠霖连连摆手,一旁的理事长突然出声道:“刚刚的汇报中,你的这位徒弟提出了不少比较有针对性的话语。”
“不管怎么样,不管是以什么样的方法,你最好……还是澄清一下比较好。”
……
说实话,南祝仁刚刚在台上到底说了什么?
林笠霖现在不知道,他只有猜测。
这种心中有猜测,但没人过来跟他解释的情况,是最折磨人的。
因为他根本不知道现在事情坏到了哪一步。
而理事长的言下之意也很明显——
澄清?
怎么澄清?
答——上台配合南祝仁的【微表情分析】测谎。
如果南祝仁的【微表情分析】测谎失败了,那么南祝仁之前不管在汇报里面说了什么,真实性都会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林笠霖面临的危机不说迎刃而解,起码也会多很多回旋的空间。
但,这样可行吗?